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藻是水产人工育苗重要基础保障,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微藻采收成本的高居不下,已经成为严重阻碍饵料微藻大规模培养和工业化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介绍了近些年微藻采收的各种技术方法,分析了不同采收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了微藻采收应使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技术发展方向,以期对研发低成本、高效率的微藻采收技术以及饵料微藻产业化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使用冰鲜杂鱼养殖东风螺限制了其产业规模,东风螺养殖业的发展急需人工配合饵料.本文综述了东风螺营养需求、营养素对其生理生化的影响以及饲料原料选择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研究东风螺营养需求和饵料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棘皮动物因其富含蛋白质、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和其他生理活性物质,有较高的食用及药用价值,是我国一类重要的水产经济动物,需求日益提升,因此,发展棘皮动物养殖研究及其产业化十分紧迫.微藻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类胡萝卜素和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在新型水产饲料资源开发中备受关注.微藻作为幼体动物的鲜活饵料,...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不断发展,养殖规模持续增加,养殖品种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 2017年全国养殖海水鱼类产量达141.94万吨(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等,2018),以加州鲈等为代表的淡水肉食性鱼类养殖量也大幅度增加。海水及淡水肉食性鱼类养殖量持续扩大,对种苗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多。以我国养殖量最大的海水鱼品种——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为例,仅2017年春季全国就培育了约37亿尾鱼苗((洪万树等,2018)。仔稚鱼作为鱼类生活史中的特殊阶段,具有  相似文献   

5.
<正>微藻(Microalgae)是一群体型微小(2~30微米)、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低等植物总称,包括真核和原核两个大类,分为蓝藻门(蓝细菌)、绿藻门、红藻门、金藻门、硅藻门等多个门类。应用于生产的饵料微藻有20多种,包括硅藻、金藻和绿藻种类,如牟氏角毛藻、中肋骨条藻、湛江等边金藻、扁藻等,主要用于鱼类、贝类和虾类育苗,以及淡海水浮游动物(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培养。一、微藻的营养价值及作用  相似文献   

6.
东风螺的营养与饵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风螺是一种新兴的海水养殖贝类,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利润大。当前,东风螺人工育苗及养成中完全采用生物饵料。综述了饵料的种类、营养价值、可消化性、诱食性、投饵管理等及其对东风螺的生长速度、变态周期和成活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缢蛏稚贝饵料和底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缢蛏稚贝投以三角褐指藻加钙质角毛藻和叉鞭金藻加钙质角毛藻的饵料效果最佳,稚贝不但生长快(日平均增长壳长82微米),而且存活率也高(90%)。饵料投放密度为:在培养第1-4天,2.5万个-5万个/毫升;第5-8天,每天增加至10万个/毫升左右;第9天后,可增至20万个/毫升。在稚贝培育初期宜在水底投放细砂或泥质砂,随着稚贝的生长发育,逐渐增加底质中泥土的比例,这样可提高育苗成活率。  相似文献   

8.
常用微藻饵料效果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微藻是水产动物幼体的基础饵料。筛选优良的微藻饵料是水产动物苗种生产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介绍了作为饵用微藻的一般特性、主要生化成分的含量和组成比例。特别对微藻的氨基酸和脂肪酸的含量和组成作了营养评价,同时也评述了环境因子对微藻生化成分的影响。为筛选和培养优良微藻饵料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9.
依据国内外对鲟鱼专用配合饵料营养需求的研究结果,对各营养物质的最适需求量做出综合性论述.以期能够为优质高效的鲟鱼专用饵料的开发研制提供理论基础.以降低鲟鱼饵料成本.促进我国鲟鱼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糠虾作为河蟹人工育苗饵料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在河蟹育苗过程中,溞V变态为大眼幼体及大眼幼体至出池阶段的管理是整个育苗工作的关键。这一阶段营养最为重要,以往主要使用卤虫幼体和成虫。但是,由于蟹苗价格不断下滑,卤籽和卤虫价格不断飞涨,严重影响了河蟹育苗的经济效益。对此,我们改用糠虾作为这一阶段的主要饵料,通过生产性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过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微藻和动物性生物饵料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生物饵料是指经过人工筛选和优化培育,以活体作为水产养殖动物幼体食用的专门饵料。与配合饲料相比,生物饵料具有种类多、增殖速度快、营养全价、适口性好,能增强养殖对象抗病能力等特点。随着对微藻培养及其在养殖动物育苗中认识的深入,人们发现为保证水产动物幼体发育成功,还需要有动物生物饵料参与。目前国内外常用微藻生物饵料包括小球藻、扁藻、角毛藻  相似文献   

12.
饵料用微藻的大量培养技术开发及其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3.
四种微藻对缢蛏稚贝暂养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小球藻、牟氏角毛藻、绿色巴夫藻和亚心形扁藻对缢蛏稚贝的暂养效果.结果表明:在20 d的实验时间内,4种单胞藻对缢蛏稚贝的暂养成活率为小球藻(0.91±0.05)>亚心形扁藻(0.80±0.06)>牟氏角毛藻(0.79±0.05)>绿色巴夫藻(0.76±0.09),方差分析表明终末成活率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4组稚贝的仞始壳长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最终壳长差异显著(P<0.05),就日生长率而言,绿色巴夫藻明显高于小球藻和亚心形扁藻(P<0.05).牟氏角毛藻和小球藻之间差异显著(P<0.05),其他各组问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绿色巴夫藻和牟氏角毛藻对缢蛏稚贝的暂养效果优于小球藻和亚心形扁藻.  相似文献   

14.
为了究研对虾使用螺麟的营养价值,用日本对虾幼体进行了试验。从含有0-8%螺旋藻各种含量的颗粒来喂养对虾。发现生长、成活率和色素是在含有8%螺旋藻饵料为好。当螺旋藻完全用其他单胞藻成份如乳汁酵母代替时,其对虾色素明显的下降。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综述了近来国内外对斑点叉尾鮰在营养需求方面的一些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蛋白质与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与矿物质等需要量研究和人工配合饵料研制情况。对斑点叉尾鮰在饲料开发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国情作了分析与讨论,并就斑点叉尾鮰营养和饲料研究在我国养殖业中产生的影响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热休克转录因子1 (HSF1) 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调控因子,在生物体内具有多种生理功能。为了探究海洋滩涂生物在耐受高温过程中HSF1发挥的作用和分子机制,进一步阐述HSF1的生理功能,文章以缢蛏 (Sinonovacula constricta) 为实验材料,利用RACE技术克隆HSF1基因。结果显示,缢蛏HSF1基因的cDNA全长2 026 bp,开放阅读框 (ORF) 长1 707 bp,编码568个氨基酸,5'非编码区 (UTR) 长196 bp,3' UTR长123 bp。氨基酸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缢蛏HSF1基因与美洲牡蛎 (Crassostrea virginica) 的亲缘关系最为接近,其系统进化分析与传统的形态学分类相吻合。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HSF1基因在各个组织均有表达,其中在外套膜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其次是鳃、肝胰腺和水管,在斧足和性腺组织的相对表达量较低 (P<0.05)。荧光定量结果显示HSF1基因在急性温度胁迫后第9小时表达量较高。推测HSF1基因参与缢蛏的热应激过程,并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单细胞藻作为在水产养殖中常用的活体饵料,除了具有营养全面、摄食方便、容易消化等优点外,对水质也具有改良作用。文章从饵料藻类的种类、培养条件(水体环境、光照、培养基等)、应用前景3个层面概述了饵料藻类的研究进展,可为今后开展饵料藻类的培养以及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1微藻的主要生物学特点 微藻是介于陆地微生物与植物细胞之间的一类单细胞生物,与陆地微生物相比,微藻具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19.
微藻花生四烯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大显 《水产科学》2004,23(10):42-44
微藻蕴量丰富、种类繁多,在地球上大约存在3万余种不同门类的微藻。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微藻中存在着丰富的、结构独特的有机化合物,如多不饱和脂肪酸酸(PUFA)、多糖、抗生素、毒素等。尤其是微藻体内含有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并且日渐成为人们获取PUFA的重  相似文献   

20.
2005年7月19日,我市“缢蛏加工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已通过南通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验收。通过项目的实施,不但解决了养蛏农户销售的后顾之忧,而且提高了鲜蛏销售价格,同时通过加工吸收了当地剩余劳动力,使沿海500多养蛏农广和加工农户均增加了收入,促进了滩涂缢蛏养殖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