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它揭示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因果关系,用公式表示为:I=U/R。从探究欧姆定律的实验可知:对于同一导体  相似文献   

2.
提出问题我们在学习欧姆定律时通过对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和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探究,已经知道,"保持电阻不变时,电阻两端的电压与通过电阻的电流成正比","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时,通过电阻的电流  相似文献   

3.
欧姆定律一章是初中的重点内容之一,解这部分习题时除了要熟练应用欧姆定律及其变形公式外,还要结合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才能解答,对电路中的关系必须特别敏感,才能较快地找到思路。  相似文献   

4.
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的过程中,小吴同学做出了以下猜想:A.电流可能跟电压成正比;B.电流可能跟电阻成反比、为了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小吴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并连接实物进行了实验探究,电路中R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  相似文献   

5.
试题内容:伏安法测电阻。实验器材:电源(电池盒、3节干电池)、学生电流表和电压表各1只、开关1个、待测电阻1个、滑动变阻器1个、导线若干。实验要求:1.设计实验电路图;2.连接实验电路;3.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分别读记三次测量的电压和电流值;4.实验完毕,整理器材;5.完成实验报告。  相似文献   

6.
正试题内容:伏安法测电阻。实验器材:电源(电池盒、3节干电池)、学生电流表和电压表各1只、开关1个、待测电阻1个、滑动变阻器1个、导线若干。实验要求:1.设计实验电路图;2.连接实验电路;3.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分别读记三次测量的电压和电流值;4.实验完毕,整理器材;5.完成实验报告。  相似文献   

7.
I=U/R是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这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最重要、最普遍的电流定律。这个给人以和谐感觉的数学表达式是如此简单明了,它表明:导体中的电流强度,它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跟它的电阻R成反比。  相似文献   

8.
灵敏电流计测试仪是直读式的测量仪器。它能测量基本量程10^-8~10^-9A/格的灵敏电流计的分度值和内阻,准确度为5~1%。它的基本原理是根据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用电压的示值表示电流的大小。本文介绍了这一设计原理与安装过程。  相似文献   

9.
八年级物理第六章《欧姆定律》的第三节“电阻”,在课堂上给同学们演示了导体的电阻随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电阻受温度影响的情况学生们在课外活动时自己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0.
电压、电阻、欧姆定律以及电功率都是电学中的重要内容,中考题中,常常是以综合题的形式出现,下面我就结合例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例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种测定风力的装置,其原理如图甲所示。迎风板与一轻质弹簧一端连接,  相似文献   

11.
伏安法测电阻是实验中常用的测量线性电阻的方法,而无论是电流表内接法(简称内接法)和电流表外接法(简称外接法)均由于其伏特表,安培表的自身内阻(RV,RA)而存在系统误差,这里从减少相对误差的角度出发,具体分析了不同待测线性电阻所适用的线路。1内接法(见图1)由图示说明:UA为加在电流表上的电压;Ux为加在Rx上的电压;RA为电流表内阻。U.I为对应的伏特表、电流表读数则内接法的系统误差为:其相对误差为:2外接法(见图2)由图示说明:Rv为伏特表内阻;Iv为流过伏特表的电流;Ix为流过民的电流。U.I为对应的伏特表…  相似文献   

12.
<正>学习了欧姆定律后,老师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同学们自己动手测量一个导体的电阻。小明、小亮和小伟他们三个人来到了实验室,各自选择了待测电阻。然后,他们按照如图1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并进行测量。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读出三次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由此计算出每次的电阻和电阻的平均值。小亮说:"我不用电压表也能测出电阻。"然后说出了自己的设计思路:只有电流表,没有电压表时,可将电流表和定值电阻组合起  相似文献   

13.
有这样两个成语与本文有关,一是殊途同归,二是事半功倍。现在用一道习题解释一下这两个成语。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51页第二题是这样的,“一个额定功率为450瓦的电饭锅,在220伏额定电压下使用,每分钟产生多少焦耳的热量?”学生在解答这道习题时,很多先求电流和电阻再根据焦耳定律求出结果,这样做因为在计算时所求电流值、电阻值都不是整数,所以凡使用这种方法的学生的计算结果往往错误率很高。一部分学生是利用电热器产生的热和消耗的电能相同,直接用Q=W=P.t可很快得出结果。两种方法都能得出电饭锅每分钟产生的热,可谓殊途同归。而方法二转变了思维方式。省去了复杂的计算,可谓事半功倍。可见在物理解题时转变思维方法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归谬法、极值法、AB法是三剂常用的有效“偏方”。  相似文献   

14.
改进常规的交流四极法测量土壤高电阻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现有的交流四极法仪表难以在高电阻率土壤中进行测量,为此,提出了两种扩大四极法测量电阻率范围的方法,即极距调整法和并联电阻法。极距调整法是采用不等的是极间距,以改变电阻表的测量范围。并联电阻法是在电流电极之间或电位电极之间并联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以提高ZC-8表测量高电阻率的范围。分别推导了它们的计算公式,讨论了并联电阻法r值的确定、对测量计算值的影响和R0的选用原则及其实际应用。改进后的交流四  相似文献   

15.
一、使用维护农机电气设备中的误区 1.“电枢”与“磁场”接线柱接反了。这样会因发电机的输出电流将通过1Ω电阻构成回路,因电流过大被烧毁。  相似文献   

16.
1、症状局部表现有不同程度的烧伤、出血、焦黑等现象。烧伤区与正常组织界线清楚。或全身机能障碍,如休克、呼吸心吵停止。致死原因是由于电流引起脑(延髓的呼吸中枢)的高度抑制和心肌的抑制,心室纤维性颤动。触电后的损伤与电压、电流以及导体接触体表的情况有关。电压高、电流强、电阻小可体表潮湿,易致死。如果电流仅从一侧肢体或体表付导入地,或体干燥、电阻大,可能引起烧伤而未必死亡。  相似文献   

17.
从节点电压KCL方程和回路电流KVL方程出发,探讨了电压模式和电流模式之间的对偶关系,提出了从电压模式电路到电流模式电路的对偶变换方法,并举例说明了这种方法对于设计电流模式电路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应用相关技术分析电流电压波形与广义无功功率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电流电压波形相似和波形完全相似的概念,用此概念论证了广义功率因数是电流总体波形与是民压总体波形完全相似程度的一种度量,明确了广义无功功率是由于电流总体波形与电压总体波形存在差异所造成的这一物理概念。  相似文献   

19.
将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弱磁运行原理与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弱磁控制策略.通过用电流调节器输出的参考电压与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后输出的极限电压两者之间的电压差值来改变定子电流相位角,从而重新分配d,q轴给定定子电流分量的大小,最终实现弱磁升速.该控制方法实现了电机高倍弱磁扩速运行,且弱磁电流过渡平滑、响应速度快.与传统弱磁控制方法相比,在弱磁区域能更有效地利用直流母线电压,从而在同样电压和电流限制条件下,电机能产生更高的电磁转矩,适应性更好.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了本文所提弱磁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正>在人教版(2013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八章“电功率”第3节中,教材指导学生利用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等设备测量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同时观察小灯泡亮度的变化情况。通过实验,学生不难发现:小灯泡的实际功率越大,其亮度越大。但这个实验中小灯泡亮度的变化情况是通过人眼观察得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