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椰糠与基质不同配比对白菜类蔬菜幼苗生长的影响,筛选最佳基质配方,为椰糠的开发利用及白菜优质苗的培育提供参考.[方法]以大白菜品种金胜和快菜、小白菜品种绿秀和夏冠为材料,设置3个椰糠复合基质比例处理组(市售基质与椰糠体积比为3∶1、2∶2和1∶3,分别设为T1、T2和T3),以未添加椰糠的市售基质为对照(CK),测定不同处理的白菜出(成)苗率、株高、株幅、叶绿素含量及植株鲜(干)重等生长指标.[结果]与CK相比,添加椰糠能显著影响复配基质的理化性质,随着椰糠比例的加大,复配基质的pH、容重和电导率(EC)减小,最大持水量增大,各处理的pH为6.17~6.42,EC为662.8~1200.0 μS/cm,总孔隙度为60.59%~71.34%,各项理化性质均在优良基质的适宜范围内.与CK相比,添加椰糠的低配比基质(T1和T2处理)更有助于白菜成苗.基质中添加椰糠能提高白菜幼苗的株高、株幅、叶长和叶宽、单株干重和鲜重,当市售基质和椰糠体积比为3:1时,大多数指标达最大值且与CK差异显著(P<0.05,下同),其中,单株总鲜重增幅达70.6%~204.0%.添加椰糠基质显著降低了白菜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结论]随着椰糠添加比例的加大,复配基质的pH、容重和EC减小,最大持水量增大,说明椰糠可增强基质透气性和保水性.椰糠可有效提高白菜幼苗的株高、株幅及植株鲜干重等生长指标.以市售基质与椰糠的体积比为3∶1处理的效果较优,可在白菜幼苗生长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椰糠对丝瓜生长的影响,以不添加椰糠的草炭+珍珠岩+蛭石为对照(CK),将椰糠和珍珠岩或蛭石按不同体积比例混配,设置6个处理,分析各处理基质的理化性状以及各处理对丝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6个处理基质容重和总孔隙度都在蔬菜无土栽培的理想基质范围内。根据通气孔隙、持水孔隙、p H值和EC值,表明V(椰糠)∶V(蛭石)=7∶3,理化性状较好。而且V(椰糠)∶V(蛭石)=7∶3的不同时期丝瓜幼苗的株高、茎粗、子叶面积,以及两叶一心时期的根冠比、壮苗指数、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均较高,表明V(椰糠)∶V(蛭石)=7∶3基质配方可促进丝瓜幼苗生长,提高产量。由此得出,V(椰糠)∶V(蛭石)=7∶3的基质配方能代替草炭作为丝瓜育苗基质。  相似文献   

3.
试验以普通番茄白果强丰品种为材料,采用无土育苗的方法测定了不同配比的椰糠与珍珠岩混合基质的理化性质,研究了基质对番茄幼苗生长指标的影响,并且分析了番茄的育苗效果。结果表明,椰糠基质中加入适量的珍珠岩可降低混合基质容重和电导率,增加大小孔隙比,使其更为符合无土栽培的要求;比例适宜的椰糠与珍珠岩混合基质提高了番茄幼苗的出苗率和成苗率,增加了番茄幼苗的株高、叶面积、地上地下部鲜干质量、叶绿素含量、根冠比和壮苗指数,试验初步认为,40%椰糠+60%珍珠岩(体积比)混合基质较其他配比更适合于番茄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以闽早1号肉丝瓜(Luffa cylindrica L.)为供试材料,选用草炭、珍珠岩、蛭石、椰糠、河沙为育苗基质,在温室条件下,研究6种不同栽培基质对丝瓜幼苗生长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草炭∶椰糠=1∶1(体积比)时,丝瓜幼苗的壮苗指数、根冠比、生长函数(G值)、根系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均表现最佳,且丙二醛含量低于其他配方。综合考虑幼苗形态指标、相关生理指标及叶绿素荧光参数,认为草炭∶椰糠=1∶1是丝瓜育苗较适宜的基质。  相似文献   

5.
椰糠与蛭石的不同配比对甜椒幼苗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以甜椒品种荷特(Capsicum annuum L.var.grossum Bailey cv.Hete)为材料,利用无土育苗的方法研究了椰糠与蛭石的不同配比对基质理化性状和甜椒幼苗生长与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椰糠加入蛭石后可明显改善基质的容重、总孔隙度、大小孔隙比、pH和电导率(EC),对甜椒幼苗的生长指标、壮苗指标、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以及根系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均有明显的影响。其中75%(体积分数,下同)椰糠+25%蛭石处理甜椒幼苗的各项指标最佳,而50%椰糠+50%蛭石处理和25%椰糠+75%蛭石处理的甜椒育苗效果与50%草炭+50%蛭石处理(对照)大体相当,100%椰糠基质处理的甜椒育苗效果则最差。试验结果为椰糠基质用于甜椒无土育苗的可行性和适宜配比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探明椰糠与蛭石混配基质作为生菜栽培基质的效果。【方法】以椰糠和蛭石按照不同体积比配置成4种混配基质,并以等体积比的蛭石和草炭为对照,测定混配基质的理化性状和生菜的生物学性状。【结果】随着椰糠的减少蛭石的增加,混配基质的总孔隙度、持水孔隙度和持水能力增加。4个处理的通气孔隙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对照CK。处理T2 (椰糠∶蛭石体积比为3∶1)氮、磷含量仅次于T3,但差异不显著,处理T2的钾含量最高。处理T2的根鲜重、根干重和地上干重指标亦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地上鲜重和总鲜重仅次于对照CK。【结论】建议将处理T2 (椰糠∶蛭石=3∶1)混配基质作为生菜栽培的首选替代基质。  相似文献   

7.
针对松针/椰糠基质分解不充分自身缺乏养分和微量元素,不足以满足辣椒苗期生长需求的问题,通过育苗盘试验,研究添加不同微生物菌剂和微量元素对辣椒苗期幼苗生理特性、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绿陇0.16 g/株(A3)和克黄威0.08 g/株(B2)处理下辣椒幼苗生长效果最好,各生理指标与对照相比都显著提高,其中壮苗指数和根冠比分别增加49.66%、11.37%和44.30%、10.87%;叶绿素含量和PI_(abs)较对照分别提高19.17%、34.76%和29.41%、32.37%。松针/椰糠基质中添加绿陇和克黄威可促进基质分解,有利于辣椒萌发,补充苗期营养,对PSII系统有较大影响,可促进幼苗光合作用等生理生长进程。  相似文献   

8.
椰糠、蚯蚓粪复合基质对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茄幼苗为供试材料,以草炭、蛭石体积比为2∶1的基质为对照,研究椰糠、蚯蚓粪不同配比基质理化性质及其对茄幼苗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蚯蚓粪的基质其容重、通气孔隙度、pH值、EC值提高,基质总孔隙度、持水孔隙度降低;随蚯蚓粪添加比例升高,茄出苗率呈下降趋势,全椰糠基质的茄出苗率相对最高;当椰糠∶蚯蚓粪=2∶1时,茄幼苗根系生长相对较好,株高、茎粗、叶面积、根冠比相对最大,而丙二醛含量相对最低,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脯氨酸、叶绿素含量相对最高。因此,椰糠∶蚯蚓粪=2∶1的基质比较适合茄穴盘育苗,在生产上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工厂化番茄穴盘育苗基质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适合番茄穴盘育苗的无土栽培基质,使用椰糠、珍珠岩、泥炭等材料,按照不同的比例搅拌均匀,混合配制成5种复合基质,用于番茄砧木(浙砧1号)穴盘育苗,测定基质理化性状、番茄出苗率、幼苗生长指标。结果表明,T3处理(泥炭、椰糠、珍珠岩体积比为3:1:1)基质的理化性状各项指标与其他基质相比更能满足番茄育苗要求,并且用T3基质栽培的番茄出苗率高,干物质积累快,壮苗指数高,优于育苗常见配方(泥炭、椰糠、珍珠岩体积比为4:0:1)。表明泥炭、椰糠、珍珠岩体积比为3:1:1的基质可以替代普通育苗基质用于番茄穴盘育苗。  相似文献   

10.
[目的]降低育苗成本,研究不同配比的椰糠和沙土基质配方理化性状及对番茄幼苗生长和质量的影响,筛选出椰糠沙土在番茄育苗中的最佳配比。[方法]采用穴盘育苗,椰糠与沙土的体积比设置为6∶1、5∶1、4∶1(记作T_1、T_2、T_3)测定各处理基质的的理化性状以及不同处理对番茄幼苗的生长、生物量累积及幼苗质量的影响。[结果]沙土的加入增加了椰糠基质的容重、气水比,改善了混合基质通气透水性能,3个处理下,沙土比例越小,番茄幼苗的出苗率、生长、干鲜重、壮苗指数、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等越高。[结论]6∶1的椰糠沙土配比最适合番茄育苗。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探明椰糠、蛭石混配基质在生菜育苗的可行性。【方法】以椰糠、蛭石按不同体积比例混配形成椰糠混配基质,并以草炭∶蛭石∶珍珠岩=7∶2∶1 (体积比)为对照,研究椰糠混配基质理化性状及在生菜育苗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混配基质的总孔隙度和通气孔隙度随着椰糠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容重和持水孔隙则随着椰糠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各个处理的pH值在6~7之间,EC值在0.37~0.61mS·cm-1,各处理的EC值随着椰糠的增加而增大;全氮、全磷含量随着各处理中椰糠的增加而增大,各个处理的全钾含量随着各处理中椰糠的增加而减小;椰糠∶蛭石∶珍珠岩=7∶2∶1 (体积比)的混配基质的生菜幼苗地上、根干重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并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结论】适合生菜育苗的椰糠蛭石混配基质的最佳配比是椰糠∶蛭石∶珍珠岩=7∶2∶1 (体积比)。  相似文献   

12.
椰糠复合基质对温室番茄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无限生长型番茄丰收为材料,以粗粒椰糠、细粒椰糠、草炭、蛭石、珍珠岩为基质,按照不同体积配比设置5种栽培基质:CK(草炭∶蛭石∶珍珠岩2∶1∶1);T1(粗粒椰糠);T2(粗粒椰糠∶珍珠岩3∶1);T3(细粒椰糠);T4(细粒椰糠∶珍珠岩3∶1)进行栽培适应性试验。研究不同基质的理化性质及植株在不同基质中株高、茎粗、叶片数、根系活力及可溶性糖含量、有机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维生素C含量、产量、干鲜质量等的变化。结果表明,椰糠基质的4个处理均适合番茄生长,添加了珍珠岩的T4、T2处理的栽培效果优于椰糠单一基质的T1、T3处理,其中细粒椰糠基质处理的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表明椰糠适宜在番茄无土栽培中使用,在椰糠中添加珍珠岩能显著改善椰糠基质的理化性质,且细粒椰糠可作为番茄高品质栽培的基质使用。  相似文献   

13.
草炭椰糠复合基质对‘紫油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以‘紫油菜’为材料,研究草炭和椰糠4种不同配比复合基质对‘紫油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就理化性质而言,试验所用的椰糠复合基质较适合‘紫油菜’的栽培,但不同比例椰糠显著影响‘紫油菜’的生长,其株高、叶片数、叶长、叶宽和叶面积等指标随椰糠比例增加而降低;其中在T4(草炭∶椰糠=0∶6)处理下‘紫油菜’生长最差;T1(草炭∶椰糠=2∶1)和T2(草炭∶椰糠=1∶1)处理下‘紫油菜’的生物量和根冠比优于其他处理和对照;并以T1处理下‘紫油菜’的含水量、花青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等指标最高。试验结果综合表明,草炭∶椰糠体积比为2∶1的基质配比最适合‘紫油菜’的栽培,综合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椰糠替代草炭作为生菜栽培基质的可能性。[方法]以椰糠、草炭为试验材料按照不同体积比配制混配基质,并以草炭和蛭石比例1∶1(体积比)作为对照(CK),研究混配基质的物理、化学性状和发芽指数,探讨混配基质对生菜生长的影响。[结果]混配基质中随着椰糠含量增加,容重、总孔隙度、持水能力及水气比下降,通气孔隙度逐渐上升,氮磷钾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pH和EC值逐渐增大;处理T_2的混配基质中钾含量及地上部和全株干鲜重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发芽指数大,叶绿素a和叶绿素总量含量高。[结论]处理T_2(草炭:椰糠=4∶2,体积比)混配基质可作为生菜栽培的替代基质。  相似文献   

15.
研究3种不同原料配制的基质理化性质和对幼苗生长的影响,拟筛选出适合槟榔种苗生长的基质配方,为合理应用营养基质生产优质槟榔种苗提供理论依据。以红壤土、椰糠和羊粪为原料配制6种育苗基质(CK:全部红壤土;处理Ⅰ:红壤土∶椰糠=7∶3;处理Ⅱ:红壤土∶羊粪=9∶1;处理Ⅲ:红壤土∶椰糠∶羊粪=5∶4∶1;处理Ⅳ:红壤土∶椰糠∶羊粪=6∶3∶1;处理Ⅴ:红壤土∶椰糠∶羊粪=7∶2∶1),测定基质理化性质、植株动态生长状况、叶片营养成分等指标,并采用统计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1)不同基质配比处理对植物生长量、地上部鲜干质量、叶片营养成分含量等方面影响显著。Ⅲ、Ⅳ、Ⅴ处理均显著提高了槟榔鲜质量、干质量。CK处理最差,Ⅰ、Ⅱ处理差异不显著。(2)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植株叶片中N、P、Mg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N含量与N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含量与K含量呈显著正相关,Ca含量与Na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另外植株叶片N、Mg含量与基质中全氮、碱解氮、速效钾、有机质具有显著的协同相关性。总结以上结果得出,Ⅳ处理(红壤土∶椰糠∶羊粪=6∶3∶1)槟榔幼苗综合表现最好,其次为Ⅲ处理(红壤土∶椰糠∶羊粪=5∶4∶1)和Ⅴ处理(红壤土∶椰糠∶羊粪=7∶2∶1)。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枸杞枝条不同复配基质对番茄幼苗生长发育及光合参数的影响,以筛选适宜的番茄育苗基质配比方案。【方法】以枸杞枝条、珍珠岩和蛭石作为基质材料,共设10个处理,其中T1处理全部使用枸杞枝条,其余9个处理中枸杞枝条、珍珠岩、蛭石的体积比分别为2∶1∶1(T2)、3∶1∶1(T3)、4∶1∶1(T4)、5∶1∶1(T5)、6∶1∶1(T6)、3∶1∶2(T7)、4∶1∶2(T8)、5∶1∶2(T9)、6∶1∶2(T10),以"壮苗二号"育苗基质作为对照(CK),分析不同复配基质的物理性状及其对番茄幼苗生长发育、光合参数和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添加枸杞枝条可降低复配基质的容重,提高复配基质的通气孔隙和持水孔隙,其中T10处理(V(枸杞枝条)∶V(珍珠岩)∶V(蛭石)=6∶1∶2)复配基质的物理性状在栽培基质的适宜范围内。由育苗指标可知,T10处理番茄幼苗的株高、茎粗、叶片数和根体积指标较好,壮苗指数较大,长势最强;番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最高,比CK高51.28%;番茄的单位中心吸收光能(ABS/RC)、能量散耗(DIo/RC)比CK高出7.2%和25.73%;番茄幼苗的总叶绿素含量最高,比CK高17.02%;番茄的MDA含量较低,比CK低39.65%。【结论】综合比较认为,V(枸杞枝条)∶V(珍珠岩)∶V(蛭石)=6∶1∶2为番茄育苗的最适枸杞枝条基质配比方案,可作为无土栽培基质进行研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筛选出适宜黄瓜和番茄幼苗生长的最佳复合基质配比,本研究将充分腐熟的番茄秸秆与椰糠、有机肥、沙子按照不同体积比配成复合基质,采用随机区组的方法,设置7个处理和一个对照,以黄瓜‘中蔬128’和番茄‘欧官’为试验材料进行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配比基质对黄瓜和番茄幼苗的生长影响显著,其中,T2(番茄秸秆∶椰糠∶有机肥∶沙子=4∶13∶1∶1)处理条件下黄瓜幼苗的地下鲜质量、地下干质量、根冠比、壮苗指数、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较其他处理有显著的提高且均优于对照;处理T6(番茄秸秆∶椰糠∶有机肥∶沙子=12∶5∶1∶1)的番茄幼苗在株高、茎粗、壮苗指数、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方面均优于对照。综合幼苗生长指标及品质可得出,最适宜黄瓜苗生长的复合基质是处理T2(番茄秸秆∶椰糠∶有机肥∶沙子=4∶13∶1∶1)。最适宜番茄幼苗生长的复合基质是处理T6(番茄秸秆∶椰糠∶有机肥∶沙子=12∶5∶1∶1)。  相似文献   

18.
为降低甜瓜育苗成本,在潮汐灌溉模式下,共设置9个处理,在相同的浸泡时间、灌溉高度、温度、pH、湿度条件下,通过测量幼苗的茎粗、株高、鲜重、干重、叶绿素含量、壮苗指数等对基质进行筛选。结果表明:使用椰糠的复配基质中,T6(草炭∶椰糠∶蛭石∶珍珠岩=1∶1∶1∶1)生长势最好,适合作为潮汐灌溉模式下甜瓜的育苗基质,T5(草炭∶椰糠∶蛭石∶珍珠岩=1.5∶0.5∶1.0∶1.0)、T7(草炭∶椰糠∶蛭石∶珍珠岩=0.5∶1.5∶1.0∶1.0)次之;而使用玉米秸秆的复配基质中,T1(草炭∶玉米秸秆∶蛭石∶珍珠岩=1.5∶0.5∶1.0∶1.0)生长势最好,适合作为低成本潮汐灌溉模式下甜瓜的育苗基质。  相似文献   

19.
分析比较枸杞枝条粉复配基质对辣椒幼苗生长发育及光合参数的影响,筛选适宜的辣椒育苗基质配比方案,为枸杞枝条基质的研发、工厂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以枸杞枝条粉、珍珠岩和蛭石作为基质材料,共设11个复配处理,以"壮苗二号"育苗基质作为对照,分析不同复配基质的物理性状及其对辣椒幼苗生长发育及光合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T2处理和T7处理的成本核算较低,均为450元·m~(-3);添加枸杞枝条粉可降低复配基质的体积质量,提高复配基质的通气孔隙和持水孔隙。T6处理辣椒幼苗的长势最强,地上部鲜质量每株达到0.657 g,根系活力达到1.06mg·g~(-1)·h~(-1),MDA质量摩尔浓度比CK降低10.09%,净光合速率为5.45μmol·m~(-2)·s~(-1),较CK提高50.14%;T10茎粗比CK提高4%,壮苗指数比CK提高41.93%,MDA质量摩尔浓度比CK降低6.33%,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总量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6569mg·g~(-1)、0.309mg·g~(-1)、0.966mg·g~(-1),净光合速率较CK提高4.68%,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较CK分别提高85.45%和41.27%。通过综合性状分析得出:T10处理和T6处理[V(枸杞枝条粉)∶V(珍珠岩)∶V(蛭石)=6∶1∶2和6∶1∶1]的枸杞枝条粉复配基质物理性质和育苗效果较好,较适于作为辣椒穴盘育苗的基质配比方案。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农业废弃物基质利用新途径,将香蕉菠萝废弃茎叶堆肥与椰糠按不同比例配制成复合基质,研究不同配比基质的理化性状、养分含量及对绿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堆肥与椰糠按(4~8)∶(2~6)的比例(体积比)配制的基质处理容重为0.33~0.47 g/cm3,总孔隙度在80%以上,通气孔隙度大于17%,持水孔隙大于60%,pH值为6.02~6.93,EC值为0.4~1.6 m S/cm;随着堆肥添加比例增加,养分含量大体上均呈增加趋势,有机质含量在75.8%~78.8%,碱解氮为7.3~7.6 g/kg,有效磷为0.32~0.37 g/kg,速效钾为7.8~8.3 g/kg。不同基质对绿萝生长效果的比较试验表明,堆肥和椰糠按7∶3比例混合的复合基质为最佳配比基质,新生叶片数18.03片、根系14.86条、根重2.01 g;与对照比较,绿萝总根长增加57.98cm,根系表面积增加22.59 cm2,根体积增加0.67 cm3,表明该配方基质可在绿萝栽培中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