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明确茶园花蓟马种群数量与茶叶中生化物质的相关性,利用HPLC-ELSD法测定茶叶中生化物质的含量,再通过对茶园9种茶叶上花蓟马的数量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不同生化物质含量与花蓟马数量关系的密切程度,并进行综合比较与分析。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出,花蓟马种群数量与茶叶中糖类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儿茶素类呈显著负相关;通过通径分析得出,低聚原花青素类与花蓟马的通径系数绝对值最大,其次为糖类和儿茶素类,其中低聚原花青素和糖类的通径系数为正数,儿茶素类为负数;通过回归分析得出,糖类与儿茶素类仍然是与花蓟马数量相关性最显著的2类生化物质。因此,栽植时为了避免花蓟马危害,可以选择糖类含量低或者儿茶素类含量高的茶树种类。研究结果为花蓟马抗虫育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石榴园蜡蝉类害虫的发生与防治,包括斑衣蜡蝉、白蛾蜡蝉及八点广翅蜡蝉,以供果农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不同聚块条件下,广翅蜡蝉与天敌空间跟随关系的密切程度、聚集原因和个体群聚集范围,为评价广翅蜡蝉的天敌优势种及确定最佳抽样样方面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1年6月20日-9月17日对安徽合肥农抗早、龙井43、平阳特早3个茶园广翅蜡蝉及其主要天敌种群数量进行调查。运用聚块样方方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法、种群聚集均数法和ρ指数法对3个茶园不同聚块条件下的广翅蜡蝉及其8种蜘蛛类天敌空间动态进行分析,并对广翅蜡蝉与其8种蜘蛛类天敌在均方差峰值时的聚块内基本样方数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与广翅蜡蝉空间关系密切的前4位天敌依次是黑色跳蛛、草间小黑蛛、八点球腹蛛和斑管巢蛛;种群聚集均数λ的绝对值随着聚块内基本样方数增加而不断增大,广翅蜡蝉数量多时,在相应时间的种群聚集均数λ绝大多数大于2,其聚集是该虫自身原因引起的。农抗早和龙井43茶园广翅蜡蝉个体群聚集的最小范围是2个基本样方,即4 m2;平阳特早茶园个体群聚集的最小范围是1个基本样方,即2 m2。【结论】与广翅蜡蝉空间关系密切的前4位天敌依次是黑色跳蛛、草间小黑蛛、八点球腹蛛和斑管巢蛛;农抗早、龙井43和平阳特早茶园广翅蜡蝉个体群聚集的最小范围分别为4,4和2 m2。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蜡蝉雄性生殖系统的整体结构,以发现更多的分类特征,为其所属类群乃至蜡蝉总科的分类及系统发育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在Leica MZ125解剖镜下,对缘蛾蜡蝉(Salurnis marginella(Guérin-Menev-ille))、八点广翅蜡蝉(Ricania speculum(Walker))及斑衣蜡蝉(Lycorma delicatula(White))3种蜡蝉的雄性生殖系统进行解剖观察,应用QImaging Retica 2000R CCD数码相机进行照相,并对3种蜡蝉的雄性内生殖器官进行比较研究。【结果】3种蜡蝉的雄性生殖系统的形态结构基本一致,射精管端部膨大,生殖附腺发达,但每侧精巢内精巢小管的数目因种类不同而具明显差异,八点广翅蜡蝉12根,缘蛾蜡蝉和斑衣蜡蝉均为6根;八点广翅蜡蝉和斑衣蜡蝉的贮精囊外周被以薄膜,而缘蛾蜡蝉的贮精囊则无薄膜包被。【结论】缘蛾蜡蝉与八点广翅蜡蝉的雄性生殖系统结构较为相似,其2个精巢相互分开,而斑衣蜡蝉的2个精巢相向包被在同一薄膜之中,这表明雄性生殖系统在蜡蝉总科系统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脆肉型梨品种‘早酥’和软肉型梨品种‘南果梨’16个部位多酚物质种类和含量的分析,揭示梨品种不同器官或组织内多酚物质组成及含量,以期找到提取多酚物质的最佳部位,为梨多酚物质的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早酥’梨和‘南果梨’为试材,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16个部位多酚物质的组成和含量。以熊果苷、没食子酸、原儿茶酸、新绿原酸、原花青素B1、DL-儿茶素、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原花青素B2、丁香酸、表儿茶素、原花青素C1、洋藓素、P-香豆酸、槲皮素-阿拉伯-葡糖苷、反式阿魏酸、芦丁、槲皮素-3-半乳糖苷、槲皮素-3-葡糖苷、木犀草-7-O-葡糖苷、异绿原酸B、莰菲醇-3-O-芸香糖苷、槲皮素-阿拉伯糖苷、异绿原酸A、水仙苷、异鼠李素-3-O-半乳糖苷、异鼠李素-3-O-葡糖苷、根皮苷、白藜芦醇、肉桂酸、二水槲皮素、根皮素、芹菜素和山奈黄酮醇35种多酚化合物标准品,对‘早酥’梨和‘南果梨’16个部位进行多酚的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果】‘早酥’梨共检测到23种多酚物质,包括简单酚类2种,苯甲烯类1种,咖啡酰奎宁酸类5种,黄烷醇类5种,黄酮醇类9种和二氢查耳酮类1种;‘南果梨’共检测到21种多酚物质,包括简单酚类2种,酚酸类1种,苯甲烯类1种,咖啡酰奎宁酸类4种,黄烷醇类4种和黄酮醇类9种。‘早酥’梨16个部位以幼嫩叶片多酚含量最高,为93.82 mg·g~(-1),果肉多酚含量最低,为0.63 mg·g~(-1);熊果苷和绿原酸为各部位所共有,除果肉外,其他部位含量最高的多酚均是熊果苷,为0.08—64.86 mg·g~(-1);所检测到的6大类多酚中,每类含量最高的依次为熊果苷、丁香酸、绿原酸、表儿茶素、木犀草-7-O-葡糖苷和根皮苷,分别为403.5、0.04、79.83、16.16、9.07和0.13 mg·g~(-1);成熟叶柄所测酚种类最多为14种,木质部所测酚种类最少为3种。‘南果梨’16个部位以幼嫩叶片多酚含量最高,为104.04 mg·g~(-1),种子含量最低,为2.66 mg·g~(-1);熊果苷和绿原酸为各部位共有,除果肉和果心外,其他部位含量最高的多酚均为熊果苷,为0.87—51.75 mg·g~(-1);所检测到的6大类多酚中,每类含量最高的依次为熊果苷、原儿茶酸、表儿茶素、丁香酸、绿原酸、表儿茶素和木犀草-7-O-葡糖苷,分别为357.29、0.01、0.08、122.15、12.89和4.87 mg·g~(-1);成熟叶柄和果皮所测酚种类最多,为13种;果心所测酚种类最少,为3种。‘早酥’梨和‘南果梨’多酚含量最高的部位均为幼嫩叶片,果皮所测酚比果肉所测酚的组成及含量更丰富,花柄所测酚含量高于花,韧皮部所测酚种类和含量均高于木质部。【结论】‘早酥’梨和‘南果梨’所测酚中熊果苷和绿原酸为16个部位共有,且熊果苷是总含量最高的多酚;除根皮苷和原儿茶酸外,其他所测酚种类相同,幼嫩叶片多酚物质组成及含量均较丰富,可作为多酚提取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蜘蛛类天敌与广翅蜡蝉科Ricanidae的时间和空间关系,为利用和保护自然天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地统计学方法、灰色系统分析方法和生态位分析法对‘安吉白茶’‘Anjibaicha’、‘黄山大叶种’‘Huangshandayezhong’、‘龙井43’‘Longjing 43’、‘农抗早’‘Nongkangzao’、‘平阳特早’‘Pingyangtezao’和‘乌牛早’‘Wuniuzao’等6种茶园盛发期的广翅蜡蝉及11种蜘蛛种群动态进行分析,研究11种蜘蛛与广翅蜡蝉时间和空间关系的密切程度。【结果】根据空间关系密切指数之和可知:6种茶园与广翅蜡蝉空间关系密切的前5位蜘蛛依次是鞍型花蟹蛛Xysticus ephippiafus (5.741 5)、斜纹猫蛛Oxyopes sertatus (5.694 2)、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um (5.688 6)、八点球腹蛛Theridion octomaculatum (5.650 2)和粽管巢蛛Clubiona japonicola (5.537 3);根据时间关系密切指数之和可知:6种茶园与...  相似文献   

7.
对保靖黄金茶产地10个代表性茶园的节肢动物多样件进行了调查,茶园节肢动物隶属昆虫纲和蛛形纲,昆虫纲以同翅目昆虫数量较多.其中,叶蝉科(Cicadellidae)、广翅蜡蝉科(Rieaniidae)、蛾蜡蝉科(Flatidae)昆虫为优势类群.天敌优势类群为蛛形纲蜘蛛.植物多样性较大的样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丰富度指...  相似文献   

8.
为了利用天敌进行茶园害虫的综合防治,分析了"平阳特早"茶园不同时段害虫与其天敌之间在种群数量、时间和空间上的关系。采用灰色系统分析法和生态位分析法,对2010年及2011年春夏季茶园假眼小绿叶蝉、广翅蜡蝉和卵形短须螨与其捕食性天敌在数量、时间和空间格局等关系方面进行分析,对每一种天敌对应的关联度、生态位重叠指数和相似性比例等参数标准化后相加,按照参数标准化值之和大小排序得出:2010年春夏季,对假眼小绿叶蝉控制潜力最高的3种天敌是斜纹猫蛛,龟纹瓢虫和草间小黑蛛;对八点广翅蜡蝉控制潜力最高的3种天敌是草间小黑蛛、粽管巢蛛和八点球腹蛛;对卵形短须螨控制潜力最高的3种天敌是粽管巢蛛、草间小黑蛛和龟纹瓢虫。2010年秋冬季,对假眼小绿叶蝉控制潜力最高的3种天敌是三突花蟹蛛、草间小黑蛛和斜纹猫蛛;对八点广翅蜡蝉控制潜力最高的3种天敌是粽管巢蛛、斜纹猫蛛和鳞纹肖蛸;对卵形短须螨控制潜力最高的3种天敌是粽管巢蛛、斜纹猫蛛和异色瓢虫。2011年春夏季,对假眼小绿叶蝉控制潜力最高的3种天敌是八点球腹蛛、异色瓢虫和三突花蟹蛛;对八点广翅蜡蝉控制潜力最高的3种天敌是草间小黑蛛、异色瓢虫和龟纹瓢虫;对卵形短须螨控制潜力最高的3种天敌是龟纹瓢虫、草间小黑蛛和八点球腹蛛。3个调查时间段之间,3种害虫的优势种天敌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双水相–固相萃取(SPE)–三氟乙酰衍生化(TFA)–GC/MS测定烟草中糖苷类潜香物质的方法:烟草样品通过微波双水相提取、0.45μm膜过滤后得到的糖苷粗提物,过HP–20 SPE小柱,再依次经过正戊烷–二氯甲烷和甲醇洗脱,洗脱液经浓缩至干燥后得到的糖苷精提物,通过三氟乙酰胺(MBTFA)衍生化,采用葡萄糖苷标准物及NIST谱库比照定性,并与内标2–硝基苯–β–D–葡萄糖苷的衍生化产物面积比进行定量分析,可测定烟草中18种糖苷类潜香物质。利用该方法测定烤烟K326、白肋烟Kenek、香料烟Basma的糖苷类潜香物质,共测得18种糖苷类香味成分,糖苷包括14种葡萄糖苷、1种芸香糖苷和3种巢菜糖苷,苷元包括脂肪醇、芳香族化合物、降异戊二烯类、倍半萜类多酚类化合物;烤烟中糖苷类潜香物含量最高,香料烟中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10.
采用乙酸乙酯萃取法从牛蒡子提取物中除去脂溶性成分,再取水相干燥物用制备型HPLC分离,共得到6个化合物,并通过理化性质与光谱方法进行了结构确证,分别为3,4-二羟基苯丙烯酸-4-氧-β-D-葡萄糖苷、3-O-咖啡酰奎宁酸、3,4-二羟基苯丙烯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1,5-二咖啡酰奎宁酸和3,4-二咖啡酰奎宁酸.  相似文献   

11.
代谢组学解析遮阴对茶叶主要品质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茶叶生产上常采用遮阴处理来提高其品质,然而,黑暗遮阴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尚未清楚。本文重点研究黑暗遮阴对茶叶中主要品质成分的影响,以期更加详细了解遮阴与茶叶品质的关系。【方法】利用遮阳网对茶树进行中度(65.0%)、黑暗(99.7%)两个遮阴处理,不遮阴作为对照;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总多酚、总氨基酸、总黄酮的含量,同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MS)对茶叶中的主要品质成分进行详细调查。【结果】 与对照相比,中度遮阴显著降低了茶叶的总氨基酸、总黄酮含量(P<0.05),轻微降低了总多酚含量,增加了酚氨比;黑暗遮阴显著降低了总氨基酸和总黄酮含量,显著增加了总多酚含量和酚氨比(P<0.05)。主成分分析(PCA)表明,两个遮阴处理明显改变了茶树叶片的代谢组。进一步鉴定得到了87个化合物,包括2个生物碱、18个氨基酸、12个儿茶素类、8个儿茶素二聚体类、19个黄酮(醇)糖苷、5个香气糖苷、6个核苷(酸)、9个酚酸、8个其他化合物;与对照相比,82个化合物在遮阴处理后出现显著差异(P<0.05)。遮阴后,生物碱含量显著增加;氨基酸呈现多样性变化,半数以上氨基酸含量显著下降;部分儿茶素类及二聚儿茶素类物质的含量在中度遮阴后显著降低,然而大部分儿茶素类和儿茶二聚体素类物质的含量却在黑暗遮阴后显著上升;绝大部分黄酮(醇)糖苷的含量在遮阴后出现显著下降,且遮阴程度越高,下降越多;大部分香气糖苷含量在遮阴后显著上升;大部分核苷(酸)含量在遮阴后显著降低;多数酚酸的含量在遮阴后显著上升。【结论】黑暗遮阴后,生物碱、儿茶素类及儿茶素二聚体类等物质含量显著上升,氨基酸含量显著下降,酚氨比显著上升,预示黑暗遮阴处理可能不利于提高茶叶的品质。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不同极性溶剂提取了菊芋叶中的多酚类成分,经正、反相色谱结合的方法分离纯化了这些成分,并根据UV、MS和NMR数据鉴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从菊芋叶中分离并鉴定的7个多酚化合物分别为咖啡酸(1)、3,5-二咖啡酰奎尼酸(2)、1,5-二咖啡酰奎尼酸(3)、4,5-二咖啡酰奎尼酸(4)、3,5-二咖啡酰奎尼酸甲酯(5)、5,8-diOH-6,7,4!-triOMe(pedunculin)(6)、5,8-diOH-6,7di MeO-2-(3,4-di MeOPh)-4-benzopyrone(7),其中化合物15为酚酸类化合物,化合物65为酚酸类化合物,化合物67为黄酮类化合物。仅通过7为黄酮类化合物。仅通过1H-NMR即可确定4个二咖啡酰奎尼酸化合物中2个咖啡酰基的取代位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明枇杷叶次生代谢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为枇杷叶的有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枇杷夏梢为试验材料,从新叶停止伸长生长(7月4日)开始,每3个月采样1次,以甲醇作为提取溶剂,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法(UHPLC-MS),测定枇杷叶中的酚酸类、有机酸类、单宁类、黄酮类、萜类、生物碱类、香豆素类等次生代谢成分,分析其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规律。【结果】在枇杷叶甲醇提取物中共分离鉴定出8类71种化合物,包括酚酸类8种,有机酸类5种,单宁类3种,黄酮类28种,萜类18种,生物碱类2种,香豆素类3种,其他类4种。酚酸类主要成分为绿原酸和新绿原酸,黄酮类主要成分为儿茶素和2″-O-对香豆酰基牡荆素,萜类主要成分为积雪草酸、山楂酸和皂皮酸。在枇杷夏梢周年生长中,各类次生代谢物质的化合物数量和总含量呈现出规律变化:从化合物数量看,除单宁类、生物碱类和其他类次生代谢物数量基本不变外,其余5类次生代谢物的化合物数量均呈增加趋势,而且化合物数量增加都在生长初期的6个月内完成;从每类物质总含量看,萜类和其他类物质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酚酸、黄酮和香豆素3类物质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单宁类物质含量变化不大,有机酸类与生物碱类物质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结论】以萜类为利用目标原料时,应在枇杷叶老熟并即将掉落时采集;而以酚酸、黄酮类物质为利用目标原料时,应在1月份采集。  相似文献   

14.
【目的】骨碎补是一种多年生传统中药材,目前药材原料多来源于野生采集,鲜见有人工栽培的报 道。因过度采集,骨碎补野生资源破坏严重,导致药材资源锐减,人工种植成为必然趋势。在探索骨碎补设施大棚 栽培技术的基础上,利用代谢组学技术开展大棚栽培药材与野生药材的靶向代谢组学比较研究,探讨栽培品与野生 品主要代谢产物的差异,为骨碎补人工栽培技术推广提供依据。【方法】以骨碎补基源植物槲蕨为研究对象,采用 UPLC-MS/MS 分析技术对比分析设施大棚栽培 3 年的槲蕨根茎与其野生根茎之间的差异代谢物,并开展差异代谢物 富集通路分析。【结果】从两种药材检测到的 749 种代谢物中筛选到 100 种差异代谢物,且与野生品相比,大棚栽 培品中有 58 种代谢物含量上调、42 种含量下调。这些差异代谢物主要包括黄酮类化合物、有机酸、氨基酸及其衍 生物、酚酸类、生物碱、游离脂肪酸等。在大棚栽培品中,黄酮醇、黄酮碳糖苷、糖及糖类代谢物含量全部上调; 而在野生品中,氨基酸及衍生物、酚酸类、溶血磷脂酰胆碱和花青素类代谢物含量上调幅度较大。通路富集分析结 果显示,100 个差异代谢物共注释到 47 条代谢通路,其中显著富集的有维生素 B6 代谢、芪类化合物生物合成、二 芳基庚烷生物合成、姜酚的生物合成、黄酮和黄酮醇生物合成、半胱氨酸代谢、蛋氨酸代谢、花青素生物合成、氨 酰基 tRNA 生物合成等途径。【结论】大棚栽培的骨碎补,其黄酮醇、黄酮碳糖苷、糖及糖类代谢物化合物含量显 著高于野生品,因总黄酮被公认为主要药效成分,因此大棚栽培的骨碎补比野生品具有主效成分优势,可为骨碎补 规模化设施栽培或人工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系统调查黄山大叶种茶园4种主要害虫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茶蚜Toxoptera aurantii、萤叶甲类Galerucinae和八点广翅蜡蝉Ricaniaspeculum及其捕食性天敌的种群动态.【方法】应用灰色关联度法和生态位分析法分析4种害虫与其天敌在数量、时间和空间的关系,应用密切指数之和综合评判4种害虫的天敌优势种.【结果和结论】春夏季与秋冬季之间4种害虫的优势种天敌差别较大.春夏季假眼小绿叶蝉前3位的优势种天敌是斜纹猫蛛Oxyopes sertatus、茶色新园蛛Neoscona theisi和锥腹肖蛸Tetragnatha maxillosa;茶蚜前3位的优势种天敌是异色瓢虫Leis axyridis、龟纹瓢虫Propylea japonica和锥腹肖蛸;萤叶甲类前3位的优势种天敌是龟纹瓢虫、异色瓢虫和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um;八点广翅蜡蝉前3位的优势种天敌是粽管巢蛛Clubiona japonicola、锥腹肖蛸和鞍形花蟹蛛Xysticus ephippiafus.秋冬季假眼小绿叶蝉前3位的优势种天敌是锥腹肖蛸、八点球腹蛛Theridion octomaculatum和鳞纹肖蛸Tetragnatha squamata;茶蚜前3位的优势种天敌是锥腹肖蛸、八点球腹蛛和鳞纹肖蛸;萤叶甲类前3位的优势种天敌是龟纹瓢虫、异色瓢虫和锥腹肖蛸;八点广翅蜡蝉前3位的优势种天敌是茶色新园蛛、斜纹猫蛛和鞍形花蟹蛛.  相似文献   

16.
张李明  王程辉  徐志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820-11822
[目的]研究滁菊提取物对卷烟感官质量的影响,探寻滁菊开发利用的新途径。[方法]采用LC-MS方法对滁菊中的黄酮和酚酸进行了分离鉴定,并对滁菊提取物对卷烟感官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滁菊中的黄酮类物质主要是芹黄素、木犀草素、香叶木素、槲皮素及它们的糖苷,酚酸类物质主要是绿原酸、咖啡酸和咖啡酰奎宁酸。总多酚中,酚酸含量超过60%。滁菊提取物在卷烟中添加量0.4~0.6 g/kg时可显著改善余味,降低刺激性,增加香气量,是较为理想的卷烟香味前体物。[结论]该研究为滁菊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平台。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不同极性溶剂提取了菊芋叶中的多酚类成分,经正、反相色谱结合的方法分离纯化了这些成分,并根据UV、MS和NMR数据鉴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从菊芋叶中分离并鉴定的7个多酚化合物分别为咖啡酸(1)、3,5-二咖啡酰奎尼酸(2)、1,5-二咖啡酰奎尼酸(3)、4,5-二咖啡酰奎尼酸(4)、3,5-二咖啡酰奎尼酸甲酯(5)、5,8-diOH-6,7,4!-triOMe(pedunculin)(6)、5,8-diOH-6,7di MeO-2-(3,4-di MeOPh)-4-benzopyrone(7),其中化合物1~5为酚酸类化合物,化合物6~7为黄酮类化合物。仅通过~1H-NMR即可确定4个二咖啡酰奎尼酸化合物中2个咖啡酰基的取代位置。  相似文献   

18.
羽衣甘蓝花青素的定位及含量成分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鉴定羽衣甘蓝植株中花青素的分布及组成,利用徒手切片制作临时装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紫叶羽衣甘蓝和白叶羽衣甘蓝纯系茎和叶中花青素的分布情况,测定紫叶羽衣甘蓝叶片中花青素相对含量,并通过HPLC-MS技术对叶片中花青素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花青素主要分布于叶表皮细胞邻近的叶肉细胞,并以下表皮邻近叶肉细胞居多,茎中花青素集中分布在表皮细胞及表皮下的薄壁细胞中,整个茎表现为越靠近上部花青素分布越少;白叶羽衣甘蓝心叶、外叶和茎中均未观察到花青素类物质的存在。在10 ℃条件下生长的叶片(心叶和外叶)中花青素含量显著高于20 ℃条件中生长的叶片中的含量。紫叶羽衣甘蓝中共鉴定出9 种花青素苷,分别为矢车菊素-3-葡萄糖-5-葡糖苷、矢车菊-3-槐糖-5-葡糖苷、矢车菊素-3-槐糖(对香豆酰)-5-葡糖苷、矢车菊素-3-槐糖(咖啡酰)-5-葡糖苷、矢车菊素-3-槐糖(阿魏酰)-5-葡糖苷、矢车菊素-3-槐糖(草酸酰-对羟基苯甲酰)-5-葡糖苷、矢车菊素-3-槐糖(芥子酰)-5-葡糖苷、飞燕草-3-葡糖苷和飞燕草素-3-葡萄糖(咖啡酰)-5-葡糖苷。紫叶羽衣甘蓝叶片中含有丰富的高度酰基化和糖苷化的花青素苷,是一种值得开发的新型花青素苷应用产品资源。  相似文献   

19.
茶多酚(TP)在饲料中的应用前景展望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茶叶中的化学成分中,有机化合物有450种以上。糖类、蛋白质、多酚类含量的总和占干物质量的70%~90%,其中糖类占茶叶干物质量的20%~25%,蛋白质约占20%~30%,多酚类占20%~35%,嘌呤碱占3%~5%,还有其它芳香物质、色素。1茶多酚的组成茶多酚(TP)是酚类及其衍生物的总称。主要组分是黄烷醇类(儿茶素)、黄酮类(花黄素)和黄酮醇类(黄酮醇及其苷类)、羟类-4-黄烷醇类及其烊盐(花白素、花青素)、酚酸类和缩酚酸类四种。前三类化合物的统称为类黄酮。其中儿茶素含量最多,约占茶多酚总量的6…  相似文献   

20.
毛山楂是我国东北地区特有的山楂野生近缘种,其果实常为红色。黑色毛山楂为从毛山楂实生后代中发掘的黑色果皮的优异资源。为探究黑色与红色毛山楂果实类黄酮物质的含量差异,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UPLC-MS)对黑色与红色毛山楂成熟果实的类黄酮化合物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黑色与红色毛山楂成熟果实中,共检测出24种类黄酮化合物,包括黄酮类、原花青素类、花青素类、酚酸类等化合物。黑色毛山楂果实中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素等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均显著高于红色毛山楂,其中金丝桃苷含量最高(901.96μg·g-1)是红色毛山楂的1.63倍。红色毛山楂中原花青素B1、原花青素B2/B4/B5、表儿茶素等原花青素类化合物的含量均显著高于黑色毛山楂,其中表儿茶素含量最高(12 844.31μg·g-1)是黑色毛山楂的1.29倍。黑色毛山楂中矢车菊-3-O-半乳糖苷含量(1 323.66μg·g-1)是红色毛山楂的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