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甲维盐注干施用对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浸渍法测定甲维盐对松材线虫的生物活性,24 h的LC50和LC90分别为0.23,0.75 mg/L。研究了甲维盐注干对松材线虫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先注干施药,再接种线虫,对松材线虫病的预防效果达100%;接种后10 d之内注干施药,对松材线虫病的治疗效果达100%,接种后20 d注药,治疗效果仅为20%。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甲维盐在松树中残留动态,注药0.5,1,2,3 a的残留量分别为38.29,8.46,2.73,1.02 mg/kg,均高于LC50(0.23 mg/L),LC90(0.75 mg/L);林间注干施用甲维盐,防治效果显著,注药1次,可连续3 a将马尾松的死亡率控制在0.19%~0.58%。  相似文献   

2.
潘琪 《绿色科技》2024,(5):127-130
为探讨药剂树干注射对松树松材线虫的林间防治效果;于广西钦州某国有林场选择6块100株胸径约25 cm的松树进行了试验,共设置了6个小组,每组100株,分别为对照组、20%阿维菌素乳油组、0.3%苦豆碱水剂组、10%甲维·吡虫啉可溶液剂组、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组、5%啶虫脒注干剂组;对照组注射等量药剂的清水,其余的药剂组均注射对应的化学药剂;于2020-2023年对试验松树的枯死情况进行调查,同时每年10月底统计墨天牛的诱捕数量。结果表明:以20%阿维菌素乳油组的防治效果最优,该组2020年、2021年、2022年和2023年的林间防治率分别为80.74%、78.48%、74.06%和70.57%,防治率均高于70%,随着年限的延长各个小组的林间防治率均逐渐下降,20%阿维菌素乳油组的防治率均显著的高于其他各个药剂组(P<0.05);防治效果其次的为10%甲维·吡虫啉可溶液剂组,10%甲维·吡虫啉可溶液剂组2020年、2021年、2022年和2023的防治率均高于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组;5种树干注射的药剂诱捕松墨天牛数量比较为:5%啶虫脒注干剂组>0.3%苦豆碱水剂组>...  相似文献   

3.
采用浸渍法测定了8种药剂对松材线虫的毒力。结果表明,阿维菌素、甲维盐和硫酸铜在较低浓度下对松材线虫即有较强的杀灭活性,其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1346mg/mL、0.2965mg/mL和0.3179mg/mL。敌敌畏、二甲基硫蒽和氧化乐果的毒性次之,吡虫啉和苦参碱的毒性较弱。联合染毒测定的结果表明,联合使用对松材线虫表现出增效作用。林间试验结果表明,0.1%甲维盐和4.0%吡虫啉,1%阿维菌素和1%苦参碱2个药剂组合,可用于林间注干施药防治松材线虫,持效期可达2年。  相似文献   

4.
在半山国家级森林公园选取垂柳(Salix babylonica)、二球悬铃木(Platanus acerifolia)、绒毛梣(Fraxinus velutina)和全缘叶栾树(Koelreuteria bipinnata.var.integrifoliola)4种受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为害严重的树种,使用2%甲维盐和5%噻虫啉·甲维盐两种注干药剂,进行光肩星天牛野外防治试验。结果表明,5%噻虫啉·甲维盐对4种树的天牛防治效果显著高于2%甲维盐,其中对绒毛梣的天牛虫孔减退率达到73.29%,对全缘叶栾树的防治效果也达61.53%;5%的噻虫啉·甲维盐在1月对正处于幼虫期的天牛进行树干注射,防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研究甲维盐混配剂对马尾松的安全性、马尾松吸收药液情况、混配剂在马尾松树体内作用的持效期以及混配剂的剂量,结果表明:1)对胸径8 cm以上马尾松注干输药时,安全性高,达95%以上;2)对马尾松注干输药时,马尾松在各个时间均有良好的吸收率,达96%以上;3)甲维盐混配剂在马尾松树体内持效期长,可达5个月;4)使用5%甲维盐混配剂100 mL防治松褐天牛效果最佳,达到99.83%.  相似文献   

6.
云南云杉长足大蚜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7种杀虫剂对云南云杉长足大蚜若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5种杀虫剂开展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供试杀虫剂对云南云杉长足大蚜的毒力大小依次为: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4.5%联菊·啶虫脒乳油>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阿维·毒死蜱乳油>4%甲维.氟铃脲微乳剂>30%吡虫啉·噻嗪酮乳油。在田间防治若蚜时,施药24h后,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0.025%药液、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0.033%药液和4.5%联菊·啶虫脒乳油0.017%药液防治效果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防治冬青Ilex chinensis的红蜡蚧Ceroplastes rubens危害,采用枝条浸药法和注干施药法分别测定了2%甲维盐微乳剂、3%噻虫啉微乳剂、2%米尔贝霉素乳油、3%吡虫啉微乳剂和2%阿维菌素乳油5种药剂对红蜡蚧的毒杀效果。结果表明,以1.0 mg·L-1浓度2%甲维盐微乳剂的防治效果最佳,室内条件下,红蜡蚧72 h时的校正死亡率达91.98%;林间试验中,50 m L注干施药45 d时对红蜡蚧的防治效果达96.51%。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16%虫线清乳油防治松材线虫病的技术.通过林间药效筛选发现,用16%虫线清乳油的B配方防治松材线虫病的效果优于A、C配方,其是防治松材线虫病的首选药剂.无论是防治媒介昆虫成虫,还是防治活立木和枯死木内的幼虫、蛹;无论是树干打孔注药,还是林间低容量喷雾,均可取得良好防治效果.应用虫线清药剂处理林间松材线虫病枯死木或濒死木,是控制松材线虫病的一种有效、简便的方法;通过树干注入该药剂,则是预防具重要价值的松树发生松材线虫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该试验采用3%啶虫脒、10%吡虫啉、10%吡虫啉混农药全能增效剂(1:1)防治桃蚜。结果3%啶虫脒与10%吡虫啉及10%吡虫啉混农药全能增效剂防治效果无显著差异。说明3%啶虫脒、10%吡虫啉防治桃蚜都有显著效果。农药全能增效剂对吡虫啉未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0.
应用7种杀虫剂对柳尖胸沫蝉(Aphrophora costalis Matsumura)若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5种杀虫剂开展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供试杀虫剂对柳尖胸沫蝉的毒力大小依次为:4.5%联菊·啶虫咪微乳剂3%高氯·吡虫啉乳油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1.8%阿维菌素乳油10%阿维·毒死蜱乳油25%高氯杀虫单水乳剂4%甲维·氟铃脲微乳剂。在田间防治柳尖胸沫蝉若虫时,施药24 h后,4.5%联菊·啶虫咪微乳剂、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0.05%药液和3%高氯·吡虫啉乳油0.033%药液防治效果均达91%以上。  相似文献   

11.
香樟齿喙象Pagiophloeus tsushimanus是上海地区危害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的主要害虫之一,该虫主要以幼虫钻蛀香樟主干为害,而传统喷雾防治方法对幼虫防治效果不佳,本文选用打孔注药法针对香樟齿喙象幼虫开展防治,选择10%甲维吡虫啉可溶液剂、1.8%阿维菌素乳油和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种农药,每种农药分别配比为原液、5倍、10倍3个浓度梯度,对受害香樟树进行注干防治,针对各处理组连续统计8周防效,通过试验了解不同农药不同浓度对香樟齿喙象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显示防治后8周,10%甲维吡虫啉可溶液剂原液防治效果最好,为77.27%;防效最差为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倍液,为46%。  相似文献   

12.
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采用无公害药物防治及黑光灯诱杀等多种措施对沙棘木虱进行了综合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加强林分抚育管理可有效防治沙棘木虱;小面积无公害防治以阿维菌素4 000倍液进行超低量喷雾为佳,防治效果达到90%以上;大面积防治以苦参碱烟剂7.5kg·hm-2的施药量为佳,防治效果可达95%以上;黑光灯诱杀在该虫发生期可缓解危害。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3%甲维盐·阿维菌素注干剂施用后对福建省泰宁县松墨天牛种群数量的变化和繁殖的影响,2019—2021年,应用诱木和诱捕器诱集监测方法,持续3年监测林间试验地内松墨天牛成虫种群动态和松枯死树数量。结果表明,注干施药处理后诱木段上松墨天牛的羽化率仅为6.71%,而未施药处理的羽化率为48.85%;3年持续监测发现,注药区和对照区松墨天牛种群数量和松枯死树数量存在显著性差异,注药区松墨天牛种群数量和松枯死树数量呈明显下降趋势;3%甲维盐·阿维菌素注干施用不影响林间松墨天牛的产卵行为,但可显著降低卵的孵化率,影响幼虫发育和繁殖羽化,有效降低松墨天牛的种群数量,同时又可保护松树,降低松枯死树数量,可在实际防治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选用3%高渗苯氧威、5%啶虫脒、10%吡虫啉3种药物各1 000、1 500倍液进行防治桃树蚜虫的试验结果表明:3%高渗苯氧威作为无公害药剂,防治桃树蚜虫的效果好于常用特效药啶虫脒、吡虫啉,用药一次防治效果最高可达到84.57%.  相似文献   

15.
马尾松腮扁叶蜂是马尾松的主要食叶害虫,对该虫幼虫期的生物学特性和防治研究结果表明,运用水剂、烟剂、粉剂防治均可达较满意的效果。单株注干防治效果也不错。2—3龄是防治的有利时机。  相似文献   

16.
5种杀虫剂田间树干注药防治石楠盘粉虱试验结果表明:1%阿维菌素可溶性液剂和1%吡虫啉可溶性液剂防治效果最好,3%啶虫脒微乳液剂次之,40%氧乐果乳油有一定的防治效果,40%毒死蜱乳油效果较差。推荐生产中使用1%阿维菌素可溶性液剂和1%吡虫啉可溶性液剂,剂量为树干胸径2.0 mL/cm(20 mg/cm)和2.5 mL/cm(25mg/cm)。  相似文献   

17.
阿维菌素乳油注干防治松材线虫病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浸渍法测定阿维菌素乳油1 000,2 000,3 000,5 000,7 000倍液对松材线虫的毒杀效果,结果表明,阿维菌素乳油对松材线虫有较强的杀灭活性,药剂各配比液处理24 h后线虫死亡率达92%,其中,配比度低于5 000倍液的毒杀死亡率超过97%,与7 000倍液的毒杀死亡率之间差异极显著;阿维菌素乳油在林间注干防治松材线虫试验结果表明,防治效果十分显著,马尾松和湿地松注药1次,在1 a时间内未发现病害枯死木,有效地抑制了松材线虫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于2015~2016年连续2年用几种农药对蔡氏胡杨个木虱成虫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相比,3%苯氧威,3%噻虫啉,5%啶虫脒,3%高效氯氰菊酯其防治效果差异都极显著(P0.01),但以3%高效氯氰菊酯,3%噻虫啉防治效果最好;不同浓度后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9.
美国白蛾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连云港对美国白蛾采用多种防治试验发现:在成虫期采用灯光诱杀成虫效果明显;1个性诱捕器平均诱蛾59.2头/晚;在卵高峰期、幼虫3龄前网幕期剪除卵块、网幕,防治效果95%以上;在幼虫化蛹前,于树干离地面1 m处,捆扎草把诱集老熟幼虫,防治率90%以上;在11月至翌年4月,组织人力挖蛹,大大降低翌年虫口基数;释放周氏啮小蜂,虫株减退率超50%;分别用25%灭幼脲1 500倍、2.5%高效氯氰菊酯3 000倍、2%阿维菌素2 000倍、0.2%甲维盐3 000倍、1.2%烟碱·苦参碱乳油1 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施药后48 h(灭幼脲96 h),防治效果均在97%以上,试验说明采用综合治理方法可有效控制美国白蛾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针对5种杀虫剂进行了杜鹃冠网蝽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0%氯氟·毒死蜱微乳剂、10%烯啶虫胺可溶液剂、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5%甲维盐水分散粒剂、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是防治杜鹃冠网蝽的有效药剂。氯氟·毒死蜱、烯啶虫胺、吡蚜酮、甲维盐为防治杜鹃冠网蝽的首选药剂,药后第14d的防效均在97%以上。其次是甲氧虫酰肼,药后第14d的防效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