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提高草莓繁育苗的产量和种植后草莓生产安全,进行了1000亿活芽孢/g枯草芽孢秆菌可湿性粉剂防治草莓炭疽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00亿活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草莓炭疽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以移栽前1d每667m2用1000亿活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20g土壤喷雾+移栽前1000亿活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浸苗的处理相对防效最好,且安全性较好,可在生产上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草莓枯萎病增效生物复配杀菌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枯草芽孢杆菌DJ-6与吡唑醚菌酯及其5种配比对草莓枯萎病菌的室内抑菌活性,采用田间试验测定20%吡唑醚菌酯·200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2 000倍液、3 000倍液以及各单剂对草莓生长性状的影响和对草莓枯萎病菌的防治效果。[结果]枯草芽孢杆菌DJ-6与吡唑醚菌酯及1∶1、1∶2、1∶3、1∶4、1∶5混配组合对草莓枯萎病菌的EC50分别为5.311 5、4.008 6、3.570 6、3.350 9、3.218 9μg/ml;5种混配组合对枯萎病菌的增效系数(SR)分别为2.28、1.77、1.53、1.64、1.11,其中以1∶1增效作用最大。20%吡唑醚菌酯·200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三种不同浓度混配及各单剂均有促进草莓生长和防治枯萎病的效果,其中高、中浓度处理高于低浓度和单剂处理。药后30 d和80 d测定枯萎病防治效果,高浓度的防效最高为100.00%和93.11%;中浓度的防效为92.49%和86.49%,高于低浓度和各单剂处理;低浓度的防效分别为82.61%和72.42%,高于1 000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但低于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2 000倍液。[结论]20%吡唑醚菌酯·200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定植后的灌根浓度推荐为1 000~2 000倍液。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草莓枯萎病增效生物复配杀菌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枯草芽孢杆菌 DJ-6与吡唑醚菌酯及其5种配比对草莓枯萎病菌的室内抑菌活性,采用田间试验测定20%吡唑醚菌酯·200亿 cfu/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000倍液、3000倍液以及各单剂对草莓生长性状的影响和对草莓枯萎病菌的防治效果。[结果]枯草芽孢杆菌DJ-6与吡唑醚菌酯及1∶1、1∶2、1∶3、1∶4、1∶5混配组合对草莓枯萎病菌的 EC50分别为5.3115、4.0086、3.5706、3.3509、3.2189μg/ml;5种混配组合对枯萎病菌的增效系数(SR)分别为2.28、1.77、1.53、1.64、1.11,其中以1∶1增效作用最大。20%吡唑醚菌酯·200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三种不同浓度混配及各单剂均有促进草莓生长和防治枯萎病的效果,其中高、中浓度处理高于低浓度和单剂处理。药后30 d和80 d测定枯萎病防治效果,高浓度的防效最高为100.00%和93.11%;中浓度的防效为92.49%和86.49%,高于低浓度和各单剂处理;低浓度的防效分别为82.61%和72.42%,高于1000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但低于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2000倍液。[结论]20%吡唑醚菌酯·200亿 cfu/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定植后的灌根浓度推荐为1000~2000倍液。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葡萄炭疽病的增效生物复配杀菌剂,减少与替换化学农药使用。[方法]进行了枯草芽孢杆菌与吡唑醚菌酯不同比例混配对葡萄炭疽病的室内抑菌活性测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枯草芽孢杆菌与吡唑醚菌酯及其5种配比对葡萄炭疽病菌的毒力。[结果]枯草芽孢杆菌与吡唑醚菌酯及1∶1、1∶2、1∶3、1∶4、1∶5混配组合对葡萄炭疽病菌的EC_(50)分别为1.969 8、1.527 4、1.373 2、1.294 8、1.247 3μg/ml;5种混配组合对葡萄炭疽病菌的增效系数(SR)分别是1.70、1.25、1.13、1.12、1.12,其中以1∶1增效作用最大。吡唑醚菌酯(EC_(50)为1.054 0μg/mL)的室内生物活性高于枯草芽孢杆菌(EC_(50)为15.017 5μg/ml)。药后50 d(采收前)调查结果表明,20%吡唑醚菌酯·200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1 500倍液、2 000倍液以及各单剂在葡萄结果期套袋前浸果对炭疽病等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高浓度、中浓度处理高于低浓度与两个单剂处理:高浓度防效最高为90.03%,均高于其他各处理,其次为中浓度防效为87.01%,高于低浓度和各单剂,低浓度防效为84.11%,高于1 000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防效为64.60%)和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2 000倍液(防效81.07%),对其他果穗病害如白腐病等也均有较好防治效果,防治效果与炭疽病防效趋于一致。[结论]20%吡唑醚菌酯·200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在葡萄套袋前浸果防治葡萄炭疽病等果穗病害建议使用浓度为1 000~2 000倍液。  相似文献   

5.
甘薯茎腐病菌室内药剂毒力筛选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收集市场上常用于防治植物细菌性病害的杀菌剂19种和1种生防菌剂,采用抑菌圈法,对甘薯茎腐病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有10种杀菌剂对甘薯茎腐病菌有抑菌作用,其中又以0.3%四霉素水剂、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对甘薯茎腐病菌的抑菌效果显著好于其他杀菌剂,而2%宁南霉素水剂、20%噻唑锌悬浮剂、20%噻森铜悬浮剂、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46%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80%大蒜油乳油、30%王菌铜微乳剂、50%喹啉铜可湿性粉剂、20%噻菌铜悬浮剂等9种杀菌剂和枯草芽孢杆菌(100亿芽孢/克)可湿性粉剂对甘薯茎腐病菌没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枯草芽孢杆菌防治西兰花根肿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 000亿活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B908)对西兰花根肿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药效随着用药倍数的加大而上升,其中施药后30和80 d枯草芽孢杆菌200倍的校正防效为66.9%和77.3%,分别比对照药剂50%氟啶胺悬浮剂8 000倍高出6.9%和13.5%,与对照药剂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600倍防效相当,且安全性好,因此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用5种生物药剂和1种化学药剂对马铃薯疮痂病及粉痂病的防效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亿孢子/g多粘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3亿CFU/g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100亿孢子/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万孢子/g寡雄腐霉可湿性粉剂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效较低,不建议使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可用于防治马铃薯疮痂病。100亿孢子/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万孢子/g寡雄腐霉可湿性粉剂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效显著,这2种药剂均可用来防治马铃薯粉痂病。生物制剂对马铃薯疮痂病及粉痂病的防效优于传统化学药剂多菌灵,而同种药剂对马铃薯粉痂病的防效优于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效。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老圃地病虫害生物防治措施,采用枯草芽孢杆菌100亿芽孢/g可湿性粉剂、荧光假单胞杆菌5亿芽孢/g可湿性粉剂、卵孢白僵菌300亿孢子/g可湿性粉剂和绿僵菌2亿孢子/g粉剂,按照15:20:1:5的比例混合配制成复配生物制剂,在安徽省国营潜山市苗圃柳杉育苗中进行圃地土壤消毒试验,试验设置1.0g/㎡~2.0g/㎡6种施用量进行土壤消毒。试验结果表明,以2.0g/㎡复配生物制剂用量进行土壤消毒,对老圃地病虫害有着较好的防治效果,与对照区以及上一年度化学土壤消毒相比,苗木受病虫危害比率降低了100%。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防治茉莉白绢病菌的化学药剂和生防菌。[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抑菌圈法测定化学药剂和生防菌对茉莉白绢病菌的抑制作用,采用盆栽试验测试化学药剂和生防菌以及化学药剂和生防菌复配对茉莉白绢病的防治作用。[结果]测试的9种化学农药和6种生防菌中,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和芽孢杆菌Bv22菌株对茉莉白绢病菌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其LC50分别为2690.96cfu/ml和200.05μg/L,且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对芽孢杆菌Bv22菌株的生长无抑制作用。室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100mg/L和芽孢杆菌Bv22菌株108cfu/ml以及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200mg/L+芽孢杆菌Bv22菌株107cfu/ml和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400mg/L+芽孢杆菌Bv22菌株106cfu/ml对茉莉白绢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4.44%、60.00%、96.67%和96.67%。[结论]化学药剂和生防菌复配对茉莉白绢病的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密闭熏蒸法及抑菌圈法测定了氯化苦、棉隆、威百亩、1,3-二氯丙烯及11种杀细菌剂对樱桃根癌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威百亩、棉隆、氯化苦对樱桃根癌病菌的EC50为1.5881、2.7902、5.0475μg/mL,分别为1,3-二氯丙烯的519.60、295.74、163.48倍;杀细菌剂对樱桃根癌病菌的抑菌效果最为明显的是1 000亿活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85%三氯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和46%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可应用于田间药效试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1.
选用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 000亿活芽孢/克) 与常规对照40%稻瘟灵乳油防治稻瘟病进行药效试验对比,评价试验药剂枯草芽孢杆菌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药剂对稻瘟病有较好的防效,防效达95.28%,比对照区防效81.15%提高14.13%;667m2产量385.76kg,比常规用药40%稻瘟灵对照区667m2产量345.69kg,增产40.07kg,增产率10.39%。667m2减少施药用工10元,667m2增加经济效益94.14元。建议使用时,每667m2用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 000亿活芽孢/ g)10g兑水50kg于稻瘟病发生初期期对水稻叶面均匀喷雾。  相似文献   

12.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在室内测定了6种杀菌剂对甘薯黑斑病菌(Ceratocystis fimbriata Ellis et Halsted)的毒力,结果表明,1%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和2%宁南霉素对甘薯黑斑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居前2位,其中后者对该病菌的EC50值为0.30μg/mL。探讨了7种药剂对甘薯苗期黑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以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对苗期黑斑病的防治效果最佳,防效达100%。  相似文献   

13.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在室内测定了6种杀菌剂对甘薯黑斑病菌(Ceratocystis fimbriata Ellis et Halsted)的毒力,结果表明,1%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和2%宁南霉素对甘薯黑斑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居前2位,其中后者对该病菌的EC50值为0.30μg/mL。探讨了7种药剂对甘薯苗期黑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以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对苗期黑斑病的防治效果最佳,防效达100%。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不同施药方式对三都县马铃薯晚疫病防效和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最佳施药方式是齐苗期喷施1次保护剂1 000亿个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225 g/hm2、现蕾期喷施1次保护剂1 000亿个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225 g/hm2+治疗剂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375 g/hm2、盛花期喷施1次治疗剂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375 g/hm2;在此施药方式处理下,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高达89.23%,马铃薯折合产量高达28 993.06 kg/hm2。  相似文献   

15.
十字花科根肿病是十字花科作物主要病害之一,是一种真菌性土传病害。目前,在贵州省金沙、盘县、六枝、黄平、岑巩、丹寨等多地区发生,危害严重。本研究应用生防菌枯草芽孢杆菌XF-1菌株与50%氟啶胺、65%百菌清等试剂,采用拌种、拌土、灌根等方式,分别以单一施用与两两混合对贵州省白菜根肿病进行防治。结果表明:生防菌枯草芽孢杆菌XF-1能有效降低白菜根肿病发病率,混合50%氟啶胺防治效果显著,为今后贵州省白菜根肿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验证1000亿活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连续2年对该药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00亿活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马铃薯晚疫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其防效在75.30% ~ 92.98%之间,并且能提高马铃薯产量,增产率最高可达41.14%.  相似文献   

17.
定西市安定区马铃薯土传病害综合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有效防治马铃薯土传病害的药剂,开展了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植物免疫诱导可湿性粉剂、0.136%吲哚·赤霉素·芸苔素、生防菌拌种剂、60%吡虫啉种子处理悬浮剂对马铃薯拌种及喷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用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750 g/hm~2拌种处理,0.136%吲哚·赤霉素·芸苔素30 g/hm~2+植物免疫诱导可湿性粉剂750 g/hm~2苗期始喷施2~3次,间隔7~10 d处理,能有效降低黑痣病、疮痂病、环腐病等土传病害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提高防治效果,同时增加马铃薯产量,提升商品薯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化学诱变枯草芽孢杆菌对大白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3株来自枯草芽孢杆菌XF-1的化学诱变菌株XF-1A、XF-1C和XF-1E进行大白菜根肿病的盆栽防病试验,并以MALDI-TOF-MS分析了3种抗生素的相对含量.[结果]菌株XF-1A和XF-1C防效较好,分别为68.80%和65.06%,XF-1E防效较差为42.21%.3菌株均能分泌表面活性素、伊枯草菌素和丰源素,但表面活性素和伊枯草菌素相对含量为XF-1A> XF-1C> XF-1E,XF-1A的表面活性素和伊枯草菌素分别达29.26%和35.31%,XF-1E的丰源素含量最高,达41.09%.[结论]表面活性素和伊枯草菌素含量与对根肿病防治效果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9.
为有效防治附子病毒病、霜霉病、白绢病和根腐病,筛选出高效、低毒、无公害的防治药剂,选用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0亿cfu/g)、异菌脲悬浮剂(500 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25 g/L)、22.5%啶氧菌酯悬浮剂、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和吡唑醚菌...  相似文献   

20.
正1预防用0.2%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微乳剂1 500倍,或枯草芽孢杆菌10亿孢子/g可湿性粉剂600倍喷雾。2治疗发病初期用75%嘧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3 000倍,或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5 000倍,或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1 000倍,或40%苯醚甲环唑3 000倍喷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