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麦//玉米+旱稻模式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是我国粮食主产省份,小麦、玉米、稻谷等粮食的丰歉对全国的农业生产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也决定了发展粮食生产在河南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但是生产中存在三大问题,即优质与高产、优质与高效、高产与高效的矛盾更加突出。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改进耕作制度,进行高效种植,提高单位面积产出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农技推广部门进行了小麦→早稻//玉米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成效显著。2001年应用面积达0.67万hm2,平均小麦单产450kg/667m2,产值581元,玉米440kg/667m2,产值374元,早稻谷290kg/667m2,产值435元,累计粮食产量1580kg/667m2,产值1390元,单位面积产出效益比小麦→玉米两熟纯作栽培方式高出2倍多。这种栽培模式对在河南省水资源不足,干旱严重的条件下发展优质粳稻这一高效作物,进行适应性种植,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2.
花溪区夏玉米栽培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江  韫运川 《耕作与栽培》2000,(2):37-37,47
粮食生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受到自然、科技、投入等因素的限制。花溪区水田和旱地粮食生产发展仍不平衡 ,单产差距大 ,水稻单产超 6 0 0kg/ 6 6 7m2 ,而旱地主产作物小麦玉米两季单产才 35 0~ 40 0kg/ 6 6 7m2 ,花溪区每年春玉米播种面积 0 .33万hm2 ,近几年由于农民采用育苗移栽、地膜覆盖等科技含量高的农业适用技术 ,使春玉米熟期提前。从春玉米收获至秋种两季作物茬口使土地约有 90~ 1 0 0d空闲。因此 ,科学地解决作物茬口矛盾 ,增种一季夏玉米是提高旱地综合生产能力 ,促进旱地粮食增产 ,提高粮食总产量的重要措施之…  相似文献   

3.
优质油菜单产 2 50kg/ 6 6 7m2 模式化栽培 ,是“贵州省百万亩油菜优质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科技攻关项目相关试验研究与应用内容之一 ,我县按省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安排 :1997~ 1998年度实施 0 .73hm2 ,安排在白泥、龙溪、龙家、敖溪镇坝区 ,经科技局组织有关专家验收 ,收总产 2 582 .8kg ,平均单产 2 33.6kg/ 6 6 7m2 ,单产 2 50kg/ 6 6 7m2 以上面积 0 .4 7hm2 ,占应用面积的 6 4 .5% ;1998~ 1999年度实施 3.4 6hm2 共 5个试点继续安排在我县生产力水平较高的白泥、龙溪、龙家、敖溪镇坝区 ,由县农技推广站和相…  相似文献   

4.
白菜是城乡人民喜吃的蔬菜之一。如何种出高产、高价、优质、无药害的白菜 ,是山区农民尤其是城郊菜农的强烈追求 ,同时吃到无药害的优质白菜也是消费者的愿望。为此 ,于 1997~ 1999年进行了 3年的白菜栽培探索 ,单产 5 0 0 0kg/ 6 6 7m2 ,商品菜所占比例为二分之一 ,即单产 2 5 0 0kg/6 6 7m2 ,售价 0 8元 /kg ,每季创总产值 2 0 0 0元 / 6 6 7m2 ,除去劳动力、肥料、农药及运输投入 6 80元 ,每季创纯收入 132 0元 / 6 6 7m2 。由于白菜的生产周期仅两个月 ,所以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1 选用高产、优质、抗病良种白菜良种除要…  相似文献   

5.
镇江市丘陵旱地面积约有 4 4 7万hm2 ,占耕地 2 2 7%。近 3年来 ,年均种植甘薯 0 4 5万hm2 ,鲜薯总产 14万t左右(折成粮食为 2 8万t)仅次于稻麦产量而居第 3位。单产连续 3年突破 4 0 0kg/ 6 6 7m2 大关 ,平均单产为 4 14kg/ 6 6 7m2 ,仅低于稻麦而略超玉米。 2 0 0 1年虽然遇到夏薯栽插期多暴雨冲击和七八月份高温干旱的灾害影响 ,由于各地抓住结构调整和项目带动的机遇 ,加大了科技开发的力度 ,全市 0 4 5万hm2 甘薯 ,平均单产达到 4 0 7kg/ 6 6 7m2 ,总产 2 76 2 7t,总产超历史最好水平。1 积极引导旱粮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6.
何开祥 《耕作与栽培》2001,(5):F003-F004
单产 5 0 0kg/6 6 7m2 产量水平的高产示范 ,是毕节地区和贵州大学农学院联合实施的“玉米 6 6 7万hm2 (百万亩 )高产技术应用与研究”科技攻关项目的子课题。纳雍县计划实施面积 2 0 0hm2 ,即 1999年实施 10 0hm2 ,2 0 0 0年实施10 0hm2 。为了进一步探索和总结符合纳雍同类生态条件高寒山区玉米持续发展的高产、高效综合配套实用技术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挖掘玉米生产潜力。课题实施得到了行政、技术单位的重视。结合纳雍实际 ,把高寒山区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综合配套 ,在代表性强的不同海拔区域进行实施。每年实施均超过计划…  相似文献   

7.
为了调整和优化农田种植结构 ,面向国内外市场 ,着力改善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 ,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1 996~ 1 999年度 ,我所在四川省农业厅支持下 ,开展以鲜食甜糯玉米超常早播为中心的“冬小麦套作鲜食甜糯玉米连作优质水稻”稻田改制试验示范 ,4年平均产小麦 382 0kg/hm2 ,鲜食甜糯玉米穗 1 480 0 .4kg/hm2 ,优质杂交稻谷76 5 4.5kg/hm2 ,年产值达 2 .97万元 /hm2 。较原主要种植模式油 -稻增加经济收入 1 .73万元 /hm2 ,原投入产出比 1∶1 .71 ,新增投入产出比1∶2 .2 5 ,取得增产增效的极显…  相似文献   

8.
旱地分带作是遵义市耕作制度的重要改革 ,推广以旱地分带轮作为核心的综合配套技术 ,有利于缓解茬口矛盾 ,提高复种指数 ,防冷害、避伏旱 ,提高旱地的增产潜力 ,减少水土流失 ,改善生态 ,是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983年我市开始旱地分带轮作的试验、示范并逐年推广 ,到 1995年旱地分带轮作推广面积达 11.5hm2 ,旱地复种指数由1992年 96 %提高到 184 %。其中小麦、玉米、红苕 3熟分带轮作面积 8hm2 ,周年平均单产 590 .8kg/6 6 7m2 ,比 1982年未实施分带轮作周年单产 389kg/6 6 7m2 ,增产 2 0 1.8kg/ 6 6 7m2 ,增产率…  相似文献   

9.
贵州脱毒马铃薯高产稳产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贵州省广大农民种植马铃薯有悠久历史 ,并积累丰富的经验 ,长时期以来 ,由于品种单一 ,退化严重 ,块茎个体小 ,产量低 ,平均单产 85 0kg/ 6 6 7m2 。为了进一步提高贵州省马铃薯生产水平 ,从 1997年起 ,陆续从外省调入、自繁脱毒马铃薯品种 10余个 ,经过试验、示范 ,筛选适宜大面积推广应用品种近 10个 ,据 2 0 0 2年初步统计 ,全省累计推广面积 5 5 33万hm2 ,平均单产 14 87 9kg/ 6 6 7m2 ,比当地品种增产6 37 9kg/ 6 6 7m2 ,增幅 75 1% ,具有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根据多年的示范推广 ,贵州脱毒马铃薯高产稳产优质栽培应着…  相似文献   

10.
水稻抛秧栽培技术是全国重点推广的农业技术 ,岑巩县 1997年引进 ,试验示范 1.6 7hm2 ,平均单产 6 0 8.5kg/ 6 6 7m2 ,比常规栽培增 12 7.5kg/ 6 6 7m2 ,各级领导、技术人员及农户反映较好 ,对抛秧技术有了认识 ,增强了推广该技术的信心。 1998年为加快其推广步伐 ,促进水稻生产再上新台阶 ,加大了抛秧示范推广力度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示范推广效果与分析1998年水稻抛秧遍布 11个乡 (镇 ) ,面积 6 5.6 6hm2 (其中抛栽 2 3.33hm2 ,抛寄 4 2 .33hm2 ) ,比 1997年增加 6 4hm2 ,平均单产 532kg/ 6 6 7m2 比常规两段秧…  相似文献   

11.
熊玉唐 《耕作与栽培》2001,(3):40-41,55
“七五”到“八五”初 ,贵州大力推广“杂交稻、两段秧、配方肥、综合防”配套技术 ,使全省水稻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 ,1992年全省水稻平均单产达 343kg/ 6 6 7m2 比 1985年提高6 3kg/ 6 6 7m2 ,增长 2 2 5 %。为探索水稻生产新的突破口 ,1992年省引进国外智力办公室、省科委和省农业厅联合引进了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进行试验示范 ,经全省广大农技干部的共同努力 ,九年来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在贵州不断发展和完善 ,到 2 0 0 0年全省推广面积达 2 2 73万hm2 ,累计推广 12 2 6 7万hm2 ,平均单产达 5 39 16kg/ 6 6 7m2 ,比常规…  相似文献   

12.
意大利生菜以脆嫩的叶供食 ,营养丰富是城市人民喜欢吃的蔬菜之一。如何种出高产、高价、优质无药害的生菜 ,是城郊菜农的强烈追求 ,同时想吃到无药害的优质生菜也是城市人民的愿望 ,为此 1999— 2 0 0 1年进行 3年的意大利生菜栽培探索 ,在 2 0 0 0年 10月 19日经区、乡有关领导和科技人员对云关乡、油榨村、舒家寨村民陈世文栽培的意大利生菜进行现场验收 ,单产达 32 74kg/ 6 6 7m2 ,售价 2元 /kg ,产值达 6 5 4 8元 / 6 6 7m2 ,除去劳动力 ,肥料、农药及运输投资 72 0元 ,纯收入 5 82 0元 / 6 6 7m2 ,生菜的生育期短 ,一年可种 4…  相似文献   

13.
油菜是贵州省的主要经济作物 ,常年种植 4 0~4 6 .6 7万hm2 ,是全国油菜的主产区之一 ,也是全省绝大部分农村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80年代中期以来 ,由于引进杂交油菜秦油二号种植和广泛推广育苗移栽 ,使我省部分地区油菜的生产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但单产水平仍只有 80~ 90kg/ 6 6 7m2 ,与全国先进地区相比相差较大且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 ,高产地区 (如遵义 )单产可达 12 0~ 130kg/6 6 7m2 ,低水平只有 50kg/ 6 6 7m2 左右甚至更低 ;同时即使是高产地区生产水平也还大有潜力。另一方面 ,随着国内外油菜研究工作的发展 ,使油菜…  相似文献   

14.
僵苗灵量是一种高效多元微肥 ,主要含铁、锌等微量元素。为了探索其施用效果 ,进行了比较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概况试验地选择在赣马镇农技站试验田 ,该田地势平坦 ,面积 987m2 ,土质沙壤土。耕作层土壤养分含量 :有机质 15 .6g/kg ,全氮 1.35g/kg,碱解氮 132mg/kg ,速效磷 (P2 O5)12 .3mg/kg,速效钾 (K2 O) 96mg/kg。前茬为小麦 ,水稻品种为早丰九号 ,5月 5日育苗 (旱育 ) ,6月 2 4日移栽 ,10月 15日收获。栽插规格为 2 3.3cm× 11.3cm ,2 .5 3万穴 / 6 6 7m2 ,5 .4株 /穴 ,基本苗 13.6 6万 / 6 6 7m…  相似文献   

15.
油菜是遵义县的主要油料作物 ,常年种植面积 3.1~ 3 .4万hm2 ,总产 5 .6~ 6 .0万t。 90年代以来 ,全县相续主推秦油二号、杂 5 9、油研五号、油研七号等甘蓝型杂交油菜品种 ,同时推广“油菜下田”的稻油两熟耕制和育苗移栽等栽培技术 ,单产提高较快 ,1994~ 1996年 ,全县油菜平均单产 12 6 .7kg/6 6 7m2 ,被农业部列为全国商品油料基地县之一。为了加快全县油菜高产优质高效地发展 ,克服我县大部分耕作土壤常因缺硼 (近 70 %的面积有效硼含量低于 0 .5mg/kg) ,甘蓝型杂交油菜易发生“主花序萎缩”和“花而不实”等生理病害 ,199…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优质杂交油菜油研七号的增产潜力 ,充分发挥高产样板的带动作用 ,结合贵州省百万亩油菜优质高产综合配套技术应用 ,根据项目组的具体安排 ,1998~ 1999年度我县实施了油研七单号产2 50kg/ 6 6 7m2 以上超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应用与示范 ,现将示范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1  基本情况实施 5个点 ,总面积 4 .59hm2 ,超计划 72 % ,共有 2 6农户参加示范 (表 1)。表 1  1998~ 1999年度单产 2 5 0kg/667m2 模式化栽培试点安排实施单位实施地点 海拔高度(m)实施面积(hm2 ) 户数县农技站  县土肥站  蜂岩镇农技站进化镇农技站…  相似文献   

17.
油菜是我县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常年油菜种植面积有 0 .73万hm2 以上 ,平均单产在 12 8kg/ 6 6 7m2左右。为提高我县油菜单产水平 ,增加总产 ,根据省项目组安排 ,我县 1996~ 1999年度连续 3年实施了双低油菜重点集中连片单产 150kg/ 6 6 7m2 以上高产示范片项目。经县农推站和有关镇 (乡 )农技站的共同实施 ,连续 3年完成了项目各项指标 ,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现将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1  项目来源、面积及指标根据省项目领导小组的安排 ,下达我县双低优质油菜重点集中连片单产 150kg/ 6 6 7m2 以上高产示范片 ,面积为 90 0hm2 ,…  相似文献   

18.
双低优质油菜既是人民日常生活中食用营养油 ,也是生产高级润滑油和医药、肥料、饲料等工农业的重要优质原料。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食油已从食用动物油转向植物油 ,又从食用植物油到双低优质油。推广种植优质油菜 ,改进和提高油菜籽内在品质 ,是适应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要求和国际市场的需求。德江县自 1996年示范推广优质油菜以来 ,面积逐年扩大 ,总产稳步增长。1996年推广优质油菜 0 .14万hm2 ,1999年推广面积达到 0 .4 7万hm2 ,单产 10 7.5~ 112 .4kg/ 6 6 7m2 ,一般比前几F年作为我县的当家品种秦油二号增15~ 2 5…  相似文献   

19.
围绕黔东南州委、州政府关于建设优质稻生产基地、实现优质稻产业化的整体部署 ,黔东南州农技站承担了州科技局全州首次重大科技攻关招标项目《优质稻高产配套栽培试验示范》 ,计划 0 13万hm2 高产示范平均单产 40 0kg/ 6 6 7m2 ,与同年杂交稻比平均增纯收入 10 0元 / 6 6 7m2 ;33 33hm2 连片高产示范平均单产 430kg/ 6 6 7m2 ;百亩连片高产示范平均单产 45 0kg/ 6 6 7m2 以及品种筛选、高产栽培技术配套研究试验任务。经过严格的招投标程序 ,获得中标。一年来 ,经项目参加单位、参加人员的共同努力 ,项目任务得到全面完成。…  相似文献   

20.
春马铃薯-西瓜-秋马铃薯"三熟"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努力提高农田的种植效益 ,积极发展商品生产 ,增加优质农产品的上市量 ,丰富大中城市居民的“菜蓝子” ,繁荣城乡市场。近年来 ,我们充分利用丽江两岸海拨低 ,早春气温回升快 ,劳动力充足 ,交通方便等优势 ,积极引导青田县船寮、北山、景宁县陈村 ,渤海和丽水市丽阳、水阁等乡镇的农民积极调整种植结构 ,大力发展“春马铃薯—西瓜—秋马铃薯“新三熟”。 1999年 ,种植面积达 4 4 3.6hm2 ,平均单产春马铃薯16 5 3.5kg/ 6 6 7m2 ,西瓜 2 5 15kg/ 6 6 7m2 ,秋马铃薯 10 6 2 .8kg/6 6 7m2 。全年合计产粮 5 4 3.4kg ,收入 5 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