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农业》2004,(7):18
1.冬夏夜加喂1千克热熟料,奶牛日增产鲜奶2千克以上。2.经常坚持在挤奶前按摩乳房,可提高产奶量10%。3.每年给奶牛修整蹄子两次,可提高产奶量10%左右。4.采用不拴牛法,任牛在棚圈内自由活动,此法年平均比拴系牛多产奶40千克。5.冬夏季分别将棉乳罩和纱乳罩罩在奶头上,可避兔奶头冻伤或蚊虫叮咬造成奶量不正常分泌。6.让奶牛每天白天游走2~3公里,产奶量提高6%左右。7.冬季每天让奶牛进行16小时的日光照射,可提高产奶量10%。8.在天气凉爽的夏夜放牧,可使奶牛日产量提高0.50千克以上。9.夜间12点后,将奶牛赶到运动场活动半小时可使其食欲大增,…  相似文献   

2.
李华 《新农业》2007,(12):28-28
1.冬夏夜加喂1公斤热熟料,奶牛日增产鲜奶2公斤以上。2.坚持在挤奶前按摩乳房,可提高产奶量10%。3.每年给奶牛修整蹄子2次,可提高产奶量10%左右。  相似文献   

3.
1冬夏夜加喂1千克热熟料,奶牛日增产鲜奶2千克以上. 2经常坚持在挤奶前按摩乳房,可提高产奶量10%. 3每年给奶牛修整蹄子两次,可提高产奶量10%左右. 4采用不拴牛法,任牛在棚圈内自由活动,此法年平均比拴系牛多产奶40千克.  相似文献   

4.
1.冬夏夜加喂1kg热熟料,日增产鲜奶2kg以上. 2.挤奶前按摩乳房可提高产奶量10%. 3.每年牛修整牛蹄两次可提高产奶量10%. 4.采用不拴牛法任牛在棚内自由活动,年平均比拴牛多产奶40kg.  相似文献   

5.
奶牛增产法     
1.头部敷理法 冬天严寒或夏天炎热时分别将毛巾包好的热水袋或冰凉水袋固定在奶牛两角之间,使奶牛感到冬暖夏凉,产奶量随之增加。 2.乳罩保护法 冬天给奶牛乳房戴上乳罩(以鸭绒鸭毛制成的最好),能够防止乳房冻伤。夏天则戴上纱乳罩,然后抹上凡士林油,能避免蚊虫叮咬,减少不良刺激,对增加产奶量大有好处。  相似文献   

6.
1削蹄法 每年给奶牛削蹄修整两次,可提高产奶量10%左右。 2增加光照法 在冬季每天让奶牛进行16小时的阳光照射,可提高产奶量10%。  相似文献   

7.
1·增加光照法:从奶牛分娩后初产奶时开始,每天让奶牛接受16小时的光照(在冬季可适当延长,冬季最好多接受阳光照射),可提高产奶量10%。2·削蹄法:每年给奶牛削蹄修整两次(冬末初春之时和夏末入秋之际),可提高产奶量10%左右。3·控温法:冬季使牛舍保持在15℃左右,夏秋坚持早放牧  相似文献   

8.
一是加料饲养法。在临产前15天至产奶高峰(产后30—45天)都给予高标准饲养.多喂精料,少喂粗料。产前15天起每天每头牛给精料1.5—1.8公斤.以后每天增加0.3—0.5公斤.直加到100公斤体重喂1—1.5公斤精料为止。奶牛产犊后的泌乳期.可分泌奶初期、高峰期、中期和末期。产后1—3个月产奶量达最高水平的高峰期。以后每月产奶量逐渐下降5—10%。  相似文献   

9.
提高奶牛的产奶量是提高饲养奶牛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那么,如何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呢?不妨试试下面七种方法: 一、喂青绿饲料.冬春季节青绿饲料匮乏,如果在冬春季节每天饲喂适量的青贮饲料、青干草,一般可提高奶牛产奶量10%左右.  相似文献   

10.
奶牛是耐寒怕热的家畜,其生长适宜温度为10-20℃,当环境温度越过25℃,就会影响产奶量。产奶量越高的牛影响越大,下降幅度可高达50%,而且还会导致以后泌乳期产奶量下降,下降幅度每头每天2-5公斤.甚至可高达10公斤以上。温度32℃以上时,乳蛋白率、乳糖率降低,还会造成情期受胎率和初生犊牛体重下降。  相似文献   

11.
一、防疫每年春、秋两季要对奶牛进行防疫、免疫。同时应进行场内外大消毒,保证做到牛身、牛舍、周围环境、一切用具清洁卫生,加强奶牛卫生保健工作。每天用木梳给奶牛梳毛;经常坚持在挤奶前按摩乳房;冬夏季分别将棉乳罩和纱罩罩在奶头上,可避免奶头冻伤或被蚊虫咬;气温12℃以下时给牛饮温水;及时打扫圈舍,定时修整牛蹄,预防奶牛蹄病。  相似文献   

12.
1.增加光照法 从奶牛分娩后初产奶时开始.每天让奶牛接收16小时的光照(在冬季可适当延长.冬季最好多接受阳光照射).可提高产奶量10%。  相似文献   

13.
奶牛增产法     
1.头部敷理法冬天严寒或夏天炎热时分别将毛巾包好的热水袋或冰凉水袋固定在奶牛两角之间,使奶牛感到冬暖夏凉,产奶量随之增加。2.乳罩保护法冬天给奶牛乳房戴上乳罩(以鸭绒鸭毛制成的最好),能够防止乳房冻伤。夏天则戴上纱乳罩,然后抹上凡士林油,能避免蚊虫叮咬,减少不良刺激,  相似文献   

14.
1.调整日粮成分 喂给高产奶牛高质量饲草,多喂一些精料或者高脂肪物质来提高日粮的能量,可用豆类、全棉籽以及动物性的脂肪类,补充量以1—1.5%为宜。在全价日粮中要提高蛋白质水平1—2%,使蛋白质含量在19%以内,粗纤维含量不要过多,特别是青贮饲料。实践表明:产奶量为32公斤以上的奶牛,夏季饲喂青贮饲料应控制在17—22公斤/天最佳。  相似文献   

15.
1.根据泌乳阶段不同,饲喂不同日粮日粮营养要平衡,饲料应质量好、适口性强、易消化。要注意精粗饲料合理搭配。粗饲料可任其充分采食,精饲料要视产奶量情况添加。奶牛产后16~100天产奶量迅速上升达到高峰,称为“升乳期”,此期精饲料喂量标准为:日产奶20公斤,喂精料10~20公斤/日;日产奶30公斤,喂8.5~10公斤/日;日产奶40公斤,喂10~12公斤/日。产后100~210天产奶量逐渐平稳下降,称为“泌乳中期”,此时精料给量标准应调整为6~7公斤/日。产后210天至“”料喂量可视奶牛体况和产奶量而定,一般每产3公斤奶饲喂1公斤精料。2.精饲料配方要合理…  相似文献   

16.
<正> 1.增加光照法。从奶牛分娩后初产奶时开始,每天让奶牛接受16小时的光照(在冬季可适当延长,冬季最好接受阳光照射),可提高产奶量10%。 2.削蹄法。每年冬末初春和夏末入  相似文献   

17.
1 增加光照法 从奶牛分娩后初产奶时开始,每天让奶牛接受16 h的光照,可提高奶牛的产奶量10%以上. 2 削蹄法 每年定期给奶牛修整削蹄2次,可提高奶牛的产奶量10%左右.  相似文献   

18.
1.碳酸氢钠(小苏打):据试验,在奶牛泌乳期日粮中,每头每天添加碳酸氢钠150克,可提高奶牛泌乳性能,使产奶高峰期提前,并保持8个月以上;能使产奶量提高7.9%,乳脂率提高13.3%。  相似文献   

19.
1头部处理法冬天严寒时把装满热水的热水袋(最好把热水袋用毛巾包好)固定在两角之间,夏天炎热时把装满凉水的热水袋固定在两角之间,使奶牛感到冬暖夏凉、身体舒适,产奶量也就随之增加。2奶罩保护法冬天给奶牛乳房戴上乳罩(乳罩用鸭毛或鸭绒制作,并用软塑料膜包好),能够防治乳头  相似文献   

20.
开展黑白花奶牛改良本地杂种黄牛,提高我区养牛业经济效益,进行本试验,对各代次杂交牛(288个泌乳期)的产奶量数据分析表明,杂交牛比本地牛(834.52kg)分别提高134.16%、229.52%、324.14%;杂种牛乳脂率1代为4.26%(±0.18)、2代为4.12%(0.45)、3代为3.98%(±0.63);分别比黑白花奶牛提高0.76%、0.62%和0.48%。F3代已接近中国黑白花奶牛北方标准,杂种牛的产奶量和乳脂率随着级进代数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