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为探索水稻二化螟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性信息素迷向技术,于2021年对武冈市晚稻二化螟进行了防治。通过对各处理二化螟成虫诱捕量、枯鞘率、枯心率及产量的调查,评价其对二化螟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性信息素能显著降低二化螟成虫诱捕量(P <0.05),性信息素安装后0~42 d干扰率达95.28%~97.17%,安装42 d后干扰效果有所下降;在第42天更换1次性信息素后能持续起效,更新后干扰率可达92.52%及以上;从枯鞘率来看,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性信息素处理区的枯鞘率较低,表明其对防止二化螟为害有一定效果,其中8月24日和9月7日,仅用性信息素防治的处理防效达31.03%~40.22%;从枯心率来看,性信息素的防效与农药防效相当,但二者结合使用效果更好、更稳定,成熟期防效达62.34%;使用性信息素的处理能间接增加水稻产量,增产率在10.00%以上。由此可知,应用性信息素迷向技术干扰二化螟成虫交配,防治效果明显,结合1~2次农药防治,能有效防治二化螟为害。 相似文献
2.
昆虫性信息素是一种外激素,由昆虫产生,释放出体外,能够引诱或激起同种异性昆虫进行交尾活动的化学物质。随着研究的日益深入,目前,人们已经能够合成玉米螟、棉铃虫、棉红铃虫、高粱条螟、粘虫、地老虎等三十多种昆虫性信息素,并应用于测报、防治等生产活动中。有人预言,它将成为第三代农药—无公害的杀虫剂。昆虫性信息素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和相当大的挥发性,一种昆虫性外激素,只能引诱同种异性昆虫,同时,性外激素在空气中的挥发传播很广。这就为性信息素在病虫防治工作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性信息素防治苹果蠹蛾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蚕蛾LaspeyresiaPomonella(1.)作为世界上最严重的蛀果害虫之一,在我国仅分布于新疆[1]。前二年,对库尔勒地区的苹果和梨危害较重,造成大量落果。自应用性信息素测报、防治苹果蚕蛾的技术措施以来,防治效果较显著。不仅能准确地预报发生期,减少化学防治次数,提高经济效益,且使操作人员能全面、深入地了解苹果蚕蛾的分布密度。该项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适应果园群防群治的优点。现将近两年的应用情况简报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诱芯100微克苹果蚕蛾性信息素橡胶塞1.2林式诱捕器诱捕器为一直径4cm、高12cm的塑料瓶。瓶… 相似文献
4.
为推广示范梨、桃主要害虫——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迷向技术,于2017—2019年,在天津市蓟州区等区域的桃园、梨园设立性迷向丝示范园空白对照园,开展性信息素迷向技术防治梨小食心虫试验。通过性迷向丝对梨小食心虫的迷向率、桃园保梢效果和蛀果防效3项指标,综合评价此项技术对桃园、梨园梨小食心虫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性信息素迷向技术对桃园、梨园梨小食心虫的迷向率可达91.42%~99.78%;对桃园5—9月保梢效果可达95.87%~97.99%;对梨园、桃园梨小食心虫的蛀果防效可达86.81%~91.80%,与化学防治园相比,保梢防效增加22.32%~53.59%。综上,本项研究结果证明性信息素迷向技术防治果园梨小食心虫结果可靠,是当前果园梨小食心虫省工、省力的主要生物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梨园使用性信息素迷向丝条件下,不同杀虫剂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差异。我们采用性信息素诱捕器捕捉梨小食心虫以监测其虫量变化动态,指导药剂防治适期,调查迷向率和蛀果率,确定不同杀虫剂对梨园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差异。结果表明,迷向丝和杀虫剂联合使用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优于单一使用迷向丝的防效,迷向丝+200 g·L-1氯虫苯甲酰胺4 000倍二次施药和迷向丝+9%甲维·茚虫威2 000倍二次施药处理的迷向率分别达到96.9%、98.4%,蛀果率防效分别为92.3%、92.1%,均显著优于单一迷向丝、迷向丝+10%高效氯氟氰菊酯3 000倍二次施药及迷向丝+31%甲维·灭幼脲1 500倍二次施药处理。因此,200 g·L-1氯虫苯甲酰胺4 000倍和9%甲维·茚虫威2 000倍结合迷向丝的使用可高效防治嘉兴梨园梨小食心虫,可为当地梨园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商丘地区现有苹果种植面积约1.3×104hm2,近年苹果园出现了危害成熟果实的桔小实蝇,其幼虫具有钻蛀性,成虫飞行不确定性,致其化学农药防治效果不理想又污染果实。为探讨性信息素迷向对桔小实蝇的防治效果,降低因防治该虫喷施化学农药对果品、环境污染,2019—2021年笔者开展了性信息素迷向防治苹果园桔小实蝇试验示范,共设3个处理。结果表明:3个处理对苹果园桔小实蝇均具有防控效果,在成虫发生初期应用性信息素开展大面积防治后,试验园内桔小实蝇成虫数量较对照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迷向率保持在80.04%以上,虫果率控制在4.5%以下,相对防效(保果率)70.58%~91.87%,减少了化学农药施用量,生态效益显著。结合防治成本,建议1 200~1 500根·hm-2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7.
性信息素迷向技术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明确性信息素迷向技术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在北京市平谷区桃园进行了该技术的防效试验,平均每公顷悬挂900根梨小食心虫迷向丝(4月和7月各悬挂1次)。结果表明,迷向丝对梨小食心虫各代成虫的迷向率可达84.62%~100%,且持效期在3个月以上,对各代幼虫蛀梢防效为77.78%~92.31%,蛀果防效为83.33%。同时,全年果园减少农药使用2次。因此,使用迷向技术可有效地干扰梨小食心虫的交配,减少后代的种群数量,从而减轻其危害。 相似文献
8.
性信息素迷向技术防控害虫具有防效较高、专一性高、用量低、无污染、兼容性好,是一项重要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信息素迷向释放材料主要有迷向丝、微胶囊和蜡滴,生产上以迷向丝应用广泛。田间使用迷向丝要在害虫发生初期,选择3hm~2以上区域连片使用,密度控制在50根/667m~2以上,注意垂直和水平方向上设置均匀,当害虫密度过高时需结合高效低毒农药配合防治。信息素迷向技术持效期一般为60d以上,对靶标害虫的迷向率为90%以上,田间防效为60%~90%,经济效益较高,是高效、生态农业的有效选择。随着固体迷向丝、精准定时定量释放装置的研制以及田间使用技术的不断完善,将进一步提高性信息素迷向技术的防控效果和效率。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无人机同时喷施苹果蠹蛾、梨小食心虫微胶囊迷向剂同时防治苹果蠹蛾、梨小食心虫与人工涂刷两种微胶囊迷向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无人机喷施较人工涂刷效果好,无人机喷施苹果蠹蛾迷向剂迷向率为99.27%,人工涂刷苹果蠹蛾迷向剂迷向率为96.5%,即节省了时间又减少了人工,为无人机喷施微胶囊迷向剂技术在防治两种害虫上的应用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性信息素微胶囊最佳制备方法,并在室内条件下对微胶囊的缓释作用进行评估。【方法】采用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反-8-十二碳烯基乙酸酯)作为芯材,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乳化变性淀粉-809、麦芽糊精、β-环糊精和明胶作为壁材,制备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微胶囊乳液,研究芯材和壁材不同比例等条件对微胶囊乳液粒径分布及包封率的影响,并进行室内缓释和野外迷向试验研究。【结果】制备微胶囊乳液的最佳壁材配方(质量比)为: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乳化变性淀粉-809:明胶:麦芽糊精:β-环糊精=5:15:0:3:2,最佳制备条件为:壁材与芯材质量比10:1,剪切速度10 000 r/min,剪切时间2 min,高压均质压力20 MPa,均质时间2 min;二次均质加入10 g液体石蜡,均质压力20 MPa,均质时间4 min。在30、40和50℃条件下进行室内缓释试验,91 d时仍可检测到性信息素残留,而室温下未微胶囊化的性信息素稀释液5 h后完全释放。野外迷向试验中,微胶囊乳液药效可以持续约80 d,用药量(性信息素)为45、75、120和75 g/hm<...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苹果蠹蛾性信息素田间应用中的技术问题,为苹果蠹蛾性信息素的科学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三角式、飞翼式、水盆式和圆筒式4种诱捕器,较系统地研究了诱捕器类型和悬挂高度、苹果蠹蛾性信息素剂量和纯度等因素对诱捕效果的影响。【结果】三角式和飞翼式诱捕器的诱捕效果较佳;诱捕器设置在树冠中上部的诱捕量极显著高于下部及顶部;每诱芯中苹果蠹蛾性信息素含量为0.75 mg时诱捕效果最佳,剂量低于每诱芯0.25 mg或高于1.5 mg时,诱捕量显著下降;性信息素纯度对诱捕效果影响较大,在每诱芯1.00 mg剂量下,纯度为75%的性信息素诱捕效果较佳。【结论】田间宜采用三角式粘胶诱捕器;每诱芯中含0.75 mg苹果蠹蛾性信息素处理的诱捕效果最佳;性信息素纯度不低于75%即可达到制备诱芯的要求;诱捕器设置在树冠中上部诱蛾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2.
2019年在山东省沂水县开展苹果绿盲蝽性信息素迷向散发器对绿盲蝽防控效果的试验,试验设2个处理,悬挂绿盲蝽性信息素迷向散发器的迷向区和不悬挂性信息素迷向散发器的对照区,示范面积分别为50、5亩。通过对比迷向区和对照区内绿盲蝽的诱捕数量,并结合树梢和幼果的受害情况比较2个区绿盲蝽的发生情况,评价绿盲蝽性信息素迷向散发器对绿盲蝽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绿盲蝽性信息素迷向散发器对绿盲蝽成虫有较好的迷向效果,迷向率达到76.9%,且迷向持效期长达4个月;悬挂性信息素迷向散发器后,叶片和果实的受害率显著降低,防效分别为78.4%和73.8%。另外,性信息素和诱捕器配套可用于监测果园绿盲蝽的发生趋势,起到预测预报的作用,为精准用药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4.
15.
16.
为明确迷向处理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为生产中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选用澳大利亚BioGlobal公司产梨小食心虫迷向丝和中国科学院动物所产梨小食心虫迷向诱芯在陕西省梅县桃园进行了迷向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迷向丝和迷向诱芯对梨小食心虫均有明显的迷向和防治效果。迷向处理96 d后,各处理的迷向率都在90%以上,防效均在64%以上,且迷向丝和迷向诱芯不同处理间迷向和防效均无显著差异。据此建议生产上使用255条.hm-2迷向丝或450只.hm-2迷向诱芯更为经济。 相似文献
17.
性迷向素防治桃园梨小食心虫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引进推广果园害虫绿色防控技术,2014年4月至7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桃园对240mg/根梨小食心虫性信息迷向素防治梨小食心虫效果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从花期到采收期,迷向处理园梨小食心虫成虫数量明显低于对照园。在495根/hm2和720根/hm2密度处理区,越冬代、第1代、第2代梨小食心虫雄虫迷向率均可达90%以上,种群数量减退率达78.23%~85.15%;迷向丝处理区蛀梢防效达72.73%~95.32%,蛀果防效达78.26%~95.65%,果实品质和产值高于常规对照区,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19.
20.
作者于1989-1990年在宁夏陶乐县农场骼不同剂型人工合成性诱剂对亚洲玉米暝Ostrinia furnacalis成虫进行迷向防治研究,通过迷向率、交配抑制率及玉米暝被害减退率三项指标的比较分析,得出每亩以塑料载管型110节,软膏型涂捕110处,剂量为10μg/节,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