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调查新疆某地区牛、羊布鲁氏菌感染情况,收集该地区3个牧场共3 223份样本,其中牛血液样本1 404份、羊血液样本1 590份、牛流产胎儿样本66份、羊流产胎儿样本75份、牛生鲜乳样本65份及羊生鲜乳样本23份。血液样本经血清分离后进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流产胎儿样本的部分脏器及生鲜乳样经DNA提取后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将PCR结果为阳性的样本进一步进行PCR扩增及系统进化树分析。RBPT结果显示,3个牧场RBPT平均阳性率为牛6.8%,羊9.5%;其中牧场A阳性率为牛7.1%,羊9.1%;牧场B阳性率为牛11.7%,羊10.8%;牧场C阳性率为牛4.2%,羊9.1%。经PCR共鉴定出54份布鲁氏菌阳性样本,其中包括牛流产胎儿22份、羊流产胎儿30份、羊生鲜乳1份及牛生鲜乳1份,其余均为阴性。从上述PCR阳性样本中共鉴定出38份为羊种布鲁氏菌,其中包括牛流产胎儿16份、羊流产胎儿20份、牛生鲜乳1份及羊生鲜乳1份。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鉴定出的羊种布鲁氏菌与内蒙古地区、挪威及印度等国分离的羊种布鲁氏菌生物3型菌株亲缘关系非常接近。综上所述,羊种布鲁氏菌是引起该地区牛、羊布鲁氏菌病的主要病原菌。研究结果为新疆地区控制和预防布鲁氏菌的感染提供了流行病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防治牛(牦牛)细胞内寄生的原虫病——新孢子虫病,我们随机采集了流产牛和非流产牛的血样共91份。用新孢子虫rELISA试剂盒对91份被检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在91份样品中,新孢子虫感染的有13份阳性,其阳性率为14.3%,说明在被检血来源区的牛类动物均感染新孢子虫病,应该加强防范。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牛场奶牛流产率过高的状况,对该牛场流产情况及相关疾病进行诊断调查。该场2007—2009年奶牛年流产率分别为13.89%,16.52%和19.24%,流产率逐年上升。2009年1月至2010年4月的流产病例多发生于头胎牛,流产时妊娠时间以4~6月龄为主。收集流产奶牛病料24份。牛病毒性腹泻病毒血清抗体阳性率75%,犬新孢子虫血清抗体阳性率83.33%,其中9个病例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与犬新孢子虫混合感染。布氏杆菌、李氏杆菌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检测均为阴性。场内对照牛20头,牛病毒性腹泻血清抗体阳性率5.00%,犬新孢子虫抗体阳性率15.00%,与流产病例检测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由此,可初步确定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合并犬新孢子虫感染是导致该牛场流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正> 1972—1973年入夏以后日本关东以西许多牛发生流产,早产,死胎,先天性关节弯曲和脑水肿。此病流行范围不宽,但时间较长,一直延续到75年,病牛约有4万余头。该病八月份后开始增多,十二月到次年元月  相似文献   

5.
引起孕牛流产的病因有许多,如器质性病变、内分泌紊乱、泌乳过度、孕期营养不良、年龄过大、高温逆境、怀孕后误配、遗传性疾病及染色体畸变等。但临床上最多见的还是因微生物感染而导致的流产,这类流产症状复杂,不易确诊。为了便于针对病因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这里将引起孕牛流产且易被忽视的传染性疾病择要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牛流行性流产是一种传染性疾病,牛感染病原体后,主要症状为流行性或地方性流产。牛流行性流产不仅会对生产期母牛造成器官损伤,同时也会大范围传染其他牛群,造成重大损失。本论文将从牛流行性流产的流行病学出发,介绍牛流行性流产相关临床诊断指标,并提出相关预防与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7.
母牛传染性流产病因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起孕牛流产的病因有许多,但临床上最多见的还是因微生物感染而导致的流产,这类流产症状复杂,不易确诊。现将引起孕牛流产且易被忽视的传染性疾病的症状、剖检等特征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牛的真菌性流产,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报道,病原经怀孕牛的呼吸道或消化道进入体内后,经血液循环扩散,导致胎盘炎,从而使胎盘循环不良而引起流产。牛真菌性流产多发生在妊娠期的后三个月,流产前尚无可行的诊断方法。流产后可对胎盘和胎儿进行真菌学检查,同时对母牛进行血清学诊断,两者均为阳性者方可诊断为真菌性流产。此外,一些真菌毒素也可引起母牛的流产。  相似文献   

9.
湟中地区牛羊布鲁氏菌病的考核工作在省市业务主管部门的统一布置和大力支持下 ,1999— 2 0 0 1年对全地区 18个乡镇开展了全面考核 ,共抽调组织 16 8名兽医技术人员深入村户采集血清和牛羊流产病料及正常产胎盘 ,三年共采集羊血清 6 0 36份、牛血清 174 0份 ,收集羊流产材料及正常胎盘组织 97份 ,牛 6 0份 ,经血清学诊断和细菌学诊断 ,三年送检的血清和组织材料化验结果全部为阴性。根据卫生部、农业部(1988)卫地字第 2 1号文件 (《布鲁氏菌病诊断方法、疫区判定和控制区考核标准》)和 (1992 )第 4 3号文件 (关于修改补充《布鲁氏菌病的诊…  相似文献   

10.
犬新孢子虫是牛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查清尼勒克县规模化养殖的牛群出现流产的原因,本文应用PCR检测方法,以新孢子虫NC5为诊断靶基因,对采自流产多发地—某乡8个养殖户的共计260份牛全血DNA进行诊断,并测序.结果显示,成功获得了231bp目的片段,新孢子虫病总感染率为5.0%;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本株与Genbank...  相似文献   

11.
牛的先兆性流产经常发生,早期可用孕酮治疗,但是在后期保胎较难。我们用硫酸镁注射液治疗牛的先兆性流产15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广西地区牛、羊的Q热、流产衣原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的感染和流行情况,试验采用血清学方法对2017,2018年4个市210个牛场和70个羊场的1 600份牛血清和1 600份羊血清进行抗体检测。对牛、羊血清抗体检测结果及三种人兽共患病混合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牛血清Q热、流产衣原体病和乙脑个体(场群)平均感染率分别为8.50%(40.95%)、38.50%(81.43%)、11.62%(25.24%);羊血清Q热、流产衣原体和乙脑个体(场群)平均感染率分别为18.62%(57.14%)、9.75%(57.14%)、39.38%(85.71%);且牛、羊均出现混合感染的情况,不同地区地区的感染率在统计学上有所差异。说明广西地区牛、羊的Q热、流产衣原体、乙脑感染较为普遍,应对这三种疫病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3.
据兴海县畜牧兽医站调查,1988年该县牛的流产率为10.85%,羊为4.30%;1989年牛的流产率为9.25%,羊为4.84%。以前,我们对牛、羊流产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布氏杆菌病。1983—1984年,我们用试管凝集反应对绵羊进行布病血清学检疫,阳性率仅为0.92%,说明牛、羊流产的原因除营养、机械性因素和布病外,还有其他能引起流产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祁连县部分地区牛羊流产现象日趋增多,个别村社牧户母牛流产十分严重,采集流产母牛血清13份,经布氏杆菌试管凝集试验全部为阳性;另采集流产地区有流产病史母牛血清35份送省动物疫病控制中心检测,26分出现阳性结果,阳性率达74.28%;在本县默勒镇老日根村抽检牛50头、羊51只,阳性率分别为4%和3.9%,由此确定布氏杆菌病是造成本地区牲畜流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在丹麦进行的748份牛胎膜检查中,101份(14%)诊断为霉菌性流产。妊娠第8个月,大部分母牛发生流产,并多在冬季。80%的病例中,发现有烟色笰状菌,14%病例中有Mlos属3例系混合感  相似文献   

16.
亹源马场牛群自1952年开始每年有牛只流产现象发生,且逐年增加,1954年流产数达最高度,从1955年起已开始逐年降低。1953年11月在牛群引起普遍的流产,且症状极似传染性流产病。初由场采集流产牛的膣漏抹  相似文献   

17.
奶牛流产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某奶牛场4年奶牛流产情况调查、分析发现,奶年流产有明显的季节性,以二季度发生最多(47%);最多发阶段为妊娠的前5个月,特别是妊娠4~5月(55.2%);产后空怀时间越长,越易发生流产;青年孕牛和头产牛流产发生多,随胎次的增加,流产率逐渐下降;发生过子宫疾病的牛易发流产。非传染性流产的预防主要在于加强青年孕牛、妊娠早、中期牛饲养管理以及有效控制子宫疾病。  相似文献   

18.
母牛分娩后超过 1 2小时仍未排出胎衣 ,称为胎衣不下或胎衣滞留。胎衣不下病牛如不及时治疗 ,则易继发子宫内膜炎 ,导致产后发情不正常或配种受孕后易于流产 ,甚至长期不孕而被迫淘汰。近一年多来我场采用垂体后叶素预防乳用牛胎衣不下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 材料和方法1 .1  1 997年 9月份至 1 999年 2月份期间产犊 ,且产后 6小时仍未排出胎衣的 54头荷斯坦乳用牛。1 .2 垂体后叶注射液 :天津市生物化学制药厂生产 (人用药 ) ,每支 1毫升 ,1 0单位。1 .3 随机抽取产后 6小时未排出胎衣的 54头乳用牛中的 30头作试验 ,每头肌肉注射垂体…  相似文献   

19.
为了调查宁夏地区流产肉用母牛5种流产相关病原的流行情况,通过采集不同地区92份有流产史的基础母牛血清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5种流产相关病原抗体/抗原进行检测和分析。ELISA检测结果表明,92份样品中,5种病原抗体阳性率为98.91%(91/92),抗体阳性率由高到低分别为牛犬新孢子虫(82.61%)、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69.57%)、衣原体(44.57%)、布鲁氏菌(30.43%);未检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混合抗体阳性率中主要以2种病原混合抗体阳性率最高(50.00%),其中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和牛犬新孢子虫混合抗体阳性率最高。研究结果表明,宁夏主要肉牛养殖地区均出现不同流产相关病原感染的情况,主要以混合感染为主。在肉用母牛养殖过程中,应加强对以上病原的检疫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0.
牛支原体是危害养牛业的一种重要病原体,可导致牛肺炎、乳房炎、关节炎、角膜炎、耳炎、生殖道炎症、流产与不孕等。近期,笔者接诊一例该病例,对其治疗与防治进行简单总结,以供参考。1发病情况4月份,某肉牛养殖基地从吉林某市引进架子牛700头,到场后1周左右,部分牛陆续出现流鼻涕、体温升高、采食量下降甚至不食等症状,养殖场兽医用头孢类和氨基糖苷类药物进行静脉滴注等方式进行治疗,不见好转,发病率不断攀升,且3头出现死亡,个别牛出现拉血便等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