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辽宁省中北部是玉米盛产区,其单产和总产量在我省粮谷作物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些年来,玉米早衰现象比较普遍,它引起科研人员的注意。早衰原因比较复杂,我们认为原因之一是与土壤缺钾有关。为此特设田间试验进行观测。一、玉米缺钾症状玉米从苗期6~7叶开始,下位叶叶尖和叶缘出现犹如“镶金边”的黄化或枯焦症状,植株生育受阻;生长中后期,下位叶全部枯萎披散,失去生理功能,轻则使玉米减产,重则绝收。经诊断,上述现象系典型的缺钾症状。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在同一土壤类型的农田,尤其是播在高粱茬口上的玉米,其症状表现更为突出,造成严重减产,农民称之为“歇茬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核桃在短期缺钾胁迫下的适应机理。  方法  以核桃幼苗为研究对象,设置为期75 d不同程度的缺钾处理:对照(CK)、中度缺钾(MK)和重度缺钾(SK),每隔15 d进行相关指标测定,分析缺钾胁迫对核桃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结果  (1)在缺钾胁迫下,核桃幼苗地上部分生物量、根系生物量、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显著低于CK,且总体上随着缺钾程度的加重和处理时间的延长下降更明显;(2)相比于CK处理,MK和SK处理后期(60 ~ 75 d)核桃幼苗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显著下降;(3)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不同缺钾处理下的核桃幼苗中过氧化氢酶(CAT)先上升后下降,MK、SK和CK处理中分别在30、45和60 d时出现最大值;MK和SK处理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加,而SK处理降低了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处理中期(30 d)后,核桃幼苗中丙二醛(MDA)含量随胁迫程度加深而升高。  结论  核桃受到缺钾胁迫后,根系和地上部分生长以及光合色素的合成均受到明显影响,但核桃能通过自身调节,加大对根部的投入,以提高吸收能力;并通过增加热耗散来消耗PSⅡ反应中心的过剩激发能,减少胁迫对光合机构的损害,调动体内的酶促抗氧化系统,对缺钾胁迫的伤害产生一定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3.
4.
5.
在温室条件下,对玉米幼苗进行砂培培养,用不同浓度纳米氧化锌溶液处理玉米幼苗,测定叶绿素a、b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锌处理的幼苗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大,可溶性糖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增加,均明显高于对照,且当纳米氧化锌浓度为0.1%时,各指标达最大值.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农业高新技术的应用及玉米产量的大幅度提高,土壤中的钾素不断消耗,而施用氮、磷化肥逐年增加,有机肥用量不断减少,更加速了土壤钾素的消耗。土壤缺钾成为制约玉米高产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不同植物生长物质处理对玉米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用油菜素内酯、S3307以及它们的复合剂浸种玉米危铁单10号,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各处理的脯氨酸含量增加;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升高;MDA含量和电解质外渗率降低。复合剂浸种效果明显优于两种植物生长物质单独浸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缺钾对黄瓜幼苗光合作用和氮素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以黄瓜幼苗为材料,研究了缺钾对光合作用和氮素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缺钾显著抑制黄瓜的净光合速率和生长及硝酸还原酶活性,随着缺钾程度的提高,铵态氮含量升高,硝态氮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9.
石油醚胁迫对玉米幼苗几个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两个玉米品种晋单51、农大108的幼苗进行不同体积分数石油醚(0、0.01%、0.02%和0.04%)胁迫处理。结果表明,石油醚胁迫对玉米幼苗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脯氨酸(Pro)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影响明显;随着石油醚体积分数的增加,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强,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DA)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0.
由于臭氧层的变薄,导致到达地球表面的UV-B辐射增强,所以研究植物对UV-B辐射响应的生理生化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垦玉7幼苗进行短暂UV-B辐射处理后不同时间玉米幼苗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分析发现:短暂UV-B辐射对POD和SOD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不显著,叶绿素a、Fv/Fm值、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在处理后不同时间受UV-B辐射影响显著,结果表明光合作用和蛋白质代谢参与玉米对短暂UV-B辐射的应答,抗氧化酶系统受到UV-B辐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我国南方丘陵红壤旱地春玉米Zea mays L.的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覆膜栽培、有机肥及增施钾肥进行耦合,以常规施肥+裸地为对照(CK),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南方丘陵红壤旱地春玉米的生理生化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常规施肥+有机肥+钾肥+地膜覆盖(TOK)的产量最高,比CK提高了3.4%;TOK的百粒质量分别比常规施肥+有机肥+地膜覆盖(TO)、常规施肥+K肥+裸地(TK)、CK提高了14.9%、15.1%、20.4%;各项抗旱指标值均表现为CKTKTOTOK;各生育时期的净光合速率(Pn)均表现为TOKTOTKCK,成熟期各处理之间Pn的变化幅度最大,达到了43.62%。【结论】TOK能有效地增加春玉米的Pn,增强抗旱性,有利于实现高产,是我国南方丘陵地区红壤旱地春玉米高产的最佳栽培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生物炭对旱作玉米花后穗位叶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指标的影响,为在旱作农田合理施用生物炭,延缓功能叶衰老和提高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玉米品种郑单958为材料,在河南科技大学实验农场,设置不施用生物炭(C0)、施用生物炭20 t/hm2(C20)和40 t/hm2(C40)3个试验处理,研究生物炭对旱作玉米花后0,15,30和45 d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SPAD)、光合特性、丙二醛(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籽粒产量和其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施用生物炭可提高旱作玉米花后穗位叶SPAD、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降低旱作玉米花后穗位叶片胞间CO2浓度(Ci),且C40处理效果较C20处理显著。除花后0 d外,花后15,30和45 d C20和C40处理穗位叶MDA含量均显著降低,表现为C40P<0.05),显著降低了玉米秃尖长(P<0.05)。相关分析表明,生物炭施用量与SPAD、Pn、CAT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TrGs、POD活性、产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Ci和MD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施用生物炭能够改善旱作玉米花后穗位叶光合性能,提高穗位叶抗氧化酶活性,延缓穗位叶衰老,提高玉米产量,且以40 t/hm2的施用量增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不同种衣剂对玉米种子活力和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5个不同配方的种衣剂包衣"丰禾10"玉米种子,进行发芽试验和测定苗期的几个生理指标。结果表明,5种种衣剂均能提高玉米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同时缩短了平均发芽时间;种衣剂2、5号显著提高了叶绿素含量;除种衣剂2号,其它种衣剂均能提高幼苗根系活力,种衣剂1、2、4、5号能促进保护酶CAT、POD的活性,增强了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从而保护膜结构的完整性,增强玉米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14.
不同栽培模式下玉米根系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玉米根系代谢活动对土壤微生物生态的影响。【方法】2003和2004年,采用定位试验法,研究了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不同栽培模式(常规、补灌、覆膜、覆草、休闲地(对照))对玉米根区(R)和根外(B)土壤细菌、真菌及放线菌数量的影响。【结果】①覆盖处理能强化玉米根区、根外细菌及真菌的数量差异,提高玉米根区与根外土壤微生物数量比值(R/B)。细菌和真菌的平均R/B分别为常规处理的2.26和2.28倍,但覆盖处理对根区和根外放线菌数量影响不大;②玉米生长活动及根系代谢产物对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的增加有促进作用。种植玉米后,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均高于休闲地。③根系的代谢活动能够降低土壤中细菌与真菌、放线菌与真菌数量的比值,提高细菌与放线菌数量的比值,覆盖模式下降低或提高作用得到加强。但补灌处理与之相反。【结论】覆盖和根系均能大幅度增加根区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强化玉米根区根外细菌和真菌数量的差异。玉米根系的活动能改变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组成比例。  相似文献   

15.
采用4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施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氮、磷、钾肥和种植密度对沈单10号、营单11号和东单7号3个玉米新品种产量的影响,并通过模拟寻优,确定出优化措施方案。沈单10号4项互作显,营单11号和东单7号分别有1项互作显,因此,在玉米栽培中注意肥料间以及肥料与密度 合理搭配,能较好地发挥互作的作用,每公顷的最佳肥料用量及密度分别为:沈单10号的N263.4-280.5kg,P2O575.5-87.2kg,K2992.0-100.5kg,52790-53635株;东单7号,N168.8-229.1kg,P2O577.0144.0kg,K2O92.4-137.4kg,51570-51740株;营单11号的N191.4-206.3kg,P2O541.0-90.6KG,K2O115.1-135.0kg,50487-52281株。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酸性(pH5.1)和近中性(pH6.4)壳聚糖溶液引发4个玉米种子材料后,对发芽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酸度壳聚糖溶液引发都能显著提高4个玉米材料的发芽势,缩短平均发芽时间,增加苗高和叶绿素含量;3种玉米新种子引发后的发芽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但超甜3号陈种子处理低于对照.pH5.1壳聚糖引发处理后,苏玉1号和超甜3号幼苗的POD活性显著提高,MDA含量显著降低;超甜3号陈种子POD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处理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玉米幼苗的CAT活性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表明,壳聚糖可作为一种新的引发剂用于处理玉米种子,同时两种酸度壳聚糖溶液引发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均可提高玉米种子的活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玉米的新品种的选育和栽培进行分析,以沈育801 为例,分析了该玉米品种的选 育工作和高产栽培技术,为玉米的种植培育提供了一些理论知识,希望可以促进玉米的高产丰 收。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60Co-γ辐射诱变获得的玉米细胞核雄性不育突变体K305ms的生理生化特征,以不育株K305ms及其姊妹交群体中的可育株K305F为材料,对雄花发育不同时期花药和颖壳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与可育株K305F相比,不育株K305ms雄花发育过程中花药与颖壳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均不同程度降低,且K305ms花药的SOD和CAT活性明显降低,而POD活性显著或极显著升高。说明玉米细胞核雄性不育可能与花药发育过程中物质代谢和抗氧化系统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9.
采用孢子粉粘附法和孢子液注射法,对‘郑58’、‘178’、‘齐319’及其F1代等7个材料进行了瘤黑粉菌人工接种鉴定,测定了供试材料根、茎、叶SOD、POD的活性及蛋白质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表明:在接种初期与病症高发期,根、茎SOD活性升高,叶片中除抗病亲本‘178’外,SOD活性均降低;POD活性随染病期时间延长,有逐渐升高的趋势;随染病期时间延长,根、茎中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大多逐渐降低,而叶片中蛋白质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有逐渐升高趋势.接种亲本与未接种亲本相比,抗病亲本SOD活性、POD活性及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升幅均高于感病亲本.  相似文献   

20.
广西春玉米套种棉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广西河池市秋季干旱严重的问题.笔者依据棉花耐早、抗逆性强的特点,总结出一套春玉米套种棉花高产栽培技术,并在生产实践中获得成功,春玉米产量达到7500kg/hm^2,皮棉1950kg/hm^2,实现年经济效益36720元/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