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皮埃蒙特牛、夏洛来牛杂交改良南阳牛效果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主要介绍了皮埃蒙特牛、夏洛来牛杂交改良南阳牛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测定了大量的皮南杂交牛、夏南杂交牛、南阳牛的体尺体重数据,并对3月龄、6月龄、12月龄各年龄段的体尺体重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用皮埃蒙特牛改良南阳牛的效果比夏洛来牛的改良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皮埃蒙特牛改良南阳牛遗传育种研究进展,本文综述了皮埃蒙特牛杂交改良南阳牛的历史进程,皮埃蒙特牛改良南阳牛杂交后代繁殖性能研究,皮埃蒙特牛改良南阳牛杂交后代肉用性能研究,并提出了产业化集群开发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把夏南杂交的正回交后代、反回交后代及南阳牛的体重、体尺作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初生、6、12、18及24月龄,正、反回交后代公、母牛平均体重均高于同龄同性别南阳牛,差异均极显著,正回交公牛与反回交公牛相比,平均初生重差异不显著;6、12、18月龄反回交公牛平均体重明显高于正回交公牛,差异均极显著,24月平均体重差异不显著;正回交母牛与反回交母牛相比,反回交母牛平均初生体重高于正回交母,两者差异显著,但6、12、18及24月龄平均体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南阳牛是全国十大良种黄牛品种之一,主产区在豫西南、秦岭东段余脉的伏牛山系与桐柏山系环抱中,目前已向全国部分省区推广。该牛体格之大、数量之多,居全国榜首。按照1981年国家标准局第一个颁发的南阳牛标准,本着繁育提纯、改良提高的原则,南阳人以地区黄牛场核心群为基础,以黄牛系列开发公司为依托,以养牛专业户为重点,(吸收4500家专业户加入总公司),10年来,改良黄牛363万头,其中冷配198万头,增创社会效益近11亿元。目前,主产区南阳牛饲养量达180多万  相似文献   

5.
南阳牛导入利木赞肉牛效果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自1981年开始南阳黄牛研究所承担了农牧渔业部畜牧兽医司下达的《南阳牛导入利木赞肉牛育种技术与推广》项目,先后进行了利木赞肉牛和南阳牛的杂交试验、杂一代和南阳牛的回交实验、回交后代横交固定试验以及利木赞肉牛改良南阳牛技术推广。研究结果表明:利木赞肉牛外血的导入,较好地纠正了南阳牛的背部、臀部欠丰满的体型,产肉性能显著提高,大面积推广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南阳牛肉品品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南阳牛的肉用性能,对南阳牛及利南一代杂交牛肉品品质进行了全面的对比分析研究,以期探明该地方良种的种质特性,为其杂交利用提供基础数据。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在南阳邓州市随机挑选健康,中上等膘情,体重420~460 kg,平均年龄22.6个月龄的南阳牛与利南一代杂交牛各3头。试验牛屠宰之后取9~11肋骨处的肌肉样块作为分析样品,在-20℃的条件下保存备用。1.2试验方法1.2.1样品处理样品用绞肉机绞碎后用保鲜膜保鲜待用。文中所测数据均取平均值。1.2.2化学成分分析牛肉化学成分(水分、脂肪、蛋白质、灰分)的测定按实验室常规化学分析法进行。…  相似文献   

7.
“皮埃蒙特牛改良南阳牛技术推广”是农业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下达的项目,南阳市畜牧兽医工作站为项目承担单位。本项目通过引进国际上优秀的肉牛品种一皮埃蒙特牛的胚胎,采用胚胎移植技术,用南阳母牛作受体进行胚胎移植,繁育出纯种皮埃蒙特牛,然后利用人工授精技术,采用皮埃蒙特牛冻精改良南阳牛,提高南阳牛的产肉性能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南阳牛的肉用性能,本项目通过导入夏洛来肉牛外血,采用杂交创新、正反回交和横交固定三阶段开放式育种方法,目前已进入大面积横交和扩群繁育阶段。结果表明,横交牛早熟性强,产肉性能优于南阳牛,肌肉嫩度较好,可用于生产高档牛肉。2005年10月底,项目区共存栏横交牛12 760头,选留横交公牛16头,组建核心牛群5 000多头,横交固定达二代以上。横交牛已具备肉用牛特征,为最终培育南阳牛肉用新品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夏洛来牛和利木赞牛改良南阳牛的效果比较许光玉,许道庆(河南省邓州市畜牧兽医站)南阳黄牛虽属国内良种,但和世界良种肉牛比较,存在着前胸较窄,背腰欠宽广,特别是尻部尖斜,后躯发育差等缺陷,而且生长发育较慢。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南阳黄牛进行杂交改良,改变...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杂交新疆褐牛在伊犁地区规模养殖场的生长性能,分析和比较了12、24月龄杂交美×新褐牛F1 (MHF1)、杂交美×新褐牛F2 (MHF2)、杂交德×新褐牛F1 (DHF1)及新疆褐牛(XH)各体尺指标的差异。结果显示,12月龄时,DHF1体高显著高于XH (P<0.05),体斜长、体重显著高于其余3组(P<0.05),胸围显著高于XH、MHF1;MHF1、MHF2、DHF1管围均显著高于XH (P<0.05)。24月龄时,MHF1、MHF2、DHF1的体高、体斜长、胸围、体重均显著高于XH (P<0.05),MHF2的体高、体斜长、胸围、体重均显著高于DHF1及XH (P<0.05)。研究表明,美国瑞士褐牛与德国褐牛与新疆褐牛杂交可提高新疆褐牛生长发育水平,12月龄的德系褐牛杂交后代生长发育情况优于美系褐牛,但在24月龄美系杂交二代褐牛生长发育情况均显著高于德系杂交褐牛。  相似文献   

11.
南阳牛育肥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阳牛是全国著名的役肉兼用品种,体格高大,肌肉发达,皮板致密,役用性强,肉用性能好,毛色以黄色最多、红色、草白色次之。一般南阳牛体重标准如下表。南阳牛的繁殖率为67%-88%,犊牛初生重21kg-33kg。经过育肥,日增重0.6kg-0.9kg,每增...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肉乳兼用型和乳肉兼用型西门塔尔牛与河北省本地西杂牛杂交的改良效果,为河北省培育优质肉牛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肉乳兼用型西门塔尔牛(MD)冻精与乳肉兼用型西门塔尔牛(DM)冻精与河北省本地西杂母牛进行杂交,测定其后代的生长发育指标,对两种杂交后代的生长发育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MD杂交后代的初生、3月龄、6月龄及12月龄体重均大于DM杂交后代,但结果差异不显著;日增重随着月龄增加而逐渐下降,其中除4~6月龄时DM杂交后代母牛日增重大于MD杂交后代母牛外,其余时期MD杂交后代的日增重均大于DM杂交后代;MD杂交后代胸围和腹围大于DM杂交后代,体高、十字部高及体斜长小于DM杂交后代。[结论]本研究中肉乳兼用型杂交后代较乳肉兼用型杂交后代具有更好的生长发育性能,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云南南部热区草地的干物质产量及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同时对BMY牛、云南黄牛及其杂交牛的初生、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和36月龄进行按期空腹称重并校正为标准体重后,分析其生长性能、繁殖性能和杂交优势率。结果显示:云南南部热区草地的干物质产量较高(平均为8614kg/hm2),但粗蛋白含量偏低(仅7.8%);BMY牛在曼中田片区表现出较好的生长性能,其与本地黄牛的杂交后代也表现出较好的杂交优势和较高的繁殖性能。从BMY牛的生长、繁殖以及BMY牛及其杂交牛的杂交优势都表现较好,可进一步证明BMY牛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值得推广应用。在云南南部地区进行草牛配置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添加糖蜜高蛋白营养舔砖的方式,确保牛群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德国黄牛改良南阳牛遗传育种研究进展,本文综述了德国黄牛杂交改良南阳牛的历史进程,德国黄牛改良南阳牛杂交后代生产性能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德南牛产业化集群开发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无角陶赛特羊与小尾寒羊母羊杂交,对自群繁育后代早期增重、生长发育、繁殖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自群繁育后代3月龄公、母羊体重、日增重和6月龄体重较小尾寒羊都明显提高,自群繁育后代3月龄、6月龄和成年胸宽和胸围均显著大于小尾寒羊;自群繁育后代下半年各月份自然发情比例高于上半年,胎均产羔数为1.63。结果表明,自群繁育后代早期增重显著好于小尾寒羊,肉用体型较小尾寒羊显著改善,繁殖产羔率较无角陶赛特有所提高,发情呈现一定季节性。  相似文献   

16.
1品种选择关 以国外引进的专门化肉牛品种与本地黄牛杂交后代牛为佳,如西门塔尔杂交牛、夏洛克杂交牛、利木赞杂交牛、海福特、皮埃蒙特杂交牛等:或秦川牛、晋南牛、南阳牛、鲁西牛等地方良种黄牛。其中以皮肤松薄柔软,被毛柔密,眼大有神、额宽嘴大、颈部肌肉层充实、体宽而深、身腰长圆,后躯发育较好,臀部宽平、两腿宽而深厚、尾根两侧凹陷小、阴囊充实有弹性,四肢特别是后肢高长、飞节高的公牛为首选。年龄应在15月龄以上,以18~24月龄为佳。  相似文献   

17.
作者针对传统上向役用方向进行选择的我国体大力强、肉质细致、育肥潜力较大的优良地方品种——南阳黄牛,具有后躯欠丰满、成熟晚、泌乳量低、生长较慢等缺点,利用当前南阳黄牛场规模较大,条件较好的条件,通过引血杂交改良,扩大杂种头数,加强选育,最后选出理想型杂种公母牛进行自群繁育,培育成拥有2万头数量的南阳肉牛新品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安格斯牛对大别山牛的杂交效果。[方法]对安格斯牛×大别山牛杂交F1代(安—大F1)和大别山牛各24头进行了初生、6月龄、12月龄和24月龄体重和体尺性状测定,对照组和试验组各随机选择3头持续育肥至24月龄后进行了屠宰测定。[结果]安—大杂交F1代牛具有较高的杂种优势,安—大杂交F1代牛初生、6月龄、12月龄、18月龄和24月龄体重和体尺指标均明显优于大别山牛;24月龄时安—大杂交F1代的宰前体重极显著高于大别山牛(P<0.01),胴体重和净肉重均显著高于大别山牛(P<0.05)。[结论]用安格斯牛与大别山牛杂交,杂交效果明显,具有较高的推广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通过引进40头皮埃蒙特肉牛冻胚以南阳牛母 和为受体进行胚胎移植,结果妊娠率为60%,同期发情处理的受体黄牛,72小时发情率为87.88%。胚胎牛与南阳牛比较,其体尺、体重均比南阳牛相应增大,8月龄体重胚移牛比南阳牛高65kg(25%),以南阳牛作母本,以皮埃蒙特牛作父本杂交试验,结果:18日龄肥育牛体重达500kg,料、活重比为1.6:1,屠宰率为61%,眠肌面积为141.11cm^2。  相似文献   

20.
[目的]旨在繁育适于牦牛杂交改良的乳肉兼用父本.[方法]在海拔相对较低的半农半牧区,用娟姗牛与西杂牛杂交,观察杂交后代的生长发育和配种情况.[结果]娟姗牛与西杂牛的杂交后代在甘南州高海拔地区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表现出明显的杂交优势,能与甘南牦牛自然交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