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安徽是马铃薯中原二季作区的典型区域,开展马铃薯新品种引进筛选对于带动整个中原二季作区马铃薯品种的更新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费乌瑞它为对照,在安徽开展了中薯20号、中薯7号马铃薯新品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薯20号、中薯7号平均鲜薯产量分别为56.42和60.82 t·hm-2,分别较对照增产34.75%和45.29%;其生育期分别为65 d和67 d,蒸食口感好,且较抗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卷叶病毒病。适宜在安徽全省种植,可在马铃薯二季作区参考种植。  相似文献   

2.
中薯20号和中薯7号马铃薯新品种引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徽是马铃薯中原二季作区的典型区域,开展马铃薯新品种引进筛选对于带动整个中原二季作区马铃薯品种的更新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费乌瑞它为对照,在安徽开展了中薯20号、中薯7号马铃薯新品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薯20号、中薯7号平均鲜薯产量分别为56.42和60.82 t·hm-2, 分别较对照增产34.75%和45.29%;其生育期分别为65 d和67 d,蒸食口感好, 且较抗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卷叶病毒病。适宜在安徽全省种植,可在马铃薯二季作区参考种植。  相似文献   

3.
1.选种关.在种植秋马铃薯时应选择优质、高产、早熟、休眠期较短(40-50天)、适宜二季作区种植的品种,如郑薯五号、郑薯六号、中薯三号、费乌瑞它、东农303、克新四号、早大白等.  相似文献   

4.
辽薯6号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于2003年以中薯1号为母本,HL4为父本杂交经后代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鲜食型马铃薯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品质好、适应性广、增产潜力大、中抗X病毒、抗Y病毒等特点,适宜在辽宁省二季作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鲁南二季作脱毒马铃薯种薯生产繁育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从生产地点选择、生产与留种技术、土壤灭菌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鲁南二季作脱毒马铃薯种薯的生产繁育技术。  相似文献   

6.
豫东二季作区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选用费乌瑞它等8个马铃薯品种与河南主栽品种郑薯5号进行田间对比试验,采取田间观察和不同时期实产验收等方法,分析考察供试品种特性,从中筛选出比对照郑薯5号更适宜豫东二季作区栽培的马铃薯新品种。结果表明,参试8个品种块茎生物学性状表现较好,成熟期为59~70 d,属于早熟品种,在二季作区能正常生长,其中,洛薯8号、费乌瑞它、郑薯6号3个品种的生物学性状、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等均优于对照,可以作为豫东二季作区主栽品种替代郑薯5号,中薯3号、中薯5号可作为搭配品种,东农303、早大白不适宜豫东种植,建议在豫南地区试种。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以马铃薯品种石薯1号为供试材料,依据河北省二季作区的气候特点及品种本身的适宜栽培条件,制定了石薯1号马铃薯三膜覆盖栽培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8.
1 目的意义在山西北部一季作区种植春小麦,收获后,夏播早熟马铃薯种苗留种,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解决了山西中南部马铃薯复播留种困难的问题.由于北部种薯区早熟马铃薯上市早,价格高,优质种薯被当作商品薯食用,加上早熟马铃薯种薯贮藏时间长,损耗大,种薯价格相应提高,农民无法接受.夏播早熟马铃薯育苗留种技术还具有增加产量,减缓退化,减少病害等作用.在晋北区7月15日左右收获春小麦后,移栽优质薯苗,每667m2可产小麦350~450kg,产种薯750~1000kg,小麦按每公斤1.8元计算,种薯按每公斤1.4元计算,每667m2产值可达1 700~2 310元.  相似文献   

9.
本以优良马铃薯品种爵为试验材料,对马铃薯抗退化就地留种问题进行了多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秋季凉气爽气候秋播留种,能获得较高薯产量,来年秋播仍能保持优良种性,而利用该种薯春播生产,种薯的优良性状与北引未退化良种相同,是马铃薯就地留种的一个好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优良马铃薯品种男爵为试验材料,对马铃薯抗退化就地留种问题进行了多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秋季凉爽气候秋播留种,能获得较高薯产量,来年秋播仍能保持优良种性,而利用该种薯春播生产,种薯的优良性状与北引未退化良种相同,是马铃薯就地留神的一个好途径。  相似文献   

11.
"利"与"弊"     
有一次,著名人际关系交往专家卡耐基曾经长期租用红约一家饭店的大舞厅,用来举办一系列的讲座. 但是在某一季度开始的时候,他突然接到通知,饭店让他付出比以前高出三倍的租金.卡耐基当然不想付这笔增加的租金,可是他知道跟饭店的人争论是没有用处的.  相似文献   

12.
中华文化有两种精神相对峙,一种是刚健的,一种是柔顺的。《易经》"生生"学说所代表的正是中华文化的刚健精神。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以熊十力、张岱年等为代表的一批哲学家注重吸收《易经》"生生"学说,将生生与创造联系起来。他们从不同的视角论证创造与人的本性的关系,人应如何发挥创造性等重要命题,赋予中国哲学新的精神内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15.
"Where" and "what" in vision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D Sagi  B Julesz 《Science (New York, N.Y.)》1985,228(4704):1217-1219
The mixture of a few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line segments embedded in an aggregate of diagonal line segments can be rapidly counted and their positions rapidly determined by a parallel (preattentive) process. However, the discrimination between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orientation (that is, discrimination of a single conspicuous feature) requires serial search by focal attention. Under recent theories of attention, focal attention has been assumed to be required for the recognition of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features.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of this experiment, knowing "what" even a single feature is requires time-consuming search by focal attention. Only knowing "where" a target it is mediated by a parallel process.  相似文献   

16.
17.
18.
"数字地球"与"数字农业"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数字地球”就是信息化的地球,它包括全部地球资料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的过程在内。数字地球的核心思想是用数字化手段整体性地解决地球问题并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数字农业”是实施“数字地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别论述了“数字地球”、“数字农业”的源起、概念、内涵、特点及中国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