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用三种修剪方法连续四年试验,观察了元帅苹果树修剪、新梢生长、座果和产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无论初结果树或盛果树,重修剪都引起新梢生长强度增大,使初结果树花芽形成少,座果低;盛果树落花落果严重,最终表现低产。新梢生长小.树势衰弱,往往大小年结果,累计年产量也低;而缓放修剪长势中席的盛果树,年产量或累计产量都远远高于其它修剪处理。修剪与新梢生长,产量关系差异显著。用回归和增产效果比较分析,适应元帅苹果高产的新梢平均生长量是36.67—41.67cm,座果率为12%以上。因此,对长势过强或过弱的植株,采用适当修剪方法,促进树势转化,并维持在适宜的生长范围,是提高产量的基本修剪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桃树Y字形整枝密植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桃树不同密度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栽植密度分别为每公顷825株,1245株,2505株的情况下,其早期生产效能为每公顷2505株的公顷产量>每公顷1245株的公顷产量>每公顷825株的公顷产量。因而证明Y字形整枝适宜的密度为每公顷1245~2505株。该树形树体结构简单,修剪量轻,容易整形,操作方便。而且具有成形快、结果早和产量高的优点。其整形修剪技术以夏剪为主,冬剪为辅。幼树修剪要轻,整形与结果相结合,以果控冠。成年树修剪适中,控上促下,使其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3.
 以开心形丰水梨幼树为试材,通过轻剪、重剪和不修剪处理对其树体生长指标、产量、根系分布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轻剪处理能显著提高树势,修剪量过重和不修剪都不利于开心形梨树生长。不修剪处理平均单果重小,产量低,而轻剪处理平均单果重高,果实均匀一致,产量高,产量高低顺序为轻剪>重剪>不修剪。不同修剪量梨树根系垂直方向主要集中分布在0~60cm,水平方向在150~300cm土体中。其中吸收根根量垂直分布集中在20~50cm,水平方向在150~200cm土层内,轻剪处理水平根系分布深而广,不修剪梨树垂直根系深,水平分布不广,重剪处理根系分布居中。在丘陵地区开心树梨形应以轻剪长放为主,加强夏季管理和拉枝是修剪不可缺少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4.
密植桃树长技修剪技术运用简单,树体营养生长缓和,成花容易,早结果早丰产,树体衰老慢:单株产量较短枝修剪增加25%左右,丰产园每公顷每年节省修剪用工150个以上,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苹果树的修剪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括了苹果树修剪的基本方法.并分别介绍了苹果树幼树、盛果期和老年树的修剪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简化苹果树整形修剪技术,提高早期产量和果实品质,对苹果幼树三级(即中心干、主枝和结果枝组)单轴延伸整形修剪技术试验园与小冠疏层形果园的树体生长、结果和用工成本等指标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苹果幼树三级单轴延伸整形修剪技术试验园的树高、干高、主枝数和主枝梢角角度均显著提高;单位面积枝量、长中短枝数量、中短枝比例以及小枝组数量均显著增加;产量和单果重显著增加,着色面积、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硬度等指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总用工量和用工成本均有所降低。因此,在苹果幼树上应用三级单轴延伸整形修剪技术,具有促进苹果早期丰产、提高果实品质以及降低用工投入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修剪果树的时候要秉承“强分散,弱集中”的原则,参考不同采树的内部和外部条件进行挑 战,才能确保果树处于一个中庸,产量高的树势水平,同时对于果树的优质、稳产、高产都起着十分重 要的作用。为此本文就怎样判断技势,树势的强弱和平衡的问题,简述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果树修剪生理生态效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苹果树为主,分析了不同时期的果树修剪效应,概述了修剪对果树光照、树势、树体大小、根系生长、树体内部营养成分、微量物质、水分、果实产量和品质等方面的研究状况,并对果树修剪尚需明确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对桃树不同树形和不同密度组合的栽培试验研究表明 ,桃树产量受栽植密度和整枝方式的双重因素影响 ,在同一整枝方式下 ,密度越大 ,早期产量越高。在 3种不同的整枝方式中 ,12 45株 / hm2的 Y字形每公顷产量明显高于同一整形方式的 82 5株 / hm2的处理 ,同样比篱壁形和三主枝开心形的每公顷产量高出 5 0 %。整枝方式对桃树生长影响不大 ,栽植密度与生长呈负增长趋势。篱壁形光照分布均匀一致 ,果实着色好。Y字形树体结构简单 ,修剪量轻 ,节约用工 ,比其他两种树形具有明显优势 ,适宜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夏季修剪和喷布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红富士苹果矮化中间砧幼树,能使幼树的萌芽率、短枝率和叶丛枝率增加,长枝率和中枝率减少,促花效果明显。试验提供了该项技术在生产上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