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永利 《农家致富》2014,(8):13-13
江苏省张家港市乐余镇永利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是张家港市第一家以集体控股模式经营的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该社是以农民土地入股、村集体资金入股的形式组建.村集体全额投入资金建设千亩优质果品基地。果品基地分两期规划.一期面积650亩(桃500亩、梨150亩,其中联栋大棚生产100亩).配套建设生产用房、道路、水利设施等相关工程,共计投入资金6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2.
《新农业》2017,(19)
<正>1基本情况建平县农业共营制土地股份合作社建设工作自2016年开始启动,截至目前,共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97个,入社成员7456户,签订入股合同6985份,入股面积7.5万亩。其中吸纳贫困户727户、1508人,带地入股4524亩。土地股份合作社全部种植甜菜、中药材、新品种谷子、高粱、烤烟、葵花等高产高效经济作物,为调减玉米面积,优化种植结构,促进农民增收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以建平县喀喇  相似文献   

3.
第一种模式:股份合作(土地股份合作社)四川省崇州市怡顺土地承包经营股份合作社。该合作社于2010年5月成立,位于崇州市桤泉镇生建村,是由生建村3组、8组、12组、14组、20组的22户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方式组建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入股面积124.79亩。合作社主要从事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经营。  相似文献   

4.
苏浙两省农地股份合作制实践模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苏浙两省农地股份合作制的发展背景及相关研究局限,提炼并详述了温岭模式和苏州模式的发展现状、主要做法、制度绩效及所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指出不同模式的形成使得苏浙两地农地股份合作制在运作类型、入股要素、股权管理等方面存在个性差异,但在形成动因、基本做法、实践效果等方面又存在共同特征。最后,结合苏浙两省农地股份合作制的实施现状,认为建立苏浙两省农地股份合作制联动机制、推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联合发展、健全农地股份合作社内部治理结构、开展农地股份合作社辅导员培训课程、出台专项的农地股份合作社运行条例,将利于两地农地股份合作制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第一种模式:股份合作(土地股份合作社)四川省崇州市怡顺土地承包经营股份合作社。该合作社于2010年5月成立,位于崇州市桤泉镇生建村,是由生建村3组、8组、12组、14组、20组的22户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方式组建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入股面积124.79亩。合作社主要从事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  相似文献   

6.
上次笔者谈了各地的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多种类型,本期继续谈谈土地股份合作社。顾名思义,土地股份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农户自愿以农地经营权入股,并据此参与民主管理和盈余分配的合作经济组织。而在现实中,有几个维度是值得考察的:其一,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发生环境中有一个基本条件,就是当地农民非农就业多,无论外出或就地就业。当农民基于比较收益做出非农就业选择时,土地就可能被流转给别人、合作社,或者入股合作社。因此,无论如何,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真实意愿,不强迫,不盲推,顺其自然,适当助力。  相似文献   

7.
绍兴县陶堰镇茅洋村共有农户655户,人口1978人,耕地面积1480亩。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该村绝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都已在二、三产业就业。由于传统农业经济效益低下,农田弃耕抛荒现象极为普遍,土地利用率一直偏低。为发展现代规模农业,提高农民收入,2008年12月,茅洋村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518户农户以承包土地入股,入股土地总面积1285亩。合作社对土地统一组织开发经营,收益按入股土地面积分  相似文献   

8.
正到2015年10月底,全国农民合作社达147.9万家,入社农户9997万户,覆盖全国41.7%的农户。在组织形式上,承包土地经营权入股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和集体资产折股量化的社区股份合作社方兴未艾,一些地方出现了土地流转后富余劳动力组建的劳务合作社,农民以房屋、厂房入股组建的富民  相似文献   

9.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各级先行先试的要求,2013年山东省东平县启动了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通过探索土地经营模式,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推动了农业经营体制创新。目前,东平县在工商部门注册土地股份合作社30家,入社农户4630户,入股土地25400亩。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2017,(9)
<正>浦江县位于浙江省中部,县域面积137.3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00.68万亩,森林覆盖率71.42%,是"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林区县。近年来,浦江县紧紧围绕"山上浦江"的发展目标,在全省率先开展林地股份制改革试点,通过组建林地股份合作社,创新"林地变股权、农户当股东、收益有分红"的林地经营新机制,鼓励林农林权入股,吸引工商资本投入规模化林业发展,走出了一条  相似文献   

11.
《新农业》2017,(23)
<正>1基本情况2017年,建平县举全县之力推进农业共营制建设,截至目前,新建土地股份合作社97个,成员总数7456户,入股土地7.5万亩,其中贫困户727户、1508人。97个土地股份合作社全部种植甜菜、中药材、新品种谷子、高粱、烤烟、葵花等高产高效经济作物,有效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全县土地股份合作社经济收入达1.4亿元,入股成员人均增收400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宁阳县按照“群众自愿、政府引导、依法有偿、规范管理”的原则,创新农村土地经营机制,引导农户把家庭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入股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由合作社集中整合连片统一经营,让土地变成股本,农民变成股东。截止到2008年12月,全县已建立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85个,入社农户1.1万户,入社土地0.188万公顷,为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增加农民收入开辟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在保持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不变的前提下,以村镇为单位,以土地承包面积为基础,组建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引导农户自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全面推进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与此同时,采取统一股权证书、强化民主管理、提供合作社示范章程等多种手段,不断规范土地股份合作社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真武镇真武村在2012年负债120多万元的情况下,为发展壮大村级经济,带动农民持续增收,村两委会研究决定成立真武粮食种植农地股份专业合作社,走出了一条农民土地入股、村组干部带头、集体自主经营、大户合作共赢的新型农村经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近日,调查组在承包地流转比例较高的浙江调研时发现,一些地方的农民已经开始自发地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比如,2009年,象山县西边塘村138户农户以309亩承包地入股,组建了一家土地股份合作社——西边塘四季果园果蔬专业合作社。  相似文献   

16.
农地股份合作社是推进土地流转和土地规模化经营的重要举措。我国高度重视农地股份合作社的发展,在合作社的实践中形成了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促进农民、集体、企业的共赢。但是农地股份合作社在发展中存在着分配方式不当、农户参与积极性不高、内部组织运行机制不健全和应对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能力不强的问题,因此新时代新发展阶段农地股份合作社的发展应在完善具体的收益分配制度、引导和提升农户参与热情、创新内部管理运行机制、建立完善风险防范机制方面发力。  相似文献   

17.
<正>迁安市利权花生种植专业合作社由野鸡坨镇大杨官营村民赵利权联合周边村民发起,合作社现经营土地面积3 330亩,其中租赁土地2 850亩,农户入股土地480亩。该合作社本着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地位平等、民主管理的理念,实行自主经营管理。2018年,以野鸡坨镇岚山高庄村集体为纽带,联系合作社以入股形式流转本村农户家庭承包地480亩,发展适  相似文献   

18.
"单一以农户土地入股组建合作社,入股土地一般不作价,由合作社统一组织对外发包或租赁,取得的收益按农户土地入股面积为依据进行分配。这种模式实行承包土地内股外租型改革,主要适用于农户委托村集体组织流转土地并形成一定规模的村。"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城乡统筹科科长王国根道出了柯桥区土地股份合作社的一种成功模式,而这也是江桃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开展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9.
正一、土地流转现状河南省固始县积极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土地流转行动早、速度快、效果好。据统计,目前全县共流转农地面积136.1万亩,耕地流转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37.1%。耕地流转形式有转包、出租、入股、互换、代耕、季节性流转等。以转包为主,转包面积71万亩,占流转面积的81%。全县规模流转耕地面积100亩以上流转大户912个,规模流转耕地面积31.4万亩。目前,全县已  相似文献   

20.
钦国华 《浙江农业科学》2014,1(9):1466-1469
本文以苏州和宿迁16家土地股份合作社266入股农户为对象,利用Logistic模型对农户对合作社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入股农户的家庭人均年收入对其满意度有正向影响;在经济发达地区,合作社经营方式对满意度有负向影响;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年龄和入股土地的数量对农民的满意度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