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王柱 《北京农业》2011,(18):47-48
中国现代园林建筑要提炼中国古典园林文化的本土特征和西方园林文化的精髓,挖掘出潜在的、有意义、有价值的设计要素,使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完美融合,形成一种全新的现代园林设计理念。中国古典园林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化,以其形式和内涵形成了特有的艺术风格,在世界园林中独树一帜。西方园林的造园艺术以"完整、和谐、鲜明"为主要特征,以对称、均衡和秩序等简单的几何关系为造园手法。  相似文献   

2.
谈古典园林动·静观及对现代园林设计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源  邹志荣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4):3319-3321
在我国古典园林的规划设计和鉴赏实践中,园林的动观和静观是两种最基本的艺术方法,动观是游,静观是息,大园以动观为主,小园以静观为主,园林游赏往往是动静结合,静中有动,而动中含静。从古典园林动观、静观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对动、静产生影响的理论,最后谈到对现代园林设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采用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典型调查、资料查询相结合的方法,选择了18块园林绿地作为安康市中心城区芳香植物调查样地,对芳香植物的种类、芳香程度、香味来源、应用情况等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选定的18个安康市中心城区绿地园林栽植的芳香植物中,其种类有22科42属60种;芳香程度以芳香49种、浓香5种为主;香味来源主要以花香型51种、果香型9种;在应用情况中乔木以香樟为主、灌木以小叶女贞球为主、草本以葱兰为主、藤本以藤本月季为主;根据安康市中心城区芳香植物调查情况,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典园林与西方现代园林因风格、时代、服务对象的不同存在着不同的本源局限性,任何单独的应用都不能适应现代园林的发展需要,因此要研究两种园林的优势性和局限性.扬长避短,做到中国古典园林和西方现代园林相融合以适应现代园林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典园林与西方现代园林因风格、时代、服务对象的不同存在着不同的本源局限性,任何单独的应用都不能适应现代园林的发展需要,因此要研究两种园林的优势性和局限性。扬长避短,做到中国古典园林和西方现代园林相融合以适应现代园林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明清时期北京寺庙园林的几种类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主要按园林位置、布局、功能的不同,将中国明清时期北京寺庙园林分成3种类型:(1)寺庙庭园,即以寺庙建筑为主,用树木,花卉、清泉、水溪、山石及台榭、亭廊点缀其间,如法源寺;(2)寺庙附属园林,即于寺庙外专辟独立园林,以园林为主,辅以建筑小品,如月河梵院及白云观;(3)山林寺庙,即寺庙设于风景区,寺庙与山水、森林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为宗教与自然风景的结合,如潭柘寺、戒台寺等.本文结合上述3种类型的典型寺庙,论述其造园的手法及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7.
西藏传统园林历史沿革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传力  魏琴  蒙乃庆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042-13044,13121
笔者依据造园规模、造园要素、造园手法等园林处理方式和西藏特殊的历史进程,尝试将西藏传统园林归纳为萌芽期、形成期、成熟期3个主要发展阶段,笔者详细介绍了西藏传统园林各阶段的发展情况,认为西藏园林最终形成了以罗布林卡为典型代表的园林体系,并将西藏传统园林的特色归纳为:①园林选址及布局通常依附主体建筑周围的地势平坦之地,布局疏朗,规整大方,不作故意的曲折变化,林地、建筑、道路关系明确,密度很低,区别于汉地园林迂回曲折、欲扬先抑、曲径通幽的造园手法;②造园要素以种植各类植物为主,形成注重绿化的造园特点,与汉地园林注重"理水"的手法相反,淡于"理水";③主要具备休闲娱乐、宗教仪式、政治职能3项园林功能,特别注重宗教仪式功能。  相似文献   

8.
徐全明 《北京农业》2011,(10):19-20
中国传统园林崇尚自然,园林构图一般以山水为主,其他景物围绕山水来布局。山石是园林构图中不可缺少的造园要素,起着十分重要的构景作用。本文阐述了假山的功能以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王静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3):148-152
以历史为主线,从艺术的角度,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园林分类。着重从隶属关系将中国园林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和陵寝园林,并以私家园林为主对其进行论述,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中国园林分类研究的概况。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园林崇尚自然,园林构图一般以山水为主,其他景物围绕山水来布局。山石是园林构图中不可缺少的造园要素,起着十分重要的构景作用。本文阐述了假山的功能以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屋顶花园发展现状及北方屋顶绿化植物选择与种植设计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从屋顶花园的概念出发,结合屋顶花园的分类、功能等方面来对国内外屋顶花园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论述与分析,阐述了北方屋顶绿化植物选择与种植设计,指出了我国屋顶花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柑桔粉虱在柠檬园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制定柑桔粉虱在柠檬园的合理抽样方案,对其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柑桔粉虱在柠檬园的空间分布基本为聚集分布型,是由其种群聚集特性和环境异质性共同引起的,分布特征表现为个体间相互吸引,分布成分为个体群。以棋盘式抽样法,每株取西梢或东、南、西、北、中各一梢的基叶、中叶、顶叶调查虫情简易而准确。判断该虫发生程度的界限方程有2组,最多调查5或13株即能判断该虫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13.
张颖  商铁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014-13016
针对陕北寺庙园林景观的营造现状,分析了寺庙园林自然环境条件恶劣、宗教和旅游功能兼备、建筑群空间容量较大、历史文化背景悠久以及兼具植物园功能的景观特点,也指出了陕北寺庙园林中存在的许多问题,集中表现在绿化方面缺乏总体规划和与宗教文化相关的植物;缺少体现植物观赏性和季相性的艺术配置手段;植物配置缺少陕北文化特征;配置方式不够丰富,配置比例不合理;对垂直绿化重视不足;植物群落相似性较大,多样性较小。在调查和分析陕北寺庙园林景观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陕北寺庙园林的香道、宗教活动部分和生活供应部分在布局形式和植物配置上进行研究,并归纳出适应陕北地区寺庙园林绿化的植物种类,旨在探索陕北寺庙园林"天人合一"的景观新模式,以期为陕北寺庙园林的景观营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一世纪以来,物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以及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茶园农业作为我国小农经济的一类,发展历史悠久。地处皖南山区的石台县,充分发挥天然富硒资源的优势,大力推动物联网技术与现代茶园管理的技术融合发展,搭建茶叶产业生产与管理的高效系统,用物联网之长补石台山区之短,加快石台县茶产业供给侧调整,推进绿色发展及可持续发展。本文从石台县的茶园物联网系统的应用背景入手,探究物理网的茶园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与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5.
日本庭园以再现自然风景为基调,与中国园林有共通之处,但是其细部表现技法有所不同。本研究从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3个展开阶段,即从(1)concept making(构思力)(2)landscape planning(规划力)(3)landscape design(造景力)3个水准方面,将中国园林的思想和方法对日本造园和庭园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论述。其结论是,作为人类理想目标建造Garden具有意义,从美好安全舒适有水有绿适于生存的景观和空间角度来看,可说是“造园思想”水准上日中是共通的,日本全面接受了中国原理。但是,当地各自不同的自然条件、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条件的日中之间,技术水平即意匠、材料、施工等“造园方法”迥然不同,可认为是“中国园林”和“日本庭园”典型的庭园样式发展,对世界造园形式的多样化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6.
在规划中,将婚庆园分为中式婚庆园和西式婚庆园。中式婚庆园为江南园林风格,通过建筑、小品、植物、石景、铺地、楹联等要素,创造出具有诗情画意的园林景观。而在内容上表现中华民族传统婚俗礼仪。西式婚庆园则表现为欧式风格,与哈尔滨城市风貌相呼应。在设计中并没有完整按照欧式园林的规则布局,而是用欧式浮雕、亭子、花门、刺绣式花坛等要素的巧妙组合,创造一种年轻人追崇的时尚、西化的婚庆场所。另外,中式婚庆园的植物配置选择了能表现江南园林风格的竹子作为主要树种之一,这在东北地区是一个开拓性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楼观台森林公园成功引种栽植竹类植物18属136种(含种下等级),形成了我国北方地区最大的竹子专类园(百竹园)。在竹子专类园功能与作用探讨的基础上,根据楼观台百竹园调查资料,对百竹园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百竹园提升改造规划设计的思路和具体的关键性内容:1)处理好与总体规划的关系,对百竹园合理功能分区;2)突出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功能;3)以人为本的基础设施改造;4)提升竹林整体景观效果;5)加强百竹园竹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浅谈中国园林中竹子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飞平  李华  廖为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1):5553-5553,5569
竹子是园林植物家族中的重要成员,自古以来被人们所喜爱。介绍了竹景文化艺术和竹景园林应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植物园建设的现状,指出植物园建设方向及任务的多极性特点和不同类型植物园的具体任务及应具有的特色,强调了确定建设方向及任务时应坚持的原则,提出植物园展览区的划分方法以及提出对我国大学植物园建设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不同管理方式对茶园蜘蛛类群结构及时空分布的影响,了解蜘蛛在茶园绿色集约化管理中的作用,于2015—2016年通过拍打法(茶丛)和陷阱法(地面)对常规无间作的1#茶园、植被覆盖度深且人为干扰较少的2#茶园和无植被覆盖且定期施药锄草的3#茶园的蜘蛛及叶蝉数量进行为期2年的研究。结果显示,3类茶园的蜘蛛个体数表现为2#茶园>1#茶园>3#茶园,差异显著(P<0.05)。Shannon-Wiener多样性表现为2#茶园>3#茶园、1#茶园,差异显著(P<0.05)。蜘蛛主要分布于茶丛,地表较少。茶园叶蝉和蜘蛛数量在2年间基本保持一致,其中3#茶园由于定期施用化学农药,蜘蛛和叶蝉的数量波动最小;2#茶园的蜘蛛数量波动较大;且蜘蛛对叶蝉存在明显的调节效应。2#茶园周围植被丰富,且茶园均匀间种台湾相思树、中间种植落叶乔木,生境结构相对复杂,植被覆盖度深,形成了一定的缓冲带,对茶园小气候具有改善作用,增加了蜘蛛类群多样性。由此表明,构建合理的缓冲带、增加茶园四周及内部植被覆盖深度、减少人为干扰可更好地优化蜘蛛群落时空结构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