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海南不同地区槟榔园土样中草甘膦和2,4-D丁酯残留情况,并对该方法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采自具有不同程度黄化现象的槟榔园,其土样中未能检测到草甘膦和2,4-D丁酯的残留。  相似文献   

2.
臭氧化降解除草剂2,4-D的机理研究(I):中间产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2,4-D是一种常见的农业污染物,具有较高的环境危害。将水中的除草剂2,4-D作为控制对象,采用臭氧、臭氧/过氧化氢两个氧化体系在实验室内进行降解。为了探讨2,4-D降解机理,分别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机分析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等方法对2,4-D的降解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中间产物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2,4-D的臭氧化降解中间产物有芳香族化合物和有机酸等,主要包括:2,4-二氯苯酚、(氯)对苯二酚(邻苯二酚)、(氯)苯醌、顺丁烯二酸、反丁烯二酸、乙酸、草酸、甲酸等。并经过总有机碳分析可知,部分2,4-D经过臭氧、臭氧/过氧化氢体系氧化降解,在反应时间内能彻底降解为二氧化碳、水及某些无机物等终产物。对2,4-D降解中间产物的分析为臭氧化降解除草剂2,4-D降解路径的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臭氧化降解除草剂2,4-D的机理研究(Ⅰ):中间产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2,4-D是一种常见的农业污染物,具有较高的环境危害.将水中的除草剂2,4-D作为控制对象,采用臭氧、臭氧/过氧化氢两个氧化体系在实验室内进行降解.为了探讨2,4-D降解机理,分别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机分析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等方法对2,4-D的降解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中间产物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2,4-D的臭氧化降解中间产物有芳香族化合物和有机酸等,主要包括:2,4-二氯苯酚、(氯)对苯二酚(邻苯二酚)、(氯)苯醌、顺丁烯二酸、反丁烯二酸、乙酸、草酸、甲酸等.并经过总有机碳分析可知,部分2,4-D经过臭氧、臭氧/过氧化氢体系氧化降解,在反应时间内能彻底降解为二氧化碳、水及某些无机物等终产物.对2,4-D降解中间产物的分析为臭氧化降解除草剂2,4-D降解路径的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市售豆芽中激素和生长调节剂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重庆地区市售豆芽为对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其中赤霉素(GA3)、激动素(KT)、6-苄氨基嘌呤(BA)、2,4-二氯苯氧乙酸(2,4-D)四种激素的残留情况。检测结果表明,豆芽菜中含有大量的GA3和2,4-D,但不同来源的豆芽中这两种物质的含量波动较大,而KT和BA未检出,这表明激素残留是豆芽菜安全控制的主要对象。本试验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目标物质的回收率达到了82.65%~100.53%,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5%。  相似文献   

5.
利用自组装技术和静电吸附作用,制备出用于检测2,4-二氯苯氧乙酸(2,4-D)的无试剂型免疫传感器,通过交流阻抗技术考察了电极的电化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该免疫传感器对2,4-D的检测范围为1-5000 ng/mL,检测下限为0.5 ng/mL.该方法提高了2,4-D抗体的固定量,增强了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稳定性,为2,4...  相似文献   

6.
纳米Fe3O4协同微生物对除草剂2,4-D的降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伟萍  司友斌 《中国农业科学》2011,44(16):3361-3367
 【目的】采用纳米Fe3O4协同微生物降解水溶液中2,4-D,提高2,4-D的降解效率,为有机氯农药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纳米Fe3O4的还原作用脱去2,4-D环上的氯原子,使其毒性降低或消除;再利用微生物的共代谢作用,引入降解菌,协同降解2,4-D。通过分析纳米Fe3O4与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纳米Fe3O4与微生物降解的协同作用机理。【结果】纳米Fe3O4对2,4-D有还原降解作用,投加纳米Fe3O4体系中2,4-D浓度降低、氯离子浓度升高,纳米Fe3O4对2,4-D的降解是一个还原脱氯过程;微生物能以2,4-D为C源,投加降解菌体系中2,4-D浓度降低、微生物生长的OD600值增大,2,4-D为微生物生长提供营养;纳米Fe3O4/微生物联合体系能明显加快2,4-D的降解,7 d时2,4-D的残留率降至35.7%,远低于纳米Fe3O4或微生物单独降解体系中2,4-D的残留率。采用微生物对中间产物2,4-DCP进行降解,反应5 d时,2,4-DCP 的残留率为50.1%,相应地,降解菌生长的OD600值为3.29。【结论】纳米Fe3O4/微生物联合体系对2,4-D的降解效率显著高于单一纳米Fe3O4或微生物体系;纳米Fe3O4能够刺激微生物的生长,2,4-D还原降解的中间产物2,4-DCP比2,4-D更易于被微生物降解。  相似文献   

7.
通过改良EDC法,将2,4-DB、2,4-D分别与载体蛋白(BSA、OVA)偶联合成了2,4-D的免疫原2,4-DB-BSA、2,4-D-BSA和包被原2,4-DB-OVA、2,4-D-OVA.免疫抗原测定结果表明,所得紫外吸收光谱,具有载体蛋白BSA和半抗原2,4-DB或2,4-D的特性,最大吸收峰为282 nm.合成2,4-DB-BSA、2,4-D-BSA免疫抗原的结合比分别为1:24、1:20,合成的2,4-DB-OVA、2,4-D-OVA包被原的结合比分别为1:10、1:8.上述两种免疫原分别免疫新西兰白雄兔,获得2,4-D类农药多克隆抗体.其中免疫2,4-DB-BSA的两只兔PBD1和PBD2的效价较高,分别是1:102400和1:51 200.选择效价较高的PBD1多克隆抗体进一步优化筛选出抗原抗体的工作浓度,2,4-D-OVA包被原3 μg·mL-1,PBD1多克隆抗体1:12 800.经测定,该多克隆抗体对目标检测物2,4-D、2,4-D butyl ester敏感度较高,抑制中浓度(I,50)、检测限(I,20)分别为,2,4-D:179.8 ng·mL-1,1.09 ng·mL-1;2,4-D butyl ester:3010.0 ng·mL-1,1.53 ng·mL-1.对2,4-D识别的特异性也较强.另外测定了制备2,4-D多克隆抗体对几种2,4-D类似结构化合物交叉特异性反应,2,4-DB最强,2,4-D次之,之后依次为2,4-D丁酯、2,4-D异丙酯,交叉反应性较差的有2甲4氯、2,4,5-涕、2,4-滴丙酸.  相似文献   

8.
高惠仙  张晓红 《山西农业科学》2011,39(12):1274-1276
为探讨除草剂对经济作物的影响,选择百草枯、丁草胺、2,4-D丁酯这3种除草剂,采用微核方法测定除草剂对蚕豆根尖细胞的毒性。结果表明,3种除草剂均不同程度引起蚕豆根尖微核细胞率的增高,且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3种除草剂中,丁草胺毒性最高,2,4-D丁酯次之,百草枯最低。  相似文献   

9.
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豆芽中2,4-D残留量,用氢氧化钠溶液作为提取剂,采用超声波法提取样品中的2,4-D,经SPE净化,采用紫外检测器检测;用保留时间进行定性分析,外标法进行定量计算。结果表明:标准曲线为Y=4 024.187 3x-113.999 9,相关系数0.9999,线性范围为0.05~10.00μg/mL,方法检出限为0.02 mg/kg,回收率为90.3%~104.7%,相对标准偏差为0.52%~11.18%。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试姬松茸在2,4-D最适浓度下的生理生化指标,为探讨其应用价值提供依据。[方法]在马铃薯液体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2,4-D,探讨激素对姬松茸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结果]2,4-D对姬松茸菌丝体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60~140 mg/L范围内,菌丝体的生长量随2,4-D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当2,4-D浓度为60 mg/L时,菌丝体的增长率为35.41%,当2,4-D浓度为140 mg/L时,增长率最大,为55.65%。浓度在60~100 mg/L范围内的2,4-D提高了姬松茸菌丝体的可溶性糖含量,当2,4-D浓度为60 mg/L时,其可溶性糖含量最高,比对照提高了14.07%。[结论]140 mg/L 2,4-D最有利于姬松茸的生长,60 mg/L 2,4-D有利于提高其可溶性糖含量。  相似文献   

11.
纳米Fe3O4/微生物联合体系对2,4-D和阿特拉津降解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纳米Fe3O4/微生物联合体系降解溶液中2,4-D和阿特拉津,考察了不同2,4-D和阿特拉津初始浓度、微生物接种量、纳米Fe3O4投加量、溶液pH值等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Fe3O4/微生物联合体系对2,4-D和阿特拉津的降解率显著高于纳米Fe3O4和微生物单一体系;2,4-D和阿特拉津初始浓度在0~10mg·L-1、微生物接种量在0~12mg·L-1、纳米Fe3O4的投加量在0~200mg·L-1范围内,2,4-D和阿特拉津的降解率随其初始浓度、微生物接种量和纳米Fe3O4投加量的增大而增加。溶液pH3.0左右、2,4-D和阿特拉津初始浓度10mg·L-1、微生物接种量12mg·L-1、纳米Fe3O4投加量200mg·L-1,是反应的最佳条件,此实验条件下反应7d,2,4-D和阿特拉津的残留率分别降低至35.7%和54.0%。  相似文献   

12.
通过8种添加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植物激素的培养基,对毒芹进行组织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植物激素对毒芹诱导成活数的影响,筛选出较适合诱导毒芹分化的培养基。结果表明,MS+6-BA 2mg/L+NAA 0.3mg/L+2,4-D 0.5mg/L+GA3 0.7mg/L、MS+6-BA 2mg/L+NAA 0.3mg/L+2,4-D 0.7mg/L和MS+6-BA 2mg/L+NAA 0.5mg/L+2,4-D 0.5mg/L培养基对毒芹的诱导成活率较高。是适合毒芹诱导分化的培养基。  相似文献   

13.
纳米Fe3O4对红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及2,4-D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磁致效应的角度考察纳米四氧化三铁(Fe3O4)对红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纳米Fe3O4处理对红壤中2,4-D的降解效果,为纳米磁处理技术用于污染土壤修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不同剂量的纳米Fe3O4处理红壤,用稀释平板法和化学比色法测定处理前后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变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土壤中2,4-D浓度的变化。【结果】纳米Fe3O4对细菌和放线菌有激活效应,但对真菌存在抑制作用,且当纳米Fe3O4投加量为80 g•kg-1时磁致效应最显著;同样,纳米Fe3O4对淀粉酶、脲酶、中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也具有激活效应,但对不同酶活性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经纳米Fe3O4处理后红壤中2,4-D的降解率明显高于未处理组,7 d内2,4-D的降解率可达84%。【结论】纳米Fe3O4处理后红壤中的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显著增加,且红壤对2,4-D的降解能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4.
紫花苜蓿品种'德宝'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紫花苜蓿'德宝'的下胚轴、叶片、子叶和叶柄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浓度(1.5、2.0、2.5 mg/L)2,4-D对各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不同外植体的愈伤组织发生能力存在显著差异,下胚轴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达98.5%,显著高于叶片(P<0.05),其他各外植体之间差异不显著.不同浓度2,4-D下各外植体愈伤组织发生也存在显著差异,浓度1.5 mg/L和2.0 mg/L的2,4-D MS培养基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优于浓度2.5 mg/L的2,4-D MS培养基(P<0.05),且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胚性化.另外,2,4-D浓度在1.5~2.5 mg/L范围内,低浓度利于叶片和子叶愈伤组织发生,二者在1.5mg/L浓度下的愈伤率可达100%,显著高于2.5 mg/L浓度处理,而叶柄和下胚轴的愈伤率在各浓度下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以MS为基本培养基,选用银杏幼胚为试验材料,采用L9(34)正交设计分析比较2,4-D(A因素)、6-BA(B因素)、酸水解酪蛋白(CH,C因素)3个因素及其组合对银杏幼胚愈伤组织诱导率、褐化率及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4-D 1.0mg/L+6-BA 1.0mg/L+CH 500mg/L组合银杏的幼胚愈伤诱导率最高,为100%,同时该组合处理愈伤组织生长量也最大,增长倍数达8.11倍;而2,4-D 0.5mg/L+6-BA 0.5mg/L组合褐化率最高,为60.3%。经直观分析、方差分析和主因素效应的多重比较后认为,3个因素中,2,4-D对银杏幼胚愈伤诱导率及褐化率的影响最大,极差分别为74.196和63.702;CH对银杏幼胚愈伤生长量影响最大,极差为2.148。银杏愈伤组织诱导及生长的培养基最优组合为MS+2,4-D 1.0mg/L+6-BA 0.5mg/L+CH 500mg/L。  相似文献   

16.
2,4-二氯苯氧酸(2,4-D)是一种世界上广泛应用的除草剂,能够存在于多种土壤环境中,但在某些厌氧条件下会被降解转化。本实验研究了2,4-D在棕壤和黑钙土两种不同土壤中的降解速率及CO2的释放。在两种土壤中分别加入质量为1 mg/kg的2,4-D,培养55 d后,对2,4-D的降解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两种土壤的矿化程度没有明显不同,2,4-D的矿化程度均达到70%~80%,而在有氧与厌氧两种不同条件下,土壤中2,4-D的降解存在区别,有氧条件下2,4-D在棕壤和黑钙土中完全降解分别需要约50 d和45 d,而厌氧条件下,在两种土壤中完全降解均需要50~60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