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为了解庐山以地点命名的植物种类,通过实地调查及查阅文献,统计分析庐山植物资源。结果表明:以庐山或牯岭命名的庐山植物资源有39科56属56种,其中蕨类植物7科12属12种,分别占总科、属、种数的17.95%、21.43%和21.43%;被子植物32科44属44种,分别占总科、属、种数的82.05%、78.57%和78.57%。原以庐山命名的物种被归并的有6种,被改中文名的有11种。  相似文献   

2.
不同树龄三倍体毛白杨生物量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5个不同树龄、相同密度及管理措施的三倍体毛白杨纸浆林为对象,研究了其生物量、生物量分配及经济生物量与测树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树龄的三倍体毛白杨单株生物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生物量与树龄之间以线性方程y=8.929 3x-8.278 4为最优,R2的值达到0.929 7;林木生物量在不同器官间的分配随树龄增大发生变化,干的生物量所占比率从造林的当年占总生物量的44.10%上升到68.44%,枝的生物量所占比率从2.14%上升到10.83%,根的生物量所占比率基本在5%左右,叶的生物量所占比率从8.93%下降到4.76%,而根桩的生物量所占比率从39.20%下降到8.58%;经济生物量与胸径及D2H之间以指数形式的拟合最优,方程分别为y=0.177 1D2.122 4、y=0.130 4(D2H)0.732,相关系数分别为R2=0.995 3、R2=0.994 7。  相似文献   

3.
刘世巍  黄述州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075-17076,17112
[目的]对桃儿七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GC-MS质谱分析。[方法]采用超声-索氏抽提组合法提取桃儿七中挥发油化学成分,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计算机标准谱库检索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合质谱数据库NIST2008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通过总离子流色谱图的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初步确认出其中48种化合物的可能结构,有32个化合物与质谱数据库匹配度较高,占桃儿七挥发油成分的66.66%。其中胺类5种,占挥发油含量的1.16%;酸类6种,占挥发油含量的6.04%;醇类5种,占挥发油含量的6.55%;酯类9种,占挥发油含量的38.82%;酮类4种占挥发油含量的10.09%。[结论]分析桃儿七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有助于发现桃儿七挥发油的特征性成分,为针对性地提取分离挥发油中的化合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SPME–GC–MS)对自然发酵剁辣椒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3种剁辣椒(食盐添加比率为10%的朝天椒、食盐添加比率为8%的朝天椒、食盐添加比率为10%的线椒,分别记为剁椒A、剁椒B、剁椒C)中共检测出了93种成分,其中24种为3种剁辣椒共有;剁椒A、剁椒B、剁椒C中的挥发性物质分别为74、53、36种;剁椒A中的主要香气成分是烯烃类、酯类、醛类,剁椒C中的主要香气成分是醇类、烯烃类、酮类、酯类;剁辣椒中挥发性成分的化合物数量、相对含量与辣椒品种有关;同一原料不同食盐添加比率制作的剁辣椒,其挥发性成分的化合物数量与相对含量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5.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测定7月中旬、7月下旬、8月中旬、9月上旬、9月下旬和10月中旬6个时期石虎果实中的挥发性成分,通过NIST谱库检索,结合文献资料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结果表明:6个时期的石虎果实中共鉴定出72种挥发性成分,其中47种为不同时期的共有成分,萜类化合物占比51.39%;倍半萜类化合物的含量占比在9月上旬时最高,单萜类化合物的占比在8月中旬达到最高;含量占比较高的化合物为顺式–β–罗勒烯、β–月桂烯和β–水芹烯,这3种化合物含量占比的总和在8月中旬最高,8月中旬为湖南石虎的最佳采收期。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画稿溪斑野螟的种类多样性及区系.结果表明,画稿溪斑野螟共42属59种,其中中国特有种3种,四川新记录16种.区系研究结论:从世界动物地理区划看,画稿溪自然保护区斑野螟亚科已知属均为跨界分布,12种分布型中,世界广布属所占比例最高,为21.43%;画稿溪斑野螟已知种共有9种分布型,其中以东洋-古北两界共有种为主,东洋界-古北界-澳洲界种类次之,再其次为东洋界特有种类.从中国动物地理区划看,画稿溪斑野螟已知种共有15种分布型,以华中区-华北区-西南区-华南区分布型所占比例最高,占23.73%;华中区-华北区-华南区次之,占15.25%;华中区-华北区-西南区和华中区-华北区皆占10.17%;其余各分布类型所占比例较小.区系相似度分析结论:画稿溪与浙江天目山相似度最高,达0.493 5;其次为浙江清凉峰、重庆四面山、贵州麻阳河、福建武夷山;与河南宝天曼、山西历山、广东鹤山的相似度很低.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不同栽培方式的卷丹鳞茎挥发油进行提取,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遮荫栽培的卷丹鳞茎中分离出40种化合物,并鉴定出了35种;从露地栽培的卷丹鳞茎中分离出30种化合物,鉴定出了28种;从大棚栽培的卷丹鳞茎中分离出36种化合物,鉴定出了34种。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其中在遮荫栽培的卷丹鳞茎中检测到6种脂肪酸,占挥发油总量的71.44%;在露地栽培的卷丹鳞茎中检测到5种脂肪酸,占总量的16.94%;在大棚栽培的卷丹鳞茎中检测到6种脂肪酸,占总量的52.87%。从挥发油种类及含量因素考虑,卷丹最适宜的栽培方式为遮荫栽培。  相似文献   

8.
湖南壶瓶山藤本植物的有性系统及其环境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踏查和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并查阅相关资料,对湖南壶瓶山藤本植物的有性系统及其对环境的适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本区330种藤本植物中,两性花202种,占总种数的61.2%,杂性花12种,占总种数的3.6%,单性花共116种,占总种数的35.1%,其中雌雄异株类明显多于雌雄同株类,占总种数的28.8%,占单性花类种数的81.9%;每个样地中,藤本植物的雌雄异株种数占总种数的平均比率(36.47%),明显高于全部种子植物的雌雄异株种占的平均比率(16.67%),也明显高于本区全部藤本植物中的雌雄异株的比率(28.8%);本区藤本植物开花的盛花期和结果的盛果期避开了温度最高的7月和8月,分别在最高温到来之前和之后,盛花期和盛果期同样避开了降水量最多的7月。结论认为:亚热带藤本植物中雌雄异株种所占的比率明显高于热带的同类比率;壶瓶山藤本植物与其它类群植物相比具有最有效的性系统,对环境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合适的温度和降水量有利于藤本植物的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9.
不同品种金银花精油组分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同一产地3个不同品种金银花精油的成分,并探索其化合物组成的异同。本实验以3种典型的忍冬科金银花(菰腺忍冬、灰毡毛忍冬、黄褐毛忍冬)为实验材料,采用提取率较高的精油提取装置提取其中的精油,并用气质联用仪(GC-MS)对其进行组分分析。3个不同品种的金银花共检出125种挥发性化合物;通过NIST11标准质谱库检索及人工图谱解析,确定了118种化合物结构。灰毡毛忍冬精油组成以烃类、酯类、醇类为主,其中所占比重最大为醇类,高达71.17%(C10的醇类相对含量为68.93%);化合物种类最多的为C5~C10(27种),占78.28%。菰腺忍冬精油以烃类、醇类为主,其中所占的比重最高为醇类,高达86.3%(C10的醇类相对含量为78.66%);化合物种类最多的为C5~C10(22种),相对百分含量为84.84%;并且没有羧酸类化合物。黄褐毛忍冬精油以酮类、酯类、醇类、醛类为主,其中所占的比例最大的为酯类,高达57.92%(C16~C20的酯类的相对含量为55.61%);种类最多为C5~C10(41种),相对百分含量为34.28%;但是C16~C20的含量最大,为59.33%(种类为15种)。研究表明:金银花种类不同,其精油组成成分在化合物种类、个数及相对含量方面差异很大,通过此次分析为金银花类别的鉴定及其精油的药用价值和香味来源的分析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不同盐胁迫后的棉花基因组DNA甲基化变化情况,并比较分析叶片和根部DNA甲基化变化差异,进而探究DNA甲基化与棉花耐盐性之间的关系。【方法】以陆地棉耐盐品种中9806和盐敏感品种中S9612为试验材料,分别用NaCl和Na2CO3(浓度均为0.4%)处理。提取对照和处理材料的DNA,进行双酶切、连接、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然后采用MSAP技术(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分析棉花幼苗在盐胁迫前后的DNA甲基化情况。从聚丙烯酰胺凝胶中回收纯化多态性片段并进行测序,通过NCBI进行比对分析;设计引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多态性片段在棉花幼苗中的表达量进行验证。【结果】盐胁迫分析表明不同类型盐胁迫对棉花幼苗的影响不同;0.4%的中性盐NaCl对棉花幼苗的影响相对较小,各部分组织的形态变化不明显,而0.4%的碱性盐Na2CO3对棉花幼苗的影响较大,使棉花幼苗子叶变软,茎基部和根部发黑;MSAP分析结果表明,NaCl胁迫后中9806和中S9612叶片的甲基化比率分别为23.5%和27.7%,其中,全甲基化比率分别为20.3%和22.9%,根部的甲基化比率分别为24.7%和27.1%,其中,全甲基化比率分别为19.6%和21.6%;Na2CO3胁迫后中9806和中S9612叶片的甲基化比率分别为28.9%和28.1%,其中,全甲基化比率分别为24.3%和24.5,根部的甲基化比率分别为25.7%和27.6%,其中,全甲基化比率分别为21.5%和24.0%。叶片和根部甲基化水平存在差异,随着盐类型由中性盐向碱性盐转变的过程中,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迅速增加,并在Na2CO3处达到最大值。通过分析胁迫以后的甲基化状态,在NaCl和Na2CO3胁迫后,中9806叶片的甲基化条带所占多态性条带比率分别为40.00%和50.00%,去甲基化条带所占多态性条带比率分别为54.12%和46.67%,中9806根部的甲基化条带所占多态性条带比率分别为35.53%和43.59%,去甲基化条带所占多态性条带比率分别为56.58%和51.28%。而中S9612叶片和根部中的甲基化条带比率和去甲基化条带比率的变化不明显。对多态性片段回收共获得6条序列,这6条序列涉及不同的同源基因,在基因编码区和非编码区均有分布,参与不同的代谢反应。qRT-PCR分析结果表明,6个同源基因在对照和处理之间的表达差异显著。【结论】耐盐性不同的棉花品种对盐胁迫反应不同,耐盐品种中9806在中性盐NaCl胁迫后基因组甲基化水平降低,诱导相关耐盐基因表达来抵抗胁迫而盐敏感品种中S9612则缺乏相应的耐盐基因使植株受到伤害增加,在Na2CO3处理以后受到伤害最大,对照与处理间甲基化水平差异显著,叶片和根部甲基化水平存在差异,具有组织特异性;多态性片段比对分析可知,同源性基因涉及多条代谢途径,通过多种代谢途径间的协同作用来抵抗胁迫。  相似文献   

11.
线辣椒不同生育阶段根系分泌物的组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系分泌物是引起连作障碍的原因之一.为解决线辣椒栽培中连作障碍问题,以陕西关中地区线辣椒主栽品种陕椒2006为试材,采用水培收集、气质联用仪(GC-MS)检测,分析陕椒2006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根系分泌物的组成成分和相对含量.结果表明,线辣椒根系分泌物由多种有机化合物组成,在苗期水培30 d、苗期水培60 d以及开花期水培30 d的根系分泌物中分别检出相似度(或称匹配度)在70%以上的有机化合物21、27和31种,其中相对含量在0.20%以上的分别为21、24和29种.3个生育阶段的有机化合物可分为酸类、酚类、烃类、酯类、醇类、胺类、酮类和苯及其他杂环类8个类型,以酯类化合物所占比例最大,总相对含量分别为67.29%、56.07%和59.51%.3个阶段共有的物质13种,3个阶段独有的物质依次为3种、5种和12种.依据前人的研究结果和理论判断,该试验所检出的有机化合物中,17种具有化感作用,其中3个阶段共有的物质为9种,苗期30 d或60 d与开花期30 d共有的物质为3种,苗期60 d独有的物质为两种,开花期30 d独有的物质为3种.  相似文献   

12.
循环水根系分泌物收集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作者于 2 0 0 0年设计并应用循环水根系分泌物收集装置 ,结合D0 6 1型树脂柱收集了纯栽和混栽条件下杨树与刺槐氨基酸类N素根系分泌物 ,并对其物质形态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循环水根系分泌物收集装置能够正常运转 ,真正实现了在现实栽培条件下无损根系、实时、连续、富集、定量、准确收集和研究根系分泌物 .仅仅 7d时间即可收集到根系分泌物中的多种氨基酸 ,并达到可检出的量 .精氨酸和甘氨酸是纯栽刺槐根系分泌物中的主要氨基酸 ,占游离氨基酸总量的 4 3 2 % ;而精氨酸和赖氨酸是纯栽杨树以及混栽苗木根系分泌物中的主要氨基酸 .循环水根系分泌物收集技术为根系分泌物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方法上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以紫茎泽兰为供试材料,采用生测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环境条件下根系分泌物的化感作用,同时以没有处理的苗期的紫茎泽兰为对照,采用循环法和气质色谱联用技术,收集并分析了紫茎泽兰根系分泌物的组分和含量,探讨苗期紫茎泽兰不同环境条件下根系分泌物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自然条件和1000mg/kg浓度下,根系分泌物对旱稻的化感作用不明显,经蚜虫取食和农药处理的处理后,紫茎泽兰的化感作用会显著增强。GC-MS鉴定结果显示,物理损伤、农药处理和昆虫取食条件下,紫茎泽兰的根系分泌物主要化学物质种类组成相似,以酮类和酯类为主,主要化学物质含量具有差异性,主要化学物质含量的改变可能也是化感作用改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Large amounts of Flaveria bidentis's root culturing solution were obtained by using DFT (deep flow technique) equipment and these solution which was vacuum concentrated (10, 20 mg mL−1) can have a certain inhibition on Triticum aestivum, Cucumis sativus, Raphanus sativus, Amaranthus retroflexus, Setaria viridis, Chenopodium album, Echinochloa crusgalli and Chloris virgata. This outcome suggested some active compounds in the root exudates of Flaveria bidentis can inhibit the germination, seedling elongation and root length. The dichloromethane extract of root exudates was identificated by GC-MS, and 29 kinds of compounds, including esters, hydrocarbons, ketones, thiazole, amines, etc. were obtained and the phthalate n-octyl ester, phthalate 2-ethylhexyl ester were proved to be allelochemicals. The culturing solution of root exudates was separated through the resin column and silica gel column and a component inhibiting seedling height, root length and fresh weight of wheat was got. There were 6 kinds of organic compounds in this component including dioctyl phthalate, 1,2-phthalate, mono(2-ethylhexyl) ester by GC-MS.  相似文献   

15.
辣椒根系分泌物化感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根系分泌物是引起连作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了辣椒根系分泌物对自身的化感作用及根系分泌物中有机化合物种类。根系分泌物为水培获得,处理采用盆栽,有机化合物利用气质联用仪(GC-MS)测定。结果表明:根系分泌物中的化感物质,对辣椒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对生理有非常明显的伤害作用。这种作用随根系分泌物处理的含量增加、处理时间延长而加强。根系分泌物处理后,辣椒的根、茎、叶均受到影响,其中根鲜重受到的抑制作用最大,辣椒根系活力、抗氧化的保护酶(SOD,POD,CAT)活性明显下降,逆境生理指标丙二醛(MDA)生成量和相对电导率值明显增大。辣椒根系分泌物对辣椒有自毒作用。辣椒根系分泌物的化感物质共有24种。  相似文献   

16.
吴凤芝  周新刚  包静 《中国农业科学》2012,45(21):4415-4427
【目的】探究NaCl胁迫与根系分泌物成分的关系。【方法】以耐盐和盐敏感两个黄瓜品种为研究对象,NaCl浓度分别为0、100、200和300 mmol•L-1,研究两个黄瓜品种在不同生育期根系分泌物中可溶性糖、氨基酸种类与含量以及其它化合物种类的变化。【结果】定植后50 d,除300 mmol NaCl•L-1处理外,耐盐品种根系分泌物中的可溶性糖含量高于盐敏感品种。从黄瓜根系分泌物中共检测出16种游离氨基酸,定植前耐盐品种的氨基酸种类和含量均高于盐敏感品种;定植后30 d,盐敏感品种在NaCl胁迫下和耐盐品种在100、200 mmol NaCl•L-1 浓度下氨基酸总含量低于非NaCl胁迫;各处理氨基酸的种类和总含量在定植后50 d高于定植后30 d,在200、300 mmol NaCl•L-1处理下,盐敏感品种氨基酸总含量高于耐盐品种,其它处理为盐敏感品种的氨基酸总含量低于耐盐品种;定植后70 d,氨基酸总含量高于其它两个时期,除300 mmol NaCl•L-1处理,盐敏感品种氨基酸总含量高于耐盐品种。盐敏感品种同一处理的根系分泌物中苏氨酸、丝氨酸、甘氨酸的含量低于耐盐品种,而半胱氨酸的含量高于耐盐品种。GC-MS检测发现,黄瓜根系分泌物中可能存在65种化合物,化合物种类在定植后30 d有高于其它两个时期的趋势,而总含量在定植后50 d有高于其它两个时期的趋势。300 mmol NaCl•L-1处理的盐敏感品种根系分泌物中的化合物总含量在3个取样时期均高于耐盐品种。【结论】根系分泌物中可溶性糖含量的高低受盐胁迫程度以及黄瓜生长时期的影响,盐敏感品种的可溶性糖含量相对较高。盐胁迫可以增加根系分泌物中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和黄瓜生长时间的延长,各处理GC-MS检出的化合物种类和总含量呈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地黄根系分泌物生物活性研究及化感物质的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砂粒为培养地黄苗的基质,利用XAD-4柱循环收集地黄根系分泌物,通过对地黄、莴苣、芝麻、萝卜的生物测定,将有影响的组分进行GC-MS物质鉴定。研究结果显示:根系分泌物的酸性组分和中碱性组分对作物胚根和胚芽伸长都有抑制作用,随添加量的增加抑制加强,其中对萝卜胚根的影响表现为低促高抑。分别将两种组分进行GC-MS物质鉴定,发现在两种组分中都含有长链脂肪酸和阿魏酸等常见的化感物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两种不同生长状况沙棘根系分泌物的差异,及其对土壤养分的影响。【方法】采用土培方法收集根系分泌物,利用GC/MS对两种不同生长状况的沙棘根系分泌物成分进行测定。【结果】①生长良好的沙棘根系分泌物有33种,主要为酸、胺、醛、酮和醇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分别为84.38%、8.42%、6.08%、0.66%和0.46%,生长较差的沙棘根系分泌物有28种,主要为酸、胺、酯和醛类物质,相对含量分别为72.41%、14.73%、8.76%和4.10%;②生长良好的沙棘根系分泌物中酚酸和有机酸相对含量为48.15%和20.23%,生长较差沙棘的为30.52%和7.48%,生长良好的沙棘脂肪酸相对含量为16%,低于生长较差沙棘的34.41%;③生长良好的沙棘根系分泌物中苯甲酸、肉桂酸和二苯胺相对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物质,生长较差的沙棘根系分泌物中苯甲酸、十四酸和二苯胺相对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物质。【结论】两种不同生长状况的沙棘根系分泌物在种类和相对含量上有所差异,这是造成土壤养分差异的原因之一,生长较差的沙棘根系分泌物中,十四酸和二苯胺相对含量较高,对沙棘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红豆草根系分泌物对7种杂草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红豆草化感效应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组织培养技术提取红豆草根系分泌物,研究不同浓度(0(CK)、12.5、25、50、100mg/ml)根系分泌物对反枝苋、狗尾草、野燕麦、龙葵、白茅、灰藜、稗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红豆草根系分泌物对7种供试杂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且处理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明显,当根系分泌物处理浓度为100mg/ml时,灰藜、反枝苋、野燕麦的萌发率分别只有6.6%、10%和10%,反枝苋、野燕麦、龙葵、稗草的发芽指数均小于1;100mg/ml根系分泌物对灰藜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达91.9%,对龙葵、白茅、狗尾草种子萌发的抑制率较低。[结论]红豆草根系分泌物对不同杂草的化感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20.
缺磷白羽扇豆根系分泌物收集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根系分泌物原位收集法和溶液培养收集法在分析缺磷白羽扇豆 (L upi-nus albus L .)幼苗根系分泌有机酸时的优劣性 ,同时分析了相应根组织、木质部伤流液和韧皮部汁液中有机酸的种类和数量。结果表明 :2种收集方法所获得的有机酸种类和数量并不完全相同。原位收集法能获得白羽扇豆不同根段分泌有机酸的状况 ,即排根主要分泌苹果酸、柠檬酸和反丁烯二酸 ,根尖主要分泌苹果酸、乳酸、反丁烯二酸 ,且所反映的有机酸分泌状况与相应根组织以及木质部伤流液中有机酸的种类和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溶液培养收集法可获得白羽扇豆整个根系分泌有机酸的状况 ,在其根系收集液中含有酒石酸、苹果酸、乳酸、顺丁烯二酸、柠檬酸、反丁烯二酸 ,但该方法在根系分泌物的收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引入了去离子水对根系的胁迫作用 ,增加了微生物的污染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