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分子生药学作为一门新生交叉学科已在诸如药材基源鉴定、组织细胞培养、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途径等研究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人参等贵细药材研究当中作用突出。随着人参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拓展,从分子水平阐述物质之间的关系,必然会在未来的人参研究中发挥其更大的作用。组培技术可以从分子水平上研究人参代谢产物是如何产生的,其中的关键技术是什么,哪种诱导子可以使其化学成分积累升高,这些都为大规模获得活性物质积累了数据。此外,建立分子水平指纹图谱以判断人参参龄、辨别药材真伪;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态因子与人参的互作关系都是分子生药学在人参研究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本综述总结以上研究基础,并对未来分子生药学在人参的研究中的作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高品质抗虫棉选育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抗虫棉的选育取得了可喜进展,但抗虫棉品种的纤维品质需要改良.因此,培育纤维长、强、细兼备的高品质抗虫棉是"十五"棉花育种的重点内容.石家庄市农科院在"九五"国家科技攻关的同时,就开始注重抗虫棉品种纤维品质改良研究,本文就我院高品质抗虫棉的选育结果略作分析,为我国抗虫棉品种纤维品质改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四川省"十五"蔬菜攻关资助下,开展了萝卜杂种优势利用研究,首次利用不育系选育杂交种投放市场,取得显著效果.其中用自育不育系038A与自育父本系016-2配制的杂交组合参加多级试验表现突出,2004年9月通过四川省审定,审定名为泸萝5号,审定号为川审蔬2004016.  相似文献   

4.
我国种业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分析了我国种业市场的发展潜力,总结了自"种子工程"实施以来在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并针对当前种业面临的形势,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正人参有调气养血、安神益智、生津止咳、滋补强身的神奇功效,所以被人们称为"神草",被拥戴为"中药之王"。人参之所以如此神奇,是由于它含有多种皂苷以及配糖体、人参酸、甾醇类、氨基酸类、维生素类、挥发油类和黄酮类等,对于增强大脑神经中枢、延髓、心脏、脉管的活力和刺激内分泌机能、兴奋新陈代谢等,都具有很高的医疗作用。人参是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茎约有  相似文献   

6.
水稻耐盐基因遗传及耐盐育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水稻是一种对盐浓度中度敏感的作物,耐盐性状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易受环境条件等影响,目前定位的耐盐QTL主要为苗期耐盐相关的,其中以第1、2、6和7染色体上居多.耐盐品种的选育方法主要为系统选育法,将杂交选育和胁迫组织培养、转基因等生物技术相结合,选育耐盐性强且品质优良的品种.本文阐述了国内外开展的关于水稻耐盐基因遗传及耐盐育种研究动态,并对今后耐盐育种的工作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科技与产品     
<正>转基因抗除草剂杂交水稻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由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选育的转基因抗除草剂杂交水稻"香125S/Bar68-1"于近期完成了湖南  相似文献   

8.
人参功能成分研究逐渐受到重视,除了人参皂苷为主要功能成分外,人参多糖因具有多种药理功效(如抗肿瘤、免疫调节、降多糖、抗疲劳等)而受到广泛关注。但对人参多糖的系统报道仍然较少,综述了人参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结构鉴定方法,以及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相关研究,为开辟更为广阔的新型功能型食品市场提供了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9.
我国彩色棉研究开发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我国彩色棉研究进展 据目前所知,我国各省各自分散开题立项开展彩色棉选育和产业化研究的单位有河南、四川、甘肃、湖北、湖南、浙江、山西、河北、江西等省10多个单位.经过几年的努力,其中已有不少单位在彩色棉选育上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如中国农科院棉花所1987年用陆地棉标准系TM-1作母本与棕色纤维的半野生种系Richmondi杂交,于1995年培育成彩色棉新品系"棕絮1号”.  相似文献   

10.
超级麦新品种选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阐述超级麦的含义、超级麦新品种选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超级麦选育的主攻方向与主要对策,为进一步选育优质、超高产品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人参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摘要:人参( Panax ginseng C.A.Meyer)是中国传统药用植物,世界上享负盛名。我国是世界上人参生产大国,中国人参产量占世界产量的一半以上。吉林省是中国人参产业大省,人参产业的发展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政府扶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自有品牌声誉逐年提高。但在国际市场的冲击下,我省人参产业却面临着转型升级、产品换代和附加值提高等问题。本文分析了吉林省人参产业的优势与弊端,初步探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先决条件、发展思路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12.
湖南棉花的优势分析及发展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湖南省在杂交棉高优势组合筛选、制种技术、高产配套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明显的竞争优势,为湖南杂交棉工程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在低酚棉与彩色杂交棉的选育与开发方面也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针对湖南棉花现有的研究优势,对今后的研究方向、重点、技术路线等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13.
人参(Panax ginseng C. A. Meyer)是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人参皂苷(Ginsenoside)是一类固醇类化合物,又称三萜皂苷,主要存在于人参属药材中。人参皂苷被视为是人参中的活性成分,因而成为研究的目标,其中Rg1是非常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研究发现,Rg1可快速缓解疲劳、改善学习记忆、延缓衰老,具有兴奋中枢神经作用、抑制血小板凝集作用。本研究试图采用人参皂苷介入中医治疗,探讨人参中的活性成分人参皂苷的生物医学功能,明确人参皂甙在缓解疲损、修复细胞组织方面的效应。研究表明,人参皂苷治疗有较好的止痛效果,且交互作用良好(P<0.05或P<0.01)。对双膝关节屈曲功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交互作用极好(P<0.01)。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提高,且交互作用极其显著(P<0.01)。总之,人参皂苷对高强度运动所致膝关节受损有着非常良好的缓解和修复等疗效。  相似文献   

14.
中国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的进展与策略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介绍了中国超级杂交稻育种的目标,技术路线和育种理论,综述了中国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的概况,以及在亲本选育,品种选育和分子育种技术等方面取得的进展,阐述了通过加强水稻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扩大亲本遗传差异,提高水稻生物学产量,改善水稻生理机能等技术策略,选育出综合性状优良的超级杂交稻新组合,进一步提高中国超级杂交稻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15.
苏北地区水稻纹枯病暴发原因及综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水稻纹枯病的发生规律、机理及其流行原因,提出了"加强品种选育,改善栽培环境,抓好适期防治,选用高效药剂"等综合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中国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45,自引:7,他引:38  
分析了当前我国杂交棉应用状况及其作用地位;从杂种优势的遗传特性、生化和分子基础等方面综述了杂种优势机理研究进展; 回顾了我国了棉花杂交种选育及制种方法研究所取得的成就; 同时指出我国当前杂交棉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已有的工作基础提出了我国棉花杂种优势利用今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桂圆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被称为"南方人参"。对桂圆复合果汁饮料、桂圆乳酸菌饮料、桂圆果酒、桂圆酸奶等桂圆产品的加工工艺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健康、营养的桂圆产品开发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为有效控制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在山东省的蔓延,最大限度减少菜农损失,山东省种子有限公司与以色列艾曼种子公司联合攻关,培育、试验成功了高抗黄花曲叶病毒病品种——朱雀,该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科研项目日前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玉米育种研究进展、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 河南省玉米育种研究进展目前,全省从事玉米新品种选育的研究人员主要集中在以河南省农科院为主的全省十几个地、市县农业科研单位及河南农业大学。“八五”以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科技人员的协作攻关,在种质创新与自交系选育、新品种选育等方面均取得了突出成绩,整体玉米育种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玉米良种的选育速度、水平高,而且应用范围广。使我省生产应用的玉米品种不断更新,目前,全省已进入第 6次品种更新。  相似文献   

20.
水稻抗旱性遗传育种与节水抗旱栽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水稻抗旱性研究是当前水稻研究的热点问题,培育抗旱性水稻品种并实现品种的节水抗旱栽培对于节约水资源、实现水稻的稳产高产都具有重要意义。有关水稻抗旱性的研究,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分别就抗旱性指标、抗旱性生理生化机制、抗旱性及相关性状基因定位及克隆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积极的研究成果。综述了水稻抗旱性的遗传定位、基因克隆,品种的选育方法及国内外在抗旱性品种选育上取得的成绩,概述了节水抗旱栽培技术,并对当前水稻抗旱性研究进行了总结,这将为今后水稻抗旱性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