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麦冬多糖含量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测定麦冬多糖含量。结果表明,麦冬多糖占麦冬总干重的40.4mg.g-1,RSD=2.48%(n=5),总糖供试液和单糖供试液的平均回收率分别是100.4%(RSD=0.17%)和101.1%(RSD=0.62%)。试验表明,DNS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简单易行,且重现性好,可作为麦冬多糖含量的常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测定甜玉米还原糖和蔗糖含量的3,5-二硝基水杨酸法和酶法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两者在育种中的应用。结果显示:酶法的测量准确度比3,5-二硝基水杨酸法高,且其稳定性和重现性都优于3,5-二硝基水杨酸法。通过两种方法对10个甜玉米杂交种种子的还原糖和蔗糖含量的测定,证实了两种方法在甜玉米还原糖和蔗糖含量的检测上是一致的。从育种实践考虑,酶法适于样品数较小的检测,3,5-二硝基水杨酸法更适合于大批量样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椰子纳塔发酵液中总糖含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椰子纳塔发酵液中总糖含量的测定方法.探索了吸收光谱、显色剂用量、显色时间、HCI浓度等测试条件.结果表明,波长550 nm处溶液的吸光度与葡萄糖含量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0.2~11.0 mg/mL,R=0.9994;最佳显色剂量为2 mL.最佳显色时间为2 min,最佳水解总糖的HCI浓度为3 mol/L,样品平均回收率为100.08%(RSD=1.38%,n=5).说明该方法重复性好,可作为常规分析方法使用.  相似文献   

4.
用3,5-二硝基水杨酸试剂测定还原糖是目前应用较多的方法之一。该法虽是一种比较经典的方法,但其最低检测下限及显色试剂的配制、用量等有待进一步改进。本文就此进行一些对比试验,以使该法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5.
周向军  高义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297-17298
[目的]为荠菜多糖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测定了荠菜还原糖的含量并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确定了其最佳测定条件。[结果]在0.5~1.5ml的范围内,吸光度随着DNS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当DNS的用量大于1.5m1时,吸光度基本不变。在4~6min内,吸光度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大;6min后吸光度基本稳定。在70~90℃内,吸光度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反应温度超过90℃后,吸光度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而趋于稳定。放置20min后吸光度达到最大。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的荠菜还原糖含量为1.002%,总糖含量为7.3393%,多糖含量为6.3373%。[结论]该试验确定的DNS比色法的最佳测定波长为510nm,最佳DNS用量为1.5ml,最佳反应温度为90℃,最佳反应时间为6min,最佳放置时间为20min。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化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用于测定D-半乳糖醛酸含量的条件。[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测定D-半乳糖醛酸含量的测定条件。[结果]单因素试实结果表明,利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D-半乳糖醛酸含量的优化条件为:测定波长540 nm,DNS用量4.0 ml,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5 min,最佳测定时间60 min内。此条件下回归方程y=1.0226x-0.2784,回归系数r=0.9997,平均回收率99.96%,D-半乳糖醛酸含量测定范围0.5~1.1 mg/ml,统计分析表明,该方程显著存在。[结论]多次实验验证,该方法测定D-半乳糖醛酸含量时操作简单、准确度高、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7.
利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菜用甘薯叶中的多糖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对菜用甘薯叶片还原糖和总糖的吸收光谱、测定和提取条件进行研究,以间接测定多糖含量。结果表明,菜用甘薯叶片中还原糖的最适检测波长为493 nm,DNS显色剂用量为2.0 mL,显色反应时间为10 min,显色反应后静置时间10 min。还原糖及总糖样品液提取水浴温度为100℃,水浴时间为30 min;总糖样液酸解时盐酸用量为2.0 mL,沸水浴时间为20 min。此方法精密度、重现性和回收率符合实验要求,可准确测定菜用甘薯叶片中的多糖含量,实现了对菜用甘薯叶片中还原糖、总糖和多糖含量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还原糖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用3种不同的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不同马铃薯品种块茎中还原糖含量,结果表明:方法二的准确性和精密性均好于其余2种方法,且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9.
宋凤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183-5184
[目的]分析刺山柑果实中还原糖及总糖的含量。[方法]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对刺山柑果实中还原糖及总糖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应用水提法(100℃)提取的刺山柑果实中还原糖的含量在11.6%左右,提取温度对提取结果有明显影响;刺山柑果实中的总糖含量在24.5%左右。[结论]刺山柑果实中还原糖和总糖含量相对较高,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0.
利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迎春5号、1344、银中杨、小黑14和施×斯韧皮部和木质部的还原糖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杨树品系韧皮部还原糖含量之间的差异性不显著(P>0.05),而木质部还原糖含量在健康和被害两种情况下的差异性都显著(P<0.05).被害韧皮部的还原糖含量与被害率有较强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烟草种子萌发过程中总糖及还原糖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烤烟品种K326和白肋烟品种TN86种子为实验材料,从种子吸水前0 h和吸水后的2 h,6 h,12 h,18 h,24 h,30 h,36 h,42 h,48 h,60 h,72 h,84 h,96 h,168 h和336 h分16个时期分析了烟草种子萌发时碳水化合物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种子萌发至168 h时,种子内可溶性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达最大值。此时,烤烟K326和白肋烟TN86种子,可溶性总糖分别是干种子的2.07倍和1.28倍,还原糖含量分别是干种子的15.27倍和10.61倍。随后可溶性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均开始下降,至萌发结束时(336 h)二者均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2.
利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迎春5号、1344、银中杨、小黑14和施×斯韧皮部和木质部的还原糖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杨树品系韧皮部还原糖含量之间的差异性不显著(P0.05),而木质部还原糖含量在健康和被害两种情况下的差异性都显著(P0.05)。被害韧皮部的还原糖含量与被害率有较强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还原糖和总糖是评价烟叶化学成分的两个常用指标,而生态因素对二者造成的影响要大于品种等其他因素,因此适宜的生态条件才可能生产出糖类含量适中、化学成分协调的烤烟。分析了影响烤烟还原糖、总糖含量的重要因素,概述了温度、光照、海拔、土壤水分、土壤养分等生态因素对烤烟还原糖、总糖含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利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小青杨、小青×黑杨、小黑杨、香杨、27年生和40年生小叶杨韧皮部和木质部的还原糖含量。结果表明:各杨树品系木质部的还原糖含量远远低于韧皮部的含量,且韧皮部的还原糖含量差异显著。不同杨树品系韧皮部和木质部的还原糖含量与被害株率没有相关性。在27年生同一品系小叶杨树中,虽然不同高度的还原糖含量差异不显著,却与被害株率呈现紧密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近红外技术测定成品卷烟中总糖和还原糖及绿原酸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邓发达  朱立军  戴亚  王鹏  施丰成  尚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181-6182,6188
选取国内外112个卷烟样品,采用近红外方法建立其总糖、还原糖和绿原酸含量的近红外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外部检验。结果表明,总糖、还原糖和绿原酸预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2.06%、2.47%和3.34%;t检验结果表明,样品的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包可翔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8):4486-4488
[目的]研究翠碧1号烟叶糖类物质在不同生态区域的分布特征,为卷烟配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13个乡镇翠碧1号烟叶样品的总糖、还原糖和淀粉含量进行聚类分析,并且进行类间方差分析。[结果]上部烟叶中永定湖雷和上杭庐丰样品的淀粉含量在0.05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地点样品,武夷柘洋、浦城临江和浦城永兴聚为一类,其样品的总糖、还原糖和淀粉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地点样品;中部烟叶中永定湖雷和上杭庐丰的总糖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地点样品,淀粉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地点样品;下部烟叶中永定湖雷样品的还原糖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地点样品,淀粉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地点样品,武夷柘洋和浦城忠信烟叶样品的还原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地点样品。[结论]翠碧1号烟叶总糖、还原糖和淀粉含量在13个乡镇间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在卷烟配方中,可以根据需要按产地归类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