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光温室冬春番茄-越夏茼蒿-秋茬芥蓝栽培模式试验,突出短平快、精细特的蔬菜产销特点,提高温室周年利用率,实现增产增效,每亩产值达1.5万元以上,效果显著。现将这一栽培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茼蒿,为菊科植物茼蒿的茎叶,菊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茼蒿可药用,我国主要做食用。欧洲将茼蒿作花坛花卉。本文对茼蒿在西藏的日光温室的栽培技术试验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3.
冬暖式大棚生产是保护地生产的主要形式之一 ,高温高湿天气 ,大棚生产基本处于空闲状况 ,充分地利用大棚休养期进行越夏蔬菜栽培技术 ,将从根本上解决大棚休闲期利用和越夏蔬菜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主要技术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选用优良品种 ,精耕细作由于受前茬作物生产影响和雨水较勤 ,土壤十分板结 ,应将土壤深翻细耕 ,随整地施入一定量的有机肥料 ,同时加大氮肥投入 ,将畦面耙细耧平防止低处积水。选用优良耐热品种 ,如菠菜选用日本大叶菠菜种 ,茼蒿选用光杆小叶种子。播种前将种子放入20℃~25℃温水中浸泡5小时~6小时 ,后再…  相似文献   

4.
对茼蒿在生长过程的适宜温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茼蒿植株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25℃。在15~30℃的条件下,茼蒿均能生长,但在20~25℃的条件下,生长速度最快,且植株的株高、茎粗、叶片数、根体积、地上部鲜质量、地下部鲜质量、植株鲜质量等形态指标均极显著高于15、30℃时的水平。大叶茼蒿对于30℃高温忍耐能力大于小叶茼蒿,小叶茼蒿对于15℃的低温忍耐能力大于大叶茼蒿。  相似文献   

5.
茼蒿也称蓬蒿、蒿子秆、春菊等 ,是人们喜食的一种绿叶蔬菜 ,其质地柔嫩 ,有独特的清香味 ,一般有大叶茼蒿、小叶茼蒿、蒿子秆 3种 ,北方温室种植常以小叶茼蒿为主。现将茼蒿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 品种选择北方日光温室一般宜选早熟、抗病、丰产性好、适宜温室种植的小叶茼  相似文献   

6.
茼蒿具有适应强、生长周期短、产量高,经济效益可观,茼蒿农药残留少等特点,本人根据在生产中试验、示范,掌握了一套茼蒿的丰产栽培方法及病虫害的防治新技术,以指导农户有效的掌握茼蒿的种植方法和防治技术,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利用家用微波炉(微波输出功率为900 W,额定微波频率2 450 MHz),对采后茼蒿进行11 s的微波处理,观察处理后茼蒿的营养品质及其贮藏寿命。结果表明:微波处理能有效地保持茼蒿外观品质,减缓茼蒿含水量以及有机酸、Vc和蛋白质含量的下降,延长贮藏寿命2~3 d。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溴氰菊酯在茼蒿上的残留特性和安全风险。[方法]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检测研究溴氰菊酯在茼蒿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及最终残留量。[结果]溴氰菊酯在茼蒿中的半衰期为3.9~4.5 d,药后14 d消解92%以上。溴氰菊酯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6.5~7.4 d,药后14 d消解79%以上。25 g/L溴氰菊酯乳油18.750、28.125 g a.i./hm~2,施药3、4次,末次施药后5 d收获的茼蒿中溴氰菊酯残留量均低于2 mg/kg。推荐溴氰菊酯在茼蒿上的安全间隔期为5 d。[结论]试验结果为溴氰菊酯在茼蒿上的安全合理使用及制定溴氰菊酯在茼蒿上的最大残留限量国家标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飞燕草、木茼蒿等切花因夏季高温(地球变暖)导致生长不良、收获期推迟,产量下降、品质降低等造成农户收益降低。以下从技术层面阐述应对高温的方法。1木茼蒿切花用的木茼蒿生产性能低下是因地球变暖引起的近年经常出现夏季高温造成的。1.1木茼蒿原产地是位于气候较温暖夏季并不那么炎热的大西洋加那利群岛和马德群岛一带。17世纪末木茼蒿传到欧洲。经过改良后的品种在江户  相似文献   

10.
茼蒿是上海市民喜欢的绿叶菜品种之一。为满足上海地区绿叶菜的市场需求,在总结茼蒿在上海地区种植的时间安排及环境条件的基础上,从品种、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环节,介绍了上海地区茼蒿春秋两季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1.
水分和氮肥形态对盆栽茼蒿产量及Ca、Fe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分和不同形态氮肥配比对茼蒿产量及Ca、Fe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水分条件下,茼蒿的Fe含量随NH4-N比例的增大而增加;Ca含量随NH4-N比例的增大而减小。茼蒿的产量、叶绿素含量随NO3-N比例的增大而降低。同一施肥条件下,茼蒿的Ca、Fe含量,叶绿素含量,产量均以中水(W2)处理最高。  相似文献   

12.
《北京农业》2007,(23):32
<正>茼蒿为菊科植物茼蒿的茎叶,又叫蓬蒿、蓬蒿菜、蒿菜。南北各地皆种,以肥嫩者为佳。茼蒿有蒿之清气、菊之甘香,又因花形似菊,所以也被称为"菊花菜"。  相似文献   

13.
堆肥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上茼蒿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堆肥施入重金属Cu、Cd污染土壤后对蔬菜品质和产量的影响,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堆肥用量下茼蒿品质、产量和重金属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堆肥用量的增加,茼蒿产量、粗蛋白、Vc、P和K含量先显著增加后降低,而茼篙可溶性糖含量呈先显著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堆肥量的增加显著降低茼蒿中Cu含量,比对照最多降低35.5%.茼蒿地上部Cd、根部Cu和Cd含量呈先显著降低又上升的趋势.茼蒿地上部Cd含量在堆肥用量为20 g·kg1时达最低,根部cu、Cd含量与对照相比最多分别降低20.1%和39.5%.对于污染地区的茼蒿种植,试验堆肥的适量施用是切实呵行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初步研究了利用人工饲料及茼蒿(Chrysanthemum coronarium Mill.)饲养向日葵螟(Homoeosoma nebulel-lum)幼虫的方法,结果表明:在人工饲料、管状小花开花50%及100%的茼蒿花头三种不同的基质饲养葵螟幼虫,其幼虫存活率、化蛹率及成虫羽化率基本一致,均可正常发育;开花50%和100%的茼蒿花头,一龄幼虫都可钻蛀危害,可以利用茼蒿花头在室内饲养葵螟幼虫。  相似文献   

15.
蔡德华 《北京农业》2006,(12):23-25
1.作物组成及其耕作关系 1.1作物组成大棚平菇、马铃薯、茼蒿、春玉米、木耳(1)、小麦、夏玉米、木耳(2) 1.2作物间套复关系大棚平菇-马铃薯、大棚平菇-茼蒿、马铃薯//茼蒿、茼蒿-春玉米、马铃薯//春玉米、春玉米//木耳(1)、马铃薯-木耳(1)、春玉米//木耳(1)-小麦、小麦//夏玉米、夏玉米//木耳(2).  相似文献   

16.
茼蒿别名蓬蒿、蒿子秆,由于它的花很像野菊,所以又名菊花菜,为1~2年生蔬菜。茼蒿的茎和叶可以同食,有蒿之清气、菊之甘香、鲜香嫩脆的赞誉。茼蒿胡萝卜素的含量为黄瓜、茄子含量的1.5~30倍。茼蒿既可在春、秋两季露地栽培,又可在冬季大棚生产,每季可收获3茬,亩产(667m2,下同)15  相似文献   

17.
不同光照强度对茼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适宜黑龙江省种植的小叶茼蒿为试验材料,采用平畦栽培,利用不同遮光率的遮阳网设置4种光照处理,通过测定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硝酸盐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产量及各项营养品质指标,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茼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叶茼蒿在光照强度为70%时,产量较高,蔗糖含量、还原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硝酸盐含量较低,而硝酸还原酶含量、叶绿素含量以及根系活力也相对较高,是相对适合茼蒿生长的光照强度。  相似文献   

18.
以春晓茼蒿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纸上发芽法、浸种催芽纱布发芽法、沙中发芽法等3种催芽方法开展催芽试验,探讨不同催芽方法对春晓茼蒿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沙中发芽法结果表现最好,发芽率达到87%;浸种催芽纱布发芽法次之,平均发芽率为78%;纸上发芽法效果最差,平均发芽率只有65%,未达到合格标准。建议茼蒿催芽采用沙中发芽法,有利于提高种子发芽率,为茼蒿种子检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无公害茼蒿高产栽培技术和主要病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无公害茼蒿高产栽培技术和病害防治技术,为茼蒿高产优质栽培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野茼蒿对镉的富集及其镉耐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镉(Cd)浓度(0、30、60、90、120、150、180mg.kg-1)胁迫下野茼蒿(Crassocephalum crepidioides(Benth.)S.Moore)的生长及其对Cd的富集特征。结果表明,随着Cd添加水平的增大,处理组野茼蒿的主根长、株高、叶绿素含量、根和地上部生物量均呈降低趋势,且主根长、株高、根和地上部生物量均显著低于对照植株;当Cd添加水平不断提高,处理组野茼蒿根和地上部Cd浓度呈显著增加趋势,而累积总量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但仍显著高于对照植株。处理Cd浓度为180mg.kg-1时,野茼蒿地上部Cd浓度最高,为1288.12mg.kg-1;处理Cd浓度为60mg.kg-1时,野茼蒿地上部Cd累积量最高,为每盆4.28mg。当Cd浓度≤90mg.kg-1时,野茼蒿生长正常,未出现Cd中毒症状。野茼蒿地上部Cd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分别为3.48~21.71和1.12~2.31。因此,野茼蒿对Cd具有较强的耐受性和转运能力以及其地上部对Cd的累积能力,适合于Cd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