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钢 《四川蚕业》2013,41(2):27-28
<正>近年来四川省果桑产业发展迅猛,果叶兼用、桑果鲜销、桑叶养蚕,成为广大蚕农增收新途径。据统计,2013年全省有果桑面积6666.7hm2,鲜果产值1.5亿元。但果叶兼用桑如何剪伐才能使桑树产果量大质优,同时保证养蚕用叶,进而提高667m2桑综合产值及效益?近期我们到攀西地区调研,当地业务部门及蚕农总结出果叶兼用桑剪伐及管理方式,可实现667m2桑产量质量效益最大化,现将其主要剪伐方式介绍如下。1德昌模式德昌果叶兼用桑,通常选用水肥条件较好的田地栽植。其栽植密度:行距1 m,株距0.5 m,667m2桑约1300株,树型低干。果叶兼用桑品种  相似文献   

2.
《四川蚕业》2018,(4):53-54
正传统栽培桑树,仅采摘桑叶养蚕,经济价值低,每亩最多饲养春、夏、秋、晚秋四季蚕,饲养量4张,按茧价35元/kg、养蚕单产按35kg计算,亩桑养蚕收入也仅5000元左右,不利于调动蚕农发展蚕桑生产的积极性。现在开展蚕桑资源多元化开发利用,在城市近郊或交通便利的地方推广的果叶兼用桑树栽培,栽桑采叶养蚕又产桑果,增加了亩桑综合效益,到桑果盛产期,每亩产桑果约200kg、按市场价  相似文献   

3.
朱德高 《四川蚕业》2020,48(1):17-19
蚕桑是富顺县传统特色优势产业。截止2019年底,全县有桑园面积2.4万亩(1600hm2),其中果叶兼用桑0.3万亩(200hm2),栽桑养蚕镇乡14个。年养蚕1.5万张,蚕茧单产达到39kg/张,蚕茧综合均价为41元/kg,张种养蚕收入1600元,蚕农售茧收入2400万。我县自贡裕民蚕种场年生产蚕种10万张,居全省普种生产第三位,蚕种产值550万元。  相似文献   

4.
根据桑树多元化利用的方式,将桑树品种分为专用桑和兼用桑,前者可分为饲料桑、食用桑和功能桑,后者可分为果叶兼用桑和多功能桑;提出了桑树多元化利用名词构建的思路,讨论了"栽桑必须养蚕"的阶段性限制条件。  相似文献   

5.
正赖常元,资中县球溪镇高坳村农民,今年61岁,一家5口人,近年来发展果叶兼用桑园,开展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带领村民发家致富,成为资中县蚕桑产业致富的典型。2015年1hm~2(15亩)果叶兼用桑园养蚕15张,蚕茧收入19350元,桑果收入47000余元,利用桑枝种植大球蘑菇收入15万元,桑园间作草莓0.13hm~2(2亩)收入45000元,全年蚕桑综合收入达到26万余元。具  相似文献   

6.
果桑品种“大10”的引种与栽培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果用及果叶兼用桑品种大10,三倍体,由浙江省从广东省引进。经在浙江省种植表明,成林桑园每667m^2可产鲜果约1000kg,果型大、味甜,无籽;同时还可产桑叶约1600kg,桑叶养蚕叶质较好。耐寒性较弱,易感桑椹菌核病。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桑园的综合利用,提高蚕农的经济效益,进行桑草套作,蚕鸡套养。选择黑麦草、苦荬菜、菊苣三个品种,其产量高,适口性好,较耐荫。桑草套作牧草产量能够达到30000~45000kg/hm2,肉鸡一年能出栏四批,每只鸡2kg左右,纯利润3.5~5元,平均每667m2收入2000元左右。桑园植草、养蚕每年每667m2效益近4000元,比常规栽桑养蚕收入增加20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8.
蚕桑业一直是泰兴市的传统产业。当前,栽桑养蚕已成为本市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经调查,2006年泰兴市蚕农平均667m2桑收入在4660元以上,而增养“续春蚕”的蚕农平均667m2桑收入在5780元左右。就全年而言,上半年的春蚕、续春蚕生产比较稳定,风险相对较低;而下半年的中秋、晚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桑园的综合利用,提高蚕农的经济效益,进行桑草套作,蚕鸡套养.选择黑麦草、苦荬菜、菊苣三个品种,其产量高,适口性好,较耐荫.桑草套作牧草产量能够达到30 000~45 000 kg/hm2,肉鸡一年能出栏四批,每只鸡2 kg左右,纯利润3.5~5元,平均每667 m2收入2 000元左右.桑园植草、养蚕每年每667 m2效益近4 000元.比常规栽桑养蚕收入增加2 0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0.
蚕桑资源综合利用 促进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小毛 《四川蚕业》2011,39(4):12-13,35
<正>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们就已开始从事"果叶兼用桑"的选育和推广的研究。其中"保坎61号"果叶兼用桑年667m2产桑叶1650kg,桑果600~800kg,该品种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联合国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我们利用了果叶兼用桑的特性,集中科技优势,全力从事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研究与开发,并获得成功。根据近些年来市场调查的情况分析,其发展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我省在积极推进蚕桑产业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和提升竞争力等方面取得初步进展。当前,推进传统单一产业链向资源多元化发展转变逐渐形成业界共识,其中桑产业发展潜力巨大。目前发展的果叶兼用桑可以同时兼顾养蚕收入和桑果收入,经济效益显著,已经成为蚕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桑椹自古享有"民间圣果"、"中华果王"之美称,被医学界誉为"二十一世纪最佳保健果品",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列入"既是食  相似文献   

12.
余建盛 《四川蚕业》2012,40(2):53-53,54
<正>如何进一步提高亩桑产值,突破亩桑收入瓶颈,稳定产业基础?绵阳天虹丝绸有限责任公司组织技术人员,对涪城区蚕业发展的现状及桑资源开发利用产品情况进行调研,推行果叶兼用桑园建设、桑枝食用菌开发,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3.
由于经济发展而茧价持续低迷,近几年泰兴市桑园面积逐年减少,蚕农管桑积极性低落,养蚕数量、效益大幅下降,单纯的栽桑养蚕增收模式已经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为提高蚕桑生产的整体效益,泰兴市开展了以果叶两用桑代替原有桑品种、减少桑蚕饲养数量、增加桑果产量的技术研究,以发挥蚕农传统技术优势、提高桑园效益、增加蚕农收入。  相似文献   

14.
方小友 《蚕学通讯》2004,24(3):58-58
淳安县威坪镇林兴村村民钱有法,是淳安县的种桑养蚕大户.全家有6口人,其中劳动力3个,现有山地桑园面积0.4hm2.2003年共饲养蚕种14.75张,产茧618.5kg,产值1.22万元,平均张产42kg,667m2(即1亩)桑产茧103kg,667m2桑产值2 033元,蚕茧收入占其家庭经济总收入的86%,成为远近闻名的养蚕能手,山地桑园高产的典范.为何山地桑园也能够取得如此好的效益呢?综观他的种桑养蚕过程,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15.
桑粉虱发生为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明雄  赵虹 《四川蚕业》2004,32(4):26-27,34
蚕桑是德昌县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截至2003年,全县桑树种植面积近7万亩(1亩≈667m^2,下同),其中投产桑2万余亩,产茧量112.5万kg。栽桑养蚕已成为我县调整产业结构和农民长期增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周小毛 《四川蚕业》2012,40(2):39-39
<正>1分布与为害为了大力开发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果叶兼用桑在各地正逐步兴起,但桑葚菌核病在四川各大蚕区和果叶兼用桑基地的专业果桑园均有发生,而且已呈上升态势,桑葚菌核病一旦发生,将直接影响桑果农的收益,需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王蕾  徐春秀 《中国蚕业》2005,26(1):39-40
1蚕桑高产优质高效目标的提出 近几年来,海门市桑园面积稳定发展,生产水平逐年提高,蚕桑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之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如何进一步提高蚕桑生产的效益,增强行业竞争优势,这一课题摆在了广大蚕技工作者和蚕农面前.为此海门市蚕桑指导站和悦来镇农技站从做大做强蚕桑产业出发,围绕高产优质高效目标(667m2桑养蚕3张种,平均产茧100kg,收入1000元)进行技术研究,逐步在全镇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蚕桑是桐乡的传统优势产业,在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发展栽桑养蚕桐乡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域环境.2005年全市投产桑园面积1.07万hm2,实际饲养蚕种37.7万张,总产蚕茧1.56万t,蚕茧总产值3.36亿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15%,667 m2桑产值达到2 090元,养蚕户均产蚕茧收入3 300元.  相似文献   

19.
正桑蚕是横县的农业优势产业,在发展县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长期以来,栽桑养蚕大多是农民家庭经营为主要形式。蚕农既管护桑园,又采叶喂蚕,每个家庭多的种0.4~0.67 hm~2桑园,少的仅有667 m~2左右,用1~2个劳动力,每年养蚕收入6 000~50 000元,扣除直接投入后所剩无几,如果算上劳动力成本,基本上没什么利润。受劳力和蚕房限制,每户家庭一般最多只能经营0.67 hm~2桑,  相似文献   

20.
蚕桑是桐乡的传统优势产业,在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发展栽桑养蚕桐乡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域环境。2005年全市投产桑园面积1.07万hm2,实际饲养蚕种37.7万张,总产蚕茧1.56万t,蚕茧总产值3.36亿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15%,667m2桑产值达到2090元,养蚕户均产蚕茧收入3300元。蚕桑生产是时间性强、劳动强度大的密集型产业,茧丝绸产业是最早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产业,从栽桑养蚕到缫丝织绸,从生产加工到经营形成了紧密型产业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