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 ,油松梢小蠹 Cryphalus tabulaeformis Tsai et L i在豫北山区危害油松日趋严重。本文记述了该虫的生活习性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多毛切梢小蠹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毛切梢小蠹Tomicus pilifer Spessivtseff在河北省围场县燕柏林区1年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该虫主要危害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大树及幼树枝梢,严重影响林木生长。清理林地,饵木诱杀及化学防治等可有效降低虫口密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多毛切梢小蠹在通化地区的危害情况,发生规律和生活习性进行了研究,提出提高林木生长势、改善林内卫生状况可减少多毛切梢小蠹的发生,同时也阐述了人工、化学防治的具体措施和效果。  相似文献   

4.
赵美玲 《山西林业》2023,(S2):76-77
油松梢小蠹是是油松幼林的寄生性害虫。介绍了宁武县上河南油松梢小蠹的分布及为害特点,分析了油松梢小蠹为害现状、发生规律和爆发原因,提出了油松梢小蠹虫害的综合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5.
云南纵坑切梢小蠹的扩散危害及防治初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相似文献   

6.
7.
姜琳 《北京园林》2005,21(4):50-51
松纵/横切梢小蠹是危害油松的两种蛀干害虫.常伴随发生,均属于毁灭性蛀干害虫.介绍松纵/横切梢小蠹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危害特点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8.
9.
本文详细介绍了松纵坑切梢小蠹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以及防治措施,对以后防治松纵切梢小蠹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纵坑切梢小蠹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红  陈方 《贵州林业科技》2002,30(1):1-5,25
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 piniperda(L.)是一种严重危害松属植物(Pinus)的钻蛀性害虫。它具有隐蔽性强、破坏性大的特点,本文着重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在纵坑切梢小蠹的生物学、生态学和综合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目前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 piniperda)是四川云南松林区的重要蛀干害虫。该虫在攀西林区一年发生一代,具有梢转干和干转梢习性。成虫由梢转干的始见期为12月24日,高峰期为3月2日至3月25日,高峰期不明显,结束期为5月24日,历期为146天。成虫由梢转干盛期的林间平均温度为16.5℃,相对湿度55%。梢转干盛期是当地梨花盛花期。成虫干转梢的始见期为4月16日,高峰期为5月28日至6月16日。  相似文献   

12.
松纵坑切梢小蠹和横坑切梢小蠹在云南松蠹害木上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经对36株蠹害木作解析,发现纵坑、横坑切梢小蠹虫在云南松蠹害木上的虫种分布、虫口密度,因危害程度——枯萎木、濒死木和树木部位不同而异。林内衰弱的松树先受纵坑切梢小蠹的侵害,导致松树成片枯死主要是后来侵害的横坑切梢小蠹虫。  相似文献   

13.
14.
2000年5月至2001年5月,研究了云南切梢小蠹与横坑切梢小蠹蛀梢期的种间竞争,比较了2种松小蠹在其寄主云南松树冠的垂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月份2种松小蠹在云南松树冠的垂直分布的存在差异,并随着月份的变动而发生变化.横坑切梢小蠹多危害较细的松梢,而云南切梢小蠹多危害较粗大的松梢.2种松小蠹的其它蛀梢习性(危害梢的年龄、攻击部位、蛀道长度等)文中也进行了比较.结论,云南切梢小蠹对云南松树梢的攻击能力强于横坑切梢小蠹.  相似文献   

15.
小蠢是危害油松的蛀干类害虫之一,因其危害部位隐蔽、世代交替、且发生数量极大而给防治带来困难。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连续2 a通过物理、化学、性诱剂引诱等方法对油松小蠢进行防治,截止2013年7月,圃地内大、小油松树势已基本恢复,小蠢发生基本不构成危害,树木的保存率达到98%以上。  相似文献   

16.
纵坑切梢小蠹的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 piniperda Linn。是我国近年来严重危害松属植物的害虫这一,尤其在云南省造成大面积云南松枯死,危害相当严重。根据其寄主林木的经济价值、危害的严重程度及进一步传播蔓延的可能性等,对其危险性进行了分析与评估。结果表明,纵坑切梢小蠹在我国南方地区属于中度危险的森林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松纵坑切梢小蠹防治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采取营林措施预防,平均梢被害减退率可达到73.5%;林间设置饵木诱杀,平均越冬虫口减退率可达到56.7%;利用聚集信息素诱捕器诱捕,平均梢被害减退率可达到82.2%;根部喷施8%氯氰菊酯微胶囊水剂200倍或1.5%对硫磷粉剂,杀虫效果均在95.0%以上;在平均气温20℃条件下,利用56%磷化铝颗粒剂12 g.m-3熏蒸饵木,第5天的杀虫效果达到100.0%。  相似文献   

18.
松纵坑切梢小蠹酯酶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分析了研究了松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 piniperda)各虫期及不同性别酯酶同工酶(Eet)的酶谱,从多次实验中求出松小蠹酯酶同工酶的相对迁移率,并用昆虫酯酶同工酶来分析昆虫的行为活动,此项研究尚属首次。研究结果表明,松小蠹酯酶同工酶具有5~7条谱带,Est4和Est5是松小蠹酯酶同工酶的特征谱带;在不同的发育时期,Est1~Est3和Est6~Est7的酶带数和  相似文献   

19.
纵坑切梢小蠹是欧亚大陆的主要森林害虫之一。文章系统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分子生物学技术。包括PCR扩增后电泳分析、PCR-RAPD、PCR—RFLP分析和DNA序列分析等技术在纵坑切梢小蠹研究中所取得的一些重大成果,重点介绍了纵坑切梢小蠹起源及与近缘种的遗传学关系等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纵坑切梢小蠹综合防治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