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彗星兰为兰科彗星兰亚族彗星兰属植物,与蝴蝶兰同属于万代兰族单茎类的附生兰,是马达加斯加原产的特有兰花。其原生种广泛分布于热带非洲、马达加斯加岛及斯里兰卡,植株外形差别极大,大的高度可达2m,有多分枝,花径可达20cm以上。小的高度在10~12cm,花径最小的仅6mm。常绿附生,也有石生及地生。开花时间  相似文献   

2.
<正>天鹅兰又称鹅颈兰、肉唇兰,因花朵的花柱长而弯曲,状似天鹅的颈部而得名,为兰科鹅颈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全属约有34种,多数原产于巴拿马、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巴西、圭亚那、秘鲁和厄瓜多尔西部等山区低地雨林树上,是热带雨林中树上的气生兰。我国广东兰花市场上出售的天鹅兰盆花大多来自台湾。天鹅兰植株丛生,假鳞茎棒状,基部被白色叶鞘包裹。叶卵形或矩状长椭圆形,总状花序下垂,生于茎顶部叶液,花雌雄异株,雄花和  相似文献   

3.
正龙须藤别名羊蹄藤、乌郎藤、过岗圆龙等。为豆科羊蹄甲属植物,国内产于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和贵州等地。国外主要分布于越南、印度尼西亚、印度等地。龙须藤喜光照,较耐阴,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多生于低海拔至中海拔的丘陵灌丛或山地疏林和密林中。根系发达,穿透力强,常生于岩石、石缝及崖壁上。龙须藤有卷须,嫩枝和花序薄被紧贴的小柔毛。叶纸质,卵形或心形,叶柄纤细,略被毛。总状花序狭长,腋生,有时与叶对生或数个聚生于枝顶而成复总状花序,被灰褐色小柔毛。花期6~10月,果期7~12月。  相似文献   

4.
<正>贝母兰又名慈姑兰,以其假鳞茎外形似慈姑而得名。为兰科贝母兰属多年生植物,全属约有200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南缘至大洋洲。我国也是贝母兰属的分布区域之一,有野生原种约26个,主产西南、华南和西藏等地。大多数种类生于海平面至海拔3100m的高山上,附生潮湿的树干上和岩石上,常成片生长,铺满整条树干或整片石壁。近年来,贝母兰属有许多新发现的种类以及园艺栽培种,花量极大,花色美丽,极具观赏价值。许多品种能够在较冷凉的地区种  相似文献   

5.
正万代兰是具有南国情调的洋兰。一支花茎上可开出几朵较大的花,雍容华贵,花姿优雅动人。常作为盆栽、吊挂装饰及切花供瓶插或其他花艺设计之用,为室内装饰的重要花材。万代兰又称万带兰,为兰科万代兰属典型附生兰,与卡特兰、石斛兰不同,为单轴茎的热带兰,没有假鳞茎,有明显茎干,坚固而直立。植株差异大,小株高30cm左右,大植株可达2m以上。  相似文献   

6.
大花鹤顶兰     
在云南西双版纳的林下湿地上,能够见到一种十分美丽的兰科植物——大花鹤顶兰。它的假鳞茎圆锥形,具2—6枚叶,叶片长达70厘米,宽10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收窄为长柄。花葶侧生于假鳞茎上或叶腋,长达1米,总状花序有花8—18朵。花大,直径达10厘米。萼片和花瓣矩圆形,长5厘米左右,内面  相似文献   

7.
正齿舌兰又称齿瓣兰,因花的唇瓣形似齿状凸起而得名。花型独特,具特长的圆锥花序上的花朵,大而色彩鲜艳,在洋兰中是较易开花的品种,深受人们喜爱。齿舌兰为兰科齿舌兰属植物,全属约有原生种100多个,全部来自美洲热带及亚热带地区,自墨西哥、西印度群岛经中美洲至南美洲安第斯山,在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及委内瑞拉境内,海拔1500~3500m的气温凉爽、湿度较高的雨林地区,生长在林下或附生于树干上,也有少数分布于温暖的低海拔地区。  相似文献   

8.
<正>腋花兰又称肋茎兰、帽子兰、叶心兰,是兰科腋花兰亚族腋花兰属植物,是美洲热带地区中最珍奇类观赏植物之一。其花大多数较小,但形状奇特,花序着生于茎顶端,出现在叶片主脉的基部。总状花序或单花,以深绿色的叶片衬托出一朵朵或一串串美丽的艳丽花朵,非常醒目诱人。欧美、澳洲、日本和我国台湾等已被引种和栽培,并进入商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9.
<正>穗花兰又名黄穗兰、穗花一叶兰、长穗兰,因其小花排列如禾穗而得名,为兰科足柱兰属多年生气生兰。其假鳞茎密集,近丛生,有光泽。叶单生,总状花序,花序轴常略左右曲折,花二列,萼片狭椭圆形或长圆形,花瓣长圆形或椭圆形,花期10~11月。穗花兰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的缅甸、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几内亚,全属约有100种,我国台湾省南部有野生分布。黄穗花兰花淡黄至鲜黄色,小型,有淡香。红穗花兰花淡红色,花较垂直,花小、密生。橙色穗花兰花橙色,有淡香。长穗花兰花黄色,着花量多。  相似文献   

10.
<正>堇花兰又名米尔顿兰、堇色兰、美堇兰等,为兰科堇花兰属多年生常绿附生型草本植物,全属约有20种以上,多数原产于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巴西西部等山区高原地带,附生于林中树上或湿石上,我国云南、海南、广东、广西等地也有野生分布。堇花兰株高约30cm,在叶片的基部着生扁平的假鳞茎。与其他洋兰相比,叶色较浅,呈泛白的黄绿色。从假鳞茎与叶中间伸出的长花茎上开出直径为10cm的大花,且  相似文献   

11.
<正>毛兰为兰科毛兰属附生植物,全属约有550个原生种,与石斛属有近缘关系。广泛分布亚洲和大洋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43种,分布于华南、西南各省区,其中以贵州、广西、云南等地为野生自然分布中心。毛兰为附生兰,少数地生,具假鳞茎或芦苇状茎。叶少数至多数,通常生于假鳞茎顶端或近顶端的节上。叶质厚或呈短棒状肉质,条形或矩形。花序侧  相似文献   

12.
大花鹤顶兰和仙笔鹤顶兰均属兰科鹤顶兰属植物。大花鹤顶兰假鳞茎圆锥形,具2—6枚叶。叶片矩圆状披针形,长达70厘米,宽达10厘米。花葶侧生于假鳞茎上,直立,圆柱形,长达90厘米,总状花序具多数花,花大,直径7—10厘米,唇瓣具艳丽色彩。花期3—5月份。是一种理想的观赏花卉。仙笔鹤顶兰假鳞茎近圆柱形,鳞茎粗3—5厘米,长20—30厘  相似文献   

13.
<正>吊桶兰又称盔兰、胄花兰,花的唇瓣外形呈盔状,又似一个倒吊的木桶而得名。吊桶兰为兰科奇唇兰亚族吊桶兰属兰花,多年附生草本,花期多在夏秋两季,也有部分品种在春季开花。花朵观赏期较短,仅持续5~7天。吊桶兰全属约有61种,分布于中、南美洲热带地区,常生长于潮湿的低地森林的树上蚁巢中,属高温性热带兰,喜半阳及空气湿度较大的环境,冬季休眠。全年生长适温为18℃~30℃,冬季需要维持在15℃以上才能正常越冬。  相似文献   

14.
<正>狐狸尾兰是一种花色艳丽的典型热带附生兰花,因其粗壮的圆柱形总状花序似狐狸尾巴而得名。原名钻喙兰、海南钻喙兰、狐尾兰等,是海南野生名优兰花之一,也是近年年宵花市的高档年花。狐狸尾兰是兰科钻喙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株高30~60cm,肉质气生根发达,叶互生,茎直立具数节,不分枝。叶肉质厚,长带状,外弯,深绿色有光泽。花具总状花序、腋生、下垂,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的兰科植物中,有些野生兰花也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值得引种栽培。禾叶竹叶兰 (Arundina graminifolia)生长于阳坡,较耐旱,植株高40—80厘米,总状花序顶生,具数朵花,直径3—5厘米,紫红色,十分鲜丽,花期9月,分布德化、永春、永泰、漳平等县,分布海拔300—900米。  相似文献   

16.
正蜗牛兰是兰科文心兰亚族蜗牛兰属植物,为热带树上附生的中小型兰花植物之一。全属仅8个原生种和3个变种,与文心兰属、齿舌兰和堇花兰属(密尔顿兰属)有近缘关系。广泛分布于南美洲的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及玻利维亚高海拔地区,19世纪初引入英国栽培,早期被称为齿舌兰属,后于1881年重新命名,将属名改为蜗牛兰属,因唇基胼胝体形似蜗牛而得名。  相似文献   

17.
正爪唇兰又称贡戈兰、飞雁兰、飞凤兰,花的形状像一只游弋的天鹅或飞翔的昆虫,又以其唇瓣尤似鹰爪而得名。爪唇兰为兰科奇唇兰亚族爪唇兰属植物,是中南美洲地区珍奇兰花,在欧洲早期就被引种栽培,至今已经在全世界广为栽培的吊篮式洋兰种类之一,其植株较奇唇兰和吊桶兰小,故更适合家居栽培。爪唇兰属植物约有65种,分布中  相似文献   

18.
正瓢唇兰是兰科瓢唇兰亚族瓢唇兰属大型落叶植物,是为数不多受欢迎的热带兰花植物之一。全属约有176个原生种和21个自然种,与妖精兰属、天鹅兰属和旋柱兰属有近缘关系。广泛分布美洲热带地区,从墨西哥到阿根廷,其中以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和巴西为野生分布中心。瓢唇兰为附生或地生兰,假鳞茎有节、粗壮、肉质,呈卵形、纺锤形或圆锥形,幼时完全被二列干膜质鞘包裹。叶数枚,二列,具折扇状的叶。叶椭圆  相似文献   

19.
<正>蜘蛛兰为兰科蜘蛛兰属大型植物之一,全属约有原生种16种,广泛分布于亚洲东南部,马来西亚、菲律宾、巴布亚新几内亚至印度尼西亚和太平洋岛屿。我国有1种,分布于广东、云南、海南和台湾等地,生长于海拔800~2200m的林缘湿石壁上或疏林中树上,大多为附生或地生,株形较大,有的株高可达1m多,花朵也较大,花形状如蜘蛛。蜘蛛兰为常绿附生草本植物。属单轴生长,茎坚实粗壮,常攀缘生长于树  相似文献   

20.
正文心兰又称舞女兰或跳舞兰,因其花朵像穿黄色或红色裙子的跳舞女郎而得名,为兰科文心兰属多年生植物,全属约有750种,分布于中美洲和南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以气根附生于树上或石上生长,是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我国台湾等地重要的盆花和切花三大洋兰之一。文心兰种类繁多,有的种类开花极多,花序长达2m,着花200余朵,也有大花种类,花梗短而直立,只开数朵花,花大而美丽,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