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消毒是控制家蚕传染性蚕病的有效手段。薰烟消毒剂“薰消灵”为新一代氯醛复合消毒剂,对感染家蚕的病毒、细菌和真菌性病原体均有强烈的杀灭作用,且对家蚕生长发育及茧质无不良影响,是一种高效、广谱、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的理想蚕用消毒剂。  相似文献   

2.
氯醛合剂为安徽省农科院蚕桑所等单位研制成功的蚕用广谱熏烟消毒剂,对家蚕主要病原体有杀灭作用。养蚕前消毒,每立方米4克剂量,补湿熏烟,密闭一夜,对家蚕7种主要病  相似文献   

3.
利用高氯制剂为主要成分研制出了一种新型蚕用熏烟消毒剂蚕熏安。为了明确其消毒效果及用于蚕业生产的安全可靠性,试验分别采用了培养基接种和蚕体接种等方法对家蚕多种病原体进行了熏烟消毒试验,并根据养蚕生产特点进行了毒性试验及安全性测试。结果表明:一定剂量的蚕熏安点燃后密闭一定时间可使家蚕生产中常见的大多数病原体完全失活,且对家蚕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达立净”是一种含有多种成分的新型蚕室蚕具消毒剂。经试验使用证明,该药剂对于家蚕的核型多角体、质型多角体、猝倒杆菌芽孢、白僵菌、米曲霉菌分生孢子、微粒子孢子等多种病原体,用喷洒或浸渍的方法消毒3 ̄5min,其杀灭效果为100%。特别是对于蚕具上的病死蚕污染物、血斑等,具有较强的渗透能力和洗净作用。  相似文献   

5.
配套蚕药筛选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室内试验与农村中试推广相结合的方法,自国内近年研制的常用蚕药中筛选出防病效果好、无环境污染,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的蚕用消毒剂“845”、蚕用氯霉素、灭蚕蝇三种优良蚕药。蚕用消毒剂“845”对家蚕病毒病、细菌病、微粒子病等病原有明显的杀灭效果,用于蚕室蚕具及蚕体蚕座消毒;蚕用氯霉素对防治蚕期败血病效果显,用于蚕期添食;灭蚕蝇对防治家蚕蝇蛆病有特效,用于蚕期添食或体喷,将三种高效蚕药按单张蚕种的用  相似文献   

6.
新型蚕用消毒剂对家蚕病原菌的消毒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一种新型蚕用消毒剂对几种家蚕病原微生物的消毒效果,结果表明:新型蚕用消毒剂中二氧化氯含量在100 mg/L时,除对曲霉菌杀灭不显著外,对家蚕其他各种病原菌都有良好的杀灭作用,杀灭时间10~30 min,完全符合养蚕生产要求。该药剂具有无刺激、广谱、高效、无毒、安全等优点,因此是一种理想的养蚕消毒剂。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含氯制剂和甲醛制剂对蚕粪以及地表土中家蚕微孢子虫孢子的杀灭效果和温度对杀灭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福尔马林液对蚕粪和地表层土中微孢子虫孢子的杀灭效果明显优于漂白粉液,其杀来效果受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石灰以价格低廉、容易购买、没有不良气味、消毒力强、无污染等特点成为养蚕生产中最普遍使用的消毒药物。生石灰(石灰块)的化学名称为氧化钙,加入水后生成粉状的熟石灰(氢氧化钙),具有强碱性。熟石灰和水结合后水解、离解出的氢氧根离子作用于病原体的蛋白质使之凝固变性而失活,钙离子影响病原体细胞膜的透性、破坏病原体核苷酸的正常代谢,最终达到杀灭病原菌的目的。一、使用方法1.蚕前消毒养蚕前常用石浆进行消毒。石灰对家蚕病毒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9.
克孢灵对家蚕微粒子孢子有杀灭作用,为了明确桑团桑叶使用克孢灵消毒对原蚕品质的饲养效果,用浓度为50mg·L-1的克孢灵喷桑树.结果表明,时蚕体的生长发育、生理机能、主要经济性状及制种成绩等无不良影响;蚕血清蛋白质的SDS-PAGE电泳也没有发现变化.  相似文献   

10.
消毒剂XD-A是本研究室以漂粉精为主剂,添加月苄三甲氯铵等辅剂,以合适的比例复配研制成的一种新型蚕用环境消毒剂。本文采用XD-A进行了一系列相关试验,消毒效果试验表明,在有效氯浓度为0.3%时作用15 min即可杀灭白僵菌、苏芸金芽孢杆菌等常见家蚕病原菌;生物学试验表明,有效氯浓度为0.1%作用10min即可杀灭家蚕核型多角体(NPB)和质型多角体(CPB);家蚕添食试验结果表明,XD-A对家蚕生长发育及茧质无不良影响;同时该消毒药液在敞口状态下,可以保持较高的有效氯浓度长达52 h。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家蚕病毒病是我国当前蚕业生产上为害十分严重的一种蚕病,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尤其在夏秋蚕时期,蔓延更加剧烈。目前对病原虽已初步探明,但传染規律、誘发因素等方面还不够清楚,因此尚无絕对控制其发生的有效防治方法。虽然如此,消毒还是防治蚕病的首要关鍵。目前預防蚕病的消毒药剂各有其优缺点:漂白粉消毒力虽强,但有效氯易于消失;福尔馬林单独使用,其消毒力对胃腸型脓病多角体消毒效果很差,消毒蚕室又必須密閉,遇低温会产生聚甲醛成白色沉淀,降低其消毒力等等。近年来中外学者对蚕病病原体的消毒药剂方面做了一些研  相似文献   

12.
为了明确蚕熏安在烟雾消毒过程中的杀菌机制和作用机理,通过显微观察和微生物试验以及理论分析等方法对蚕用熏烟消毒剂蚕熏安烟雾消毒的机理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结果认为:蚕熏安发烟时有效成分随烟雾在空间形成了固气溶胶,均匀分散于整个密闭空间,和致病微生物体有效接触,在环境湿度变化的情况下,杀菌能力不变,说明烟雾中的有效氯直接作用于病原体活性部位,而不完全依赖于次氯酸的产生,从而快速高效杀灭病原体。和普通氯制剂不同,蚕熏安在烟雾消毒的过程中对空气湿度和空间位置无特殊要求,可进行无水消毒,这对大蚕期的饲养管理是很有利的。  相似文献   

13.
养蚕生产过程中,在良种和良桑的基础上,消毒是一项很重要的关键技术.全面彻底的消毒能杀灭养蚕环境中的病原体,切断传染途径,从源头上控制蚕病的发生,确保蚕农增产增收.在养蚕生产过程中看似简单却又很重要的消毒技术往往被广大蚕农忽视,要么马虎从事,要么不得要领,以至消毒效果欠佳,导致大规模蚕病暴发,损失惨重.  相似文献   

14.
1 蚕具清洗 有的蚕农不将蚕具清洗就进行消毒,这样病原体被有机物覆盖或包裹药物不易渗透,起不到彻底消毒的作用.故在药剂消毒前,必须认真清洗蚕具,减少病原体,使病原体裸露,充分提高药剂的消毒效果,保证蚕不得病或少得病.  相似文献   

15.
有的养蚕户每期养蚕都进行消毒,可仍是发病,怎样提高消毒效果?现简要介绍如下:1.洗净蚕具不洗蚕具便消毒,蚕的病原体仍有可能被有机物覆盖或包裹,妨碍药物渗透,达不到完全消毒的目的,所以在药剂消毒前,应彻底洗净蚕具,既减少病原体,又使病原体暴露,有利提高药剂消毒效果。2.消毒要严改喷雾消毒为浸渍消毒,使药液充分渗透。熏烟消毒,蚕室须密闭,蚕具须保持6~12小时的湿润状态,否  相似文献   

16.
蚕用消毒剂XDJ-Ⅲ消毒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DJ-Ⅲ是以高氯制剂为主剂,配以增效、缓蚀、润湿及渗透作用的辅剂研制而成的新型复方消毒剂。本试验结果表明,该消毒剂对家蚕主要病原多角体病毒、卒倒菌芽孢、黑胸败血菌芽孢、白僵、绿僵、曲霉孢子及微粒子原虫等都有强烈的杀灭作用,而且具有渗透扩散性能好,腐蚀性低,对蚕无不良影响等特点。该药剂不但可以配成溶液对蚕室、蚕具、桑叶叶面进行消毒,而且可以进行熏烟消毒,可满足各种生产环境不同消毒条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二氧化氯对几种蚕体病原真菌、细菌的消毒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二氧化氯对几种蚕体病原真菌、细菌的消毒效果,结果表明,100~200ppm的二氧化氯水溶液能有效杀灭曲霉菌、白僵菌、灵菌和卒倒杆菌等蚕体病原,杀灭率可达100%,并且具有消毒迅速、适用pH广泛、无毒和无腐蚀性等特点,其效果远优于有效氯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人工紫外光和自然光照射以及消毒剂漂白粉对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孢子萌发和致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紫外光照射对裸露的白僵菌孢子有明显的杀伤作用,使孢子萌发率和对家蚕(BombyxmoriL.)的致病力明显下降,但对白僵菌原粉中的孢子杀伤力相对较弱,照射24 h后白僵菌原粉对家蚕的致死率仍达93.33%.在自然光下,喷洒到桑叶上的白僵菌孢子悬浮液随光照时间的增加对家蚕的致病力下降,自然光照射3、6、12、24、36 h后,对家蚕的致死率分别为100.00%、70.00%、79.66%、10.00%和25.00%;用白僵菌原粉喷桑树,经自然光照射0~36 h后,对家蚕的致死率为88.33%~96.67%,48h后对家蚕的致死率大幅度下降,照射48、54、78 h对家蚕的致死率分别为53.33%、31.67%和23.33%;直接置于自然光下照射的白僵菌原粉,随光照时间增加,对家蚕的致病力下降,30 h后致病力明显下降,致死率只有38.33%.有效氯浓度为1.00%和2.00%的漂白粉溶液对白僵菌孢子萌发有很强的抑制作用,72h孢子萌发率分别为1.000%和0;用有效氯浓度为2.00%的漂白粉液进行叶片和蚕体消毒处理对白僵菌孢子均有杀灭效果,使白僵菌孢子液和原粉对家蚕的致病力明显下降,但对叶片消毒比对蚕体消毒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1.蚕具清洗消毒前,必须认真清洗蚕具,以减少病原体和使病原体裸露,提高药剂消毒效果。2.严格消毒改喷雾消毒为浸泡消毒,使药液充分渗透。如熏蒸消毒时,应密闭蚕室蚕具8~10小时。3.对症施药常见的白僵病和中肠型脓病,宜使用漂白粉液、优氯净石灰浆、消毒净和清杀精等药剂消毒。  相似文献   

20.
消毒的目的是为了消灭饲养环境中的病原体,但消毒效果的好坏受多种因素影响.分析了在实际生产中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要求在消毒过程中,切实贯彻消毒的操作规程,才能有效彻底地杀灭病原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