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育成期限制饲喂,可使鸡的采食量比自由采食量减少,可节省10%~15%的饲料,降低饲养成本;可按制鸡的体重,抑制其性成熟。通过限饲可使性成熟适时化和同期化,控制了卵巢的发育和体重,个体间体重差异缩小,产蛋率上升快,到达指定产蛋率所需的时间短。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养鸡的高效益,防止肉种鸡过肥过火,就必须通过采取限饲的方法,控制种用肉鸡的不同牛长阶段的体重标准,适度推迟性成熟时间,使其以后的产蛋率、蛋重、种蛋合格率、饲料利用率等都有所提高,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种用肉鸡的生产种用潜力。为此,对肉用种鸡必须采用实施以下限制饲喂技术及有关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产蛋量相同的条件下,饲料消耗越少,料蛋比越低。要减少饲料消耗,需注意以下几点:1.控制母鸡体重。母鸡体重越大,采食饲料就越多,因此应严格控制母鸡体重,尽量使其符合标准体重,特别是在母鸡产蛋高峰期过后,应及时调整饲料配方和饲喂量。防止母鸡过肥。2.限制饲养。限制饲养不仅能节约饲料。而且还可以提高其经济价值。限制饲养在肉用种鸡的饲养上普遍采用,对保持母鸡适宜的体重和提高产蛋量具有重要作用。轻型蛋用型鸡不太容易长肥。一般不必限制饲养。中型蛋用型鸡(如褐壳蛋鸡)后期适当限饲能防止母鸡过肥,提高产蛋量。原则上是产蛋前期充分饲喂,产蛋6个月后限饲。限制饲养一般以充分饲喂量的94%为宜。  相似文献   

4.
后备蛋鸡是指6周龄至开产前的鸡,又称中鸡或青年鸡。培育高产后备蛋鸡是实现高产优质、提高养鸡经济效益的前提,为此,要采取以下技术措施。实行限制饲养限制饲养可节省10%的饲料,使鸡体重控制在标准范围之内,防止早熟、产小蛋,使其在150~160天开产;蛋重大,产蛋高峰早,持续时间长。从第9周起至20周进行限制饲养,限饲喂量为充分采食量的90%,亦可配制低能、低蛋白日粮进行限饲。实行限制饲养,每隔1~2周随机抽测鸡体重,如80%以上的鸡体重达到标准体重,说明生长均匀,达到限饲要求,如高于或低于标准体重1%,…  相似文献   

5.
1.断喙主要目的防止鸡群发生啄羽、啄肛、食血等恶癖。断喙通常在6~9日龄进行,在断喙前两天在饲料中加2mg/kg的VK,以防在断喙中出血过多,断喙后3~5天,可在饮水中加入多维。2.限制饲喂主要目的是控制鸡的生长,抑制性成熟。使性成熟适时化和同期化,可节省10%~15%的饲料。限制饲喂一般从6~8周开始,直到18~20周龄结束。限制饲喂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根据出雏日期、发育标准等制定限饲计划。体重符合品种要求标准的,可在6周限饲,体重较轻、体质较弱,可延到8周限喂;②限饲开始要挑病、弱、残鸡;③保证足…  相似文献   

6.
试验观察蛋鸡生长期限制饲养对产蛋性能的影响。白来航鸡8~20周期间接受低能高纤维饲粮,3个处理日采食能分别比对照(A)低7.1(B)、12.7(B)和20.3%(C),20周体重低12.1,16.2和17.5%,开产日龄(50%产蛋率)晚15天。限制饲养较晚的性成熟影响前期产蛋率(21~32周)(P<0.01),45周后产蛋率的下降速度低于对照组,这期间表现的产蛋优势弥补开产晚的缺陷,使平均产蛋率不受限食处理的影响(A、B、C和D的产蛋率分别为67.5,68.1,67.7和67.2%)。限食处理明显提高蛋重(P<0.01),平均比对照高3.1,2.3和2.5克,日产蛋量高2.5,1.7和1.6克,21~72周每只鸡多产蛋910,619和582克。产蛋期饲料效率明显受限制饲养的影响(P<0.05),饲料效率的改进归于蛋重的提高和蛋期采食量的降低,产蛋全期限食鸡平均每只节省饲料1.7,2.7和1.8千克。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1999,(9)
光照是养鸡生产的重要环境条件之一,光照时间、强度、颜色等对鸡的活动、代谢、生长发育及生产力的发挥均有重要作用。充分利用光照控制技术,将会明显提高蛋鸡的生产能力和养殖场户的经济效益。1.时间控制光照时间的长短与鸡的性成熟日龄密切相关。育成期光照时间过短将延迟性成熟,过长则提早性成熟,过早成熟的鸡开产早,开产时蛋小,产蛋率低,产蛋高峰持续时间短。如在鸡产蛋高峰时突然缩短光照,会降低产蛋率,增加死亡率,即使恢复原来光照,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把产蛋量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因此,在生产中应注意掌握一个原则,即鸡的生长期光照时间不宜延长,产蛋期则不能缩短。生长期一般每天8小时,不宜超过11小时;产蛋期14~16小时,不宜超过17小时,增加光照必须与鸡的体成熟、性成熟相  相似文献   

8.
种雏鸡49~168日龄称为育成期,这期间保持鸡的最佳体重是个关键。种公鸡如能保持最佳体重,可使种蛋一直保持较高的受精率;母鸡如能保持最佳体重,可保持良好的产蛋性能,其饲养要点如下:1.限制饲喂限制饲喂的目的是为了使鸡的体重达标、整齐度好、健康结实、发育匀称、适时开产,并提高产蛋率和种蛋的受精率,降低产蛋期的死亡率。⑴数量限制。每天饲喂日粮的10%~80%,或采取隔天饲喂或每星期停喂2天等办法。⑵质量限制。质量限制就是破坏日粮营养的平衡,使日粮中某种营养物质低于正常水平或不足。不限制喂量。从而使鸡的生长速度降低、性成熟延迟…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用140ppm 植酸酶制剂替代对照组饲粮中骨粉的全部磷饲喂产蛋种鸡。结果表明:鸡的产蛋率、产蛋量、产蛋重、产蛋壳重、料蛋比、死亡数、蛋品质部分指标以及种蛋受精率等均未受到不良影响,但种蛋蛋壳质量变差,孵化率降低。  相似文献   

10.
肉用种鸡和蛋用鸡的限制饲养技术,已在国外普遍采用。因为合理限饲,能提高饲料转化率,节约饲料,人为地适当控制产蛋鸡的体重,避免过早地性成熟,防止体内脂肪积蓄,使产蛋能力充分发挥出来;而且管理比较方便,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为适应我国机械化、工厂化养鸡事业需要,现将国外有关这方面的试验研究、经济技术指标及有关注意事项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1.
种雏鸡49~168日龄称为育成期,此期保持鸡的最佳体重是个重要关键。种公鸡如能保持最佳体重,可使其一直保持较高的受精率。母鸡如能保持最佳体重,可使之保持良好的产蛋性能,饲养要点如下:一、限制饲喂限制饲喂的目的是为了使鸡的体重达标、整齐度高、健康结实、发育匀称、适时开产,并提高产蛋率和种蛋的受精率,降低产蛋期的死亡率。1、数量限制每天饲喂日粮的10%~80%。或采取隔天饲喂或每星期停喂2天的办法。2、质量限制质量限制就是破坏日粮营养的平衡,使日粮中某种营养物质低于正常水平或不足。不限制喂量。使鸡的生长速度降低、性成熟延…  相似文献   

12.
李杰 《饲料博览》1993,5(2):18-19
2 限食效应限食的目的是降低开产时的体重和延缓性成熟期。这里指的限食主要是时间限食和给量限食,也包括了能量限食。2.1 限食时间限食越早,体重降低的程度越大,性成熟越晚。Gardiner 等(1962)的研究表明,限食的开始时间为5周龄,性成熟时间(50%产蛋率)推迟19天,限食从9周龄开始,性成熟推迟15天,限食从13周开始,对性成熟无影响。一般的限食是从6或8周龄开始,重型鸡早些,轻型鸡晚些,限食结束的时间不能过早(17~18周)。因鸡具有补偿功能,使限食效果降低,一般在20周龄结束限食,如果要求开产迟一些,在22周龄或再晚一些结束限食。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复方中药提取物对凌云乌鸡产蛋性能的影响,试验随机选取40周龄、体况一致的健康凌云乌鸡120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进行为期5周的饲养试验.对照组全程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正试期饲喂基础饲粮+复方中药提取物500 mg·kg-1,测定试验鸡的产蛋性能.结果表明:试验组蛋鸡产蛋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4.
蛋鸡经过春夏两季的大量产蛋后,在秋天有一个换羽休产阶段。自然换羽的鸡群,时间前后参差不齐,换羽早的蛋鸡休产期较长;换羽迟的蛋鸡后期蛋壳较薄,蛋重减少,受精率和孵化率也降低。由于鸡群在此期间耗费饲料,增加饲养成本,许多人采用限饲、限水、限光照的办法,人工强制换羽。采取这种方法,一是对鸡的体质基础有所破坏;二是时间较长,蛋鸡50天左右才能恢复产蛋。  相似文献   

15.
蛋鸡初产期生殖功能的饲养调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改变传统饲养方法调理蛋鸡初产期性机能变化对机体产生的内应激负效应.将1000只19周龄罗曼商品代蛋鸡等分为2组,群体产蛋率5%时,试验组限饲幅度为50%共10d,统计分析72周龄诸项经济性状指标.结果表明,与常规饲养方法比较,初产期短期限饲,鸡群开产日龄(群体50%产蛋率)晚7d,但进入产蛋高峰期(80%以上产蛋率)提前6d,高峰持续期长22d,入舍鸡产蛋量多12枚,产蛋期成活率提高2.4%;同时,脱肛少,畸形蛋率低,料蛋比效益好,特别是产蛋后期脂肪肝发病率低.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蛋鸡不同阶段饲喂不同水平钙对蛋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饲粮不同水平钙处理对产蛋率和采食量无影响;钙的阶段饲喂可以提高蛋比重;产蛋后期用40%的颗粒状钙代替粉末状钙源可以改善蛋壳品质;提高母鸡饲粮维生素D水平对蛋壳品质无影响;不同处理对钙的存留量和破、软蛋数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3.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1)育成鸡的选择:在育成过程中应观察称重,不符合标准的鸡尽早淘汰,以免浪费饲料和人力.第一次初选在6~8周龄,第二次在18~20周龄,可结合转群或接种疫苗进行.   (2)严格控制体重,从6~8周龄开始进行限饲,18周龄后根据该品种标准给予饲喂量.限饲必须与控制光照相结合.注意在限饲期间,切不可用增加光照等办法刺激母雏早开产,这会对其后的产蛋产生有害的作用.   ……  相似文献   

18.
为了保证种鸡各器官的正常发育,降低生理应激造成的不良影响,为鸡群以后的高产、稳产打好基础,在饲养管理上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适时转群上笼一般中大体型鸡在14~15周,小体型鸡在15~16周转到产蛋舍饲养比较适宜,因为中大体型鸡在7~14周,小体型鸡在9~14周为严格限饲阶段,从15周开始为了满足性腺发育的需要,限饲相对放松,进入17周龄以后,鸡体处于快速发育时期,该阶段应避免转群等应激因素造成的影响,同时也为17~18周鸡群性成熟的调整,预留  相似文献   

19.
无产蛋高峰是指鸡产蛋性能低下。主要表现为到达产蛋高峰期的鸡没有出现产蛋高峰.饲养到200日龄左右时日产蛋率还在60%~80%徘徊,或者说虽然达到了产蛋高峰,但维持的时间太短,产蛋率异常下降,其主要表现为蛋鸡在产蛋期间产蛋率的急剧下降和缓慢下降。  相似文献   

20.
产蛋是性成熟后母鸡的正常生理机能之一。蛋鸡在开产后产蛋率逐渐增加并进入产蛋高峰期,优良蛋鸡的高峰期产蛋率应在92%-96%,维持一定的时间后,产蛋率逐渐下降进入一个产蛋率相对稳定的时期。养殖户经常遇到产蛋率突然下降的情况,其原因及预防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