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研究钾元素对美国红栌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变化规律的影响,来判断不同浓度钾元素处理效应的高低,为景观养护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以美国红栌5 a生苗木为试材,钾浓度设定5个等级,分别为CK,K1 0.3%,K2 0.6%,K3 0.9%,K4 1.2%(K1为低浓度处理,K4为高浓度处理,K2、K3为中等浓度处理).7月份每隔5 d处理1次,共3次,最后一次处理5 d后进行测定Pn和Gs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与对照Pn的变化规律均呈现出"双峰"变化曲线以及明显的"午休"现象,中浓度钾元素处理可以提高"午休"期间的Pn;Gs表现出2种变化规律,对照和K1、K4处理呈现出单峰变化曲线,K2与K3处理呈现出双峰变化曲线;综合比较后可以看出,中浓度的钾元素处理对美国红栌Pn和Gs影响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K_2SO_4对美国红栌叶片色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美国红栌夏季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K2SO4,研究其对提高观赏价值的作用。以美国红栌5年生苗木为试材,K2SO4浓度设K1 0.3%、K2 0.6%、K3 0.9%、K4 1.2%,另设清水对照,7月份每隔5 d处理1次,共3次,最后1次处理5 d后取样,测定叶片中叶绿素、花色素苷、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表明,K1处理使叶绿素含量上升,其他处理叶绿素下降,花色素苷和可溶性糖含量随着K2SO4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类胡萝卜素含量随K2SO4浓度增加逐渐下降。综合比较各项指标,K3处理对提高美国红栌的观赏价值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利用Li-6400 光合作用系统,在自然条件下对塔里木河上游地区天然灰杨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 的浓度(Ci)、蒸腾速率(Tr)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灰杨的Pn、Tr 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并且存在“光合午休”现象;Gs 日变化呈“双峰”曲线,Ci 与WUE 均在8:00 达到最大值,随后逐渐呈下降趋势。上午灰杨Pn 降低主要是由于气孔限制造成光抑制所致;下午Pn 再次降低,主要是由于外界光强下降所致。  相似文献   

4.
不同光质对美国红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张超 《山西农业科学》2012,40(4):348-352
以2 a生美国红栌为材料,对4种不同光质处理下叶片的光合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不同光质处理下,美国红栌叶片的光合速率日变化趋势与对照类似,呈双峰曲线。其中,黄光处理的峰值较高,其他光质处理的峰值变化不明显,均有光合"午休"现象出现;蓝光处理对光合有效辐射日变化总量的削弱作用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不同光强对美国红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3种不同光强处理下美国红栌叶片的光合特性,研究了不同光强对彩叶植物光合特性的影响,从而为美国红栌栽培养护提供实践参考。结果表明,在60%,30%光强下,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最高峰均出现在13:00,峰值分别为4.9,4.04μmol(/m2.s);而对照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一天中的高峰分别出现在11:00和15:00,峰值分别为4.07,3.88μmol(/m2.s)。研究证实,美国红栌的光抑制效应较为明显,具有一定的耐阴性,因此,在北方栽培美国红栌,可在夏季适当加以遮光保护;但改变光照强度会导致叶色变化,在彩叶植物上应用还需慎重。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酿酒葡萄的需水规律,选择四年生酿酒葡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为试验材料,测定在充分和非充分灌溉处理条件下葡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水分利用效率(WUE)共5个光合指标,研究不同灌溉处理对赤霞珠的光合作用参数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充分灌溉与非充分灌溉条件下,葡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出现明显"午休"现象。Pn、Tr和Gs日变化规律相近,均呈总体下降,变化趋势依次为CKT1T2T3,而胞间CO2浓度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水分利用效率变化趋势依次为T1T2CKT3;非充分条件下,可以减少葡萄的无效蒸腾,有效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实现高效灌溉。  相似文献   

7.
苹果梨的净光合速率变化规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苹果梨及其砧木山梨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苹果梨净光合速率(Pn)的年变化同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年变化趋势大体相同,都呈双峰曲线;苹果梨和山梨Pn的日变化也呈双峰曲线,都有明显的“午休”现象,PAR日变化都呈“抛物线”型.  相似文献   

8.
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濒危植物广西火桐幼树叶片净光合速率(Pn)及其影响因子日变化速率进行测定,并进行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广西火桐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曲线为"双峰"型,变化趋势与蒸腾速率(Tr)相同;具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午间净光合速率(Pn)降低主要由气孔导度(Gs)降低引起;影响广西火桐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主要生理因子是蒸腾速率(Tr),主要生态因子是光照强度(PAR)和空气相对湿度(RH)。栽培管理中可通过增加透光度、适当浇水等措施来调节蒸腾速率,提高净光合速率,促进苗木快速生长。  相似文献   

9.
采用Li-COR6400便携式光合分析仪进行光合生理指标测定,分别对4年生挪威槭、北美枫香和美国红栌3种彩叶植物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Co)和胞间CO2浓度(Ci)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美国红栌的光饱和点和补偿点均较挪威槭和北美枫香的低。3种彩叶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存在光合“午休”现象。通过对所测数据分析,得出了3种彩叶植物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的日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其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其他因子间的关系,3种彩叶植物光合速率受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的共同作用。该研究为彩叶树种的引种及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利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对苗龄180 d的蹄叶橐吾、多毛蹄叶橐吾和狭苞橐吾盆苗的光合作用日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3种橐吾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的日变化均为"双峰"型曲线,峰值出现在9:00和15:00时,13:00时左右存在明显的"午休"现象,但不同橐吾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的高峰和谷底的高低不同,净光合速率大小依次为:多毛蹄叶橐吾蹄叶橐吾狭苞橐吾;②根据Pn、Gs、胞间CO2浓度(Ci)的变化方向,推测3种橐吾的光合"午休"主要受气孔因素限制;③相关性分析表明,3种橐吾Pn与其影响因子Gs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其他因子呈不显著正或负相关关系;蒸腾速率(Tr)与其影响因子光照强度(PAR),大气温度(Ta),大气湿度(RH)成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3种阔叶树幼树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马褂木、光皮桦和楸树3个阔叶树叶片的光合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马褂木和光皮桦的Pn、Tr和Gs日变化呈双峰曲线,Ci的日变化曲线近似"W"型;楸树的Pn、Tr和Gs呈单峰曲线,Ci近似"V"型;马褂木和光皮桦表现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Pn中午降低为非气孔限制;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楸树Pn值较高,光皮桦Gs较高;温度和湿度是影响3种树Tr的主要环境因子。3种树叶绿素含量的差异比较表明,耐荫性大小顺序是楸树马褂木光皮桦。  相似文献   

12.
不同树莓和黑莓品种的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图拉名、秀美特、威廉姆特、俄国红4个树莓品种和黑巴提、百胜2个黑莓品种为试验材料,在田间条件下对其光合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阴天,6个树莓和黑莓品种的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叶片瞬时水分利用率(WUE)的日变化均为单峰曲线;在晴天,俄国红、秀美特、黑巴提和百胜4个品种的Pn、Tr、Gs和WUE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在14:00出现峰值,而此时胞间CO2浓度(Ci)出现最低值,图拉名和威廉姆特的Pn、Tr、Gs的日变化呈双峰曲线。造成图拉名和威廉姆特2个品种在晴天出现光合“午休”现象的原因主要是非气孔因素引起的;2个黑莓品种的WUE日均值较低,表明黑莓品种较树莓品种耐旱性差。  相似文献   

13.
宁夏红枣叶片光合参数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夏红枣开花期,用CIRAS-1便携式光合仪测定田间活体红枣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细胞间隙CO2浓度(Ci)等光合生理生态因子,以及光合有效辐射(PAR)、大气CO2浓度(Ca)、相对湿度(RH)、大气温度(Ta)、叶温(Tl)等环境因子的日变化。结果表明:红枣Pn日变化曲线为"双峰"型,午间有明显的"午休"现象,气孔因素是导致其"午休"的主要原因。Tr、Gs和Ci的日变化曲线均为"双峰"型,红枣叶片Pn随环境因子日变化的最优逐步多元回归方程为YPn=-49.168-0.002 21 xPAR+1.776 xTa-0.445 xTl+0.003 736 xCi+0.67 xRH(R2=0.994,P0.05),Ta和RH是对Pn直接影响最大的生态因子,而其他因子间接影响Pn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河西走廊早酥和红早酥梨光合作用日变化的差异,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其光合特性日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早酥和红早酥梨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为双峰型曲线,早酥的Pn均值为5.07μmol/(m~2·s),大于红早酥的Pn均值[4.91μmol/(m~2·s)];早酥和红早酥梨的蒸腾速率(Tr)日变化为双峰曲线,早酥的Tr小于红早酥梨;早酥和红早酥梨均存在光合"午休"现象,原因主要为气孔限制因素。早酥和红早酥梨的日均水分利用效率(WUE)差异不大,分别为2.05、2.02μmol/mmol,气孔导度(Gs)的日变化趋势呈相同规律。  相似文献   

15.
不同光照处理对烤烟光合作用日变化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不同光照处理进行光合作用日变化研究表明,不同的光照处理对烟田小环境有着明显的影响,对烟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及其日变化规律有着较大的影响。不遮阳和65%遮阳处理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表现为明显的“双峰型”,而95%遮阳处理则表现为较为平缓的“单峰型”曲线;不同处理气孔导度日变化均表现为先下降后小幅度上升再下降的走势;各处理胞间CO2浓度日变化表现为先下降,到最后有一个比较明显的上升趋势;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与各处理气温日变化曲线基本一致,都呈现先上升后逐渐下降的趋势。另外,对各处理之间光合作用日变化差异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不同种源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光合生理特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采用LI-6400XT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在自然环境条件下测定3个不同地理种源滇黄精植株的光合日变化,为良种选育以及科学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3个种源滇黄精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云南永德种源滇黄精Pn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四川会理、云南金平种源滇黄精Pn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金平种源具有典型的"午休"现象。3个种源滇黄精的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胞间CO2浓度(Ci)和水分利用率(WUE)日变化均不规则。3个种源之间光合特性存在差异,Pn日均值依次为:云南永德种源四川会理种源云南金平种源;除云南永德种源的Tr未出现下降外,其余各光合参数在午后均有较大幅度下降。相关分析表明,云南永德种源的Pn与Gs呈显著正相关;云南金平种源的Pn与Gs、Tr均呈显著正相关;四川会理种源的Pn与Gs、Tr和空气相对湿度(RH)均呈显著正相关,与大气温度(Ta)呈显著负相关。此外,3个种源滇黄精的Gs与RH均呈显著正相关,且各种源的Pn与Gs均呈显著正相关,因此RH对3个种源滇黄精的Pn影响也较大。3个种源滇黄精的光合日进程存在明显差异,说明不同种源对同一环境的适应能力存在较大差别,这种差别在引种栽培时应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7.
为了从光合生理方面了解砧木对黄果柑的影响,以枳壳、红橘和香橙为砧木,黄果柑实生苗为对照,在果实成熟期测定其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等日变化参数和光合响应曲线,以及核酮糖1,5 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含量、Rubisco活化酶(RCA)含量以及 Rubisco基因 (rbcS和rbcL)及其活化酶基因 (rc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砧木嫁接的黄果柑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均呈双峰型,存在光合午休,3种嫁接树的净光合速率均大于实生苗;其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均呈单峰型,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变化均为双峰型。此外,香橙嫁接的黄果柑叶片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Rubisco含量和RCA含量及较强的rbc和rca基因表达。综合比较分析,香橙砧适宜作为黄果柑的砧木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采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和诱导时间不同的蓝蓟种子,大田播种,在蓝蓟不同生长时期使用美国LI-COR公司产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系统测量蓝蓟叶片的光合日变化,测试结果:叶片净光合速率(Pn)具有"两峰一谷"的不对称双峰曲线,但随着秋水仙素浓度增加和处理时间延迟呈现单峰曲线,浓度0.6%处理24h时净光合速率达到最佳效果,双峰曲线,高峰值为:"24.1μmol·m~(-2)·s~-";秋水仙素浓度0.6%浸泡36h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达最高值;秋水仙素浓度0.2%浸泡24h,水分利用率(WUE)最大;不同秋水仙素处理蓝蓟叶片蒸腾速率(Tr)呈"双峰曲线",通过不同处理整体表现为浓度大蒸腾速率较大,但规律性不明显。光合速率日变化与气孔导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蒸腾速率呈显著正相关。说明秋水仙素浓度大小和处理时间长短对蓝蓟花期光合日变化有直接影响,浓度大、处理时间长光合影响最大,最适合的浓度是0.6%处理,时间是24h。但高浓度、处理时间长抑制了光合作用出现"午休"现象。  相似文献   

19.
红栌与黄栌苗期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黄栌和红栌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方法]在室外条件下,以从安徽省林科院合肥苗圃引种的2年生的美国红栌和黄栌为试材,对它们的光合特性及相关的生理生态因子进行测定,系统研究美国红栌和黄栌的生理生态特性。[结果]在同等立地条件下,所引种的黄栌的移栽成活率要略高于红栌,但成活后红栌的生长速度要明显快于黄栌。在晴天条件下,2个品种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黄栌的光饱和点和补偿点较红栌的低。2个品种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曲线呈现不对称双峰曲线,峰值出现在9:00和15:00左右;净光合速率在中午明显降低,"午休"现象明显。[结论]该研究为美国黄栌和红栌进一步引种与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艾纳香光合作用日进程特征及其净光合速率的关键影响因子,采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了艾纳香叶片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及环境因子日变化,并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结果表明:艾纳香气孔导度(Gs)与蒸腾速率(Tr)的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胞间CO2浓度(Ci)的日变化大致呈“V”字型曲线.艾纳香净光合速率(Pn)日进程呈典型的双峰曲线,第1峰[峰值20.39 μmol/(m2·s)]出现在10:00左右,第2峰[峰值19.44 μmol/(m2·s)]出现在15:00左右,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但程度较浅.艾纳香Pn与除大气CO2浓度(Ca)以外的生理生态因子均极显著相关;其光合“午休”的原因主要为气孔关闭引起的气孔限制因素;Gs、Ci及PAR是艾纳香Pn的关键影响因子,Gs影响最大,Ci与PAR次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