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鸡腺胃的生理结构 鸡腺胃位于鸡体腔内肝脏的前上方,鸡体正中线稍偏于左侧。前接食管,后与肌胃相通。两端细中间粗,呈尜状。是一个分泌消化液的器官,所以称之为腺胃。  相似文献   

2.
鸽蛔虫的宿主是鸽,奇主于小肠,有时寄生于食道、前胃、肌胃、肝或体腔内。雄虫体长50~70毫米,雌虫体长20~90毫米。该虫生活史简单,无中间宿主,属直接发育型。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虫卵在粪便内经10~12天发育至感染期,否则发育期将延长。在室温条件下,鸽蛔虫可存活2年之久。鸽吃进感染性虫卵后,在前胃或十二指肠后部肠腔内,虫卵常插入肠粘膜,进入肺和肝,但不再继续发育。经3~4周发育至性成熟又回到  相似文献   

3.
养鸽场鸽蛔虫病的防治富宝林大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116036)鸽蛔虫(A.Columbae)的宿主是鸽。通常寄生在小肠,有时在食道、前胃、肌胃、肝或体腔。雄的长50~70mm;第4对腹乳位于近肛门处。雌的长20~90mm。该虫生活史简单,无中间宿主,...  相似文献   

4.
鸵鸟的消化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鸵鸟的消化系统是由口咽腔、食管、腺胃、肌胃、小肠、大肠、泄殖腔、肝和胰组成。没有唇和齿,被喙所代替;食管易扩张,没有嗉囊;腺胃与肌胃之间以大的腺胃肌胃口直接相通;盲肠具有两条;肝无胆囊。  相似文献   

5.
鸵鸟的消化系统是由口咽腔、食管、腺胃、肌胃、小肠、大肠、泄殖腔、肝和胰组成,没有唇和齿、被喙所代替,食管易扩张,没有嗉囊;腺胃与肌胃之间以大的腺胃肌胃口直接相通;盲肠具有两条;肝无胆囊。  相似文献   

6.
<正>鸽蛔虫病是鸽的一种常见的体内寄生虫病,蛔虫主要寄生于小肠,有时寄生于腺胃、肌胃、食道、肝脏或体腔内。徐州市睢宁县一养殖户养殖鸽子500只,自5月下旬相继发病,死亡30余只,经诊断为蛔虫病,现报道如下。1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对零世代8周龄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浓度进行降低腹的间接选择,一世代取得了明显效果,腹脂和肝脂向两极分化,其中肌胃脂和肝脂选择反应较大。低血浆VLDL的选择使腹脂降低,肝脂增加,对产生状未产生不利影响9周龄腹脂率、板油率和肌胃脂率在高VLDL系分别高于低VLDL系21%,16%和51%;肌胃脂率品系间差异极显著(P〈0.001)。品系与性别互作对肌胃脂率有明显影响(P〈0.05)。腹脂、肌  相似文献   

8.
取60、90和180日龄八点黑獭兔的胃、空肠、肝制作切片,显微镜下研究其组织构造特点。结果显示:獭兔胃组织由内到外依次为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胃肌层随着日龄的增加而逐渐加厚;空肠粘膜层和肌层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厚,粘膜层中的肠绒毛尤为明显,杯状细胞的数目也有所增加;各年龄段肝切片差异不大,肝小叶不明显,肝细胞以中央静脉为轴心呈放射状排列,窦状隙内见有大量红细胞:相同年龄段獭兔的胃、空肠、肝组织学结构未见性别间的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秃鹫消化系统的解剖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秃鹫消化系统的解剖观察表明,秃鹫的消化管较短,仅为躯干长的22~2.5倍,腺胃与肌胃外形分界不明显,不形成较细的峡,腺胃壁较厚,粘膜密布许多针尖状乳头,肌胃壁较薄,肌层不发达,其内膜角质化程度低,不形成厚的肫皮或内金,肌胃内容物中亦不见砂粒。肝脏分为两叶,左右两叶各有1个肝门,左叶以肝肠管与胰管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终袢,右叶以胆管开口于十二指肠终袢。  相似文献   

10.
北京白鸡5—18日龄胚胎消化器官的显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组织学方法研究了孵化第5,9,12,18天鸡胚的胃、肠、肝、胰的显微结构,探讨了鸡胚胃、肠、肝、胰的形态发生。观察到腺胃粘膜深层的复管状腺比腺胃粘膜浅层和肌胃粘膜中的单管状腺结构复杂,肌胃的肌层比腺胃和肠管的肌层发达。诸如此类,器官中结构较复杂或较发达的部分需要较长的发育时间,往往发育较早;复腺的发育中先有腺管然后有腺管分支和腺泡;吞食蛋白羊水对消化器官的发育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1肠道健康1.1肠道的形态消化道由喙、口腔、咽、食道、嗉囊、腺胃、肌胃、肠管、泄殖腔及消化腺(肝和胰)等器官共同组成。口腔内无牙齿也不分泌唾液。嗉囊只是食物暂时储存及软化的场所。腺胃分泌的胃液也很有限。肌胃有一定的哺乳动物牙齿的功能也只是磨碎食物。口腔和胃等几乎没有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功能。  相似文献   

12.
家禽肌胃糜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胃糜烂是指家禽肌胃角质层及其肌层的炎症、糜烂、溃疡,甚至肌胃穿孔的总称。临床上以食欲不振,精神萎靡似睡,呕吐物色黑为特征。由于肌胃的损害以角质层明显而严重,因而也有肌胃角质层炎之称。该病多发生于肉用仔鸡,其它禽类也可发病。 1研究简史及流行病学   1930年,人们发现 (板仓智敏, 1982)孵出不久的雏鸡发生肌胃糜烂,但对其病因并不清楚。 30年代后,营养学家对该病进行了研究,曾发现用不含维生素 K的饲料可试验性地产生肌胃糜烂。后又经过几年并通过不同试验的连续研究,试图鉴定出一种仔鸡肌胃糜烂因子来预防之,但…  相似文献   

13.
海南鳽消化系统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观察2只雄性海南鳽消化系统的组织结构。结果显示,其消化管具一般的4层结构,但缺乏黏膜肌层。食管有粗大的皱襞,肌层发达,无食管腺。嗉囊不明显,肌胃退化,与腺胃构成一囊状的胃。小肠绒毛较长,有分支现象,未见中央乳糜管结构。肠腺的黏液细胞为圆形,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无十二指肠腺。肝、胰的结构与其他鸟类相似。海南鳽消化器官的特点可能与其食性有关。  相似文献   

14.
《畜牧与兽医》2017,(7):42-45
运用RT-PCR和qRT-PCR对兴义鸭NEF2A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心、肝、肺、肾、十二指肠、大脑、胸肌、腿肌、肌胃、腺胃共10个组织中均检测到了MEF2A基因mRNA的表达,说明该基因属于广谱表达基因;同时,还发现该基因呈依赖性组织表达,大脑中的表达量最高,消化器官中表达量相对最低,如肌胃和腺胃。研究结果为兴义鸭组织表达谱构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1986年2月10日,笔者在剖杀一只肉鹅时,在腹腔发现靠近肌胃处的肠管有粘连,腹腔内有15毫升左右的黄绿色纤维素性炎性渗出液,肌胃表面有一约0.3厘米长的小突起,小突起表面粘满纤维素性物质。剖开肌胃见有一枚1.5寸长的生锈铁钉横  相似文献   

16.
蛋鸡腺胃炎通常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的一种传染病,主要特征是蛋鸡生长不良,体质消瘦,整齐度降低,肌胃糜烂,腺胃肿大,腺胃黏膜溃疡、脱落,并常继发细菌感染,往往会引起肝周炎、心包炎等,导致死亡率和淘汰率明显提高,严重损害养鸡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1988年潮安县某鸡场一批 AA 鸡由于饲喂霉变鱼粉而发生了肌胃腐蚀病。其主要特征是鸡冠苍白、贫血,拉稀粪,肌胃角质膜腐蚀,严重者糜烂溃疡以至肌胃穿孔,消化道尤其是肌胃的内容物呈棕黑色,胆囊肿大,脾脏缩小、苍白。停用发霉鱼粉、改用新鲜鱼粉7天后死亡逐渐减少、鸡冠逐渐变  相似文献   

18.
对零世代8周龄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浓度进行降低腹脂的间接选择,一世代取得了明显效果:腹脂和肝脂向两极分化,其中肌胃脂和肝脂选择反应较大。低血浆VLDL的选择使腹脂降低,肝脂增加,对产肉性状未产生不利影响。9周龄腹脂率、板油率和肌胃脂率在高VLDL系分别高于低VLDL系21%,16%和51%;肌胃脂率品系间差异极显著(P<0.001)。品系与性别互作对肌胃脂率有明显影响(P<0.05)。腹脂、肌胃脂存在性别差异,腹脂率雌性略高于雄性,而肌胃脂率雄性高于雌性。9周龄肝脂率,高VLDL系显著低于低VLDL系(P<0.01),雌性高于雄性。一世代8周龄血浆VLDL产生了直接选择反应,血浆VLDL浓度,高VLDL系高于低VLDL系。血浆VLDL存在性别差异,雄性高于雌性。一世代高、低VLDL系血浆VLDL和腹脂的变异系数仍然很大,继续对其选择仍然有效。由于血浆VLDL属中等遗传力,并且家系间差异显著,因此,在世代选育中应采取家系结合个体选择法  相似文献   

19.
雏鸡肌胃糜烂在全世界许多地区的肉用仔鸡群中现象普遍,是造成雏鸡体重减轻,降低饲料转化率以及死亡率提高的主要原因。雏鸡肌胃糜烂轻则肌胃表面糜烂,重则扩大溃疡面、出血、直至死亡。一、雏鸡肌胃糜烂发生概况在本世纪的50年代,肌胃糜烂首先是在刚孵出的小鸡中发现的,随后营养学家在试验日粮维生素K的缺乏的情况下观察到类似的现象。在新英格兰的商品鸡群中也出现了严重的雏鸡肌胃糜烂。于是有关肌胃糜烂的各种看法纷纷提出,认为肌胃糜烂是胆汁  相似文献   

20.
<正> 鸡肌胃糜烂病又叫肌胃腐蚀症、肌胃溃疡、黑色呕吐病。据介绍:1979年—1980年台湾各地肉鸡场中,鸡肌胃糜烂病死亡率约为2.3—3.3%。实验证明:用含30%秘鲁鱼粉的日料喂鸡时,21天后出现症状。我省沿海的福清等县1981—1982年亦有鸡肌胃糜烂病危害的报道。我区种畜场1984—1985年也有此病发生。当时所用鱼粉配比为7%,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