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岩韵”     
说起武夷岩茶的品质特征,必然会提到“岩韵”两个字,它是武夷岩茶品质的专用术语,是衡量武夷岩茶品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最常用的两个字。而武夷山外生产的乌龙茶则不用“岩韵”来说明品质的优劣,即使是与岩茶产地近在咫尺之距的地方(建阳、建瓯)也不例外。“岩韵”是什么?“岩韵”一词是从何时开始使用,由何人首先提出,首提者是如何解释“岩韵”的含义?现已无从查证,目前流行的众说不一,有的说有豆浆味,有的说有棕叶味,有人说“岩韵”没人讲得清楚,也有的说“岩韵”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连高明的茶师也只有说是汤水厚,杯底香浓,茶汤滋…  相似文献   

2.
张加强 《中国茶叶》2011,33(3):34-35
顺着"茶圣"陆羽的跫音,沿逶迤山道穿行于浙北长兴水口的茫茫竹林,在杜牧"山秀白云腻"的诗句中渐入佳境,"浙江魅力乡村"——顾渚为所有的到访者准备了心灵佳肴。  相似文献   

3.
福建武夷山除盛产武夷岩茶外,还生产工艺独特的龙须茶。龙须茶外形壮直,似蘸满墨汁而直立的毛笔,又似神话中的龙须,因而得名。因武夷山麓八角亭一带所产龙须茶品质为优,故名"八角亭龙须茶"。八角亭龙须茶在理条制作时,采用了五彩线捆扎成束状,故又名"束茶"。  相似文献   

4.
武夷岩茶“岩韵”形成的体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武夷岩茶味甘泽而气馥郁 ,不同岩茶品种有不同的喉韵特征。本文对武夷岩茶“岩韵”的形成谈几点看法 :1 “岩韵”与气候、土质有关武夷茶区气候温和 ,冬暖夏凉 ,年平均温度18- 18 5℃之间 ,无霜期长 ,雨量充沛 ,年降雨量2 0 0 0mm左右 ,山间常年云雾 ,年平均相对湿度在80 %左右 ,日照较短 ,既无风害 ,更无冻害。武夷山土壤地质 ,属白垩纪武夷层 ,下部为石英班岩 ,中部为砾岩、红沙岩、贡岩、凝灰岩及火山砾岩五者相组成。茶园成土母岩 ,绝大部份为火山砾岩 ,剖面发育颇不完全 ,具有母岩的棕红色 ,径风化、冲蚀 ,表面呈棕色松散状 ,厚度 1…  相似文献   

5.
巩志 《福建茶叶》2004,(4):44-45
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明·许然明<茶疏>)茶圣陆羽在<茶经>中给茶下定义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赵估<大观茶论>赞武夷茶曰:"擅瓯闽之秀气,臻山川之灵禀"为草木之灵品.  相似文献   

6.
聂霖 《福建茶叶》2024,(2):131-133
武夷岩茶是一种具有独特品质和口感的茶叶,其制作过程需要高超的制茶技艺和适宜的制茶环境。“做青”的实现不光和作为原料的鲜茶叶有关,而且还和制茶时的环境有很大关系,因此做青不仅要“看青做青”,还必须“看天做青”。文章研究了制茶环境对武夷岩茶品质的影响,并强调了制茶过程中的气流、湿度、温度和光照等因素的重要性。制茶师需要准确掌握这些环境因素,以调节茶叶的发酵和氧化过程,从而影响茶叶的化学成分和风味特征。加强对制茶环境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提升武夷岩茶的经济和文化效益,为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茶世界》2008,(10)
武夷岩茶的特征,可以用岩韵两个字来概括。人们喜欢岩茶,就是因为岩韵。那么岩韵是什么呢?晚清名人梁章钜,游武夷时夜宿天游观,与道士静参品茶,将武夷岩茶特征概括为香、清、甘、活四字。他说,静参谓茶品有四等,一日香,花香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武夷岩茶走俏市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种植武夷岩茶,今年春节一过,武夷山的茶苗销售就进入了旺季。这就给素有"茶乡"之称的星村镇茶农带来了培育茶树苗这个增  相似文献   

9.
在世界遗产地武夷山,岩茶首推五大名丛---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半天腰。半天腰在武夷岩茶名丛排序中,位列第五。可是,在五大名丛中,半天腰的茶名最复杂了,它一身集数名,弄得不少人对半天腰的认识如云里雾里,莫衷一是。实际上,半天腰这三个字,是武夷山民间极流行的一句俗语,它的意思是处在很高的位置上。半天腰之所以会成为岩茶茶名,是因为这种岩茶的生长环境与特殊的高处相关。半天腰原产于武夷山马头岩的半山  相似文献   

10.
武夷茶历史溯源、传播发展与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武夷山是世界著名自然与文化遗产地,我国唯一的茶文化艺术之乡。名山出名茶,名茶耀名山。武夷岩茶为乌龙茶之上品,我国十大名茶之一。当代茶圣吴觉农认为:"品具岩骨花香之胜,味兼红茶绿茶之长"。岩茶品质要求重味以求香,性和不寒,耐藏耐泡,外形条索紧结,稍扭曲。色泽油润或乌润。汤色橙黄明亮。叶底绿叶红镶边或似蛤蟆背。香气馥郁,具幽兰之胜,锐则浓长,清则幽远。滋味浓而醇厚,啜之有骨(物),润滑爽口,饮之齿颊留香,舒适持久,具有独特之"岩韵"。  相似文献   

11.
粤韵茶情     
9月13至22日,在广州市著名商业步行街——上下九路,由荔湾区政府、广州市茶文化促进会联合举办了以“粤韵茶情”为主题的迎国庆、贺中秋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活动除开幕式外,有雅集挥毫、茶文化科普长廊、粤韵茶情(荔湾区迎国庆、贺中秋粤剧、曲艺群众汇演)和茶叶、  相似文献   

12.
风雅茶韵     
在所有的饮品中,我最青睐茶了。茶,汤清澈,味甘醇,入肠入肺,沁人心脾。茶,这东西真是不可多得的尤物。生于高山,长于幽谷,集采天地之灵气,尽占人间之风雅。茶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盛于宋,自从走出陆羽的《茶经》,不仅已然成为人类的一种"生存式样",  相似文献   

13.
好茶长山野,名石埋土里,泱泱五千年,茶与石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茶以灵山秀水为宅,与明月清风相伴.茶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而石体坚贞,不以柔媚取人,石性沉静,不随波逐流,颇有君子气节.茶与石,向来深受文人雅士所喜好.  相似文献   

14.
黄仲先  蒋洵  李赛君 《茶叶通讯》2009,36(3):17-18,20
从唐代开始就有人用“韵”来评价茶叶品质。品茶的韵有两种含义,一是味觉的感应,即余味或回味,一是品茶可以领会的茶韵,这种茶韵是精神产物。茶韵与茶叶品质有关,但不等于茶叶品质。影响茶叶品质的只有客观因素,而影响茶韵的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因素。领会茶韵,首先要有好茶,其次要会喝茶,第三要有好的环境和心境。  相似文献   

15.
武夷岩茶文化所含内容极为广泛,本文仅能扼要地述说如下:1武夷茶包含武夷岩茶,但武夷岩茶虽是武夷茶中的主要部分,而不能概括统称为武夷茶,武夷茶历史悠久,南北朝(公元479-502年)的南朝“齐”时,浦城令江淹赞武夷山为“碧水丹山”称山上所产的“珍木灵芽”皆淹平生所至爱。已有文字记述。至唐元和(公元806-820)年间《孙樵送茶与焦刑部书》云“此徒皆乘雷而摘、拜水而和、盖建阳碧水丹山之乡、月涧云龛之品、慎贱用之“,至同代光启年间(公元885-886年)进士、郑谷之徐寅腊石茶诗云“武夷初暖日初园、采摘…  相似文献   

16.
形成武夷岩茶品质特征的相关因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武夷岩茶是福建的特种茶,其主要品质特征首重“岩韵”,香气馥郁具幽兰之胜,锐则浓长,清则幽远。味浓而醇厚,鲜滑回甘,有味轻醍醐,香薄兰芷之感。而它是以内质味、香为主,外形为付来决定其品质优劣。而形成优美品质的主要因素是优异的自然条件、适制乌龙茶的优良品种、特殊的采制工艺、以及树龄、生产季节等。其间关系又相互交叉,非常复杂,本文仅对前两因素略作探讨,以求识者指正。一、自然条件一般包括地形、地貌、土壤、气候等因子,武夷茶区位于武夷山市南部,位于北纬27”45‘,东经118“of’,方园60公里·平均海拔650余公尺…  相似文献   

17.
茶丽纹象甲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夷岩茶历史悠久,品质优异,目前已发展到10万余亩,有成千上万户茶农在从事武夷岩茶产业. 茶丽纹象甲(Myllocerinus aurolineatus Voss)又名茶叶小象甲、小绿象鼻虫,属鞘翅目,近年来,由于剧毒、高毒农药在茶园上的禁用和茶农对茶丽纹象甲发生为害特性不甚了解,选用农药品种不对,防治不适期,使茶丽纹象甲在我市茶园发生为害逐年严重,2002年全市发生面积3.8万亩,2003年发生面积达8.5万亩,占全市茶园面积的85%,一般茶园每平方米有成虫50~80头,多的每平方米成虫达154头,已成为我市茶树上主要食叶害虫之一.为此,笔者自2002年开始对茶丽纹象甲在本市发生为害特性进行调查观察,同时开展综合防治技术试验示范,取得较理想的防效.现将主要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白石岩茶选用优质鲜叶作原料,应用现代制茶工艺精细加工而成,产品具有地方区域特色,香气高、品味好,颇受消费者青睐,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9.
武夷岩茶     
2008年11月中旬,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将在福建武夷山召开年会,武夷山是很多爱茶人心中的圣地,更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从本期开始,本刊将刊登有关武夷岩茶的文章,敬请关注。另外本文的刊登得到老舍茶馆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20.
岩茶手艺,即武夷岩茶传统手工制作技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