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通过对桦木醇的C-3位、C-28位羟基进行修饰,在吡啶作溶剂,二甲基氨基吡啶(DMAP)作催化剂的条件下,与丁二酸酐反应合成桦木醇丁二酸酯。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物料比和反应时间对桦木醇丁二酸酯纯度的影响。确定合成反应的最佳条件:反应温度95℃,物料比(物质的量之比)1:18,反应时间10h。对产物采用FT-IR、^1H NMR和MS进行分析,确证桦木醇丁二酸酯的结构,并利用HPLC对产物含量进行分析,纯度为81.854%,得率为70.43%。  相似文献   

2.
桦木醇戊二酸酯的合成及溶解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增强桦木醇的亲水性,对桦木醇的C-3位、C-28位羟基进行修饰,在吡啶作溶剂、二甲基氨基吡啶(DMAP)作催化剂的条件下,与戊二酸酐反应合成桦木醇戊二酸酯.采用FT-IR、 1 H NMR 和MS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并且选用平衡法测定了桦木醇和桦木醇戊二酸酯在丙酮、无水乙醇、水和磷酸盐缓冲溶液(PBS,pH值7.4,)等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结果表明,在丙酮和无水乙醇中,桦木醇戊二酸酯的溶解度是桦木醇的33.52和22.65倍;在水中,桦木醇戊二酸酯的溶解度为 0.002 1 g(100 mL 水);在PBS中,桦木醇戊二酸酯的溶解度约为 0.001 5 g(100 mL PBS),目标产物的亲水性有了显著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以桦木醇为原料合成了桦木醇丁二酸酯甘氨酸叔丁酯(桦甘酯)和桦木醇丁二酸酯丙氨酸叔丁酯(桦丙酯),采用1H NMR和MS确证了化合物的结构。用噻唑兰(MTT)比色法,对桦甘酯和桦丙酯进行了对HepG-2(肝癌细胞)活性分析。结果表明:桦甘酯和桦丙酯对HepG-2有专一促其凋亡的作用,其凋亡作用呈时间和浓度依赖。作用72 h后,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15.33和17.01μmol/L。桦甘酯和桦丙酯的IC50值与桦木醇的IC50值相比明显降低;对HepG-2细胞桦甘酯的IC50值约为桦木醇IC50值的1/6;桦丙酯的IC50值约为桦木醇IC50值的1/5,由此说明,桦甘酯和桦丙酯在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活性方面明显优于桦木醇。  相似文献   

4.
以桦木醇为先导结构,对桦木醇的C-28、C-29位进行结构修饰,分别在CrO 3和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化物(TEMPO)混合物以及氧化剂间氯过氧苯甲酸(m-CPBA)氧化剂的作用下,在C-28位和C-29位选择性的引入醛基,并进一步氧化为C-28位和C-29位桦木酸,共得到4个氧化衍生物。用氢谱分别表征,结果表明:相对于单一氧化剂,CrO 3和TEMPO作为混合氧化剂,C-28桦木醛产率有所提高,达36.98%;当mCPBA作为氧化剂、丙酮作为溶剂时,C-29桦木醛产率达39.06%。利用改性噻唑蓝(MTT)法测定桦木醇及其氧化衍生物对两株细胞(HepG 2、A549)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结果表明:C-28和C-29桦木酸对HepG 2细胞的IC50值较其它组低,分别达到3.80和3.84 mg/L。桦木醇与C-28位和C-29位桦木醛对于HepG 2和A549细胞毒性无显著差异,C-28位和C-29位桦木酸对于HepG 2和A549细胞毒性则显著强于同位的桦木醛,桦木醇在C-28位和C-29位两个位置的氧化对于HepG 2和A549细胞毒性均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利用氧化铝-重铬酸钾催化氧化桦木醇合成中间体桦木酮酸,再经选择性还原合成桦木酸。采用红外光谱(FT-IR)、氢核磁共振(1H NMR)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合成中间体和产物的结构变化及纯度进行了表征,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合成桦木酮酸的适宜工艺条件为:K2Cr2O7与桦木醇物质的量之比为3∶1,反应时间为1.5 h,反应温度为室温,Al2O3与K2Cr2O7物质的量之比为4∶1。在此工艺条件下,中间体桦木酮酸的得率83.02%。经选择性还原后,目标产物桦木酸总产率为67.25%,精制后纯度为98.3%。FT-IR、1H NMR分析确定了中间产物为桦木酮酸,产物为桦木酸。  相似文献   

6.
桦木醇提取及纯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白桦树皮为原料,研究了桦木醇提取和纯化的工艺,确定了适宜的提取工艺条件:树皮原料30 g,树皮颗粒大小为0.42~1.16 mm,采用氯仿为溶剂,用索氏抽提器抽提7 h,得到粗桦木醇黄色固体,得率为38.5%。通过重结晶对桦木醇进行纯化,确定了适宜的重结晶条件:以异丙醇为重结晶用溶剂,粗提物与异丙醇的比为1∶20(g∶mL),结晶温度-5℃,结晶时间1 h,在此条件下桦木醇的结晶得率41.4%,产品熔点为245~254℃,纯度为95.4%。  相似文献   

7.
桦木醇的液泛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一种改进的液泛提取装置提取桦树皮中桦木醇,该装置连接简单,操作方便,不影响提取率且可有效地提高样品的纯度。探讨了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对桦木醇提取率及纯度的影响,确定了桦木醇连续提取的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时间50 min。利用此条件提取桦木醇,提取率达到(88.39±1.77)%,桦木醇纯度达到(80.34±0.25)%。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从白桦树皮中提取了桦木醇.采用混合溶剂法对提取的桦木醇进行了分离纯化,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对纯化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对纯化样品进行了结构表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纯化样品进行了定量测定.结果表明从白桦树皮中提取桦木醇粗品的得率为34.52%;混合溶剂四氢呋喃-苯是纯化桦木醇的优良试剂,其体积比为12,桦木醇与混合溶剂比为130(gmL),纯化桦木醇得率为31.19%,纯度为94.53%.纯化后桦木醇的熔点为248.9~251.3℃,与文献值一致,FT-IR谱图与标准品基本一致.与以往的分离纯化方法相比,四氢呋喃-苯混合溶剂法是一种简便、高效的分离纯化桦木醇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均匀设计法优化桦木醇微波辅助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均匀设计法优化了微波辅助提取白桦树皮中桦木醇的工艺.考察了提取温度、微波功率、提取时间对桦木醇收率的影响,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萃取物中桦木醇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1 g白桦树皮粉末,在提取温度72 ℃、微波功率67 W,提取时间100 s的条件下,微波辅助提取的桦木醇收率达到25.43%,纯度达到59.19%.与传统回流提取法相比,微波辅助提取法不仅提取时间短,且提取率高、选择性好,故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四氢呋喃-苯混合溶剂法分离纯化桦木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从白桦树皮中提取了桦木醇。采用混合溶剂法对提取的桦木醇进行了分离纯化,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对纯化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对纯化样品进行了结构表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纯化样品进行了定量测定。结果表明:从白桦树皮中提取桦木醇粗品的得率为34.52%;混合溶剂四氢呋喃-苯是纯化桦木醇的优良试剂,其体积比为1:2,桦木醇与混合溶剂比为1:30(g:mL),纯化桦木醇得率为31.19%。纯度为94.53%。纯化后桦木醇的熔点为248.9~251.3℃,与文献值一致,FT-IR谱图与标准品基本一致。与以往的分离纯化方法相比,四氢呋喃-苯混合溶剂法是一种简便、高效的分离纯化桦木醇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