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俊彦  张秀莲 《新农业》2007,(10):37-37
自分娩到仔兔离乳需40~45天,这段时间称为哺乳期。母兔有很强的泌乳能力。一个泌乳期产奶量7公斤左右,一般产后15~20天可达泌乳高峰,每天每只平均泌乳量150--200克。若想母免多产奶、产好奶,应尽量多喂青绿多汁饲料,增加油饼类、鱼粉,豆浆等富含蛋白质饲料,蛋白质应占日粮的18%~18.5‰磷酸氢钙3%、食盐1.5%,生长素0.5%。  相似文献   

2.
侍丽霞 《油气储运》2005,(12):27-27
预支饲养法从母牛产后15~20天开始,在母牛吃足粗饲料的前提下,在按奶给料满足维持和泌乳的实际营养需要的基础上.每天再多给1.0~1.5千克的混合精饲料,作为提高产乳量的预付饲料。在整个盛期,精饲料的给量随着产乳量的增加面增加,直到增加精饲料乳量不再增加为止。  相似文献   

3.
改善饲养管理特别是干乳期、围产期、泌乳盛期的饲养管理。主要措施有:注意饲料选择、日粮营养均衡,各种营养物质符合奶牛的生理需要。干乳期减少精饲料,增加粗饲料的喂量,停喂多汁饲料,注意补充钙、磷等矿物质。围产前期增加混合精料的喂量,达到牛体重的1%,同时将钙的喂量降到  相似文献   

4.
问:一般奶牛饲料的配比,例如产奶20千克的奶牛喂多少精饲料合适?专家回复:精饲料比例可按每百千克体重计算,也可按料奶比计算。更为科学的方法是根据不同产奶时期(泌乳初期、泌乳盛期、泌乳中期、泌乳后期)、不同产奶量,并结合奶牛体况来调整精饲料的用量。  相似文献   

5.
高产奶牛饲养 泌乳前期 (1)产后第一天,日粮按产前供给,充分供给清洁温水。第一次饮水最好加入食盐50克。麸皮1千克。食糖和益母草适量,以使母牛及早恢复体况。(2)从产后第二天起,以喂给适口性好.易消化的能量饲料为主,自由采食优质干草。酌情增喂精饲料,每天增喂量0.7~1千克。[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奶牛的一个泌乳期为10个月。母牛产后泌乳量上升很快.泌乳盛期约在产后20~70天.高产牛可延续到产后3个月,泌乳盛期以后产奶量逐渐下降。在泌乳高峰期内日粮中增加精料减少粗料给量.以料促奶。饲喂高能量的饲料.粗料以青干草、青贮、多汁类饲料为好.常规饲养法是每产3~5公斤奶给1公斤精料。泌乳3个月后随着产奶量的下降.调整日粮结构.增加青粗饲料比例.降低精料给量.以奶定料。  相似文献   

7.
1.根据泌乳阶段不同,饲喂不同日粮日粮营养要平衡,饲料应质量好、适口性强、易消化。要注意精粗饲料合理搭配。粗饲料可任其充分采食,精饲料要视产奶量情况添加。奶牛产后16~100天产奶量迅速上升达到高峰,称为“升乳期”,此期精饲料喂量标准为:日产奶20公斤,喂精料10~20公斤/日;日产奶30公斤,喂8.5~10公斤/日;日产奶40公斤,喂10~12公斤/日。产后100~210天产奶量逐渐平稳下降,称为“泌乳中期”,此时精料给量标准应调整为6~7公斤/日。产后210天至“”料喂量可视奶牛体况和产奶量而定,一般每产3公斤奶饲喂1公斤精料。2.精饲料配方要合理…  相似文献   

8.
在奶牛整个泌乳盛期,精饲料的喂给量随着产乳量的增加而增加,直到增加精饲料而乳量不再增加为止,这样饲养方法叫短期优饲法。具体做法母牛产后15—20天,按饲养标准喂给,另外每天再增加1-2公斤混合精料,作为提高产奶量的预付饲料。加料后,若母牛产奶量继续提高,食欲也好,隔一周再调整一次饲料。在整个泌乳盛期,精饲料的供给量随着产奶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9.
辛学 《湖南农业》2006,(9):19-19
奶牛的饲养管理可分为4个阶段:即泌乳初期(产后70天)、泌乳中期(产后71天~140天)、泌乳后期(产后140天~305天)、干乳期(产后306天~365天)。其中产前30天(第2个干乳月)和产后70天(泌乳初期)是奶牛饲养管理最关键的100天,这期间要经历停乳、分娩、哺乳、高泌乳及初配等生理过程及应激反应。因此,抓好产前30天至产后70天的饲养管理,是整个奶牛生产的关键环节,不仅影响到奶牛本胎次的产奶量,也直接关系到产后发情、配种、妊娠以及下一胎的产奶量等,在这关键的100天其管理需注意以下要点。  相似文献   

10.
一、逐渐干奶法用1~2周的时间使牛泌乳停止。减少青草、块根、块茎等多汁饲料的喂量,限制饮水,减少精料的喂量,增加干草喂量、增加运动和停止按摩乳房,改变挤奶时间和挤奶次数,打乱牛的生活习性。挤奶次数由3次逐  相似文献   

11.
泌乳不足及无乳是指母畜产后或在泌乳期中,泌乳量明显减少或无乳。病因1. 使役过重,草料不足,多见于役畜和老龄家畜。2. 奶牛产前干奶期过程,使泌乳组织得不到应有的休息,因之产后奶少。3. 乳用家畜营养不良,发育不足,配种过早,使乳腺组织发育不良,产后乳少。4. 其他疾病继发。5. 给奶牛使用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雌激素等药物,可导致暂时性泌乳不足及无乳。症状及诊断1. 初产动物乳房过小,经产动物乳房不充盈,皮肤松弛,皱纹明显,腺体组织松软,先能挤出少量乳汁,以后乳量更加减少,乳汁无异常变化。2. 由于乳少,仔畜频频有力地拱撞乳房,母畜…  相似文献   

12.
缓冲剂的添加条件:①处于泌乳初期的高产奶牛;②奶牛日粮中精饲料占50%-60%;③奶牛长期饲喂青贮饲料或饲喂的粗饲料几乎全是糟渣类饲料;④奶牛泌乳初期的日粮为高精、高糟渣类饲料,且粗饲料质量很差;⑤夏季泌乳牛食欲下降,进食的干物质明显减少;⑥泌乳牛群所产常乳的乳脂率明显下降;⑦泌乳牛日粮从粗饲料型转换为精饲料型(精粗饲料比例为3:2);⑧当日粮是将精料和粗料分别单独饲喂时。  相似文献   

13.
田雨  庞学东 《油气储运》2005,(12):25-26
根据奶牛的生理变化和管理工作的不同,常将奶牛的饲养管理分为泌乳初期、泌乳中期、泌乳后期和干乳期四个阶段。奶牛在产前30天至产后70天。需要经过停乳、干乳、分娩、哺乳、初配等多个生理过程,生产中.我们常称这段时间为奶牛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4.
地瓜又名红薯、山芋、甘薯等。地瓜是一种饲料、粮食兼用作物,其根、茎、叶均可用来饲喂畜禽。为验证生地瓜对泌乳奶牛的促乳效果,进行了饲喂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动物分组、时间及场所 1998年 10月 20日~ 11月 25日用高官寨奶牛专业户饲养的 5~ 6岁体重、胎次、泌乳月、产乳量、乳脂率及生理性能基本相近的德系荷斯坦泌乳奶牛 10头,随机分成两组,每组 5头。试验组泌乳奶牛每日每头加喂生地瓜切丝料 4kg,对照组不喂,两组精、粗饲料相同。分组后,先进行 7天预试期,在此期内进行称重、编号、驱虫、测…  相似文献   

15.
不同年龄的后备母牛及不同泌乳阶段的成年母牛在日粮、营养需要和饲养管理方法上是不一样的,所以不论是后备母牛还是成年母牛都必须分群饲养管理。1.成年母牛按泌乳阶段分群一般可分为五群:①干乳期(60天),自停奶日期至分娩日期之前。此期对奶牛产后及乳房健康至关重要。②围产后期(15天),自分娩日期至产后第15天(产后半个月内)。此期对奶牛的健康及以后的产奶量是关键饲养期。③泌乳盛期(110天),  相似文献   

16.
一、干乳前期的饲养 自停奶之日起至泌乳活动完全休止乳房恢复松软正常为止,一般需1—2周。此期间的饲养原则是:在满足干乳牛营养需要的前提下,促使其尽早停止泌乳活动。日粮最好不用多汁料,应以优质青贮料为主,适当搭配精料。精料成分可比泌乳牛料少2%-3%的蛋白质含量。如母牛膘情欠佳,可仍用泌乳期饲料,精料可按日产奶10-15千克所需饲养标准配给;  相似文献   

17.
1.泌乳奶牛阶段饲养法 泌乳奶牛阶段饲养法即依据奶牛不同的生理阶段采用不同的饲养方法.通常分为四个阶段. ①第一阶段产房期:指母牛分娩至产后15天,此期为母牛身体恢复期.因食欲不良,采食量减少,体重剧烈减轻,为此,应增加采食量,防止过度减重.要供应优质的粗饲料和精饲料,在产后6~15天,每天约加精料0.5千克,以提高日粮营养水平.此期精料日饲喂量按每100千克体重喂1千克精饲料,日粮中粗饲料与精饲料之比按干物质计为54∶46.  相似文献   

18.
章牧 《油气储运》2007,(6):43-43
家兔在3个月龄到成熟配种前这段时间被称为青年兔。此时生长非常迅速。因此,必须保证足够的优质干草、青绿多汁饲料和矿物质饲料。青年兔以青粗饲料为主,但到3.5月龄时,精饲料要适当增加。其夏季和秋季日喂量精饲料为40~70克,青饲料600~700克;冬季和春季精饲料日喂量为50~90克,块根类200克,干草粉130~160克。  相似文献   

19.
养牛 养奶牛,通常3-9月份饲喂青饲料和青贮饲料,冬季饲料、青干草和多汁饲料。可以在秋播时种植多花黑麦草、黑麦、夏季种植苏丹草、杂交狼尾草、墨西哥玉米,搭配种植多年生牧草如白三叶、红三叫、紫花苜蓿。养肉牛,粗饲料喂量较奶牛多一些,草料丰富时以草料为主,育肥期增加一些精饲料。  相似文献   

20.
张佳兰  茹彩霞  王建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158+14259-14158,14259
[目的]分析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生情况,为隐性乳房炎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3个牛场2009年DHI报告的体细胞数大小来分析隐性乳房炎在不同牛场、泌乳阶段和胎次的发生情况。[结果]不同牛场隐性乳房炎发生率存在差异,牛场1泌乳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另外2个场(P〈0.05)。随着泌乳时间的增加,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生率呈增加的趋势,牛场3在第6、7、8和第12泌乳月隐性乳房炎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泌乳月。随着胎次的增加,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生率呈增加趋势,牛场1在4胎以后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生率显著增加且与其他2个场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生率与泌乳阶段和胎次有关,与牛场自身的饲养管理有关。各个牛场应根据自身条件及DHI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