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扣棚后的综合管理,是设施栽培成功的关键,现将桃树扣棚后的管理要点介绍如下。1先保后降大棚温度管理有2个关键时期:一是花期前后,适宜温度白天14~17℃,夜间高于5℃,否则开花迟缓、授粉受精不良,主要措施是保温;二是果实膨大期,适宜温度白天25~30℃,夜间15~17℃,要防止白天气温太高,超过30℃则易造成高温伤害,应注意白天放风通气降温。2调节湿度桃树喜空气干燥。棚内相对湿度萌芽期为70%~80%,花期50%~60%,果实膨大期及近熟期应低于70%。若湿度过大可通风排湿、覆盖地膜、抛撒石灰等方法降湿。3改善光照桃树喜光。要合理修剪,尽量压…  相似文献   

2.
针对早春大棚西瓜栽培容易发生病害的问题,设计了大棚常规栽培、高温降湿防病栽培和露地栽培3种方式,观察测定西瓜生长中温度、湿度、病害发生情况及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沿海早春大棚覆盖栽培西瓜生长阶段处于温度20~35℃、湿度60%~85%的高温高湿条件下,高温降湿防病栽培条件下,13:00棚内温度可保持45℃、湿度可保持30%~50%的高温低湿条件,蔓枯病防治效果达到66.4%,炭疽病防治效果达到63.9%,从而有利于减轻病害发生、增加西瓜产量。  相似文献   

3.
几种新型药剂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郑果  杜蕙 《中国蔬菜》2006,1(9):22-23
番茄灰霉病(病原Botrytis cinerea)是我国保护地番茄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属低温高湿半腐生型病害,主要为害花器和果实,一般减产20%~30%,严重地块减产可达60%以上。目前生产上因保护地湿度难以控制、农户对防治时期把握不佳、  相似文献   

4.
文汉 《果农之友》2002,(5):19-19
棚室栽培油桃,扣棚后的管理应重点抓好以下几项措施。1、调温控湿 (1)温度。扣棚后至萌芽前的温度掌握在0~28℃之间,萌芽期为5~28℃,开花期保持白天10~15℃(不可超过25℃)、夜间不低于7℃,新梢速生至硬核期为5~25℃,果实膨大期为10~25℃,果实着色期为15~28℃,采收期为17~30℃。(2)湿度。萌芽前空气相对湿度宜保持在80%左右,花期控制在50%~60%,此后应保持60%~70%。2、浇水追肥 扣棚后应浇一次水,结合浇水,每株打孔追施农保赞1#液肥75~100毫升,或三元复合肥0.5~1公斤。坐果后、硬核期、果实膨大期分别浇一次水,并在硬…  相似文献   

5.
1 棚室高湿的危害 棚室内湿度偏高,不利于蔬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高湿高温易使植株徒长,高湿低温又易诱发沤根,造成植株死亡.高湿时,非无滴棚膜内表面结露且密布水滴,不仅降低棚膜的透光率,而且蔬菜植株表面也易形成露水或水珠,给蔬菜多种病害的发生及蔓延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6.
番茄叶霉病,又叫黑霉病,俗称黑毛、黑毛叶斑病等.是一种高温高湿病害,为保护地番茄的主要病害,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可减产20%~30%.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茎、花和果实.防治应采取以农业、生态防治为主,化学农药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7.
叶霉病是番茄种植过程中常见病害,主要为害番茄叶片,严重时也为害茎、花和果实,适宜发病气温20~25℃,高湿(湿度80%以上)、弱光和连续阴雨天都易发生.2021年2月底3月初绵阳地区连续降温和阴雨天气,导致该地部分番茄叶片特别是下部叶片较大面积出现叶霉病感染.酸性电解水对蔬菜地上部分真菌性和细菌性病害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本专栏详细介绍了利用电解水农业技术体系防治早春番茄叶霉病的方法,达到零化学农药施用或有效减少化学农药施用的效果,从而保证番茄的食用品质(零农残或低农残).主要措施包括下面5点.  相似文献   

8.
正1病害防治1.1苗期病害防治(1)苗床消毒:可选用多菌灵、杀毒矾、苗菌敌20g加细土25kg混成药土,播种时1/3垫底、2/3覆土。(2)温汤浸种:利用高温杀死种子表面附着的病原菌,有效解决种子带毒问题。用55~60℃温水浸种10min可杀死真菌,60~65℃温水浸种10min可杀死细菌,65~70℃温水浸种10min可杀死病毒。(3)拌种:用种子量的2%苗菌敌拌种(50g种子用药1g)。(4)药剂防治:番茄出苗后,可用苗菌敌或绿亨二号600~800倍液喷雾。1.2生长期病害  相似文献   

9.
《北方园艺》2012,(5):153
正番茄植株徒长的原因主要是土壤过湿,相对湿度80%左右,氮肥偏多,或者连续阴雨天气,空气湿度经常高于50%~60%,光照不足,定植过密,或通风透气不良。辣椒栽培,第一个门椒往往坐不住,就是高温高湿所致。秋番茄温度偏高,氮肥偏多,没有及时定植也易徒长。其主要防止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1番茄晚疫病1)选用抗病品种。如佳粉15号、佳粉17号等。2)加强田间管理。棚室内采用小水勤浇,勤通风,降低棚内湿度,防止高湿引发病害。合理密植,及时整枝搭架,增加作物通风透光性。发现中心病株时及时摘除病叶、病果或拔除病株,并带到远离温室大棚的环境深埋。与非茄科作物轮作。增施腐熟的有机肥和磷钾肥,提高番茄植株的抗病性。3)化学防治。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发病植株  相似文献   

11.
一、温度 番茄、甜椒齐苗后的适宜温度,日间番茄20~25℃,甜椒25~30℃,夜间番茄13~15℃,甜椒18~20℃。2月底以前重点是防止冷害,零度以下就有受冻的危险。3月1日至定植前既要防止冷害也要防止热害。 二、温度 幼苗期土壤湿度不宜过大,过大了易遭各种病害、造成秧苗徒长。出苗前土壤水分以湿为主,这样有利于出苗。出苗后土壤以干为主,待苗床表土发白时才能洒水,使幼苗生长矮、壮、健。棚内湿度可用浇水次数和浇水量来调节,烧水时间宜选择在晴天上午10~11时。 三、光照 冬春育苗期间雨天较多,光照弱…  相似文献   

12.
霜霉病是温室大棚黄瓜的主要病害 ,是影响黄瓜高产优质的主要原因。单纯的化学防治 ,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因此 ,防治上要在选用抗病品种的基础上采用栽培与生控配套、物理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模式。1 改善田间小气候1采用膜下沟灌、以降低棚内空气的湿度。2塑料膜要选用透光率高、无滴效果好的。3定植时要合理密植 ,结瓜后及时打去底部老叶 ,增加田间通透性 ,减少病源。2 生态防治适宜黄瓜霜霉病发生的条件为 :温度 1 6~ 2 2℃ ,空气相对湿度 85%以上 ,黄瓜叶面有小水滴或水膜。因此防治上应采取以下措施 :1控制湿度 ,在上午使大…  相似文献   

13.
根据自然条件下栽培樱桃不同物候期温湿度的变化,提出保护地栽培条件下环境温湿度的调控标准.①土壤含水量应为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80%,并保持相对稳定.因棚室内湿度较大,果实硬核前尽量少浇水或不浇水,确需浇水时要采用开沟浇或滴灌方式,并且一定要避开花期.大水漫灌会造成落花落果和裂果.②花期空气相对湿度一般应控制在50%~60%.湿度过大,则花粉粘滞、扩散困难;湿度过小,柱头干燥,都不利于授粉受精.扣棚后至萌芽前湿度稍高有利于花芽萌发,但不可高于80%.果实发育期湿度过大,易引起新梢徒长,影响光照,争夺营养,造成生理落果,应控制在60%以下.③棚室内温度调控时,中国樱桃和甜樱桃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4.
<正>在冬春季棚室蔬菜上防治病害使用烟雾剂,应药剂在植株上分布均匀,且不增加棚室空气湿度,因而效果独特,但在使用时应掌握一定的技巧,否则易对蔬菜造成药害。1选择烟剂根据不同病害选择适宜的烟雾剂,定植前可用百菌清烟剂预防病害发生。黄瓜、番茄发生叶霉病,选用速克  相似文献   

15.
1 扣棚前的管理6月份落头开心 ,去大枝 ,优化枝类结构 ,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同时加强土肥水管理并注意促花 (喷激素、环剥、摘心 )和防治病虫害 ;1 2月初 ,彻底清除果园的枯枝烂叶 ;1 2月上中旬 ,以树为垄背起垄 ,随后浇水 ,地面白干时覆盖地膜 ;扣棚前对树体、墙壁周密喷布 3°Be~5°Be的石硫合剂。2 适时扣棚在山东临朐 ,一般冬暖式塑料大棚适宜的扣棚时间为 1 2月中下旬 ;春暖式棚在 2月上中旬。3 扣棚后温、湿度的调控1 )扣棚后至发芽相对湿度控制在 80 %左右。温度扣棚后第 1周 ,夜间不能低于 0℃ ,白天保持在 1 8℃~2 0℃。从第 …  相似文献   

16.
北京郊区夏播西瓜受当地生态和生产条件影响,主要是在夏熟作物收获后接茬种植。根据生产经验认为生产上要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播期的确定夏播西瓜生长期间,处于京郊高温高湿季节,一般直播西瓜生育期75~80 d比同品种春播短10~15 d。育苗移栽要考虑有2~3 d的缓苗期,为了获得更好的收益,应根据上市期确定播期。计划国庆节上市的西瓜可以安排在7月15日左右播种,根据当年天气趋势预报提前或错后,但一定要保证收前1 650~1 800 ℃的15 ℃以上积温。二、品种选择目前适合京郊夏播的西瓜品种较多,如京欣一号、兴农一号、航兴一号及小型西瓜红小玉…  相似文献   

17.
正番茄夏季育苗通过遮阳、搭建水槽注水和配备滴灌带喷雾等措施,可使育苗小拱棚内温度比外界温度降低5~7℃,保持在28~30℃,湿度保持在92%~95%,嫁接成活率可达93%~95%。近年来,种植户常常采用嫁接技术来防治番茄青枯病等土传病害,嫁接苗成活的关键在于嫁接后能否保证适宜的温度(25~30℃)和湿度(92%~95%)。秋茬、秋延后茬和越冬茬番茄一般在夏季进行嫁接,但该时期温度高达35~38℃,  相似文献   

18.
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霜霉病是大棚黄瓜的第一大病害,若防治不及时,5~7d就可能全田发生和病害流行.病害流行要具备三个因素:一是病原菌大量存在;二是种植的是感病品种;三是环境条件适合病害发生.黄瓜霜霉病的流行与温湿度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湿度,孢子囊在温度5℃~30℃均可萌发,适温15℃~20℃,空气相对湿度高于83%才大量产生,且湿度越高孢子囊越多,叶面有水滴或水膜,持续3h以上孢子囊萌发侵入,若低于15℃或高于28℃,相对湿度60%时,不利于霜霉病的发生发展.黄瓜生产所需湿度为75%~80%,保护地日夜温差大,湿度高容易结露,加上结露时间超过2h,种植又是感病品种--密刺类.这是保护地霜霉病容易流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番茄叶霉病,又叫黑霉病,俗称黑毛、黑毛叶斑病等。是一种高温高湿病害,为保护地番茄的主要病害,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可减产20%~30%。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茎、花和果实。防治应采取以农业、生态防治为主,化学农药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0.
<正>1、通风排湿和保温在中午气棚温达到26℃以上时,要注意及时揭棚通排湿、降温,控制棚菜霜霉病、灰霉病等病害的发生和流行。下午4:30以后及时扣棚保温,夜间温度不低于10℃。2、整枝打权、摘除病老叶和病果4月中旬至5月份,棚栽番茄、茄子、黄瓜等进入开花、结果中后期,应做好整枝打杈,摘除病、老叶和病果;黄瓜做好搭架、绑蔓,使棚里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同时减少棚菜病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