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上海市农科院园艺所新培育的耐热甘蓝杂交一代早夏 16号 ,现已在上海、江苏、浙江、陕西、广西等地推广 ,受到种植者的普遍欢迎 ,该品种适应性很强 ,适宜夏、秋季栽培。1 植物学特征植株直立 ,开展度为 4 8 6cm(厘米 ) ,叶片深绿 ,蜡粉浓 ,球呈扁圆形 ,品质好 ,吃口糯嫩。中心柱短 ,商品性极佳 ,单球重为 6 0 0~ 12 5 0g(克 )。2 生物学特性该品种适应性广 ,早熟 ,从定植到收获仅 5 5~6 0d(天 )。抗热性强 ,抗烂 ,耐湿 ,是夏秋高温、暴雨季节栽培的抗病丰产品种 ,产量比夏光增产 10 %以上 ,是目前替代夏光甘蓝理想的品种之一。3 栽…  相似文献   

2.
夏甘蓝生长期正值高温、干旱,又是梅雨、台风季节,所以栽培夏甘蓝对品种的抗热、耐旱、耐涝、抗病虫性等的要求很高,杂交一代夏甘蓝品种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在生产上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蔬菜种植已逐步形成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的格局,因此农民对蔬菜品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河北邢台市双龙种苗公司特推出甘蓝新品种——强夏。一、特征特性该品种植株开展度为45 cm,外叶9~10片,株型紧凑,叶色灰绿,腊粉中等,球形扁圆,单球质量1~1.5 kg,结球紧实,耐裂球,生育期为55~60 d。强夏甘蓝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在我国的不同地区可做春、夏、秋三季栽培。在夏季30 ℃以上的高温可正常结球,耐热性好。抗黑腐病、霜霉病等。球形美观,质脆味甜,有很好的商品性。用途广泛,可脱水加工出口,适…  相似文献   

4.
杜广岑 《蔬菜》1998,(2):6-6
夏、秋甘蓝栽培技术·栽培技术·栽培夏甘蓝和早茬秋甘蓝的目的,是保证八月、九月蔬菜淡季的供应。由于此生产季节正值高温、多雨的夏季和早秋,植株受较高气温的影响和病虫害威胁较大,应尽可能选择地势较高,或气候较冷凉的山区进行种植。选用耐热及抗病的品种。一、夏...  相似文献   

5.
目前武汉市场主推的早秋甘蓝主要为进口品种QL50,耐热性强、丰产性好、蜡粉中等、叶色绿、球形美观,从定植到收获63天左右,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但耐裂球性不好、品质一般;国产适应南方高温高湿的早秋甘蓝品种仍较单一,且品种叶面蜡粉多,呈灰绿色,致使叶球亮度不够,产品外观较差,市场竞争力较弱。针对早秋甘蓝生产上这一实际情况,以耐热、早熟、耐裂、优质为品种选育目标,武汉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在引进部分国内外抗热甘蓝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定向筛选,于2013年配制杂交组合,2014-2015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育成耐热、早熟、耐裂、优质的甘蓝新品种汉夏1号。2016年进行品种多点比较试验,2018-2019年相继在湖北、浙江、江西等地进行区域试验,品种性状表现稳定。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夏秋之交蔬菜淡季供应短缺问题,浙江省文成县农业局1998年在海拔650米(m)左右的南田镇三源村、小坑边村试种夏甘蓝21.3公顷(hm2),笔者于4~8月进行了夏甘蓝的病虫害发生调查、预测及防治技术探索工作。1 品种、栽培地选择夏甘蓝品种选用夏光甘蓝,系上海农科院园艺所育成的夏甘蓝F1。栽培地为黄泥沙土,肥力中等,常年种植马铃薯、甘薯,部分套种玉米。4月中旬~5月上旬整地育苗,5月中旬~6月上旬移栽,每畦栽两行,种植密度为3000~3500株/亩(667m2)。2 主要病虫害苗期主要病虫害为黑根病、霜霉病、黄曲条跳甲。大田期为霜霉病、…  相似文献   

7.
寒绿甘蓝是山东菏泽地区高新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于 1997年从进口甘蓝品种材料中选育的一个中熟、高产、抗寒、耐抽苔的优良品种。寒绿甘蓝属中早熟品种 ,叶球呈圆形 ,植株开展度 6 5cm (厘米 ) ,叶球高 2 0~ 2 4cm ,横径 16~ 2 0cm。叶色浓绿 ,包球紧实 ,外叶 8~ 9片 ,品质极优 ,一改国内甘蓝品种包球不紧实的缺点 ,在市场上极受欢迎。据对基地调查 ,寒绿甘蓝收购价格均比国内品种每 5 0 0g(克 )高出 0 30~ 0 5 0元。单球重 1 5kg(公斤 ) ,中柱短 ,极耐裂球和抽苔。采收期长 ,耐贮性好 ,抗寒力优于同类品种。 1999年冬 ,黄淮…  相似文献   

8.
甘蓝是上海市主要蔬菜作物之一 ,夏甘蓝是上海郊区的主要夏季生产品种。为了适应蔬菜生产产销体制改革 ,不断调整品种结构和推广新品种 ,本试验对夏甘蓝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 ,鉴定其早熟性、抗热性、抗病性、产量和品质 ,从中选出适宜本地推广应用的新品种。1 试验材料和方法1.1 供试品种 本次试验共 7个品种 ,编号为1~ 7号 ,以 2号品种作为对照。编号 12 (CK) 34 56 7品种早夏 16夏王新夏秋YR美味早生夏月夏强四季获   1.2 试验地点 闵行区鲁汇蔬菜种子基地场1.3 试验方法 试验主要采用露地栽培 ,前茬为青菜 ,品种随机排列 ,3…  相似文献   

9.
甘蓝是上海地区主要栽培的蔬菜品种,为提高夏甘蓝的产量和种植效益,筛选出适宜在我地夏季推广种植的最佳品种,我们引进了7个夏甘蓝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夏甘58是江苏镇江市农科所近年选育成功的杂交甘蓝新品种.1999-2000年参加江苏省夏秋甘蓝区域试验,平均667 m2产量3 216kg,比对照夏光增产14.4%.2001年参加生产示范,夏甘58平均667 m2产量4 412.4 kg,比对照增产10.9%.2002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该品种早熟,耐热,生长势强,结球紧实,耐裂球,存圃时间长,耐贮运,叶球近扁圆形,口感脆甜,商品性好,抗病毒病和黑腐病.是解决夏秋叶菜淡季供应的好品种.  相似文献   

11.
中甘12甘蓝,是中国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继报春、中甘11之后,又配制成功的一个早熟甘蓝一代杂交种。几年来经各地试验结果,平均亩产3452公斤,比中甘11增产20%以上。据我所1991年品种对比试验,增产效果十分明显,中甘12亩产3779公斤,比中甘11亩产2890公斤增产30%。并在播期试验中证明,中甘12最可贵的一个特点,就是冬性比其他品种都强,不易先期抽薹。如在12月1日播种的抽薹率仅占13.3%,而中甘11则多达33.4%。中甘12在12月21日以后播种的均无抽薹现象,而中甘11必须将播种期推迟到12月21日以后才比较安全。中甘12的植株开展度40~45厘米,外叶13~15  相似文献   

12.
咸宁圆叶莴笋是我市郊区农家品种,有五十多年的栽培历史。经近几年的提纯选择,表现耐高温,质地脆嫩,抗病性较强产量高,比西宁莴笋增产28%以上,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成了我市莴笋的主栽品种,在长江流域也颇受欢迎。一、特征特性株高50厘米,开展度40厘米;叶例卵圆形,长  相似文献   

13.
甘蓝是上海地区的主要栽培蔬菜之一,为提高夏甘蓝的产量和种植效益,我们闵行区蔬菜技术服务中心引进了7个夏甘蓝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比较它们的熟性、耐热性、产量及品质,以便筛选出适宜在本地区夏季推广种植的最佳品种。  相似文献   

14.
传统栽培的双孢蘑菇为中低温型蘑菇,适合于秋春季栽培。高温蘑菇是指适合于我国夏季高温期栽培的蘑菇,由于栽培出菇季节正值淡季,鲜菇价格高,栽培效益好。当前栽培的高温蘑菇品种有"夏菇93"和"夏秀2000","夏秀2000"是最近育成的高温蘑菇新品种,出菇率高,产量比"夏菇93"增产15%。由于高温蘑菇在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下栽培,容易发生病虫害,栽培过程中病虫杂菌的发生是影响  相似文献   

15.
33—47豇豆蔓性,株高230~250厘米,分枝少,5~7节位着生第一花序,花紫红色,荚色淡绿,平均荚长65~70厘米。一般亩产量1400~1600公斤,比同类品种增产15~20%。该品种来源于上海市农科院园艺所,几年来我乡蔬菜种子场试种和全乡菜区大面积种植表明,该品种耐高温,抗花叶病,适应性强,是一个中熟偏早,高产稳产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6.
重庆甘蓝分为浅丘平坝和高山种植两大区域,实现春、夏、秋、越冬甘蓝周年供应。其中春甘蓝以平头类型为主,牛心甘蓝为辅;夏甘蓝以进口品种为主;秋甘蓝以重庆自育品种为主;越冬甘蓝以日韩进口品种为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市场需求发生了变化,对专用型品种需求增加,叶球朝大型化和小型化两个方向发展,对品质的要求空前提高,特殊甘蓝品种需求增加。  相似文献   

17.
我们选育的早夏-16号耐热甘蓝新组合,适于夏季高温干旱天气栽培,栽后65天之内就可采收。其产量高于夏光甘蓝,单球重0.35kg(8-9月)、1.0-1.4kg(9—10月)。 特征特性:该品种外叶深绿色,叶面蜡粉浓,表现为矮株型,植株生长整齐。在高温季节栽培,株型较小,单球重0.35kg左右,紧实。秋季栽培,株型较大,开展度为46.8cm左右,外叶稍多,叶球扁圆型,单球重1.2kg左右,较紧实。 该品种耐热,抗性强,耐旱,但不耐渍,所以排水一定要通畅。该品种早熟性好,栽后一般60—65天即可采收。  相似文献   

18.
大白菜新品种“中熟四号”是我所新培育的一代杂种,1991年通过福州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连续几年品种示范推广中,一般比我所育成的013品种增产20~30%,在两广、两湖、江西、浙江、贵州、四川等地栽培均反映良好。特征特性株高38厘米,株幅65厘米,外叶绿,叶面皱,叠抱,圆头,球长30厘米,球宽23厘米,平均球重2.5~3公斤,包  相似文献   

19.
夏黄瓜采摘期正值8~9月蔬菜市场淡季,菜农种植经济效益好.但夏黄瓜生长期处在高温、高湿、雨水大、光照强、日照长等环境条件下,会出现雌花少、节位升高、病虫害严重发生等问题,笔者认为,要想夏黄瓜增产、增收、增效,必须掌握以下几点关键技术. 1选择适宜的品种 夏黄瓜栽培必须选择耐高温、耐强光、抗病性强、优质高产的品种.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夏季天气多变,只有选择好的品种,越夏黄瓜产量才能有所保障.生产中表现较好的如夏丰1号、津研2号、鲁黄瓜2号等.  相似文献   

20.
‘夏白 4 5’为早熟、耐热大白菜一代杂种。作者 1995年引进了两个亲本材料并经亲本繁育 ,田间试验鉴定 ,亲本母株选择及配合力测定 ,1997年进行自然制种 ,同年夏季进行品种比较试验 ,1998~ 1999年参加山东省夏白菜区域试验 ,2 0 0 0年参加全省夏白菜生产试验 ,比对照‘鲁白 13’增产 16 .87% ,2 0 0 1年 5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特征特性该品种早熟 ,耐热 ,生长期 4 5~ 5 3d ,耐 38℃高温 ,产量可达 4 5t/hm2 。外叶绿色 ,白帮 ,叠抱 ,头球形 ,单球质量约 1kg ,净菜率 6 6 .7% ,软叶率 5 9.7%。包心后充心快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