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地区大白菜芜菁花叶病毒株系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上有关研究发现,大白菜对芜菁花叶病毒(TuMV)的抗性具有林系特异性,一些品种或品系携带独立的、显性遗传的抗TuMV基因,并制定出能反映大白菜不同品种与TuMV株系间生物遗传关系的株系鉴定寄主谱。根据这一寄主谱,我们对北京地区大白菜TuMV株系进行了鉴定,初步结果表明,以TuMV-C4株系为主,其次为C3、C5和C2,尚未发现C1株系,这对大白菜抗TuMV育种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青花菜抗源材料的筛选和利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80余份青花菜资源采用苗期多抗性人工接种和田间鉴定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鉴定。筛选出一份抗TuMV兼抗黑腐病的抗源材料和一份抗TuMV耐黑腐病的抗源材料。并用该两个抗源材料与其它自交系杂交,初步选出两个优良的杂交组合,田间表现抗病毒病兼抗黑腐病,且具有优良的经济性状   相似文献   

3.
中国大白菜对芜菁花叶病毒基因型株系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芜菁花叶病毒基因型株系TuMV-C1、 TuMV-C4和 TuMV-C5对28份较重要的中国大白菜品种及亲本材料进行了苗期抗性鉴定,选出了13份免疫或高抗TuMV-C1株系的材料,如‘19835’、‘山东七号’等;9份免疫或高抗TuMV-C4株系的材料,如‘19837’、‘玉泉抱头青’等及5份高抗TuMV-C5株系的材料,如‘ 19850’、 ‘海淀小青口’等。高抗C5株系的材料均兼高抗或免疫C1和C4株系。  相似文献   

4.
西园4号中熟秋甘蓝一代杂种具有优质,抗TuMV和黑腐病,丰产等特点。表现性状整齐,结球率高,叶球扁圆,质地脆嫩。目前已在四川、云南、湖北、湖南、福建等地推广1547hm2,增值600万元左右。  相似文献   

5.
番茄病毒病的鉴定与遗传规律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番茄病毒病的主要症状、类型,番茄上TMV、CMV株系分化的鉴定及其跗规律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春秋两用型甘蓝新品种——‘秦甘80’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蓝的病毒病 (TuMV、CMV)、黑腐病和春季栽培未熟抽薹问题严重影响甘蓝产量、品质和产值。作者经过 5年研究 ,育成了优质、抗病、冬性强的甘蓝新品种‘秦甘 80’ ,于 2 0 0 0年元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同年获国家“九五”新品种后补助二等奖。‘秦甘 80’植株开展度 6 5 .3cm ,外叶数 12片 ,外叶灰绿色 ,叶片较大 ,蜡粉较少 ,球叶翠绿色 ;叶球扁圆形 ,纵径 16 .6cm ,横径 2 2 .5cm ,紧实度 0 .5 5 ;叶球中心柱长 6 .2cm ,低于球高 1/2 ,单球质量春栽 2 .0kg ,秋栽 2 .4kg ;冬性强 ,春季栽培耐先期抽薹…  相似文献   

7.
东农610为极早熟春甘蓝一代杂种 ,抗TuMV及黑腐病 ,耐先期抽薹 ,叶质脆嫩 ,产量2500kg·(667m2) -1以上 ,叶球商品性符合北方市场要求。于2001年3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亲本选育过程根据优质、多抗、早熟、耐先期抽薹的育种目标 ,以及甘蓝不同农艺性状的遗传特点 ,采用苗期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技术、耐先期抽薹快速鉴定技术及自交不亲和系的常规选育技术相结合 ,从若干优良的甘蓝品种资源中 ,筛选出符合育种目标要求且配合力高的自交不亲和系92 1012 3 11和92 1023 1作为配…  相似文献   

8.
彭锐  雷建军 《西南园艺》1998,26(3):29-32
对甘蓝黑腐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机理、侵染途径、病害的症状和甘蓝抗病遗传特性、抗病性鉴定方法、抗病性材料选择、抗病育种等方面作一概述,并对未来甘蓝抗黑腐病育种提出了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利用生物性荧光研究黑腐病病原菌在寄主中的生长黑腐病是重要的十字花科病害,其病原细菌(xanthomonasCampestrispv.CampestrisDowson)通过水孔或伤口侵入,然后融合进维管束系统。随着细菌在维管束组织中的发展,叶脉阻塞,限...  相似文献   

10.
甘蓝黑腐病是十字花科作物的主要病害之一,其病原菌生理小种的划分和抗病性鉴定的方法直接关系到甘蓝抗病育种工作的开展和进程。本文就这两个方面对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成都地区番茄病毒病种群鉴定及TMV株系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22份番茄病毒病样本的鉴定,明确了成都地区番茄病毒病的主要毒原种群是黄瓜花叶病毒(CMV)和烟草花叶病毒(TMV),CMV占样本数的59.0%,TMV占23.0%,两者混合侵染类型占13.1%,初步鉴定出番茄TMV分化为0、1两株系,以0株系为主。  相似文献   

12.
中甘9号为新育成的中熟秋甘蓝一代杂种,从定植到收获约85天。高抗TuMV兼抗黑腐病。植株开展度60~70cm,外叶15~18片,深绿色,叶球略扁圆,单球重约3.0kg,叶球紧实度0.52~0.55。叶质脆嫩,风味品质优良,较耐贮藏,平均产量5500~6000kg/667m2。适于我国各地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13.
北京地区番茄病毒病的主要毒原种类有番茄花叶病毒(ToMV)、黄瓜花叶病毒(CMV)、马铃薯X病毒(PVX)、马铃薯Y病毒(PVY)、烟草蚀纹病毒(TEV)和苜蓿花叶病毒(AMV),分别占样本的65.2%、30.1%、6.8%、2.5%、1.3%和1.2%。保护地及春露地番茄生长前期主要受ToMV的侵染,5月底以后CMV的为害显著加重,甚至造成夏番茄绝产。番茄上CMV可划分为4个株系,即轻花叶株系、重花叶株系、坏死株系及黄化株系。分别占分离物的23.5%、64.7%、5.9%和5.9%。  相似文献   

14.
为了建立快速、准确的甘蓝黑腐病苗期抗性鉴定方法,以田间对黑腐病抗感差异表现明显的5个供试材料作为鉴别寄主,喷雾接种黑腐病菌株,设置1叶1心、2叶1心、3叶1心、4叶1心、5叶1心等5个接种苗龄,1×105、1×106、1×108、1×1010 CFU·mL-1等4种菌液接种浓度,26℃/19℃、28℃/19℃、30℃/...  相似文献   

15.
沈奇 《中国蔬菜》2002,1(2):58-59
1996年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对南京地区为害番茄主要病毒TMV、CMV进行了种群消长动态及株系分化研究。TMV在种群中的绝对优势已逐渐被CMV和复合浸染所取代 ;完成了番茄苗期人工接种TMV、CMV和枯萎病的快速鉴定方法。对来自江苏及周边地区的 15个叶霉病菌株进行鉴定 ,鉴定出 (1.2 )、(1.2 .3)、(1.2 .3.4)等生理小种 ,以 (1.2 .3)为主流生理小种 ,约占 93.35 % ,筛选出 2份高抗叶霉病、高抗TMV、抗枯萎病的多抗材料 ;结合耐低温弱光生理试验 ,育成春大棚专用品系苏保 1号等 ,该品系耐低温、耐弱光 ,抗TMV ,兼…  相似文献   

16.
惠丰甘蓝对黑腐病的抗性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苗期人工接菌鉴定和成株期田间鉴定结果表明:惠丰3号甘蓝对黑腐病菌陕西菌株的病情指数为3.3,山西田间自然发病的病情指数为7.0;惠丰1号甘蓝对黑腐病菌的病情指数为3.3(陕西菌株)和6.0(山西菌株),是两个对黑腐病高抗或抗病的优良新品种.  相似文献   

17.
辣椒抗黄瓜花叶病毒(CMV)育种的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CMV株系的分化,抗CMV种质资源的筛选,抗CMV的遗传规律和抗CMV育种的方法及成就四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近三十年来的辣椒抗CMV遗传与育种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提高我国辣椒抗CMV育种效率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十字花科蔬菜抗黑腐病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十字花科蔬菜黑腐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机理、病原菌的鉴定方法与生理小种划分、黑腐病接种方法和抗性鉴定方法、植物抗病性与生理生化指标变化、黑腐病抗性的遗传与抗病基因研究、抗源材料的筛选及抗病育种等研究进展,探讨了今后应加强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罗宽 《中国蔬菜》1983,1(3):23-0
十字施科黑腐病是一种世界性的病害,发生较普遍。美国1973年大发生,1975年由18个州的研究者合作组成一个委员会,称为NCR-100,专门研究黑腐病和黑胫病。日本也列为蔬菜病虫害测报对象之一。我同近年各地也发生较多,有的地区甘蓝发病率达100%,胜利油菜发病率达72%,还造成大白菜死株,严重影响产量。现提供一些国外的研究情况供参考。 一、病原菌 Xanthomonas campcstris PV.campestris (一)形态和生理:病原纠菌为短杆状0.4—0.5X 0.7— 3微米,链生、有荚膜、无芽胞,极生单鞭、毛格兰氏阴性、不抗酸、好气。在牛肉汁琼胶上菌落淡黄色,随着菌…  相似文献   

20.
花椰菜—黑芥体细胞杂交获得抗黑腐病异附加系新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桂香  严红  曾兴莹  盛小光  唐宇  韩硕  宗梅  陆坤  刘凡 《园艺学报》2011,38(10):1901-1910
 以花椰菜—黑芥体细胞杂种的自交及回交后代为材料,建立了结合抗病性人工接种鉴定,流式细胞仪DNA含量分析,B基因组特异分子标记和染色体原位杂交的大规模群体分析技术,在50份高代自交及回交材料中筛选获得了20份形态学特征偏向花椰菜,30份呈花椰菜—黑芥中间类型的材料。细胞DNA含量检测(FLC)及染色体计数结果表明,偏花椰菜的类型,DNA含量基本在2.24 pg · cell-1以下,染色体数在28条以下。经连续3年黑腐病病菌人工接种鉴定,获得高抗株系12个,抗性株系17个,占全部受试材料的14%。对其中3个(PFCN29 BC3-3-5、PFCN16-1 S2BC3-107和PFCN14-1 S1BC4-123)形态偏花椰菜且高抗黑腐病的植株进行基因组原位杂交,结果显示其分别为花椰菜染色体组附加了2、7和8条黑芥染色体的异附加系材料。这些植株可以用于后续的研究和作为育种桥梁材料,进一步获得黑腐病抗性的单体附加系或渐渗系。本研究表明通过体细胞杂交转育野生优异抗性资源,创新甘蓝类蔬菜育种种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