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松材线虫病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不同种源的马尾松的抗病性存在差异.就马尾松对松材线虫病的抗病性差异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目前,马尾松抗病性的研究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①不同树龄与抗病性之间的关系;②不同地理种源马尾松对松材线虫病抗病性的差异;③与种源抗病性有关的主要成分;④马尾松的诱导抗病性;⑤马尾松抗病育种.马尾松的抗病性与多种因素有关系,通常具有抗性的马尾松一般生长状况较好;马尾松的抗病物质很复杂,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发现了马尾松的一些抗病物质的种类,并对这些物质的结构进行了研究,但对这些抗性物质的产生和马尾松抗病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林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需要为社会的进步提供更多的资源。因松树是林业中重要的树木,但却严重受到了马尾松毛虫的危害,所以马尾松毛虫防治工作已经成为林业防护的一个重点项目。在对马尾松毛虫长期防治实践的基础之上,分析了马尾松毛虫的生物特征,总结了发生马尾松毛虫病害的原因,对马尾松毛虫防治的要点以及关键部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马尾松常见病害及虫害的症状,综述了目前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马尾松在栽培过程中过程中病虫害的一些防治策略,为马尾松的种植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4.
马尾松赤枯病Pestalotiopsis funerea(Desm.)Steyaevt是分布较广、历史性的老病害。本文以该病与气温、相对湿度和降水量的相关性,利用数量化理论Ⅳ进行生态地理区划,将四川省92个马尾松主产区划分成重病区50个、危害区12个和轻病区30个。  相似文献   

5.
马尾松松针褐斑病,是近年来在我区发现的一种危害马尾松的重要病害。1982年4月笔者在临川县太阳公社一些与黑松混生的马尾松人工幼林内初次发现危害。经调查,幼林发病株率达90%以上,感病指数达34.4,现将有关情况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6.
该病害属国内新记录。本文对病害症状、病原、寄主范围、传播途径作了描述。病原为丝状无根藤Cassytha filiformis L.。其寄主除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外,还包括蕨类植物在内的其他9科植物。  相似文献   

7.
松树病害是造成安徽六安市大面积松林功能和质量等级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作者通过对黑松、马尾松、火炬松、湿地松等部分松树病害的种类、分布及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调查,研究表明:该地松树主要病害是松落针病和松针褐斑病。  相似文献   

8.
松材线虫病是松树的毁灭性病害。福建省已处在松材线虫病的包围之中,该病害传入福建省只是时间的迟早问题。为了延缓该病的传入或一旦传入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办法,笔者分析了该病害的发生规律特点,针对性地提出了病害的预防控制措施和马尾松人工林的经营策略。  相似文献   

9.
马尾松亦枯病是马尾松叶部的主要病害,在我省分布广,危害重。受害松针半截以致全针枯死,林分一片枯红,状似火烧,对林木生长影响很大。在贵州省林科所用“621”烟剂防治马尾松赤枯病报道后,我们于1974—1978年,在研究病原和流行规律的同时,先后在我省忠县石子林场和广元县东坝公社林场,进行了几种烟剂防治试验,效果良好。林区用烟剂防治该病,不用水,不用械,简单易行,便于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对马尾松-闽粤栲混交林与马尾松纯林的生物量进行了测定,并将两种林分的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凋落物层的生物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马尾松-闽粤栲混交林与同龄的马尾松纯林相比,无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还是凋落物层的生物量均大于马尾松纯林,马尾松-闽粤栲混交林总生物量大于马尾松纯林。说明马尾松与闽粤栲混交提高了林分生长量,促进了马尾松生长,提高了林分生物多样性和改善了土壤肥力。马尾松与闽粤栲混交是马尾松经营中一种较合适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我所于65年起,陆续对黔中部份地区马尾松病害种类、为害情况、防治方法作了初步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摘要报告如下: 一、调查方法采用路查和详查相结合,先行踏查了解病害种类,重点设立标准地进行详查。幼林评查根据不同病害种类所拟定的发病等级,采用隔林间行或随机抽样进行每木目测记载,每块标准地调查株数不少于100株。根据目测结果用分级计数(即:健康、轻、中、重、极重五个感病等级)求具株被害率和发病强度即感病指数;苗期病害调查,采用对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通过调查及分离培养收集到黔中地区能与马尾松,华山松、云南松形成共生关系的外生菌根3科、5属、17种,并通过室内及野外苗圃接种试验筛选出牛肝菌2种,厚环粘盖牛肝菌1种,对上述3种苗木病害有较为明显的拮抗作用,为苗木病害的防治提供了一种经济,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研究病害的空间分布型,利用分布型提供的参数,不仅可以对研究资料提出可靠的数理统计方法,正确估计病害的危害程度,而且利用这些信息还可以分析病害对环境条件的适应程度,从而制定最佳防治措施。本文引用聚集指数C、CA、I、Iδ及Iwaom~·—X回归模型、Taylor幂法则对马尾松倒病进行空间分布型测定,利用分布型提供的特征参数探讨与其生物学特性的关系和它们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4.
马尾松疱锈病是我省马尾松中幼林分的毁灭性枝干病害。经系列实验证明马尾松疱锈病菌的转主寄主为芍药科的山芍药( Paeonia obovata Haxim ),病原菌为松芍柱锈菌( Cronartium flaccidum ( Alb. et Schw .) W inter)。  相似文献   

15.
江锦攀 《绿色科技》2019,(7):126-129
指出了马尾松是我国建材市场中的主要木材之一,但由于长时间采用单一树种纯林模式经营,导致了土地衰退与森林生产力下降。同时,大面积马尾松纯林容易导致森林火灾,严重制约了马尾松林木可持续经营与发展。目前,针对马尾纯林改造同种珍稀阔叶树营建复层林成为马尾松纯林改造的一种手段,同时也为纯林改造成混交林提供一条有效途径。基于对马尾松纯林改造成复层林的凋落物现存量进行的分析,对马尾松纯林套种珍稀阔叶林营造复层林现状和土地改良方面进行初步探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引言森林不仅为人类提供木材和其它林产品,而且对保障农牧业的高产稳产,保护和美化人们的生活环境,都有重大重用。随着林业事业的发展,人们逐步改变了自然平衡,这种改变为林木病害的严重发生提供了可能,进而导致森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降低。近期我省林木病害种类由1894—1950年的56种增至500余种,主要病害每年发生面积高达80万亩,用材林仅马尾松赤落叶病为害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利用聚集度指数法对马尾松猝倒病空间分布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猝倒病在空间呈聚集分布,且分布不受立地、肥水条件影响。分布的个体群平均大小随病株密度的增大而增大,该分布是由病害自身的侵染特性引起的。  相似文献   

18.
生态系统对马尾松毛虫有较强的制衡作用,大面积的马尾松纯林是马尾松毛虫暴发的核心根源,松树抗性反应的滞后与天敌和致病菌作用的滞后,形成了暴发的周期性.调整森林生态结构、丰富生物多样性能有效地对马尾松毛虫进行持续管理.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长沙县丘陵区马尾松林生态系统进行调查研究,选取生物途径、生境途径以及生态系统功能途径3个诊断途径,采取多途径综合诊断的方法对丘陵区马尾松林生态系统退化程度进行诊断,确认其退化程度,在此基础上分析松林生态系统退化程度与马尾松毛虫灾害的关系。结果表明马尾松毛虫灾害发生程度与生态系统退化程度关系密切。生态系统退化越严重的地区,马尾松毛虫灾害越严重,退化较轻的地区,马尾松毛虫灾害较轻或不发生。  相似文献   

20.
李清源 《绿色科技》2014,(3):161-162
指出了作为我国南方地区大面积栽种的林木树种,火力楠与马尾松在生长特性、环境需求方面优势互补,适宜进行混交林栽培。分析了马尾松与火力楠混交的可行性,拟定试验方法,选取标准地进行了实地栽培对比。经过对混交林与纯林的生长情况、林分生物量对比、林分水源涵养量等多方对比与研究,认为马尾松与火力楠混交林的综合指标优于马尾松纯林与火力楠纯林,马尾松与火力楠的混交具有良好的生态与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