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江西养蜂协会年会上、在蜂场,笔者曾多次与雷益明同志朝夕相处,对他的情况有所了解,借此机会向养蜂界的同行介绍。雷益明同志1964年中学毕业后,即在江西省高安县黄沙公社蜂场工作,他以一个年青人的饱满热情,如饥似渴地学习有关养蜂理论知识,同时虚心向中老年养蜂师傅学习,很快他便成为了该场的骨干。1977年他  相似文献   

2.
杨大昌养蜂促农致富湖北省仙桃市毛咀镇杨大昌,连续8年利用蜜蜂为农作物传花授粉,获得了农业增产、蜂蜜增收的好成绩。乡里乡亲誉养蜂为“农业增产的好帮手,增加收入的好门路”。在他的带动和帮助下,已有20多户农民拜他为师,向他学习养蜂技术。杨大昌过去养蜂长期...  相似文献   

3.
杨灯云是武汉市蔡甸区玉贤镇农力村农民,从事农业30多年,收益甚微。1987年秋,他开始走养蜂致富之路。杨灯云养蜂5年后,4口之家终于摆脱了困境,养蜂成了他家收入的主要来源。 杨师傅一再向笔者表明:他养蜂脱贫致富奔小康,特别要感谢《蜜蜂杂志》的帮助,是《蜜蜂杂志》使养蜂一窍不通的他,成为养蜂能人。17年来,他不仅把每年订阅的《蜜蜂杂志》十分珍惜地保存起来,以便随时查阅,还经常把《蜜蜂杂志》……  相似文献   

4.
刘仰文先生今年81岁了,从事养蜂工作达56年之久,是我国科学养蜂创业先辈之一。 1925年他高中毕业后,便在福州仓山办学,认识了在附近天安寺小学的张品南先生。张先生在课余还从事养蜂生产,养着几群中蜂。他很感兴趣,常与张先生观摩切搓养蜂技术。1932年,他考进南京金陵大学园艺系,特地选修了养蜂课程。肄业后,从事教育工作,并从金陵大学带回向学校购得的四群意大利蜂,作为业余  相似文献   

5.
养蜂人之路     
养蜂人之路·宋心仿五项进的实干精神得到姚师傅及生产队干部的一致赞许,经研究同意接纳为养蜂员,并同意为之办理落户手续。项进得以安下心来学习养蜂,使他感到万分荣幸,在工作上虚心向姚师傅讨教,生活上竭力对姚师傅体贴照顾。用上冬采挣到的钱买了《蜜蜂生物学》、...  相似文献   

6.
养蜂之家的“半边天”张功勋师傅是辽宁省有名的养蜂专家,先后在养蜂刊物上发表文章80多篇。来到山东他参与了《养蜂与蜂产品》一书的大量编著工作,担任副主编。在和张师傅接触中,我们发现他的妻子王玉芝是一位爱蜂如命的坚强女性,是她支撑起了一个跨越大半个中国的...  相似文献   

7.
8年前,因对养蜂这个职业感兴趣,几次拜访奈良县藤田养蜂场。专业养蜂家藤田久雄和他的儿子丰彦先生,非常认真地给我讲解与养蜂职业密切相关的花和蜜蜂的知识。藤田先生是战后从果树栽培改行成为养蜂家的,当时,养蜂是一项比农业收入高的理想工作。  相似文献   

8.
<正>要说张西刚有什么养蜂技术?不是,是凭他实干精神?也不是,那是凭什么呢?凭他头脑灵活,敢闯新路,巧借东风,才有了2014年的好收成。46岁的张西刚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八五二农场第五管理区工作,卖过蔬菜、养过肉牛、放过绒山羊。2013年,他看准了养蜂能致富这条门路,开春起,在管理区工会干部的指导帮助下,花了1万元买回20箱蜜蜂饲养。第一年,他虚心好学,不断向有经验的养蜂师  相似文献   

9.
《中国蜂业》2020,(3):57-59
<正>(续2020年第二期)三、筹建蜂所重归养蜂大业1.筹建蜜蜂所推动蜂业发展1954年,李俊调至农业部工作,其间他参与了中国农科院的筹建工作,就是在这期间,他开始考虑推动成立中国专业的养蜂机构。据李俊女儿李晓曼回忆,大约在1956年时,李俊希望将青年时代的养蜂理想纳入正轨,多次向农业部廖鲁言、杨显东两位部长建言,希望成立中国专业的养蜂科研机构,并给出了几点理由[36]。为了提供更  相似文献   

10.
刘策安先生是北京市人,是我国新法养蜂初期重要的倡导人士之一。他的一生,主要侧重于翻译工作,给国内同业者介绍西方养蜂技术,他对我国蜂业的开创与发展,起到了无法估计的推动作用。相应的,他也得到国内同业者的最高赞仰,我们应该热烈歌颂他。  相似文献   

11.
“数控养蜂法”的发表使我茅塞顿开,蜂友们公认它是当代最先进的养蜂法。我有一蜂友王树森,他养蜂30年了,在1993年和他相识后,同他谈起了“数控养蜂法”。那时我只是在《蜜蜂杂志》上看到了连载文章,我向他宣传,并共同探讨。1994年刺槐蜜花期他收入600...  相似文献   

12.
诲人不倦的李志勇老师我与李老师素不相识。我与他交往是向他请教他在《蜜蜂杂志》上发表的《良种繁育中几个问题》一文中不懂的问题时开始的,每次通讯他都有问必答,还吸收我为他的函授学生,除指导我养蜂外,还给我寄了不少资料。平湖白沙浆蜂种蜂王、《养蜂学》分文不...  相似文献   

13.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惠远乡榆树村养蜂专业户、回族青年张建国八五年养蜂纯收入11,000元。但他致富不忘乡亲,几年来无私传授养蜂技术,被人们称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好带头。张建国养蜂五年多,他勤奋好学,为了养好蜂,他不辞辛苦到外地向有经验的养蜂老农虚心请教,还订了许多有关养蜂方面的书刊,认真钻研学习。他不断总结、勇于探索科学养蜂,他引进优良蜂种进行杂交,培育出一种兼有多种特性的新蜂种。使其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年收入由五千多元提高到万  相似文献   

14.
<正>尹文山,湖南省怀化市凉亭坳乡板栗坪村人。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85后的他曾多次创业失败,但是从未想过放弃。农村发展需要产业支撑,而乡村致富带头人是乡村的创业力量和人才资源,2014年在外打工的他放弃城市高薪的工作,动起了回乡创业的念头,他认为蜜蜂养殖应该是个比较适合的项目,投资成本低,见效快。想到就行动,为了干好养蜂酿蜜这份“甜蜜”事业,开头几年他常常向养蜂前辈请教、参加养蜂技术培训班,在实践中不断学习,  相似文献   

15.
2006年3月11日-13日,在重庆举办的全国蜂产品信息交流会上,一位具有47年养蜂经验、热衷于养蜂为人类健康服务的老养蜂人向与会代表介绍了他11年向牙痛、高血压、牛皮癣、糖尿病等患者免费提供食用蜂胶的事迹。这位69岁的老人名叫陈渊,浙江省义乌市江东人。1994年听浙江大学教授陈盛禄先生介绍了蜂胶对人体健康的诸多好处。从此,他就每天坚持食用蜂胶。  相似文献   

16.
我国养蜂界对龚一飞同志并不陌生,只要提及养蜂教育事业,就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他。三十多年来,他以坚忍不拔的意志、高度的责任心,忘我地工作,在养蜂教学、科研和生产诸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发展我国的养蜂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龚一飞同志1926年出生于福州,早在四十年代,他在读福建协和大学农学院时,就对蜜蜂有着浓烈的兴趣,开始业余养蜂。他常常利用课余、节假日登门拜访养蜂前辈、能手,求教饲养技术;毕业设计时,又选题《福州养蜂植物之研究》,他渴望成为一名“蜜蜂王国”的探索者。新中国的建立,为他的理想实现提供了可靠的保证。1949年,他应聘留校工作,在院系领导和导师的大力支持下,在校园内饲养蜂群,为园艺系增开  相似文献   

17.
葛凤晨同志,现任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所长,畜牧师,中国养蜂学会理事,吉林省畜牧兽医学会养蜂学组副组长。原有文化程度初中,但他不向命运低头,发奋自学养蜂专业,自学了《养蜂学》、《蜜蜂》、《生物学》等200多册专业书刊,边学边干,钻研养蜂技术,终于成长为全国知名的养蜂专家,荣获“五一劳动奖章”。1987年4月27日,他作为养蜂战线先进代表光荣出席了全国“五一”劳模授奖大会。  相似文献   

18.
晋华贵 《蜜蜂杂志》2012,32(4):26-27
2个月前,马汝能蜂友购得《蜜蜂杂志》后,正巧看到我的文章,几经辗转打听后,找到我在银聚典当行工作的女儿。在女儿的陪同下,来到我的养蜂住地,要求传授休闲养蜂的方法。因为他已退休,今年(编者注:2011年)春天,院子里从天而降来了一群中蜂,喜出望外。收养后不久,又飞逃了。现将我与他交谈的部分内容写成文章寄贵刊,以供休闲养蜂族学习和运用,或作参考。  相似文献   

19.
提起高级畜牧师张启明同志 ,安徽省养蜂界同仁都说 :“他像一只勤劳的蜜蜂 ,为安徽省养蜂事业的发展不知疲劳地忙碌 ,40多年如一日 ,一心扑在养蜂事业上 ,他以出色的工作成绩和丰硕的科研成果 ,为推动安徽省养蜂事业的发展 ,开创养蜂事业新局面 ,作出了积极贡献。张启明生于1934年12月 ,1956年凤阳农业学校畜牧专业毕业后 ,分配到省农业厅畜牧局一直分管全省养蜂工作。1958年参加农业部第一届养蜂师资进修班 ,曾任安徽省兽药饲料监察所所长。现任安徽省养蜂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养蜂学会常务理事。张启明酷爱养蜂业 ,…  相似文献   

20.
应用“数控”发展新集乡的养蜂业在《蜜蜂杂志》上看到“数控养蜂法”,没想到我一开始养蜂就与“数控”交上了朋友。甘肃省定西县新集乡文化、交通、经济均极为落后。我一直在此地工作,一年很少出外,与相邻的会宁县科协王仁同志谈及养蜂,得知他应用“数控养蜂法”,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