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玉米品种区试结果统计方法,主要以产量为主的单因素评价,缺乏全面的综合分析。本文试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选取试验品种的产量,经济性状稳产性、生育期等4个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各品种综合性状优劣的数量化指标,为全面评价品种的审(认)定品种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评价蚕豆区试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至今,许多学者将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应用于作物品种的评价,取得了良好效果.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将所有供试品种看成一个灰色系统,然后构造“参考品种”,进行数据无量纲化处理,最后计算关联系数和加权关联度,依据加权关联度大小对品种进行评价.本文将该理论方法应用于2007~2009年度云南省蚕豆联合区域试验品种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蚕豆品种是可行的,将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结合起来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3.
《种子》2021,(5)
采用相关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28个绿豆品种(系)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绿豆品种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生育期、株高、主茎节数、单株荚数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不同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依次为单株荚数荚粒数百粒重主茎节数主茎分枝荚长生育期株高。2种分析方法均表明,单株荚数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因此在育种实践中应优先考虑单株荚数这一因素,同时将两种方法相结合,对品种进行综合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适宜在鲁南地区种植的饲用燕麦品种及探讨燕麦新品种综合评价的方法,利用基于熵值赋权的DTOPSIS法对11个燕麦品种的株高、鲜草产量、干草产量、茎叶比、粗蛋白含量、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和相对饲草品质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熵值赋权法客观评价了各指标在该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程度,指标中权重最大的是茎叶比,其余依次是鲜草产量、粗脂肪含量、相对饲草品质、干草产量、粗蛋白含量、株高、中性洗涤纤维含量、粗灰分含量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符合对燕麦饲料的要求。Ci值排名前5的品种是燕王、牧王、魄力、贝勒和甜燕麦。这5个品种产量较高,综合性状表现优良,适宜在鲁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南疆棉区应用DTOPSIS法综合评价棉花新品种的初步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 DTOPSIS法在棉花品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结果表明该法比单用产量分析更为合理 ,并对 DTOPSIS法在棉花品种综合评价中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良种是农业科技的重要载体,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是鉴定新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的主要途径。首次探索将基于熵权的DTOPSIS法和灰色局势决策法应用于玉米区域试验中,对2018年河南农科联合体的18个品种(含对照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两种评价方法对品种评价的排序结果差异不大,只有5个品种排名顺序稍有差异,差异最大的品种排名相差2个名次,其余4个品种仅相差1个名次,灰色局势决策法计算过程相对简单。同时还发现基于熵权的DTOPSIS法和灰色局势决策法在玉米综合评价中存在产量指标权重较低的问题。因此,根据现阶段玉米育种目标和生产实际需求,玉米区域试验品种评价时应采用多种品种评价方法相结合,在确保审定品种产量的基础上,降低品种在实际种植生产过程中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方法,综合评价了2003年国家饲草高粱杂交种区域试验材料。结果表明,6个饲草高粱杂交种中,其中晋草1号、健宝两个品种以每公顷产量、丰产素质为主,包括抗病性、抗倒性、株高在内的综合性状明显优于对照皖草2号,达到优良的评价标准,其综合指标值分别比对照增加17.51%和15.95%。辽草1号、苏波丹综合性状比对照稍有减产,但减产幅度不大;综合评价为较好或一般,润宝1号、润宝2号比对照减产幅度很大,综合评价为较差。模糊数学评判方法,客观的反映了品种的综合特性,克服了仅用产量指标评价品种优劣的不足,对新品种的审定、推广都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11个谷子品种(系)为材料,采用相关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与产量相关的9个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谷子品种的10个农艺性状均存在显著差异,变异系数为2.00%~9.16%;单穗重、穗粒重和千粒重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株高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9个农艺性状对谷子产量影响大小依次为穗粒重、千粒重、单穗重、出谷率、穗粗、生育期、穗长、株高、出米率。说明谷子高产育种中应注重穗粒重、千粒重、单穗重优异种质资源的利用。DTOPSIS综合评价表明,谷子区试前三名与产量前三名排序一致,评价结果与区试结果一致,说明DTOPSIS可用于谷子新品种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9.
DTOPSIS法在亚麻新品种评价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更加准确地、有效地对亚麻新品种进行综合评价,此文以2004~2005年度云南省亚麻区域试验汇总资料为分析材料,应用DTOPSIS法对区试的10个亚麻新品种的各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同时与传统单纯产量评价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DTOPSIS法综合评价 值排序结果比单纯产量排序结果有所不同,但DTOPSIS法分析更为合理,它在全面评价亚麻品种的综合性状方面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此外,该文还对DTOPSIS法在亚麻品种进行综合评价中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灰色关联度分析在冬小麦品种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2004年冀中北高肥组区域试验的品种(系)进行了综合评价,明确了参试品种(系)中的优良品种(系)。结果表明,用关联度排序的综合评价品种更能反映参试品种(系)产量等多个性状的实际表现。  相似文献   

11.
重要胡麻栽培品种的抗旱性综合评价及指标筛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15份国内胡麻栽培品种为材料, 设自然降雨和正常灌水2个处理, 考察与抗旱性相关的7个农艺性状、8个生理生化指标及产量指标, 采用综合抗旱系数、因子分析、隶属函数、聚类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对其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抗旱型划分和评价指标筛选。结果显示, 相关性状指标对干旱胁迫的反应及关联程度各异, 可优先选择与抗旱性关系密切的产量及其相关性状、光合作用因子、叶片抗氧化因子等相关生理生化性状;因子分析表明, 6个公因子可代表胡麻抗旱性90.89%的原始数据信息量。基于抗旱性度量值(drought resistanc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values, D值)和加权抗旱系数(weight drought resistance coefficient, WDC值)的各品种抗旱性排序相近, 位居前6位的抗旱品种相同。各品种D值与综合抗旱系数(comprehensive drought resistance coefficient, CDC值)、WDC值、产量抗旱系数(yield drought resistance coefficient, Y值)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而各品种Y值与CDC、WDC值间极显著正相关;据D值将供试品种划分为5个抗旱级别, 可较好地反映品种的选育条件及适应地区。试验结果说明以D值为主要参数, 以WDC为辅助评价参数, 评价以产量为主要考量目标的胡麻抗旱性是适宜且准确的;以抗旱性综合评价方法进行胡麻抗旱性综合评价、抗旱型划分、评价指标筛选是准确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黑龙江省几种主要光温反应型小麦品种(系)进行了产量稳定性综合评价,旨在探讨不同光温反应特性的小麦品种与产量稳定性间的关系,为选育和推广高产稳产小麦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灰色系统理论在油葵品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文明  姚大年  王昌初 《种子》2001,(3):11-12,15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度分析原理与方法,以油葵引种试验的资料,对8个油葵品种的产量、花盘直径、千粒重、含油量、抗病性等8项主要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LG8894S是综合性状最优的品种。  相似文献   

14.
品种丰产势与区域试验中品种生产力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长明 《种子》1991,(1):38-40
品种区域试验中,由于参试品种的平均产量水平和稳定性能的不同,各个品种均有其特定的产量分布曲线。作者提出用品种产量分布曲线中超过某一产量标准(如对照品种的平均产量)的积分面积或累积概率值来评价品种获得高产的可能的大小;并提出在各品种参试地点完全相同的情况下,用一个相应的参数,即品种丰产势评价品种。品种丰产势计算简便、结论明确,便于不同品种间进行比较,是表示品种高产稳产综合性能的一个简易指标,可供区域试验评价品种的生产力与推广价值时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5.
杂交水稻新品种综合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综合定量评价杂交水稻新品种的农艺性状,克服了单靠产量性状评价品种优劣的弊端,能对多个品种的多个性状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比较客观地评价品种的优劣,能更加全面准确地揭示杂交水稻的本质.[方法]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综合评价2011年17个杂交水稻新品种在黔西南州生产试验的数据.[结论]结果表明:T优678综合性状表现最好,其次是两优2887,可以选择在本地区种植推广,分析结论与实际生产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棉花品种的评价是棉花育种的重要环节。一个理想的棉花品种,不仅要有较高的产量、较好的品质,而且要有一定的稳产性和抗病性。以往对参加区域试验的各棉花品种一般只是就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抗病性及品质等单项指标逐项加以评价,很少将各单项指标综合在一起进行总体评价与排序。本文用指标值标准化加权评价法对湖北省部分棉花品种作出总体评价并进行排序,该方法原理简单、计算方便。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中东部地区主栽大豆品种产量指标筛选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龙江省中东部地区28个大豆主栽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该区域大豆产量进行综合评价及鉴定指标筛选。结果表明,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0个产量相关单项指标转换为4个独立综合指标,性状累计贡献率为79.083%;通过隶属函数计算产量综合评价值(Y),对参试品种进行产量综合评价,筛选出了产量较高的大豆品种合农71、合农85、绥农26、合农75、黑农61及合农76等;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大豆产量评价数学模型,Y=0.122+0.736X1+0.465X2+0.168X3+2.527X4+0.326X5+0.289X6-0.313X8,平均估计精度为92.16%;筛选了7个核心产量评价性状,分别为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每荚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及4粒荚数,该模型可作为大豆育种材料产量评价及品种产量鉴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花生农艺性状重要性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应用灰色理论关联度的原理和方法,综合评价了2001~2003年河南省麦套花生区域试验的7个参试种。结果表明:用加权关联度对花生品种进行评价与用传统产量比较结果一致,百果重、百仁重、单株生产力、饱果率、出米率在影响产量诸因素中占主导地位,主茎高、侧枝长对产量影响较小,且方法简单,容易掌握。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出适宜兰州市种植的商品性状好、产量高且稳定、适口性优的鲜食玉米品种,对 13 个鲜食玉米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等 18 个指标进行分析,同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等方法对不同鲜食玉米品种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产量和单穗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和穗长、双穗率呈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综合得分排名前 4 位的品种为旺源光彩、金冠 2054、彩甜糯 520、万黑糯 109,与隶属函数分析综合评价的结果基本一致,因此甜玉米金冠 2054、甜糯玉米旺源光彩、彩甜糯 520 以及糯玉米万黑糯 109 可作为兰州市鲜食玉米的主推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抗旱玉米品种,进行了玉米新品种抗旱性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德玉18和绵单118产量较高,比对照提高20.99%和15.95%;各品种综合抗旱系数与产量呈正相关(R~2=0.8599**);经综合评价得出,德玉18、绵单118、中玉335等3个玉米品种属高抗旱性品种,成单90、必胜6号和成单30属中抗旱性品种,高玉171和正田1号属不抗旱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