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 虫害的测报,是防治虫害的首要工作。为了获得第二年松毛虫发生面积与危害程度,我们应用概率回归估计方法。根据连江县发生松毛虫历史资料,进行主导因子分析,探讨松毛虫发生与消长的规律,筛选出与松毛虫发生直接关系的12个主要因子、17个项目,建立预报方程。然后根据上一年松毛虫发生面积和危害情况以及气象部门对当年气象因子的预报数据,对来年松毛虫发生面积与危害程度进行预测,借以掌握防治工作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2.
根据相关系数法筛选出与马尾松毛虫各级危害程度的危害面积相关关系都比较密切的气象因子,分别建立多对多线性回归模型、脉冲响应函数模型、线性差分方程之带输入项的线性自回归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以及双重筛选逐步回归模型5种马尾松毛虫危害程度分级预报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运用所建立的5种分级预报模型对预留的4年共16组样本进行预测结果检验,都取得较好的预测效果,其中以线性差分方程之带输入项的线性自回归模型的预测效果最好,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效果次之,双重筛选逐步回归模型最差。  相似文献   

3.
文山松毛虫危害程度与发生范围预测预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制了文山松毛虫预测预报虫灾级数表,提出了文山松毛虫危害程度初步测报式,利用马尔可夫链模型分析法进行了文山松毛虫发生面积的预测预报,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8株绿僵菌孢子萌发条件及室内侵染马尾松毛虫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与供试白僵菌菌株相比,某些绿僵菌菌株具有较强的耐高温和耐旱能力。经室内毒力测定,8个绿僵菌菌株中有2个菌株(M2和M4)对马尾松毛虫有毒力,其中M4的毒力与白僵菌相当,其致死中量为4.75×107个孢子·L-1,致死中时为6.19~12.20d(在1.0×1011~1.0×107个孢子·L-1的浓度下)。结果显示绿僵菌在防治马尾松毛虫上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红花荷天然林、桉树人工林、杉木林、针阔混交林和毛竹林5种不同林型林下植物组成和多样性格局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在珠三角地区设置47个样地进行林下植物调查,运用Spearman非参数相关分析探讨海拔、坡度、坡向、坡位、林冠开度、林下光照等环境因子与林下植物多样性指标之间的关系,利用随机森林分析方法预测各环境因子的重要性,采用第四角分析方法来检验林下植物功能群与环境因子间关系的显著性,揭示林下植物功能群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林型林下植物组成和多样性格局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林下植物组成和多样性格局受到多种环境因子的共同作用,各因子作用的重要性存在差异,随机森林分析表明林下植物个体数和Simpson指数主要受到林分类型的影响,而坡向、坡度和林分类型对林下植物物种数起到重要作用,林下总光照对林下植物均匀度指数起到决定性作用,海拔和林分类型则对林下植物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起到主导作用。对于同一环境因子来说,不同林下植物功能群对其的响应和适应策略存在差异;生境异质性和植物自身生物学特性是影响林下植物多样性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不同种群的两种赤眼蜂3个品系进行生物学特性试验,比较了不同湿度下各品系的羽化率、羽化出蜂率及平均单卵羽化孔数,发现不同种型及生态型的赤眼蜂羽化时对湿度的反应不同。螟黄赤眼蜂M-TC品系对湿度要求较高,喜高湿极不耐低湿;松毛虫赤眼蜂S-TL品系在高湿和低湿下抗逆性较好,松毛虫赤眼蜂S-AC品系在适宜湿度下羽化特性最好,可根据以上特性针对不同的地理、气候特点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控制马尾松毛虫的危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983年9月~1989年9月浙江省仙居县虫情调查资料和气象资料为研究对象,考察各调查点马尾松毛虫有虫面积随气象因子及时间、空间的动态变化,建立马尾松毛虫发生量的时空回归预测模型,并用所建立模型对1989年3代马尾松毛虫有虫面积进行预报检验。[结果]共建立了1个线性、8个非线性马尾松毛虫发生量时空回归预测模型。1989年3代马尾松毛虫实际危害村数及有虫面积分别为141、143、138村和4533.1、4181.3、5166.0hm^2,9个模型预报的3代马尾松毛虫的发生村数均为193村,线性模型预报的3代马尾松毛虫的发生面积分别为3978.5、4159.5、3427.5hm^2,非线性模型预报的各测报点3代马尾松毛虫的发生面积分别与实际最大相差71.6868、99.8359、119.9478hm^2。[结论]所建立模型对马尾松毛虫有虫面积的预报准确率均为66.7%。  相似文献   

8.
喜旱莲子草是中国首批9种重要的外来入侵植物之一,探究喜旱莲子草在5个不同环境下的生长势,进而为防治和利用喜旱莲子草提供参考。测定了5个不同小生境下喜旱莲子草生长的环境因子。结果表明:玻璃温室内喜旱莲子草的各生长指标均显著优于其它种植点。分析了环境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和光照与喜旱莲子草的茎长、分枝数、节数和叶对数的相关性;并用逐步回归建立了这些生长指标与环境因子的模型。不同生长指标受环境因子的影响不一。茎长主要受晚上温度、中午湿度和早晨光照的影响,分枝数和节数受中午湿度和晚上温度的影响最大,中午、晚上温度和中午湿度是影响叶对数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9.
为寻找控制马尾松毛虫灾害的方法,探讨影响马尾松毛虫灾害发生的关键生态环境因素,在对湖南省长沙县松林生态系统的10个生态环境因素和马尾松毛虫灾害发生程度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利用SPSS17.0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了林分因子、树势因子和立地因子3个综合因子,对10个生态环境因素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林分郁闭度和林木组成是影响单株虫口密度的最主要的2个生态环境因素;采取偏相关分析方法,分析马尾松毛虫发生程度与10个生态环境因子的关系,其中林分郁闭度与单株虫口数呈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0.
苹果砧木亲缘关系AFLP分析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在构建苹果AFLP指纹图谱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及世界苹果生产中20个重要苹果砧木间的遗传差异和亲缘关系。根据AFLP扩增结果,计算出20个苹果砧木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55±0.14σ.按UPGMA法进行了聚类分析,并绘制了亲缘关系树状图,表明苹果属(Malus Mill)中的两个亚属的砧木被分别聚成了两个大组,即花秋苹果亚属(Sorbomalus Zabel)大组和真正苹果亚属(Eumalus Zabel)大组。前者包括拥有河南海棠血统的4个砧木;后者M系、MM系矮化砧木自成一个聚类小组。研究结果与已知苹果砧木间的系谱是一致的。表明应用AFLP技术能在DNA分子水平上较好地揭示苹果砧木的遗传背景及其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害鼠对四川南部山区农业生产及森林的危害,于2008年12月至2009年3月,采用样方法对地处该地区的雅安市郊区周边农区的农田、人工林、河滩湿地和人口聚居区4种生境的害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本次调查共捕获鼠类107只,隶属于2目2科6种。调查结果显示,在不同自然环境中,主要害鼠的多样性水平呈现明显差异。人工林中害鼠多样性最高(H=1.7493),农村聚居点的害鼠多样性最低(H=0.9994)。计算了各生境中害鼠的均匀度和优势度,结果显示,农村聚居点均匀度最高(E=0.9994),农田中均匀度最低(E=0.6507),农田的优势度最高(D=0.5057),人工林的优势度最低(D=0.3924)。  相似文献   

12.
黄帝陵与药王山侧柏叶污染状况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黄帝陵和药王山两地受粉尘污染侧柏叶的形态特征从显微和超微两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药王山侧柏林受污染的程度比黄帝陵的严重,得出了在现存污染条件下,粉尘污染对侧柏植物没有致命伤害的结论。对两地侧柏林的污染源和污染物给予了确认。探讨了侧柏为抗逆性强的树种是其器官综合形态结构特征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通过多样性、均匀度、丰富度和生态优势度指数等指标,研究了哈尔滨城市森林4种人工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通过对4种林型乔、灌、草三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进行加权,求出不同林型群落的多样性各项水平差异,结果表明:白桦林的Simpson指数(0.757)、Shannon-Wiener指数(1.678)和均匀度Pielou指数(0.797)均较大,说明白桦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强和物种分布比较均匀;水曲柳林的丰富度Menhinick指数(1.325)和生态优势度指数(0.367)最高,说明其群落的物种丰富程度较大,且物种优势种表现突出。草本层在同一林型内的多样性各项指数(除了生态优势度指数外)均为最高,说明4种林型的草本层均具有较好的物种多样性,物种分布比较均匀和物种丰富度较大。在水曲柳林和樟子松林内乔木层的生态优势度指数最高,表现出乔木层的优势种比较突出;而在白桦林和兴安落叶松林内灌木层的优势种比较突出。综合来看,城市森林中的阔叶林在物种多样性特征方面优于针叶林。  相似文献   

14.
生物多样性与林分抗虫性的评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用林分多样性指标难以对林分抗虫能力作出评价的问题,论述了应用多样性测度阈值和林分虫害强度确定混交林混交率,并根据特定林分的混交率判定其对特定害虫抗性强弱的原理,并阐述了应用多样性阈值评判林分抗虫性的可行性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在江西44个湿地松林区设立调查点,对影响萧氏松茎象发生的16个林分因子进行调查,并应用逐步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萧氏松茎象危害程度(y)与林下植被盖度(X10)和枯腐层厚度(X17)呈显著正相关。依此,建立多元回归模型:y=-0.071 2 0.496 7X10 0.016 8X17。经检验,该模型正判率达80%。因此,可用该模型对萧氏松茎象危害程度进行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2种林型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对土壤因子的响应,为新疆天山云杉林土壤质量的管理和物种多样性的保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样地调查的方法,以中生草类-天山云杉林和藓类-天山云杉林2种林型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数据计算α多样性指数,分析幼龄期(0~60 a)、中龄期(60~100 a)、近熟期(100~120 a)...  相似文献   

17.
东北温带森林林分结构与生产力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林分结构与森林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及其驱动机制,为合理改善林分结构,优化森林生态系统功能,提高林分生产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东北地区温带森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机械布点的方式在东北地区7座温带森林分布的主要山脉上设置了327个调查取样点,调查面积共计32.7 hm2。研究以26 348株活立木的野外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基于大尺度条件下物种多样性和结构多样性对森林生产力的作用路径和大小,分析了温度、降水和林分优势高与森林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及其驱动机制。结果在结构方程模型中:(1)物种多样性和结构多样性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都呈显著正相关,且二者间有很强的相关性;(2)温度和降水对生产力没有直接影响,而是分别通过影响结构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作用于生产力;(3)林分优势高对生产力也无直接影响,通过影响林分结构作用于森林生产力,且影响比温度和降水更大。结论中国东北温带森林林分生产力的直接驱动因子是结构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气候和林分优势高是通过作用于林分结构间接影响森林生产力。研究结果为东北地区温带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和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昆明金殿国家森林公园不同生境类型蝶类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蝶类生物多样性与生境类型之间的关系,对金殿国家森林公园不同生境类型中蝶类群落的势度指数为黑荆树林>云南松林>灌丛>湿地。湿地和灌丛之间的相似性系数最高。结果显示,植被多样性是影响蝶类分布的重要因子,黑荆树林对蝶类生物多样性有较大的负面影响。结构数量和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共采集蝴蝶标本591只,隶属8科37属50种。各生境类型蝶类种数、个体数量以及多样性指数大小为:灌丛>湿地>云南松林>黑荆树林;均匀度指数为湿地>灌丛>黑荆树林>云南松林;优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地对目标林分进行经营抚育,对河北北沟林场落叶松林分的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各林分的乔木层物种多样性中,样地D的Menhinnick指数和Margalef指数最高,样地A则为最低;样地C的4个多样性的指数是4个林分中最大,最小的为样地A,其它居于中间;样地D的Alatalo指数和Pielou指数最高,最低的为样地A。在各林分的灌木层物种多样性中,样地D的Menhinnick指数和Margalef指数最高,样地A则为最低;在4个多样性的指数中样地B除了Billouin多样性指数外都是4个林分中最大的,而样地D的Billouin最大,多样性的4个指数最小的都为样地A;样地C的Alatalo指数最高,样地B的Pielou指数最高,两个指数最小的为样地A。在各林分的草本层物种多样性中,样地D的Menhinnick指数和Margalef指数最高,样地A的Menhinnick指数最低,样地B的Margalef指数最低;在4个多样性的指数中样地D除了Billouin多样性指数外都是4个林分中最大的,而样地A的Billouin最大,多样性的4个指数最小的都为样地B;样地C的Alatalo指数和Pielou指数最高,样地B指数最小。  相似文献   

20.
采用样地调查法,对哀牢山西坡4个垂直地带8种植被类型的土壤蚂蚁群落多样性进行调查。结果如下:共有74种土壤蚂蚁,其中42种为优势种;土壤蚂蚁群落多样性随海拔高度增加呈规律性的变化:优势种所占比例逐渐递增,优势种数目降低、物种数目递减、物种多样性指数降低;在8种植被类型中,土壤蚂蚁个体密度、优势种数量、物种数目、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在思茅松林、针阔叶混交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3种植被类型中较高,而在干性常绿阔叶林、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苔藓矮林、河谷稀树灌木草丛和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4种植被类型中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