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二年生西洋参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控水的方法,研究5种土壤水分处理T1(5%~10%),T2(10%~15%),T3(20%~25%),T4(30%~35%),T5(35%~40%)对西洋参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西洋参幼苗叶片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总叶绿素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叶绿素b含量呈逐渐降低趋势;土壤含水量,根系活力先升高后降低,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先降低后升高,游离脯氨酸含量先降低后升高,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再降低的趋势。综合分析认为,土壤含水量低(T1、T2)或高(T4、 T5)时,均不利于西洋参的生长发育,西洋参可通过提高脯氨酸含量来维持细胞稳定性,通过增强体内的抗氧化酶活性及抗氧化物含量使之相互协调来提高其抗胁迫能力,从而减轻水分胁迫的伤害。  相似文献   

2.
在控水条件下,以中椒7号为试验材料,对结果初期、结果盛期和结果末期植株的根系活力、叶绿素、MDA、可溶性糖含量等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相同控水条件下,结果初期和结果末期MDA含量升高显著,结果盛期则增幅较小,且结果盛期较其他2个时期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升高较多,根冠比变化较大。这说明结果初期和结果末期对水分处理较敏感,不适宜进行控水,而结果盛期内,中椒7号的生理调节能力较其他2个时期强,适当水分胁迫处理不会使植物受到伤害。因此,建议在结果盛期进行适度控水来提高甜椒的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3.
水分胁迫对植物生理生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从水分胁迫下的气孔运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激素代谢、活性氧与丙二醛、渗透调节物质、物质代谢、酶系统发生变化等八个方面叙述了植物在水分胁迫条件下的生理生化变化。  相似文献   

4.
水分胁迫对黄荆叶片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盆栽黄荆为试验材料,研究水分胁迫对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初期叶片的丙二醛(MDA)和脯氨酸含量呈增加趋势;但随着土壤水分的不断降低,丙二醛(MDA)和脯氨酸明显下降,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轻干旱伤害,适应岩溶区干旱环境。  相似文献   

5.
胡春霞  汤洁  王丽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4836-4838
[目的]研究南果梨水分胁迫下的生理生化特性。[方法]以南果梨幼树盆栽苗为试材,人工模拟水分胁迫设4个处理:对照(75%)、轻度水分胁迫(55%)、中度水分胁迫(40%)和重度水分胁迫(30%),研究了土壤水分胁迫对南果梨叶片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不同程度水分胁迫下南果梨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IAA值、水势值呈下降趋势。南果梨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在水分胁迫初期增加,4个处理增加程度依次为:重度胁迫>中度胁迫>轻度胁迫;随着水分胁迫时间的延长,可溶性糖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南果梨叶片细胞膜透性、MDA含量、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和SOD活性均呈上升趋势。[结论]可溶性糖、脯氨酸、MDA含量与南果梨的抗旱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旱害是较常见的植物非生物胁迫之一,本文比较了水分胁迫下二月兰生理生化指标变化,为植物抗旱研究提供了依据.结果表明:在轻度水分胁迫下,二月兰可溶性糖含量呈先降后升的趋势,SOD、POD、MDA含量呈上升趋势;在中度水分胁迫下,可溶性糖含量表现出持续增加的趋势,SOD、POD、MDA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重度水分胁迫下,二月兰可溶性糖含量从胁迫初期到末期都表现出显著升高的趋势,而SOD、POD、MDA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表明二月兰对水分胁迫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这种抗性随胁迫强度的增加而减弱.  相似文献   

7.
土壤水分胁迫对梨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成年翠冠梨树为试材,采用控制田间土壤水分含量的方法,研究土壤水分胁迫对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水分含量降低,叶片组织含水量和水势下降;叶片细胞质膜相对透性上升;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SOD活性先升后降呈抛物线关系;IAA含量降低、ABA含量增大。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
火炬树对水分胁迫的生理生化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1年生火炬树苗木为实验材料,采用称质量控制土壤含水量的方法,设置了对照(CK)、轻度水分胁迫(T1)、中度水分胁迫(T2)和重度水分胁迫(T3)4个不同处理组,研究了火炬树对水分胁迫的生理生化反应。结果表明:胁迫初期,MDA含量和质膜透性呈显著正相关,两者均随胁迫程度的加剧而显著增加,水分胁迫诱导SOD活性和POD活性大幅升高;胁迫后期,由于SOD活性、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升高,所以MDA含量的增幅变小,对质膜未造成严重损伤。T1、T2和T3组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在胁迫前60d均显著高于CK组,在胁迫后期含量下降,而在整个水分处理期间,T1组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与CK组在15d后无显著差异,而T2和T3组的含量与对照差异显著,T3组的含量始终处于最低,受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9.
水分胁迫下柑橘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柑橘对水分胁迫反应的研究进展,对柑橘在水分胁迫下气孔反应、光合作用、水势变化、碳水化合物代谢、矿质营养、活性氧代谢、内源激素、脯氨酸和甜菜碱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反应作了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水分胁迫条件下水稻生理生化响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水稻需水特点及对土壤水分状况的要求,水分胁迫条件下对水稻的光合作用、叶片气孔反应、水稻的质膜透性、渗透调节物质和一些酶活性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综述。提出了今后应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谷婧  黄玮  张文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9):3857-3860,3863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处理条件下水分对黄芩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采用变温处理,设5个梯度,以24 h为周期昼夜温差变化,水分设10个水平,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水分对黄芩种子累计萌发率、种子萌发速率、萌发恢复率和总萌发率以及发芽指数情况的影响。[结果]黄芩种子在10~30℃的变温条件下均能良好萌发。适温条件下充分水分条件有利于种子萌发;低温或高温条件下,水分对黄芩种子的浸泡造成黄芩种子活力的丧失;而干旱条件可使黄芩种子在此环境中保持良好的萌发潜力。[结论]15~25℃是黄芩种子的最适萌发温度,水分是影响黄芩种子萌发的重要因素并起着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黄芩生品和炮制品为原料,用醇提法提取黄酮,以总黄酮的得率为指标,确定两种黄芩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考察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芩生品提取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5℃,乙醇浓度65%,提取时间3h,料液比为1∶16。黄芩炮制品提取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0℃,乙醇浓度55%,提取时间2h,料液比为1∶16。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黄芩生品中总黄酮得率为92.48mg.g-1,黄芩炮制品中总黄酮提得率为90.97mg.g-1。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铝胁迫对黄芩幼苗气孔特性与光合作用的影响,以期为揭示铝毒害植物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黄芩为研究材料,采用盆栽方式,待幼苗长至6片真叶时,用0.1、0.5、2.0和5.0 mmol/L的铝溶液处理黄芩幼苗,30 d后进行各项指标测定。[结果]铝胁迫导致黄芩气孔长度、气孔宽度及气孔面积减小,但气孔密度增加;随着铝胁迫浓度的增大,黄芩叶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以及气孔导度显著减低,但胞间CO2浓度显著升高,从而严重抑制了植物叶片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结论]铝胁迫导致黄芩光合作用受到抑制是由于非气孔因素造成的,高浓度铝胁迫下黄芩对环境的适应性受到破坏。  相似文献   

14.
短期干旱复水对不同施水黄芩药材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水处理条件下,短期干旱复水对黄芩药材中黄酮类药效成分积累的影响.对池栽黄芩进行3种不同施水处理2个月,干旱处理7d后复水.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干旱前1d、干旱1,3,5,7d及复水2d的黄芩根中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及汉黄芩素含量.结果表明:处理组工和处理组Ⅱ的黄芩分别在干旱1~3 d、干旱3~5 d时呈现出干旱胁迫状态,并分别在干旱处理3d、5d时具有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的黄芩苷和总黄酮含量;处理组Ⅲ在干旱1~3d时有利于黄酮类物质积累.处理组Ⅱ旱后恢复能力强.3组不同施水处理的黄芩对干旱胁迫响应不同.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光质对黄芩毛状根生长和黄芩苷生物合成的影响。[方法]采用白光和蓝光(400~480 nm)照射(12 h/d)以及黑暗条件培养黄芩毛状根,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含量,考察光质对黄芩毛状根生长及黄芩苷含量的影响。[结果]光质对黄芩毛状根生长和黄芩苷含量均有影响;白光和蓝光培养的毛状根生物量无明显差别,且白光抑制黄芩苷的积累;黑暗条件下培养的毛状根生物量和黄芩苷含量均高于蓝光与白光条件培养的毛状根。[结论]黑暗更适合黄芩毛状根生长与黄芩苷合成。  相似文献   

16.
黄芩种质资源及培育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黄芩野生资源日益匮乏与人类对黄芩需求量日益增长的今天,黄芩资源的培育倍受重视,人工栽培黄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领域.该文对近年来关于黄芩种质资源生物学特性、繁殖方法、田间管理、合理采收及生物技术的应用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为提升黄芩资源的人工培育水平积累基础资料,进而为提高我国人工栽培黄芩的产量与质量,为推进黄芩培育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信息.   相似文献   

17.
黄芩是中国常用大宗中药材之一,药用历史悠久,药效功能显著,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查阅近几年发表的相关文献,从黄芩的分布、种质资源评价、繁育和栽培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整理,并探讨了黄芩资源和栽培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今后研究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8.
张阳  范丽丽  邵玺文  杨利民  韩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203-6204,6206
[目的]研究平作种植密度对黄芩生育性状和产量的影响。[方法]密度设4个处理水平,测定黄芩的生育指标和生物量。[结果]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单位面积的根重、地上重和总生物量逐渐增大,而枝根数、单株根重和地上重逐渐减小;稀植枝根多,地上部与地下部均生长良好,单株干物质积累多,但单位面积产量低。[结论]适宜的平作种植密度单位面积产量高,单株品质好,试验水平下,行距25~35cm时黄芩产量高、综合性状好。  相似文献   

19.
四倍体黄芩D20组织培养与快速扩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四倍体黄芩D20幼枝为外植体,MS+6-BA 2.0 mg/L为诱导培养基,MS为分化培养基,1/2 MS+NAA 0.4 mg/L为生根培养基,建立其组织快繁体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培养黄芩优良品种并进行克隆化快速繁育。[方法]用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Georgi)无菌根作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分化,黄芩试管苗的继代扩大繁殖、生根等一系列优化试验。[结果]MS+2.0 mg/L 6-BA+0.2 mg/L NAA培养基进行愈伤组织的分化培养效果最好;MS+2.0 mg/L 6-BA+0.2 mg/L NAA进行试管苗的复壮效果较好;最有效的生根培养基为1/2 MS+0.3mg/L NAA,生根率可达96.7%。[结论]采用单节培养的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黄芩繁殖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