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市商业空间室内植物景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高  邵伟丽  张秀芬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8):1622-1626,1635
调查得知,上海市商业空间室内植物应用的种类共有76种,分属46科70属;其中观叶类植物有42种、观花类植物有29种、观果类植物有5种;应用较多的科(大于或等于3种)有天南星科、百合科、棕榈科、大戟科、菊科、兰科和石竹科,它们占到总科数的15.2%.室内植物的栽培方式有基质栽培和水生栽培两类,有86.5%的室内植物为基质栽培方式,其余的13.5%为水生栽培方式.在分析总结了室内植物应用的主要形式与效果后,对上海市商业空间室内绿化植物的选择和应用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满足人们对生态化、景观化商业空间的需求,现以淮海路为例,介绍了商业空间景观化植物配置的作用和功能,分析了景观化植物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并依此提出了商业空间景观化植物配置的设计原则,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商业空间内环境的优劣不仅对经济效益有一定的影响,而且对消费者的身心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因此,商业空间环境的景观化和生态化就成为商业空间环境改善的重要课题和有效方式。通过控制变量法实验,测定研究了金心吊兰和青叶吊兰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调节温度和湿度等方面的情况,得出了吊兰在吸收二氧化碳和增加湿度方面成效显著的结论,证明吊兰具备能够有效改善空间气候的能力,并据此提出了吊兰在商业空间中的配置及应用方式,以期为其在商业空间植物配置上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是一种必然趋势,但在对地下商业空间进行开发利用的同时,如何进行合理适宜的植物配置便成为其中一个问题。为探索人们在地下商业空间中对于植物的生理、心理方面的感受,从而结合视觉感官设计适宜的地下商业空间植物配置,创造出舒适、宜人的景观环境,对使用者进行了相关调查研究,并依此提出了地下商业空间植物配置的相关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郑雅慧  王一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191-7192
地下商业空间是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重要形式之一,导识系统在地下商业空间中有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商业导识系统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笔者利用"认知地图"的概念将地下商业空间的环境意象归纳为节点、通道、区域3个元素,分析说明了地下商业空间的导识系统要依靠于这3个元素的合理运用组合。总结出合理的地下商业空间无障碍导识系统可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它包括空间意象要素、出入口、光环境等,这些组成部分的共同作用可塑造出可识别性强、方位感好、心理环境愉悦的地下商业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商业空间环境的设计在商业活动中也逐渐受到大众的重视,其中主题性雕塑艺术在商业空间环境中的传播效应,具有不容忽视的商业价值。通过雕塑艺术在色彩、氛围及摆放上的搭配,吸引参观者的注意力,提高对空间的记忆,增强商业空间环境的传播效应。本文以商业空间环境中主题性雕塑艺术的传播效应为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江南园林是我国古代园林的最高艺术形式,"隐逸文化"是封建士大夫赋予江南园林的特殊文化内涵,已经成为江南园林的最基本特征,对于现代商业空间的艺术性表达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为了探索江南园林"隐逸文化"在现代商业空间艺术性表达中的具体应用,首先对江南园林中的"隐逸文化"的内涵与发展历程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江南园林"隐逸文化"的特征,最后从实现"隐"与"现"的有机结合、处理好审美已经与使用功能之间的关系以及实现"文"与"景"的有机融合3个方面论述了具体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8.
现代城市商业空间的景观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物质空间形态、历史文化形态和心理意识形态三个层面,研究探讨如何创造一个具有过渡性、安全性、娱乐性、生态性、文化性、交往性的城市公共商业空间。  相似文献   

9.
马力 《农业与技术》2012,(5):127-128
藤蔓植物有着独特的形态和非常好的观赏价值,近年来在上海城市绿地中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应用形式越来越丰富。本文综合论述了上海城市绿地藤蔓植物应用类型和应用形式,提出了藤蔓植物在城市绿地中的进一步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为更好地对商业建筑屋顶花园进行植物设计,对南京水游城屋顶花园、上海K11购物中心屋顶花园两处商业建筑屋顶花园的植物配置进行了全面调查,分析其植物配置情况和生长现状,并提出相应建议,在选择观赏价值高的植物进行合理搭配、构建健康的植物群落的前提下,还应结合商业空间的特殊性对植物配置模式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生活条件改善,人民对于生活环境更为关注,城市园林绿化备受重视,有益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低碳理念日渐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本文通过低碳理念的深入理解和认识,对于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应用低碳理念的途径进行探索,并提出了应用低碳理念应当留意的主要问题,以期为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更好的应用低碳理念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上海主要绿地中景观灯与植物配置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悬挂造型灯的饰景照明、缠绕或覆盖灯串的轮廓照明以及运用泛光灯的泛光照明是景观灯与植物配置结合应用最广泛的形式;金属卤化物灯、高压钠灯和LED是目前上海植物造景中应用较多的景观灯类型;灯光颜色以黄、绿、红、蓝紫色系为主;景观灯的光照强度因光源类型及与植物的距离而存在差异,文章还分析了常见的景观灯配置形式对植物可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张欣荣  卓丽环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7057-7058,7169
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对上海乡村旅游景区植物种类进行调查,得出已应用的植物种类共393种,其中乔木95种,灌木97种,地被藤本45种,水生植物32种,草本90种,农作物34种。进一步探讨了景区植物的应用形式和应用特点,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开发频率及范围不断扩大,环境污染问题日渐凸显。针对这一问题,在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引入并应用低碳理念,有效提升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整体价值十分必要。基于此,围绕低碳意识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园林景观设计中低碳意识的渗透路径,以期对低碳理念在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广泛应用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2010年4月20B,距上海世博会正式开幕倒计时10天之际,全球首款“低碳智能厨房”暨“家庭植物工厂”全球首发仪式在上海隆重举行,从而标志着国际上首例“低碳·智能·家庭植物工厂”成功推出。  相似文献   

16.
野花草地是一种起源于国外的新型草本花卉应用形式,其符合低碳城市和生态型园林发展的需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相对于国外而言,野花草地在我国城市中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研究报道较少。介绍了野花草地的起源、发展及其建植方法,探讨该植物景观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发展,商业空间噪声污染问题日渐突出。现以陆家嘴中心绿地为例,对该处绿地植物配置的减噪效应进行了探讨。通过对陆家嘴中心绿地等处进行噪声测量,研究了不同距离、不同高度以及不同植物群落对减噪的效果,并分析了最适合中心绿地的植物搭配方式:(1)配置合理绿化结构;(2)通过增加垂直绿化来丰富商业空间绿化景观;(3)搭配种植不同种类的植物丰富绿化;(4)融入艺术性与文化性的元素使整体配置更美观。此外,通过对比中心绿地与无茂密植被包围的国金中心,证明了绿地对噪声衰减的重要性。为有效减缓商业空间中的噪声污染,增强声屏障建设是最实际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8.
我国资源丰富,但是人均占有量不足,我国资源呈现出相对短缺的状况。再加上巨大的经济发展压力和经济发展模式的粗犷化,导致了资源浪费、环境问题突出等一系列现象出现。在这种大背景下,低碳理念的提出和应用就显得十分重要,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缓解环境问题都有着突出作用。城市园林景观是城市实现低碳发展的重要举措,将低碳理念融入到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对于提高城市品位、解决环境问题、践行低碳生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通过自身的工作经验,结合对低碳理念的内涵分析,来探讨低碳理念在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彩叶植物在居住区造景中的应用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彩叶植物具有丰富多彩的叶色,在居住区中能够丰富植物景观的色彩,美化环境。本研究对上海七个居住区中的彩叶植物应用情况进行调查,从彩叶植物的造景方式、色彩构图、景观层次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彩叶植物在居住区中的应用数量和种类较少;造景方式多样,但空间层次感不强;植物色彩丰富,但整体色泽不明亮。根据彩叶植物的应用现状和分析结果,提出彩叶植物较理想的造景形式以及在居住区造景设计中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山茶属植物在长三角地区公园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上海、金华、杭州、南京、苏州5个城市的85个公园绿地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山茶的应用密度、生长情况、应用品种、应用形式及植物配置等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初步结果表明:5个城市中,用作花篱、地被的山茶属(Cam ellia)植物应用密度为7.3 m2/hm2;而除地被及花篱应用形式之外的平均应用密度为11株/hm2,金华、苏州2个城市山茶的应用密度高于其他城市。5个城市的山茶生长情况以金华最好,南京最差。5个城市应用品种以中国传统品种为主,主要应用品种40余种。在应用形式上,山茶(C.japonica)多以群植方式出现,茶梅(C.sasanqua)多以地被和花篱的形式应用。各城市与山茶相配置的植物种类相似性很高,香樟(C innamomum camphora)、桂花(O smanthus fragrans)等植物种类在各城市中的出现频率均在2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