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为加快优质高产抗病油菜新品种"浙大619"的推广步伐,从2010年开始进行了"浙大619"最佳播种期、移栽密度和施氮水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浙大619"育苗移栽,早播(9月22日播种育苗)以每667m2种植0.55万株、每667m2施尿素32.5kg产量最高;中播(10月2日播种育苗)以每667m2种植0.75万株、每667m2施尿素32.5kg产量最高;迟播(10月12日播种育苗)以每667m2种植0.95万株、每667m2施尿素27.5kg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2.
201 1年以来,江宁区江宁街道连续两年承担部级油菜高产创建项目,2012年攻关田单产达204 kg/667 m2,201 3年高产田平均单产达228.2 kg/667 m2,创造了江宁区油菜大面积栽培的高产纪录.为不断推广高产创建成果,促进全区油菜生产再上新台阶,现对2年来的高产示范情况和做法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高产精确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油菜新品种"浙大630"采用超稀植移栽、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每667 m~2有效株数为4 170株左右,每株角果数695~710荚,每荚实粒数22.1~22.5粒,千粒重4.08~4.18 g,每667 m~2产量超250kg。为加快"浙大630"的推广步伐,从适时早播、及时移栽、测土配方施肥、化学除草、绿色防控病虫害、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了"浙大630"超稀植移栽、每667 m~2产量超250 kg绿色栽培技术,以期促进该品种和该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加快"浙大630"的推广步伐,充分发挥"浙大630"在农业供给侧改革、乡村振兴和农旅结合过程中的作用,降低油菜育苗移栽成本,对"浙大630"稻板免耕育苗稀植绿色栽培每667 m2产量超225kg的配套技术体系进行了研究。现在介绍"浙大630"采用稻板免耕育苗稀植绿色栽培的产量表现的基础上,从播种、育苗、移栽、施肥、病虫草害防控、机收等环节,对"浙大630"的稻板免耕育苗稀植绿色栽培配套技术进行总结,以期促进该品种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在育秧移栽条件下,对油菜浙大619进行不同施肥量和氮肥施用方式试验,结果表明,油菜高产栽培667 m2需施纯氮(N)17.0~17.5 kg、磷肥(P2O5)5.7~7.5 kg、钾肥(K2O)8.5~10.0 kg;氮肥后期施用量不宜过多,以40%作基肥、30%作苗肥和30%作薹肥为宜。  相似文献   

6.
2003~2005年度在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七眼桥镇用油研7号、油研10号、油研8号等进行油菜撒播高产、高效的轻型配套栽培技术试验示范,面积分别为3.41 hm2和100 hm2,平均单产分别达164.1 kg/667m2和133.2 kg/667m2。其中,2004年验收的10块地(测量面积合计0.685 hm2)的撒播油菜平均产量为158.9 kg/667m2,最高产量达210~230 kg/667m2;2005年验收各类田块19块(面积合计1.159 hm2),单产105~206.3 kg/667m2。除去人工(每个工按15元计)、牛工(每个工按30元计)、物资投入外,667m2纯收入达189.57元,单个劳动力的产值达35.83元,比同地育苗移栽分别高131.11元/667m2和17.83元/个,比当地传统的苦油菜(芥菜型)撒播栽培增收175.72元/667m2。  相似文献   

7.
"浙大619"是浙江大学农学院和诸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合作选育的优质高产抗病油菜新品种。为加快"浙大619"的推广应用步伐,进行了其稻板免耕直播栽培最佳播种期和播种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产量最高的处理有10月15日播种、每667m2播种量0.1kg,10月25日播种、每667m2播种量0.15kg,11月5日播种、每667m2播种量0.20kg。因此,生产上要根据品种特征特性和前后作茬口来确定合理的播种期和播种量。  相似文献   

8.
浙大619是浙江大学农学院和诸暨市农技推广中心合作选育的优质"双低双高"油菜新品种,为加快浙大619推广步伐,在2010-2011年进行稻板免耕直播研究和试验示范的基础上,2012-2013年进行稻板免耕直播单产超3 t·hm-2配套栽培技术攻关,总结出一套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在马达加斯加水稻强化栽培技术体系(SRI)的基础上研究形成了以三角形稀植栽培为主要技术特征的水稻"大三围"强化栽培技术。应用该技术,2004年在四川省中江县通济镇创造了818.8kg/667m2的全县水稻高产纪录,2005~2014年又是在中江县辑庆镇钟楼村创造了同一片土地连续10余年获得800kg/667m2以上高产的奇迹,2014年还创造了德阳市水稻高产的新纪录(868.9kg/667m2),说明在四川省通过改进栽培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水稻单产,也说明水稻"大三围"强化栽培技术先进成熟,值得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0.
"浙大619"是浙江大学农学院和诸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合作选育出的优质、高产、抗病油菜新品种。为加快"浙大619"的推广步伐,从2010年开始,进行了"浙大619"在稻板免耕直播栽培条件下,喷施多效唑最佳时期和次数试验。结果表明,"浙大619"采用稻板免耕直播栽培方式,以喷施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667m~2用药液50kg,喷施2次(于油菜株高30、40cm时各喷施1次)为最好。  相似文献   

11.
突破性小麦新品种川麦104大面积示范推广成效显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2015年,川麦104及其高产配套技术在四川省30个小麦主产县(市)进行大面积示范,示范总面积6071万hm2,最高单产687.6kg/667m2,平均单产356.7kg/667m2,比全市小麦增产30.4%。川麦104实打验收最高单产再创新高,在平原麦区最高单产687.6kg/667m2、旱地套作麦最高单产450.9kg/667m2。川麦104及其高产配套技术大面积示范,增产显著,不仅提高了种田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调动了农民种植小麦的积极性,而且使川麦104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辐射带动四川整个小麦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黔油29号机械化播种示范效果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大力推行油菜机械化、轻简化栽培方式,对黔油29号杂交新品种进行了小型机械化播种示范。结果表明,旱地早播单产达178.5kg/667m2,稻田机播单产150kg/667m2左右,其生产效益高于传统育苗移栽和稻田免耕移栽。说明,大力推广机械化播种等轻简化栽培技术,可减少劳动力投入,提高油菜生产效益。对全面推进机播机收全程机械化油菜生产存在的诸多限制因素进行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3.
实施"浙大619"高产创建项目,大力推广"浙大619"良种和相应高产高效集成技术,已成为提高诸暨市油菜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措施。2014年诸暨市继续被列入全国油菜高产创建县,经项目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提升了油菜综合生产能力,带动了全市油菜单产的均衡增产。为给类似地区提供参考借鉴,对诸暨市2014年"浙大619"高产创建工作措施和技术经验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为加快优质高产抗病油菜新品种"浙大619"的推广步伐,从2010年开始,诸暨市进行了"浙大619"稻板免耕直播栽培最佳氮肥用量和施用方法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浙大619"在诸暨市采用稻板免耕直播栽培,既要保证油菜产量,又要有利于发展低碳绿色农业,以每667m~2施尿素27.5-30kg为宜,且氮肥施用以基肥∶苗肥∶薹肥=50∶30∶20的平衡施用方法为宜。  相似文献   

15.
"甬优12"是由宁波市农科院和宁波市种子公司合作育成的籼粳亚种间超级杂交稻品种,诸暨市于2008年引入试种,为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应用,2012年开展了"甬优12"机插精确定量栽培单产超900kg/667m2高产攻关试验,经精心实施,取得了一定成效,现介绍了该品种机插精确定量栽培单产超900kg/677m2主要生育特性和经济性状以及配套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6.
鹤壁市夏玉米高产栽培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鹤壁市夏玉米高产创建活动,经过几年的试验研究,形成了完善的高产栽培技术,多次刷新全国夏玉米高产纪录。2005年,经国家级专家组现场实打验收,鹤壁市浚县农科所(玉米高新示范园区1hm2)夏玉米攻关田,平均产量达到1006.85kg/667m2。2007年,1hm2高产攻关田产量1064.78kg/667m2,3.33hm2示范田平均产量达到  相似文献   

17.
<正>1示范区目标任务完成情况1.1创建高产优质示范区2009年巴楚县棉花播种面积40 000 hm2(60万亩),平均单产皮棉128 kg/667 m2。共建立高产攻关田1个,高产攻关田设在阿克萨克玛热勒乡18村4组,面积130 hm2(1 950亩),平均产皮棉206.8 kg/667 m2,较前三年平均增产皮棉88.4 kg/667 m2。  相似文献   

18.
商州区是优质薯适生区,2010年被纳入部省马铃薯高产创建县区之一,通过精心组织、集成、组装推广关键增产技术,实现了万亩马铃薯套种玉米,鲜薯平均单产为3264.2kg/667m2,百亩核心攻关田单产为4286.6kg/667m2,促使2011年全区整乡镇推进马铃薯连片高产创建面积达2023.34hm2。  相似文献   

19.
晋城市地处山西省东南部,小麦年播种面积6.3万hm2左右,其中,旱地小麦占95%以上,小麦产量受降雨等自然因素影响很大。针对晋城市小麦生产中的突出矛盾和栽培特点,对旱地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积极探索,即围绕“水”是旱地小麦生产的最大限制因素,从土壤、肥力、品种、栽培、管理等多方面采取蓄水、省水、调水、保水、节水和抑水等各项技术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水”的利用率。近几年,通过以上各项栽培技术措施在生产中的应用推广,晋城市旱地小麦产量在正常年份平均单产达到250kg/667m2,高产地块可达到300~350kg/667m2;在丰水年份平均单产可达300kg/667m2以上,高产地块可超500kg/667m2,实现了大旱之年不减产或少减产、正常年份稳产高产、丰水年份更高产的目的,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浙大619油菜直播机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浙大619是浙江省2010—2014年度油菜主导品种。可以通过直播机收的省工节本技术代替传统的育苗移栽,达到高产高效、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加速浙大619在全省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推广应用。介绍浙大619栽培技术,包括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指导浙大619的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