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晚稻田套播油菜试验结果表明,晚稻田套种油菜能提高油菜产量,套种时间以晚稻收割前7 d为宜,套种油菜以烯效唑浸种为好。  相似文献   

2.
烯效唑对晋中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7,(7):1103-1106
以山西农业大学培育的冬小麦031165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研究不同烯效唑浸种处理(烯效唑浸种处理分别设15,30,60,120 mg/kg,同时以清水浸种为对照)对小麦生长发育、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烯效唑浸种使得小麦分蘖增加、叶色加深、叶片变短且宽度增加,通过增加茎秆粗度抵抗倒伏,其中,30 mg/kg烯效唑处理时小麦地上部长势最佳;烯效唑浸种小麦的次生根数及根系活力均极显著高于对照,以30 mg/kg烯效唑浸种处理最为明显,用量过高则不利于小麦根系活力和次生根数的增加;烯效唑浸种可促进下层根系的发展,从而能够延缓小麦根系后期的衰老;烯效唑浸种可以明显增加小麦的产量。从整体上看,30 mg/kg烯效唑处理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综合效应最佳。  相似文献   

3.
进行晚稻田谷林套播油菜试验。结果表明:晚稻田套播油菜几乎不影响晚稻的产量,并可以提高油菜的产量,且以晚稻收割前7 d左右播种用烯效唑浸种的油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1998年10月的一个大礼拜,我回老家调查烯效唑在晚稻上采用三浸三露方法浸种的增产情况。我首先来到种田面积较多的细保老哥家。一进他家的门,还没等我说明来意,他就乐开了:“好哇,烯效唑浸种真管用,不但秧壮好栽发蔸多,禾成熟也整齐一致,而且还能减少一次秧...  相似文献   

5.
杨春桃  郑翰  李方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405-17407
以小麦品种“川育20”为材料,研究了烯效唑浸种处理后对小麦幼苗生理指标和形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烯效唑浸种处理增加了小麦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提高小麦植株的抗逆性;烯效唑浸种处理还抑制小麦地上部分的生长,促进了根系的生长,增加植株的根冠比。  相似文献   

6.
烯效唑浸种对苦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苦荞的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烯效唑溶液对九江苦荞进行浸种处理,通过盆栽试验研究烯效唑对九江苦荞的苗高、茎分节数、叶面积和茎生长的影响。[结果]经烯效唑浸种后,九江苦荞的苗高极显著低于对照,且矮化程度随烯效唑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烯效唑能显著增加苦荞的茎分节数。烯效唑处理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九江苦荞的叶面积,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叶面积缩小率为19.68%~41.20%。烯效唑对九江苦荞茎的横向生长具有明显促进作用,茎粗增幅为21.44%~39.05%。[结论]综合考虑,用于对九江苦荞进行浸种处理的适宜烯效唑浓度为80 mg/L。  相似文献   

7.
进行5%烯效唑20 mg/kg、30 mg/kg、40 mg/kg、50 mg/kg浸种和喷施秧苗试验,研究烯效唑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5%烯效唑20 mg/kg、30 mg/kg、40 mg/kg、50 mg/kg浸种与对照药剂对比,发芽率提高0.4%~8.1%、出苗率提高2.7%~5.7%;烯效唑浸种和秧苗喷施处理后,水稻植株矮化,基茎宽、叶片宽、单株白根数增加,分蘖提早2~4 d,多蘖,田间有效穗增加,产量增加,效果优于目前常用的多效唑。生产上推荐使用浓度以30~40 mg/kg为宜。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研究烯效唑对干旱胁迫下薏苡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以薏苡种子为试验材料,使用不同浓度PEG溶液模拟干旱胁迫,观察在不同烯效唑浸种浓度(3、6、9、12、15mg/L)和不同浸种时间(1、6、12、24 h)下薏苡种子的发芽情况。结果:在干旱胁迫下,烯效唑浸种24 h后,薏苡种子的活力指数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9 mg/L烯效唑浸种12 h,种子活力指数达到最大值3.3。结论:烯效唑浸种和蒸馏水浸种相比,薏苡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都随着烯效唑浓度的增大而表现出降低的趋势。随着烯效唑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也越来越大。而种子的活力指数则随着烯效唑浓度的增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通过用不同浓度的烯效唑溶液对高粱品种川糯粱1号的种子进行浸种处理,调查处理后种子萌发及主要农艺性状,结果显示,烯效唑浸种处理对芽和根的伸长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适当浓度的烯效唑浸种对芽和根有增粗作用;高浓度的烯效唑浸种能延缓川糯粱1号的出苗,使幼苗叶色浓绿、植株矮化;适当浓度的烯效唑浸种可增加植株茎粗、单穗重、单穗粒重,提高植株的抗倒伏能力,增加产量;烯效唑浸种处理对抽穗期、成熟期、株高、穗长、单株干重等无显著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用35 mg·L-1烯效唑溶液浸种处理川糯粱1号种子,能有效壮苗、增强植株的抗倒伏能力,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0.
烯效唑对水稻发芽及秧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烯效唑浸种有延缓水稻种子发芽与稻苗生长的作用,但不影响正常出苗。其生物学效应具体表现为控制秧苗高度,促进根系生长,增加干物质积累,施用浓度与施用方法不同,烯效唑的作用效果不同,浓度增加,活性增加,浸种处理增加其活性而喷施处理活性降低。从本试验综合比较:以50ppm烯效唑浸种,秧苗素质较好,宜于秧田使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采用烯效唑浸种和多效唑喷施的方法,控制秧苗高度,提高秧苗素质,解决双晚软盘育秧的关键性技术难题。结果表明,烯效唑浸种浓度以150mg/kg左右为宜。多效唑喷施浓度以400mg/kg左右为宜,用水量750kg/hm2。烯效唑浸种效果优于多效唑喷施,使用方便,更适合在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12.
以中早39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研究5种抗寒剂(脱落酸、碧护、复硝酚钠、烯效唑、多效唑)浸种与叶面喷施对早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对照(清水浸种),脱落酸浸种与叶面喷施、多效唑浸种与叶面喷施、烯效唑浸种与叶面喷施、碧护浸种、复硝酚钠叶面喷施处理的苗高、叶鞘长分别降低了7.05%~23.94%、1.92%~32.48%,绿叶数、总根数、白根数分别增加了1.02%~56.35%、4.59%~18.77%、12.41%~43.65%;脱落酸浸种、烯效唑叶面喷施处理提高了水稻的实粒数与千粒质量;脱落酸叶面喷施、碧护叶面喷施处理增加了有效穗数与千粒质量;各处理的产量较对照的差异均不显著,其中以脱落酸浸种处理的产量最高,较对照的提高27.88%;烯效唑浸种处理的次之;脱落酸叶面喷施处理、碧护浸种与叶面喷施处理的产量较对照的提高了4.82%~11.11%,可在保障水稻丰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3.
烯效唑浸种对谷子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研究了烯效唑浸种对谷子幼苗生长及其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1~20 mg/L烯效唑溶液处理后,谷子幼苗苗高明显受到抑制;地上、地下部分干物质积累增加;根冠比、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同时POD和SOD活性提高,MDA含量和外渗电导率下降.说明烯效唑浸种有助于谷子壮苗和增强抗逆性,5 mg/L烯效唑浸种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糜子的实际生产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方法]以黑龙江主栽糜子品种为试验材料,以蒸馏水为对照,设置不同浓度烯效唑浸种处理,研究烯效唑浸种对糜子萌发、幼苗形态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烯效唑浸种处理均对粘丰5号起到抑制作用;低浓度烯效唑浸种对齐黍1号的发芽势和发芽率起促进作用,而高浓度则起抑制作用.烯效唑浸种处理降低了糜子幼苗的株高,并且这种抑制作用随着烯效唑浓度的提高而加重.不同浓度烯效唑浸种处理促进了糜子侧根数和侧根长度的提高,其中T3和T4处理效果最为明显;烯效唑浸种处理大体上抑制了粘丰5号的主根长,而对齐黍1号则起促进作用.中等浓度的烯效唑浸种处理(T3和T4)促进粘丰5号单株鲜重和干重的提高,而所有浓度烯效唑浸种处理均对齐黍1号单株鲜重和干重起明显促进作用.[结论]高浓度烯效唑浸种虽对糜子发芽势和发芽率起一定抑制作用,但可明显促进糜子幼苗质量,实际生产中推荐浓度为100 ~200 mg/L.  相似文献   

15.
烯效唑浸种对水稻幼苗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不同浓度的烯效唑对催芽水稻种子实施浸种处理,通过发芽盒试验,以研究烯效唑浸种对水稻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运用适宜浓度的烯效唑浸种(5 mg·L-1)可以适当降低水稻幼苗株高,增加茎基宽、根长、根条数和根干重,提高根冠比和充实度,增强植株生理代谢,达到壮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烯效唑浸种对杂交稻秧苗素质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烯效唑是一种植物生长延缓物质。本研究结果表明,烯效唑浸种能有效地降低苗高,增加绿叶数和分蘖数,增加茎基宽、单苗根数和干物质,提高秧苗素质;增加有效穗数、穗粒数。以150ppm浸种增产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17.
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英  李邦发  韩海波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125-7126
[目的]为了研究不同浓度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设0(CK)、20、40和60 mg/L的烯效唑浸种4个处理,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的形态指标(株高、根长和根冠比)与生理指标(叶绿素和丙二醛含量、发芽势和发芽率、叶片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结果]烯效唑抑制地上部分的生长,20 mg/L烯效唑处理的小麦幼苗根长最长(达11.17 cm);用20、40和60 mg/L的烯效唑处理后,小麦根冠比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06.0%、100.0%和80.4%,叶绿素含量比对照分别增加了18.7%、11.1%和6.3%,丙二醛含量比对照分别降低12.5%、21.88%和9.38%,叶片相对电导率比对照分别降低了26.09%、32.61%和19.57%。20和40 mg/L的烯效唑处理后小麦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比对照分别增加55.5%和22.2%,50%和39.9%,而60 mg/L烯效唑处理后发芽势和发芽率则比对照低。[结论]烯效唑浸种可促进小麦壮苗、增强植物抗性,有利于小麦生产,但应注意浓度控制,以20 mg/L烯效唑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烯效唑浸种对红小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种子萌发和水培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以京农8号红小豆为材料,设置7个浸种浓度,研究烯效唑浸种对红小豆种子萌发、幼苗形态、根冠比、壮苗指数、叶绿素、叶绿素荧光参数、根系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烯效唑浸种浓度升高,对红小豆幼苗株高的抑制作用增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烯效唑浸种可以显著提高红小豆种子发芽势、发芽率,使红小豆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根系平均直径、总根长、最长根长、根系活力以及茎粗、壮苗指数、叶面积、根冠比明显增加,同时提高叶绿素含量、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光系统(PSⅡ)的潜在活性(F_v/F_o)、光化学猝灭系数(q_P),降低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_(PQ)),从而增强光合作用能力;烯效唑浸种还显著提高了根系SOD、POD活性,降低了MDA含量;用于红小豆浸种的最佳处理为20 mg/L 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浸种处理试验,筛选促进甘蔗分蘖提早发生、分蘖成茎率高的烯效唑适宜浓度,提高甘蔗单位面积有效茎数及产量。【方法】试验采用桂糖42号的常规蔗种,设0(CK)、20、40、60 mg/L 烯效唑4个浓度处理,浸种处理2 h。【结果】20、40、60 mg/L烯效唑浸种处理的新植蔗SPAD值分别比CK增加20.5%、21.1%、27.2%,差异极显著,分蘖率分别比CK增加48.96%、119.74%和169.90%,差异极显著;4个处理中,以20 mg/L烯效唑浸种处理的有效茎数和产量最高,其中新植蔗有效茎和产量分别为59 640条/hm~2和102.22 t/hm~2,分别比对照提高8.32%和8.48%,宿根蔗的有效茎和产量分别为72 894条/hm~2和105.56 t/hm~2,分别比对照提高12.45%和16.05 %。新植和宿根蔗的蔗糖分并不随着烯效唑浓度的增加而变化。【结论】用20 mg/L烯效唑浸种,可有效提高新植蔗苗期+1叶的SPAD值,可提高新植蔗的分蘖率、单位面积有效茎数和产量,提高宿根蔗的发株率和产量,说明烯效唑浸种浓度不宜过高。  相似文献   

20.
烯效唑对晚稻浸种和喷苗的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烯效唑浸泡晚稻种和在秧苗一叶一心期喷施,有利于培育壮秧,促进分蘖,增加有效穗,提高产量,效果优于目前常用的多效唑,使用浓度以30~40mg·kg-1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