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苏棉10号应用前景展望徐纪嘉,何林池(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南通226300)苏棉10号(原名南通6588)系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从盐棉48×20—9组合中选得优良单株,并经连续选择育成。1995年4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苏棉10号。1...  相似文献   

2.
袁春新 《江西棉花》1999,21(5):37-38
对苏棉13号的选育,特征特性,产量水平作了介绍,提出了苏棉13同高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苏棉12号(原名太193)系江苏省太仓市棉花原种场以(8004×冀合328)F1×9101杂交于1990年选育而成。1997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是江苏省“九五”农业科技重大攻关项目棉花育种课题中第一个审定的品种,同时也是农业部“发展棉花生产专项资金”新品种筛选项目的中标品种。苏棉12号将为进一步发展江苏省棉种产业化提供新的技术载体。1特征特性苏棉12号属中熟抗枯萎病陆地棉品种,全生育期137.5天,霜前花率87.52%。出苗健壮而整齐,出苗率96.5%左右,子叶较大、色深、株高100cm左右,株型紧凑,果节较短,果…  相似文献   

4.
苏棉10号的特征特性和主要栽培技术徐纪嘉,何林池,张一琳,严春阳,刘水东(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南通226541)苏棉10号(原名南通6588)系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从盐棉48×20—9组合中选得优良单株,并经连续选择育成。1995年4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  相似文献   

5.
茆训东 《江西棉花》2000,23(3):39-41
由新洋农试站棉花育种家郭长佐等主持培育的棉花新品种苏棉9号,1995年4月定名,同年5月被农业部列为全国“九五”棉花后备品种,12月获农业部棉花育种科技攻关新品种二等奖。1996年被列为江苏省“九五”科技新成果重点转化项目和江苏农科院重点科技成果示范推广项目,1997年8月又被国家科委列为国家级重点推广成果,全国入选该项目的棉花品种仅两个,1998年起被列为江苏省棉花当家品种。盐城市政府连续三年将苏棉9号的良繁和开发利用列入农业重点工程,1997年苏棉9号获盐城市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1999年又…  相似文献   

6.
中早熟抗枯萎病棉花新品种"苏棉11号"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育成,于1997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的父、母本来源于地理差异较大的两个品种(系)。母本为我国育成的高抗枯萎病丰产品种湘棉10号,父本是从美国得克萨斯州农工大学引进的早熟多抗品系CEU'CS-2-81。经有性杂交,其后代运用病圃与非病圃、田间选择与南繁加代,以及在我省不同生态类型地区实行交替连续选择、鉴定,于1993年育成。1特征特性苏棉11号综合了父、母本在丰产、早熟、优质和抗病性等方面的优点,在1994~1995年江苏省区试中表…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苏棉12号的丰产性,稳定性分析,明确了苏棉了12号是一个既丰产又稳产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8.
黄颂禹  陆仁刚 《江西棉花》1996,(5):23-23,15
苏棉10号在海门市的表现及主要栽培技术黄颂禹,邬松康,朱秀良,陈云浩(江苏海门市农业局)陆仁刚,蒋永明,杨健生(德胜镇农技站226100)苏棉10号(原名南通6588)是江苏省沿江地区农科所育成,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一抗病棉新品种。海门市从1...  相似文献   

9.
苏棉8号引种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要点刘东平,伍琦(江西省棉花研究所九江332105)苏棉8号系江苏省太仓市棉花原种场以(8004×合328)F1为母本,86-4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1995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并命名。1996隼我所引进苏8号原...  相似文献   

10.
根据1992-1993年江苏省抗枯萎病中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资料,对苏棉10号进行丰产性分析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苏棉10号是一个丰产性好,综合性状优良的棉花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1.
苏棉24号生物学特性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杂交棉苏棉24号的生物学特性与参加试验的产量水平。提出了适合访品种的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12.
张香桂  钱大顺  许乃银  狄佳春 《江西棉花》2000,22(5):40-40,F003
苏杂16 是江苏省“八五”科技攻关的研究成果,是根据江苏省发展“三高”农业的需要,针对长江中下游棉区的生态特点,采用人工制种方法育成的中熟陆地棉品种间杂交种。苏杂16成功地打破了产量与品质、抗性的负相关,集高产、优质、抗病于一体,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M代可利用的特点。“苏杂16”1992年被列入江苏省10个农业扩大示范项目,1995年被江苏省科委和江苏省科技报社联合推荐为’95江苏优秀科技产品,1996年在国家科委举办的‘八五’农业科技攻关成果博览会中被评为优秀项目,同年 5月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并被…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棉花新品种苏棉 18号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的最佳配合 ,为大面积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2 0 0 1年进行了苏棉 18号密度与肥料试验研究。1 材料与方法试验采用裂区设计 ,将密度和肥料两因子各设 3个水平 ,以密度为主区 ,即每公顷 3 6万株 (A1)、 4 2万株 (A2 )、 4 8万株 (A3) ,以肥料 (纯氮 )为副区 ,即每公顷施纯氮 2 2 5kg (B1)、 30 0kg (B2 )、 375kg (B3)。其中 ,基肥占 30 % ,花铃肥占 6 0 % ,盖顶肥占 10 %。随机区组排列 ,设 3次重复 ,共 2 7个小区 ,小区面积2 7m2 。试验于 2 0 0 1年 4月 4日播种 ,5月 17日移栽…  相似文献   

14.
苏棉17号(原名宁杂307)是江苏省第一个通过审定的杂种棉新组合。1996~1997年江苏省杂种棉区和1998~1999年江苏省棉花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该组合结铃性强,丰产性好,高抗枯萎病,纤维品质符合纺工要求,于2000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  相似文献   

15.
苏棉15号1999年4月定名以来,推广面积达到20khm^2以上,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推广中把握:优良品种必须具备“三性”,推广时良种良法配套,做好多点高产示范,通过媒体广泛宣传;严格种子繁育质量;组织建立多方协作网络,联合繁殖、生产、销售棉花新品种,实现棉种产业化。  相似文献   

16.
苏棉 1 8号经 1 996— 1 997年江苏省中熟抗病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多点鉴定 ,两年平均皮棉产量为1 52 5 35kg·hm- 2 ,比对照品种泗棉 3号增产 1 1 47% ,名列第 2位。 1 999年参加江苏省抗病棉新品种 (组合 )生产试验 ,平均皮棉产量为 1 361 55kg·hm- 2 ,比对照品种泗棉 3号增产 1 5 38%。经稳定性分析 ,苏棉1 8号是一个稳定性好的高产优质高抗枯萎病的棉花新品种。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早熟晚粳、中熟晚粳广泛种植,水稻轻型省力栽培方式旱直播的推广,病虫也发生了变化,成熟期显著推迟,下茬无法在适宜播期种植,影响粮食丰产稳产。提出筛选早熟当家品种、大力推广机插秧、加大粮食烘干设备的投入、合理施肥、精准植保等对策。  相似文献   

18.
概述了海峡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的现状,提出了应该共同呼吁尽快实现两岸“三通”,开放农业生物技术图书期刊资料交流以及开放生物学科方面网络的思路,以便为农业交流与合作的顺畅开展打好基础,并寄希望能够就糖蔗、果蔗以及甘蔗笋等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到台湾学习取经,开展学术交流或与台湾同行共同开展研究,为我省甘蔗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