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塔拉是一类可再生绿色资源,塔拉豆是生产塔拉胶的唯一原科.测定塔拉豆长、厚及其比重等指标,结合统计分析结果,初步提出塔拉豆的质量技术指标.结果表明,塔拉豆的主要影响因子为千粒重、豆厚,其次为豆长,因此,可将塔拉豆分为三级,即一级塔拉豆千粒重大于244g、厚大于5mm、长大于10mm;二级塔拉豆千粒重为150~244g、厚3~5mm、长7~10 mm;三级塔拉豆千粒重小于150g、厚小于3 mm、长小于7 mm;为塔拉豆的加工及标准制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锦灯笼根茎中的粗多糖,不同乙醇浓度分级醇沉制得精制多糖,再通过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200)色谱法获得2个均一多糖(PⅠ、PⅡ)。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均一多糖的纯度及分子量,PMP柱前衍生HPLC法测定单糖组成,红外光谱和13C核磁共振分析均一多糖结构。试验结果表明:PⅠ、PⅡ均为均一性很好的多糖,峰位分子量分别为211 257 D、109 441 D,重均分子量(Mw)分别为330 156 D、172 900 D,数均分子量(Mn)分别为223 934 D、79 693 D,分布宽度(Mw/Mn)分别为1.47 435、2.16 959;PⅠ主要由甘露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组成,质量比为1.00∶14.94∶7.22∶48.45∶12.62∶6.96∶3.23,它们的残基都是由β-苷键连接;PⅡ主要由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组成,质量比为1.00∶2.58∶2.22∶7.04∶3.11∶1.35,残基是由β-苷键连接。均一多糖PⅠ、PⅡ为首次从锦灯笼根茎中分离得到的一种新的酸性杂多糖。  相似文献   

3.
为铁皮石斛药效及多糖药理活性提供科学依据,采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柱前衍生化方法使糖类物质带上紫外基团,用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检测器进行检测,对贵州不同产地铁皮石斛单糖组成进行测定,并对其中单糖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铁皮石斛多糖主要由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醛酸和半乳糖等组成,其中甘露糖和葡萄糖含量较高,甘露糖均占总多糖35%以上,葡萄糖均占总多糖12%以上,贵州不同产地铁皮石斛药材中各单糖占总多糖含量的比例存在明显差异,大方县产铁皮石斛单糖含量相对较低,而乌当及独山等地产铁皮石斛单糖含量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4.
对香菇多糖(Lentinus edodes polysaccharides,LPS)经过离子交换柱层析和凝胶柱层析法得到的2种组分(LPS-1和LPS-2)的化学结构特征进行分析,旨在为香菇多糖的构效关系研究提供依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GC)、红外光谱(IR)分析等手段对其化学结构特征进行解析,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构成糖分析结果显示,LPS-1单糖组成为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其物质量之比为1.52∶2.96∶2.91∶0.78∶1.00∶1.35;LPS-2的单糖组成为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葡萄糖和半乳糖,其物质量之比为2.91∶1.00∶1.10∶0.20∶0.50。LPS-1和LPS-2均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LPS-2更为显著。结果表明,香菇多糖主要是阿拉伯糖和鼠李糖组成的吡喃型多糖,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5.
旨在从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le)正常叶片及其被细长叶表生菌[Exobasidium gracile(shirai) Syd]寄生后形成的变态叶片茶耳叶片中提取获得水提液及粗多糖,并对其进行一些理化性质、单糖组成和抗氧化活性的测定。采用水提法从油茶叶片中获得油茶叶滤液(CF)和茶耳滤液(TF),通过醇沉法获得油茶粗多糖(CCP)和茶耳粗多糖(TCP)。采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超氧阴离子清除率等方法进行理化性质、单糖组成及抗氧化活性的测定等理化性质和结构的分析。结果表明,被细长叶表真菌寄生后的茶耳的抗氧化性明显优于未被寄生的油茶叶,油茶叶多糖主要由甘露糖(Man)、氨基葡萄糖(GlcN)、半乳糖醛酸(GalUA)、葡萄糖(Glc)、半乳糖(Gal)5种单糖组成,比例为3.0%∶5.8%∶22.3%∶19.7%∶16.0%。茶耳多糖主要由甘露糖(Man)、半乳糖醛酸(GalUA)、葡萄糖(Glc)、半乳糖(Gal)4种单糖组成,比例为23.8%∶20.7%∶22.9...  相似文献   

6.
对小刺猴头菌子实体多糖HB-1化学组成和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HB-1分子量为1000 00,单糖组成为甘露糖、岩藻糖、葡萄糖、半乳糖.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菠萝蜜果实成熟软化的机制和干、湿苞菠萝蜜质地差异形成的机理,为菠萝蜜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不同基因型的干苞和湿苞菠萝蜜为材料,以对硝基苯β-D-吡喃半乳糖苷和对硝基苯α-D-吡喃甘露糖苷为底物测定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β-半乳糖苷酶(β-Gal)、α-甘露糖苷酶(α-Man),以多聚半乳糖醛酸为底物测定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的活性变化。【结果】水溶性和盐溶性的β-半乳糖苷酶活性在两个湿苞菠萝蜜基因型中均表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分别在采后2d和采后当天达到最高值,其中,水溶性酶的活性水平分别先上升42.3%、52.8%随后下降22.8%、52.6%,盐溶性酶的活性先上升27.6%、67.7%后下降10.5%、35.4%;水溶性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在两个湿苞菠萝蜜基因型中均表现出直线上升的趋势,酶活性水平增加75.0%、147.3%,而在两个干苞菠萝蜜基因型中则略有增加(增加40.9%)或变化不大;盐溶性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和水溶及盐溶性α-甘露糖苷酶在不同基因型的干苞和湿苞菠萝蜜果实中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结论】水溶性和盐溶性β-半乳糖苷酶、水溶性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在湿苞和干苞菠萝蜜类型间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变化趋势,而在湿苞或干苞基因型内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它们与干湿苞菠萝蜜果实的质地差异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8.
凝胶过滤法测定分子量,气象色谱及红外光谱等测定化学组成和结构,对小刺猴头菌子实体多糖HA-2进行化学结构研究.结果为 HA-2分子量为50 690,单糖组成为甘露糖、岩藻糖、葡萄糖、半乳糖.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菠萝蜜果实成熟软化的机制和干、湿苞菠萝蜜质地差异形成的机理,为菠萝蜜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不同基因型的干苞和湿苞菠萝蜜为材料,以对硝基苯β-D-吡喃半乳糖苷和对硝基苯α-D-吡喃甘露糖苷为底物测定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β-半乳糖苷酶(β-Gal)、α-甘露糖苷酶(α-Man),以多聚半乳糖醛酸为底物测定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的活性变化。【结果】水溶性和盐溶性的β-半乳糖苷酶活性在两个湿苞菠萝蜜基因型中均表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分别在采后2 d和采后当天达到最高值,其中,水溶性酶的活性水平分别先上升42.3%、52.8%随后下降22.8%、52.6%,盐溶性酶的活性先上升27.6%、67.7%后下降10.5%、35.4%;水溶性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在两个湿苞菠萝蜜基因型中均表现出直线上升的趋势,酶活性水平增加75.0%、147.3%,而在两个干苞菠萝蜜基因型中则略有增加(增加40.9%)或变化不大;盐溶性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和水溶及盐溶性α-甘露糖苷酶在不同基因型的干苞和湿苞菠萝蜜果实中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结论】水溶性和盐溶性β-半乳糖苷酶、水溶性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在湿苞和干苞菠萝蜜类型间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变化趋势,而在湿苞或干苞基因型内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它们与干湿苞菠萝蜜果实的质地差异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0.
旨在建立一种适合于测定饲用α-半乳糖苷酶活力的检测方法。实验利用对硝基酚 -α- D-吡喃半乳糖(p- NPG)作为酶反应底物 ,通过 4 0 0 nm比色检测酶反应所释放的对硝基酚的量来测定饲用酶制剂中 α-半乳糖苷酶的活性。研究表明 ,反应液中所含的对硝基酚的量大于 15 μmol.m L-1时 ,吸光值超过仪器的检测范围 ;酶制剂稀释倍数对对硝基酚比色法的影响较小 ,本底占总酶活的 10 %~ 16 % ,当酶稀释 10 0倍时 ,本底对酶活的影响最小 ;在测定酶活反应时间为 6 min时 ,已经有约 10 %的对硝基酚 - α- D-吡喃半乳糖水解 ,当酶液的酶活在 2 .0 U.m L-1以内 ,测试结果较为准确。考虑到饲用酶制剂的作用环境 ,建议反应温度为 37℃、反应体系 p H 5 .0。  相似文献   

11.
双重复配并用对丘陵旱薄地马铃薯田的增长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马铃薯生产中,采用化学除草与化学调控并用的措施,获得了除草效果达85%以上,提高产量达27%以上的双重效益。该研究对丘陵旱薄地马铃薯的种植具有很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树舌灵芝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树舌灵芝各溶剂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及理化性质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树舌灵芝中有甾醇和三萜、挥发油和油脂、内酯、香豆素、有机酸、强心甙、鞣质、含氧杂环及蒽醌类等成分,其中鞣质、含氧杂环及蒽醌类成分以前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3.
R(-)-苄霜灵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 (2 ,6二甲苯基 )丙氨酸甲酯经皂化反应后获得N (2 ,6二甲苯基 )丙氨酸。在甲苯和石油醚混合溶剂中 ,用R (+)或S (- )α甲基苄胺作为拆分剂与N (2 ,6二甲苯基 )丙氨酸反应 ,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 ,根据结晶速度不同 ,分别获得R (+)或S (- )N (2 ,6二甲苯基 )丙氨酸的非对映体盐。非对映体盐用 10 0g·L-1NaOH水解 ,10 0g·L-1HCl酸化 ,制得旋光性的N (2 ,6二甲苯基 )丙氨酸后用甲醇酯化 ,获得旋光性N (2 ,6二甲苯基 )丙氨酸甲酯。苯乙酰氯与旋光性N (2 ,6二甲苯基 )丙氨酸甲酯缩合 ,最终生成R (- )苄霜灵  相似文献   

14.
罗布麻花、果实黄酮类含量为最佳采收期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确定不同时期罗布麻花、果实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采用索氏提取法对吉林省左家地区不同时期罗布麻花、果实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7月上旬罗布麻花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最高,9月中旬果实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5.
红蜡蚧药剂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6~ 1 998年 ,在浙江省金华市市区对危害雪松的红蜡蚧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试验研究采用喷雾不同的药剂品种及不同的药剂质量浓度 ,在喷后 7d和 1 4d分别进行药效检查。结果显示 ,不同处理之间其药效结果差异较大。在若虫孵化盛期前用 4 0 %氧化乐果乳油 4 37mg·L-1,2 67mg·L-1及 35 %快克乳剂 4 37mg·L-1和 2 67mg·L-1喷雾 ,虫口减退率均达80 %以上 ,用 0 6%阿维菌素乳剂 2 4mg·L-1喷雾效果不理想。氧化乐果和快克是防治红蜡蚧较为理想的药剂。表 3参 3  相似文献   

16.
以花生品种阜花17号为试材,采用灌根法,选用农用硫酸链霉素、荧光假单胞杆菌、蓝采灵、多粘类芽孢杆菌、甲霜恶霉灵、宝路、亮盾、根腐咛+烂病亡共8种药剂防治田间花生根腐病。结果表明,根腐咛+烂病亡最佳,轻度病株完全恢复,重症病株得到改善,收获期死亡率仅为10.6%;其次是甲霜恶霉灵,与对照相比,其余7种药剂也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从产量来看,根腐咛+烂病亡效果最好,比对照增产99.2%;其次是甲霜恶霉灵增产77.6%,其余6种药剂均比对照增产10%以上;除蓝采灵外,均与对照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7.
1986年,研究了东北民猪(简称民猪)、长白、杜民、长民和长杜民猪左半胴可食部分的化学组成。研究结果表明:①民猪肌肉中水分和粗蛋白质比例最低,干物质、粗脂肪和热能较高,二、三元杂种猪粗蛋白质比例接近长白猪,粗脂肪接近民猪;②各猪种皮下和肾周脂肪化学组成相同;③根据左半胴可食部分化学组成总重,长白猪干物质、粗蛋白质和热能最多,民猪粗脂肪最多,而粗蛋白质最少,二、三元杂种猪处于中间。  相似文献   

18.
为了使出土木材化学结构和化学成分不受破坏降解,该研究选用傅立叶变换红外 光谱法 (FTIR)对出土木材的化学结构和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出土木材在长期的 地下水浸环 境下降解严重,部分纤维素大分子链因降解而断裂形成了低分子链,同时纤维素结晶结 构也遭到了 破坏,使出土木材抗拉、抗弯及冲击韧性等强度大大降低;半纤维素几乎全部被降解而流 失掉;木质 素降解很少,但部分醚键连接的空间网状结构遭到了破坏,苯环结构单元中部分侧链中 含有C=O 共轭羰基的结构也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19.
玉米小斑病发生前期化学防治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小斑病是我国玉米产区的重要病害之一,多发生于我国温暖潮湿的产区,一般造成减产15%~20%,减产严重时甚至无收.为了在生育前期对生育后期发生的小斑病进行有效防治,本文通过平板抑菌、温室和田间接种试验筛选11种化学杀菌剂或木霉菌生防制剂.结果表明:H04木霉菌制剂、甲基托布津、烯酰吗啉-锰锌3种药剂对玉米小斑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均达到80%以上,在温室和田间对玉米小斑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满足现代林产化工行业的需求,培养专业人才,针对林产化工专业的发展趋势与培养目标,结合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应用性强的特点,从优化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及改进考核方法等方面入手,对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索。强调教学内容的前沿性,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及灵活的教学考核方式等措施,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