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不同粳稻品种籽粒灌浆特性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针对辽宁省中晚熟稻区研究21个高产、低产品种的籽粒灌浆特性与产量的关系,认为水稻灌浆过程存在品种间差异,最大灌浆速率W′和灌浆阶段I是影响籽粒重的重要因素;颖壳厚度与灌浆强度、灌浆阶段I和最大灌浆速度呈负相关,颖壳较厚的品种灌浆较慢,反之则快;灌浆天数过长的品种在生长后期受低温影响较大,不利籽粒增重。  相似文献   

2.
水稻种子裂颖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综述了种子裂颖对水稻生产的危害、影响裂颖的主要因素以及裂颖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对将来水稻种子裂颖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杂交水稻粒叶比性状具有较大的遗传变异系数,其中颖花叶比同时受加性和非加性基因控制,而实粒叶比、、粒重叶比主要受非加性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4.
试验针对辽宁省中晚熟稻区研究21个高产、低产品种的籽粒灌浆特性与产量的关系,认为水稻灌浆过程存在品种间差异,最大灌浆速率W'和灌浆阶段Ⅰ是影响籽粒重的重要因素;颖壳厚度与灌浆强度、灌浆阶段Ⅰ和最大灌浆速率呈负相关,颖壳较厚的品种灌浆较慢,反之则快;灌浆天数过长的品种在生长后期受低温影响较大,不利籽粒增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研究旨在定位和克隆水稻裂颖基因,为解析水稻裂颖性的遗传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从籼稻品种湘早籼6号突变体库中筛选出一个裂颖突变体(split husk 1, sh1),观察突变体的花器官和浆片形态,利用突变体与02428的F2群体定位目标基因,进一步通过定量PCR分析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sh1突变体的颖花形态与野生型基本一致,能正常开花,但不能正常闭颖,裂颖的主要原因是浆片不能在开颖后正常萎蔫。sh1突变体的有效穗数增加,但结实率和千粒重显著下降;遗传分析表明,sh1的裂颖表型受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将SH1基因定位在ID19827与ID19884两个InDel标记之间,物理距离约为110 kb。定位区间测序发现,突变体中丙二烯氧化合酶编码基因OsAOS1发生单碱基突变,导致氨基酸发生改变;SH1基因的突变显著降低了花器官中的茉莉酸含量,进而影响了茉莉酸合成及信号转导相关基因的表达。【结论】SH1基因通过影响茉莉酸的合成和信号转导调控水稻闭颖,OsAOS1可能是SH1基因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6.
1998年,我场受阴雨天气影响,大麦减产严重。亩德数、穗实粒数、千粒重均有所下降,其中空壳率增加,导致实粒数减少,是减产的重要原因之一。据大田调查啤酒大麦KA-4B(港啤1号)的空壳率达20%~30%。空壳表现为大麦外壳张开、较长时间不闭,且张开角度较大,灌浆初期迎着阳光看颖壳呈透明状,花粉干萎,子房柱头及底下2个浆片吸水横向膨大,不久随子房枯萎而形成空壳。主要是因花粉活力差、授粉不良所致。开颖麦粒如辅助人工授粉,大多数能灌浆结实,据1998年4月下旬,定点10穗、绘图观察,自然状态下,这种开颖透明麦粒全部不能灌…  相似文献   

7.
对扬花期穗部水分与“九二○”施用量和施用时期对Q2A种子裂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受粉时穗部喷水将极显著提高种子裂颖率;而受粉2 h以后穗部喷水对种子裂颖率没有显著影响;“九二○”施用量以225 g/hm2为好,高于此用量种子裂颖率将随“九二○”用量增加而提高;“九二○”开始施用时期以抽穗25%以后为好,在这之前种子裂颖率随施用时期提前而提高。  相似文献   

8.
通过人工杂交选育出一个具有黑色颖壳(黑颖)、抗赤霉病的高代小麦新品系KD522,将其与黄白色颖壳(白颖)品系2073配置杂交组合,对杂交后代的颖壳颜色进行遗传分析和遗传效应评价。抽穗后,KD522的颖壳与麦芒均为正常绿色,灌浆后期—蜡熟期颖色加深,完熟期变成黑色。KD522与2073杂交后代F1均为黑颖,F2颖色出现分离,经χ2检测,黑颖与白颖的比例为3∶1,黑颖由单显性基因控制。黑颖单株株高、穗长、小穗数、穗粒数、旗叶叶绿素含量均与白颖单株无显著差异。KD522中抗赤霉病,可作为抗赤霉病的种质资源。研究结果可为小麦颖壳颜色与赤霉病抗性的遗传改良研究提供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大麦开颖角度的配合力及其稳定性,以5个开颖角度差异较大的大麦品种及以其作亲本按照完全双列杂交组配得到的20个杂交种为材料,对2年6点次的不同环境下大麦开颖角度的配合力及其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开颖角度受材料、环境及二者互作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极显著水平;亲本一般配合力在环境间差异较小,表现为沪1154扬0187黄长芒1430R扬农啤7号;组合的特殊配合力在环境间差异较大。5个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在不同环境间表现稳定,单点测定的结果对其他环境的参考利用价值高;特殊配合力的稳定性较差。开颖角度配合力的稳定性主要受加性效应的支配,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对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R1诱导几个水稻品种雄性不育率大部分达95%以上,同时雌蕊保持一定的活力,各水稻品种异交结实率有差异。研究明确:R1对水稻宇B、B02208、地B的日开花率,时刻开花率及开颖率影响不显著,不可能是构成影响水稻异交率不稳定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隐性颖壳色泽基因是应用于杂交稻混播制种的理想遗传工具。笔者从一自选恢复系XR0714中发现了1份天然携带红褐色颖壳性状的新资源RG-1。研究发现,RG-1的红颖性状在始穗期就开始呈现,可持续至成熟期;其颖壳中的花青素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型对照XR0714,而叶绿素含量低于对照;RG-1的胚乳色泽及植株生长发育正常;RG-1的红颖性状受隐性细胞核单基因控制,RG-1与XR0714混合后经色选机分离筛选到的正常色泽种子的1次色选率和2次色选率分别达到了99.97%和100%,表明RG-1作为一种新型的色选标记具有应用于杂交稻混播制种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裂颖杂交水稻种子精选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水稻》2015,(3):29-32
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了小型风筛精选试验台上层筛片尺寸、下层筛片尺寸及风速3个因素与裂颖杂交水稻种子精选效果的关系。结果表明:上层筛片尺寸对净度有显著影响,下层筛片尺寸对获选率有极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647份山东省高梁地方品种无柄小穗护颖形态变异及籽粒着壳率的调查分析,认为在长期自然变异基础上,通过对着壳率等性状的长期人工选择,山东省高梁地方品种无柄小穗护颖从上下颖皆为革质逐渐演化为上颖革质下颖纸质,护颖包被籽粒程度由全部包被演化为约包被1/3。  相似文献   

14.
裂颖和裂纹对杂交水稻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水稻》2015,(4):71-74
以3个杂交水稻品种的商品种子为材料,研究了裂颖和裂纹对杂交水稻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杂交水稻种子普遍存在裂颖和裂纹现象,种子裂颖率和裂纹率都较高;与非裂颖和非裂纹种子相比,裂颖和裂纹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降低,幼苗素质较差;裂颖对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大于裂纹,而糙米裂纹对幼苗生长的影响大于裂颖。  相似文献   

15.
杂交稻种子活力研究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概述了裂颖性、花期药剂处理、成熟期气候、种子成熟度、种子贮藏条件及种子处理技术等因素对杂交稻种子活力的影响;介绍了测定稻种活力的几种比较科学的技术方法;指出了提高稻种活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研究旨在定位和克隆水稻裂颖基因,为解析水稻裂颖性的遗传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从籼稻品种湘早籼6号突变体库中筛选出一个裂颖突变体(split husk 1, sh1),观察突变体的花器官和浆片形态,利用突变体与02428的F2群体定位目标基因,进一步通过定量 PCR 分析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sh1 突变体的颖花形态与野生型基本一致,能正常开花,但不能正常闭颖,裂颖的主要原因是浆片不能在开颖后正常萎蔫。sh1突变体的有效穗数增加,但结实率和千粒重显著下降;遗传分析表明,sh1的裂颖表型受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将SH1 基因定位在ID19827与ID19884两个InDel标记之间,物理距离约为110 kb。定位区间测序发现,突变体中丙二烯氧化合酶编码基因OsAOS1发生单碱基突变,导致氨基酸发生改变;SH1基因的突变显著降低了花器官中的茉莉酸含量,进而影响了茉莉酸合成及信号转导相关基因的表达。[结论]SH1基因通过影响茉莉酸的合成和信号转导调控水稻闭颖,OsAOS1可能是 SH1基因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7.
为给大麦杂交亲本的选配提供依据,2002-2003年以5个开颖品种(黄长芒大麦、沪1154、1430R、99-7122、扬0187)和1个闭颖品种(91单2)为亲本,采用62完全双列设计配制杂种F1,同时将5个开颖品种与另一闭颖品种84161配制正反交F1,研究了大麦开颖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结果表明:(1)6个亲本完全双列杂交的F1与双亲比较,大部分组合的开颖角度在中亲和低亲值之间,46.7%的杂种F1的开颖角度具有负向显著离中亲优势,说明大麦开颖角度的杂种优势不明显。(2)亲本的开颖角度越大,其一般配合力效应越高。5个开颖亲本中,黄长芒大麦的一般配合力最大,特殊配合力方差也大,是一个较好的开颖亲本。(3)亲子回归及相关分析表明,F1与中亲的回归和相关系数均较大,开颖角度中亲值提高1°,F1将提高1.4°,开颖亲本的开颖效应越大,后代越偏向于开颖特性;闭颖亲本的闭颖效应越大,后代的开颖角度越易减小。(4)根据2个闭颖亲本分别与5个开颖亲本相互杂交F1的比较,发现杂种F1的开颖角度与开颖亲本的开颖特性有关,也与闭颖亲本的遗传背景有关。  相似文献   

18.
裂颖是导致杂交稻种子发芽率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充分发挥出部分具有裂颖特性的优质杂交稻品种的高产、优质的潜能,抓好育秧环节是关键所在。通过旱育秧,可以适当提高具有裂颖特性的杂交种子的发芽率,从而确保全苗、高产。  相似文献   

19.
杂交水稻种子播种品质包括种子净度、发芽率、生活力、千粒重、容重、种子病虫感染率、色泽等;种子生活力和发芽率是杂交水稻种子播种品质的重要内容。影响种子生活力和发芽率的内在因素有:种子千粒重、容重、种子病虫感染率、种子色泽、穗萌芽种子和裂颖种子;而温、湿度是影响种子生活力和发芽率的外在因素,提出了提高杂交水稻种子播种品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给大麦杂交亲本的选配提供依据, 2002~2003年以5个开颖品种(黄长芒大麦、沪1154、1430R、99-7122、扬0187)和1个闭颖品种(91单2)为亲本,采用62完全双列设计配制杂种F1,同时将5个开颖品种与另一闭颖品种84161配制正反交F1,研究了大麦开颖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结果表明:(1)6个亲本完全双列杂交的F1与双亲比较,大部分组合的开颖角度在中亲和低亲值之间,46.7%的杂种F1的开颖角度具有负向显著离中亲优势,说明大麦开颖角度的杂种优势不明显.(2)亲本的开颖角度越大,其一般配合力效应越高.5个开颖亲本中,黄长芒大麦的一般配合力最大,特殊配合力方差也大,是一个较好的开颖亲本.(3)亲子回归及相关分析表明,F1与中亲的回归和相关系数均较大,开颖角度中亲值提高1°,F1将提高1.4°,开颖亲本的开颖效应越大,后代越偏向于开颖特性;闭颖亲本的闭颖效应越大,后代的开颖角度越易减小.(4)根据2个闭颖亲本分别与5个开颖亲本相互杂交F1的比较,发现杂种F1的开颖角度与开颖亲本的开颖特性有关,也与闭颖亲本的遗传背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