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两种日本稻鸭共作的最新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鸭共作技术,起源于中国,完善于日本,推广在亚洲,开辟了水稻、水禽有机生产的新途径,已经在亚洲的多个产稻国应用推广.日本在稻鸭共作上研究最多的当属日本福岗县桂川町的古野隆雄先生、日本鹿儿岛大学的万田正治教授、日本岗山大学的岸田芳朗博士.近年来,日本在稻鸭共作研究上的最新重要进展有二:一是古野隆雄先生的直播稻鸭共作,二是岸田芳朗博士的稻鸭萍共作.本文依据日本稻鸭共作的最新文献,着重介绍古野先生的直播稻鸭共作技术、岸田芳朗博士的稻鸭萍共作技术,以供国内开展稻鸭共作时借鉴利用. 相似文献
4.
应日本全国稻鸭协会、日本鹿儿岛大学的邀请,2002年7月11~19日,镇江市稻鸭共作赴日考察团一行6人到日本稻鸭共作的发源地和研究中心日本九洲地区的鹿儿岛大学、福冈、冈山等地进行了考察学习,圆满完成了考察任务。 相似文献
5.
6.
7.
8.
9.
当代世界经济正在由工业化时代进入信息化时代.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光纤和卫星通信技术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正在席卷全球。现代信息技术正在向农业领域渗透,在未来新的农业技术革命过程中,信息技术将上升到更重要的地位。我们必须抓住历史机遇,迎接农业信息新技术的挑战,加快研究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规律,掌握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近年来,丹阳市在加大稻鸭共作技术推广步伐的同时,积极开展相关技术创新,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已形成了一整套比较成熟与完善的稻鸭共作标准化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4.
15.
16.
1 稻鸭共作的农艺特点及要求 稻鸭共作技术是一项种养结合、省工节本增效的生态型综合农业技术,是由无公害稻米向有机稻米发展的一种形式。它既能通过鸭的不间断活动对水稻产生除草、除虫、防病、施肥、中耕浑水、刺激按摩等作用,又能以稻田中的杂草、昆虫、浮游 相似文献
17.
国家稻鸭共作基地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稻田养鸭是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但在现代农业中却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稻鸭共作是稻田养鸭的继承和发展,开辟了水稻、水禽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在生态农业中大有作为。从稻田养鸭发展到稻鸭共作,从传统农业发展到现代生态农业,显示了传统农业顽强的生命力。传统农业不仅属于过去,也属于未来,不仅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著名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在其《中国科学技术史》中盛赞稻田养鸭为:古代中国人民的特别有意义的发现、中国在生物防治技术上的独特贡献(即开发利用脊椎动物作为昆虫的防治力量)、出现于中国的生物防治中最有意义的革新这就是鸭子的应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镇江市自2000年率先引进日本稻鸭共作技术,2003年已发展到600多公顷。这项技术大面积推广的主要瓶颈环节是水稻的大株距栽插问题,传统的手工栽插习惯很难适应稻鸭共作的大株距要求。为了适应稻鸭共作面积不断扩大对水稻栽插机械化的新要求,镇江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承担完成了“稻鸭共作机械化栽植技术的研究”项目,该项目于2004年1月14日通过了江苏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专家们认为:该项目的研究符合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为保证粮食安全、扩大稻鸭共作技术推广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和装备支测,各项主要性能及…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丹阳市在加大稻鸭共作技术推广步伐的同时,积极开展相关技术创新,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已形成了一整套比较成熟与完善的稻鸭共作标准化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20.
无公害优质稻米生产新技术--稻鸭共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稻鸭共作技术的涵义1.1 稻鸭共作技术的概念 稻鸭共作是利用役用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内的杂草和害虫,利用鸭不间断的活动刺激水稻生长,产生中耕浑水效果,同时鸭的粪便作为肥料。鸭为水稻除虫、除草、施肥、刺激、松土,而稻田为鸭提供劳作、生活、休息的场所以及充足的水、丰富的食物,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得益彰。最后鸭肉也可以食用。所以,稻鸭共作技术是一项种养复合、生态型的综合农业技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