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3.
5.
用电化学方法测定了鼎湖山、尖峰岭和那大地区某些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强度因素)和还原性物质数量(容量因素)。自然林下土壤的氧化还原状况随植物群落的垂直带(谱)而呈规律性变化。其表层的Eh为400—560mV,较以下土层低80—220mV,还原性物质含量相当于0.5—3.6×10-3mol/L亚锰。经济林下土壤表层的Eh为490—570mV,较下层低50-100mV,还原性物质含量为0.1—1.36×10-3mol/L。水稻土表层的还原性物质含量达6.6×10-3mol/L,Eh为330mV,较下层低100mV。在还原性物质含量的对数值和Eh之间存在着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734**。本文对用电化学方法原位测定弱还原性土壤的氧化还原状况给予了评价,对氧化还原过程在红壤形成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11.
二氧化硫对土壤环境和土壤微生物的效应和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普光气田区代表性经济物种生长土壤(玉米种植区和水稻种植区,分别以旱土和湿土表示),于实验室内研究不同浓度SO2熏气胁迫下土壤环境的改变,及其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和损害。研究结果表明,SO2进入土壤后会使土壤pH下降,但土壤较强的缓冲性能使pH维持在一定范围内。SO2进入土壤后被吸收、转化,其在旱土中以SO42-形态稳定存在,其在湿土中则进一步转化为其他形态或者被微生物利用。SO2刺激作用使土壤微生物在短时间内增加,但长时间高浓度胁迫下则会改变微生物的数量和结构。土壤中脱氢酶活性的变化与土壤中微生物总量变化相一致。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A pot experiment was implemented to study effects of sulfur (S) fertilization on soybean root and leaf traits and soil microbial activity in 2004 and 2005. In this experiment, three different treatments were established: 0 mg· kg? 1(CK), 30 mg· kg? 1(A), and 60 mg· kg? 1(B).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n application of elemental sulfur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number of soybean side roots by 8.6% to 33.2% and dry weight by 6.6% to 34.3%, increased the root nodules number by 2.7% to 35.9%, and dry weight by 13.0% to 75.7%, increased chlorophyll content in leaves by 0.4 to 3.9 unit, and increased soybean yield per plant by 7.3% to 12.8%,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The application of elemental sulfur also increased the amount of soil microorganism (bacterium, fungi and actinomycete), activity of catalase, urease, neutral phosphatase, and polyphenoloxidase in the same growth stage significantly. The above results showed sulfur supply could promote the growth of soybean, increase the yield, and enhance soil microbial activity. Thirty mg· kg? 1 was the suitable rate of sulfur for achieving the highest yield. 相似文献
13.
14.
三江平原典型湿地土壤中硫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本文以三江平原的三种典型类型湿地:小叶樟(Calamagrostisangustifolia)草甸、毛果苔草(Carexlasiocarpa)沼泽、乌拉苔草(Carexmeyeriana)沼泽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中硫的含量在水平及垂直变化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在自然环境下硫的分布特征。经过试验分析和数据处理,得出以下结论:总硫、水溶性硫、吸附性硫、盐酸可溶性硫、盐酸挥发性硫、有机硫含量均为小叶樟草甸<乌拉苔草沼泽<毛果苔草沼泽;别拉洪河、挠力河、鸭绿河、浓江是三江平原四条有代表性的沼泽性河流,流域土壤中的硫素含量为挠力河>鸭绿河>浓江>别拉洪河;在土壤层次上,具有明显的规律性:除盐酸挥发性硫以外,其余各硫组分自上而下含量呈递减趋势;在湿地土壤各形态硫中,有机硫是土壤总硫的主体,盐酸挥发性硫含量最低。总硫与有机硫相关性最显著,达极显著正相关(P=0.01),水溶性硫与盐酸可溶性硫的相关性最差。影响湿地土壤中硫素含量的因素为土壤有机质、土壤pH值、物理粘粒及氧化-还原条件。 相似文献
15.
陆良烟区土壤有效硫含量和烤烟硫含量的分布特点及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了云南省陆良烟区土壤硫素和烤烟硫含量的分布状况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土壤有效硫含量平均为51.35±33.56 mg kg-1,变幅为13.14~239.74 mg kg-1,其中21.13%的土样处于适宜范围,61.50%的土样偏高。随着p H的增大,土壤有效硫含量降低。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土壤有效硫含量增加,缺硫样本比例降低。(2)烤烟硫含量平均为0.238%±0.116%,变幅为0.07%~0.886%,59.25%的烟样处于0.2%~0.7%适宜范围内,40.37%的烟样小于0.2%,仅有0.38%的样本大于0.7%。不同品种间烤烟硫含量为K326红大NC102NC297云烟97云烟87。(3)烤烟硫含量(y)与土壤有效硫含量(x)呈极显著直线正相关(y=0.001x+0.2,R=0.233)。(4)烤烟硫含量与总糖、还原糖、氯、镁、钼、钾、磷、铜、锌、硼、石油醚提取物、挥发性酸、绿原酸、莨菪亭、香气质、香气量、余味和燃烧性达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相关。 相似文献
16.
硫是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元素。根据多年多点田间试验和土壤有效硫测定,研究福建主要粮经作物的硫肥效应、土壤有效硫临界指标和耕地土壤硫肥力状况。64个田间试验表明,福建主要农作物施用硫肥平均增产10.5%,增产幅度是旱作物>水稻>香蕉;水田土壤和旱地土壤有效硫临界指标分别为23mgkg-1和25mgkg-1。根据全省372个耕层土样有效硫测定结果,土壤有效硫含量平均为27.6mgkg-1,低于土壤有效硫临界值的样品数占57.0%,其中,闽东南地区耕地土壤有效硫缺乏程度比闽西北地区高;在土地不同利用类型中,旱地土壤有效硫总体比水田匮乏,旱地土壤有效硫平均含量是茶果园>菜园>农地,其中,农地土壤有效硫低于临界指标的样品占75.3%;水田中不同土种的土壤有效硫含量以埭田最高,灰沙泥田为最低,旱地则以灰赤土最高而风沙土最低。 相似文献
17.
油菜硫营养及其与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缺硫指标、缺硫症状 ;硫肥的效果和影响因素 ;硫营养对蛋白质、含油量和脂肪酸组成、硫甙含量、硫甙组分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对油菜硫营养生理和硫营养与品质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19.
在湖北兴山、当阳、郧县、襄樊、沙市、孝昌、武汉西郊和湖大、崇阳、罗田等 1 0个地点 ,自 1 996年 1月至 1 998年 6月按季度收集降水样品 ,测定硫含量。研究表明各地降水中SO42 - 浓度年均值及降水对农田的供硫量逐年增大 ;绝大多数地点每年 4季度至次年 1季度降水总硫量高于当年 2、3季度降水总硫量 ,因而对越冬作物影响明显超过对夏季作物影响。由于多数地点土壤持硫能力低 ,土壤有效硫不足 ,故降水中的硫可对作物带来有利的生态影响。然而 ,在降水供硫量大的鄂东南棕红壤酸性土壤地区 ,酸雨可能是促使土壤更酸和产生其他环境生态问题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20.
雨滴机械打击和消散作用对土壤团聚体的破坏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结构的基本单元,其稳定性是描述土壤抵抗侵蚀过程中破坏作用的重要指标。但溅蚀过程中,雨滴对团聚体的消散和机械打击两种破坏作用的相对贡献及其破坏机制尚未明晰。利用酒精和超纯水作为雨滴形成材料,模拟机械打击单独作用及消散和机械打击共同作用,分别在五个高度(0.5、1、1.5、2和2.5 m)对塿土和黄绵土进行溅蚀实验。结果表明:当降雨动能相同时,塿土的溅蚀率均小于黄绵土。同时,超纯水雨滴对土壤的机械打击和消散共同作用所导致的溅蚀率均大于酒精雨滴单一机械打击作用的溅蚀率。随着降雨动能增加,两种雨滴对两种土壤的溅蚀率均呈幂函数增加;团聚体因消散破坏作用和机械打击作用的溅蚀率均亦随之增加。但两种土壤的消散破坏作用和机械打击作用的贡献率分别随着降雨动能增加而减小和增加。在相同降雨动能时,塿土消散破坏作用的贡献率均大于黄绵土,而机械打击作用贡献率均小于黄绵土。研究结果对深入理解溅蚀过程中团聚体破坏机理及评价溅蚀过程中团聚体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