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20年中国全面小康社会食物需求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本文回顾了中国40年食物消费发展历程,分析了中国热量、蛋白质和脂肪消费与日本和美国比较的情况,并依据分析结果对2020年总的食物人均消费量再进行初步预测。综合世界不同的消费模式比较及未来食物营养的发展趋势,预计中国的谷物人均消费量还可能持续下降,肉类、蛋类和水产品将缓慢增加,奶类的人均消费将会有迅速的增加。2020年小康社会我国主要食物的人均消费量为:谷物人均消费量为173.5千克,肉类人均消费量为58千克,牛奶人均消费量为27千克,蛋类人均消费量为26千克,鱼类人均消费量为27千克,粮食需求的总量为6亿吨。  相似文献   

2.
羊肉因其胆固醇和脂肪含量低,具有温补和保健作用,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尤其是快速育肥的羔羊肉,鲜嫩、美味,备受青睐。近几年,我国的羊肉消费量逐年提高,人均年消费量由1991年的1.4千克,增加到现在的1.9千克,但还没有达到世界平均2千克的水平,城市的人均消费量要高于农村。北京作为羊肉的主要消费城市,人均年消费量也只有3.84千克,这说明羊肉和肉羊市场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3.
<正>为保障食物有效供给,优化食物结构,强化居民营养改善,陕西省政府近期下发了《全省食物与营养发展实施计划(2014-2020年)》,计划中提到,到2020年陕西人人均日摄入能量2200~2300千卡,这相当于550克糖产生的能量。推广健康消费模式控制食用油和盐消费量计划提出,到2020年,全省粮食产量达到1400万吨,油料、肉类、蛋类、奶类、果蔬和水产品等生产稳定发展。扶持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加强自主创新,发展精深加工,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大型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到2020年,传统食品标准化、工业化程度大幅提高,全省食品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7%。推广健康消费模式,控制食用油和盐的消费  相似文献   

4.
城市磷代谢不但关系到居民食品安全,还影响到城市生态系统的环境质量。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及由此带来的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会改变食物消费的数量、质量和结构,从而对城市磷代谢产生重要影响。分析了1988-2010年厦门市经食物消费进入城市系统的磷素变化动态,在此基础上对人均食物磷消费量与相关社会经济因子进行了Spearman相关分析,并计算了居民食物磷素消费的环境负荷。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厦门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食物磷素消费总量波动上升;人均食物磷素消费量呈M型变化,两个峰值分别出现在1998年和2003年;高磷含量食物如奶制品、水产品,在人均食物磷素消费量中所占比例剧增,分别由0.3%和6.8%上升至14.9%和15.5%。(2)人均粮食磷素消费量与恩格尔系数、平均家庭人口数呈高度正相关, 与人均可支配收入、食物价格指数以及具有大学学历以上人口比重呈高度负相关;而植物油、瓜果、畜禽肉、蛋类、奶类和水产品磷素消费量则与粮食所呈现的相关性相反。(3)随着食物磷素消费总量的增加,磷素的环境负荷总量也呈剧增趋势,尤其进入土壤的磷素量剧烈上升,所占比例由59.7%增至85.1%,这可能与禁磷措施的实行、污水处理率的提高、处理工艺的改进等有关。  相似文献   

5.
1.兔肉 兔肉营养价值高,当今西方国家称兔肉为"保健肉"、"美容肉"、"益智肉".肉兔产品除兔肉之外,其板皮、脏器、骨、血乃至粪肥等副产品均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世界兔肉年人均消费量为0.3千克,而我国兔肉年人均消费量仅有0.13千克,人均消费量增加1~2倍还是有潜力的,因此,国内、国际市场都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相似文献   

6.
中国乳制品行业协会负责人近日说,我国乳品消费的增长空间还很大,启动乳品消费需要解决三大关键问题。据统计,我国城乡消费者远未形成经常喝奶的习惯。目前世界年均每人消费牛奶已达103千克,在亚洲地区,日本、印度每年人均消费量为60多千克,而我国每人每年的喝奶量仅为6千克左  相似文献   

7.
联邦德国禽蛋消费量与1985年人均消费280枚比较,1986年下降为272枚。奥地利禽蛋消费量增长,与1982年消费量人均238枚比较,1986年上升到255枚。爱尔兰人均年蛋消费量下降了30枚。1986年消费量上升7%。现在自给率为143%,产量持续趋减势  相似文献   

8.
特 点 近年来农民的生活消费明显变化的主要特点是: 1.生活消费全面增长,物质消费增长快于非物质消费增长。1979年到1984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额累计增加157.7元,住房消费平均每年增长45.5%。 2.农民物质生活消费质量逐步提高。1978年到1984年,吃的方面,细粮所占比重由49.4%上升为78.4%,粗粮则由50.6%下降为21.6%。肉、油、蛋、鱼虾、家禽等的消费量由19.2斤增加到40.8斤。穿的方面,由棉布和棉纺织品为主转向多样化,中高档化纤布料、成衣消费量增加。中高档用品比例扩大,家用电器开始进入一些比较富裕的农户。人均居住面积达13.6平方米,建房转向砖瓦房,一些富裕农户建了楼房。 3.农民物质生活消费结构的序列由吃、穿、用、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一直运行在快速发展的轨道上,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农产品生产、消费、外贸都获得长足发展,但农产品流通行业却问题频出,跟不上急剧变革,滞后于关联行业的发展。农产品流通行业需要转型升级,与生产、消费和出口协同一体,已经成为迫切需求。农产品消费需求快速增长伴随着一系列新问题的产生第一,农产品消费需求快速增长,伴随着产销不畅和流通成本问题。一方面,人口增长和结构变化带来消费需求快速增长和结构变化。2010年我国人口总数达到13.40亿,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49.95%,城镇居民果蔬、肉蛋、奶、食用油人均消费量(不含在外就餐)比农村居民人均消费量分别高出57.4千克、19.6千克、10.4千克和2.5千克。另一方面,农产品价格间歇性虚  相似文献   

10.
1 广东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变化特征 1.1 消费水平迅速上升,消费总量急剧扩张 具体表现为:(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显著增加.1978~1997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由185元增加到2 618元,年均递增率达13.7%,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实际递增率为7.6%.(2)粮食消费量稳步下降,肉、禽、蛋、水产等副食品消费量显著增加.1978~1997年,农村居民粮食消费量年均递减率为1.1%,人均消费食油、肉类、蛋类、水产品分别增长2.2、 3.3、 4.3、 3.1倍.(3)以家电等耐用消费品为代表的家庭设备用品每百户拥有量大幅增长.1997年农村每百户拥有自行车、缝纫机、手表的数量分别为1978年的2.91、2.72和8.72倍;拥有电视机、收录机、洗衣机、电冰箱、摩托车的数量分别为92.8台(其中彩电46.1台)、37.1台、18.9台、9.9台和26.6辆,这些产品在80年代中期以前,绝大多数农户的拥有量为零.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老龄化背景下的食糖消费增长规律,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采用居民含糖食品消费加总的策略分析老龄化对居民食糖消费量的影响,同时检验影响机制以及可能存在的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1)老龄化会显著抑制居民的食糖消费,老龄化程度加深1%,人均食糖消费量减少0.62%;2)收入变量只是老龄化抑制居民食糖消费量的部分原因,老年群体食糖消费的减少量难以被收入效应的增加量抵消。同时,老龄化能够改善居民对健康食物的消费偏好,从而抑制居民食糖消费量增长;3)虽然老龄化对东部和中西部、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居民食糖消费量影响程度各异,但是老龄化会抑制居民食糖消费这一结论在不同区域具有一致性。本研究结论有助于公共部门制定有针对性的老年群体营养干预政策,也可以为含糖食品行业的“减糖”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景谷县勐班乡优质稻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显著提高,人民生活从满足温饱到追求优质、绿色、安全、包装精美食品,发生了质的变化。目前市场对优质米的要求不断上升,据统计,全国大城市80%的人口有消费精米、营养米、健康米的能力和需求。近3年来,优质精米消费量年均增长8%。仅以普洱市为例,普洱市人口约为236万人,按照人均口粮120 kg/年计算,年消耗大米28.32万t,精米消费量按照总量的40%计算为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果汁饮料已成为人们消暑解渴和补充营养的重要食品。近年以来,我国果汁加工业发展很快,果汁生产总量约150万吨,人均消费果汁1.1千克,但与世界平均水平10千克相差甚远。由于制果汁原料不足,加工  相似文献   

14.
张莲莲  孙滨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3089-13092
研究新兴城市居民食物碳消费对于研究城市化进程中碳消费机理,实现国家碳减排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采用官方宏观统计数据,研究了2002~2010年东营市城乡居民食物碳消费变化动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食品消费结构、人均食物碳消费量及变化趋势、食物碳消费总量方面,城乡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但在人均食物碳消费量影响因素方面相同,城市人均食物碳消费上升,农村人均食物消费数量呈下降趋势。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影响城市和农村居民食品碳消费的主要因素是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城乡居民食品碳消费量远低于北京、上海和安徽居民的消费水平。研究结果对应对城市化所产生的环境压力、实现碳减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沈阳市苏家屯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三农”问题,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农民的收入。2002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4116元,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037元,同比增长10%,2005年人均纯收入达5848元,比上年增长16.1%。  相似文献   

16.
《云南农业》2012,(2):61
食用菌是集营养、保健于一体的绿色、健康食品。目前世界各国的人均食用菌年消费量差别很大,发达国家食用菌人均消费量一般在每年2~5kg,而我国内地仅1~1.5kg,且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及经济较发达地区。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和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17.
<正>饮料工业是食品工业重点发展的行业之一,尤其是绿色健康食品更是国家引导和支持的发展方向。我国饮料人均消费量约为20千克/年,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是发达国家的1/24,果蔬汁及果蔬汁饮料人均消费量约1千克/年,仅为西欧的1/40,巨大的差距犹如鸿沟。随着我国从中等收入国家向发达国家迈步跨越,根据饮料行业的资源、消费群体以及发展趋势等多方面综合  相似文献   

18.
目前,北京农民生活已达到富裕水平,处于全国前列、分析发现,随着收入的增长,农民对粮食、蔬菜的消费需求呈下降趋势,而植物油、猪牛羊肉、禽肉、蛋类和水产品的需求大大增加.与城镇居民相比,北京农村居民人均食物消费支出远低于城镇居民,在外饮食消费少,动力不足.通过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城镇化进可将大大提高农村居民...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我国五省十七县的农村能源资源和消费结构的抽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农村能源资源总量在“六·五”期间增长35.69%,人均资源占有量增长30.41%,其中除小矿煤在农村能源资源结构中的比重上升外;其它资源量的比重均下降。农村能源总消费量增长31.58%;其中商品能源耗量增长98.30%,生物质能耗量下降8.31%。乡镇企业耗能增长428.51%,农业生产耗能增长58.27%,农村生活耗能增长2.21%。人均总耗能增长25%.其中人均生活耗能下降1.61%。研究分析了引起上述变化的原因,提出中国农村能源资源及消费结构在“七·五”期间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当前,农民收入增长幅度年年下降,已经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仅以永安市“九五”期间的农民收入为例:永安市“九五”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呈上升趋势,由1995年的2 141元增加到2000年的3 538元,绝对值增加了1 389元,年均递增9.18%;但增长绝对值和增幅均呈下降态势,2000年的增幅比1995年下降了18.69个百分点,呈现出农村经济发展新旧阶段转折时期不适应的特征。农民收入的低速增长,不仅直接影响了农民的生活消费和生产投入,而且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社会的稳定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