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谚说:"活不活在于水,长不长在于肥"。可见浇水是养花成败的关键环节。如何掌握盆花浇水时间和浇水量呢?首先要了解花卉对水分要求的规律,其次根据盆土干湿程度和盆花浇水的基本原则进行浇水。  相似文献   

2.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在家里养盆花,可以陶冶情操、丰富生活。但大多数人工作繁重或临时出差,往往因为没有及时浇水造成盆花死亡。本文设计了一种集盆花土壤湿度检测、自动浇水以及蓄水箱自动供水于一体的盆花自动浇水系统,主要优势在于设备成本低、控制精确、反应迅速、浇水适量。  相似文献   

3.
林景露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1):271-272
提高家庭盆花栽植管理技术,在栽植管理中会碰到不同的技术问题,特别是上盆、浇水、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是提高盆花观赏价值的关键技术。该文从盆花上盆、浇水、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作了较全面的栽培技术介绍。  相似文献   

4.
为降低盆花生产成本和提高水肥利用率,实现盆花生产的精准控制,采用盆栽试验,利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的方法,研究浇水频率和施肥量对一品红株高、冠幅、生物量、花期和花头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浇水频率和施肥量对一品红盆花的株高、冠幅、生物量和花期有明显影响,其中施肥量对品质的影响大于浇水频率.建立的回归模型均准确可靠,可用于生...  相似文献   

5.
家庭盆花养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浇水、施肥和病虫害防治三方面介绍了家庭盆花养护关键技术,以期为家庭养花爱好者提供盆花养护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侯和菊 《农家科技》2007,(10):24-24
<正>1.减少浇水。随着气温的降低,盆土的水分蒸发减慢,一般每周浇水一次就足够了,避免因水肥充足而造成枝叶徒长,影响花芽分化和盆花的抗寒能力。2.养根控枝。施用腐熟稀薄的有机肥,促使根系强壮,为寒冬储存能量。结合整枝,剪除徒长枝、弱枝和多余枝芽,减少盆花能量的消耗,  相似文献   

7.
夏秋季炎热多雨,阳光充足,是部分花卉生长的旺季,也有部分花卉处在休眠期。要使花卉顺利度过这一阶段,应在浇水、遮荫、防治病虫害等方面加强管理。一、一般性养护措施1.浇水夏季温度高、阳光强烈,大大加快了盆花水分的蒸腾,很容易造成干旱。所以,夏季对盆花合理浇水就显得特别  相似文献   

8.
<正> 盆花叶片发黄是栽培中经常出现的现象。叶片发黄可分为水黄、旱黄、肥黄、饿黄、碱黄,以及由病虫害而造成的黄叶等。现将栽培中经常发生的一些情况分别予以介绍,并提供一些简单的防治办法。 1 水黄 发生情况较多。因此,每栽1种花应首先应了解它的习性,特别是对水要求的情况,根据需要浇水。在栽培过程中,如发现盆花的新梢和顶尖萎缩、嫩叶淡黄、老叶已逐渐暗黄,表明久湿积水,土壤缺氧;部分根已腐烂,可能是平时浇水过量而盆土排水不够通畅,或连阴多雨盆花久未经暴晒等原因造成。应当立即把盆花整坨由盆中磕出,放在  相似文献   

9.
盆栽花卉由于所受条件限制很多,浇水就成了盆花栽植成败的关键,笔者从种花的需水特性、浇水原则、各季节的需水量、浇水方式、浇水时间及次数、浇花用水等方面,全面介绍了盆栽花卉的浇水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品红生物量及对水分、养分吸收利用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降低盆花生产成本和提高水肥利用率,实现一品红盆花生产的精准控制。【方法】利用方程回归的方法研究一品红在不同发育阶段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和利用状况。【结果】一品红的生物量累计、水分累计吸收量以及对养分的累计吸收量随栽培时间的变化均符合S型曲线,用Logistic模型y=1/(a+be-x)回归,得到的方程决定系数均大于0.99。一品红的生物量累计速率、水分生产效率和养分吸收速率随栽培时间呈右偏斜钟形变化。【结论】建立了一品红在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适宜的浇水频率和施肥量方案:一品红栽培31—53 d在基质含水量为65.09%时浇水;54—93 d在基质含水量为66.83%时浇水;93 d以后在基质含水量为64.34%时浇水,浇水量为500.00 mL/盆。栽培31—58 d的施肥量为794.68—808.59 mg/盆;59—107 d的施肥量为827.15—833.33 mg/盆;107 d以后的施肥量为831.01—833.33 mg/盆,每周施肥1次。这一结果为实现一品红节能、优质、高效盆花生产的精准水肥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目的】降低丽格海棠盆花生产成本并提高水肥利用率,实现丽格海棠盆花生产的精准控制。【方法】在现代化温室进行丽格海棠的盆栽试验,利用水、肥2因子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共设13个处理,每处理20盆,研究浇水频率和施肥量对丽格海棠生物量、株高、冠幅、花朵数和开花持续时间的影响。【结果】分别以生物量、株高、冠幅、花朵数和开花持续时间为目标函数建立回归方程,经检验水、肥2因子对丽格海棠的生长指标和品质指标均有明显影响;主因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施肥量对各指标的影响大于浇水频率,并得出测定指标最优时的浇水频率和施肥量;通过单因素效应分析,得到了水、肥2因子对丽格海棠生长指标和品质指标的作用规律。【结论】在3份锯末+1份蛭石的基质配方中,栽培丽格海棠盆花的最佳水、肥供应模式为:基质含水量为57.58%~70.00%时浇水,浇水量为375.00 mL/盆,施肥量为561.26~625.00 mg/盆。  相似文献   

12.
<正> 冬去春来,随着气温的回升,盆花逐步出房,花卉的生长速度逐日加快,需肥需水量逐渐增加。因此,春季水肥管理是养好盆花的关键环节。 水是花卉生长发育的必需条件,对花卉的生长发育影响极大,尤其是春季气候比较干旱,空气湿度小。如果浇水量小,就会影响花卉植株的正常发育,呈现萎蔫状态,造成黄叶、落叶,甚至枯萎死亡。但是浇水过多易造成植株生长细弱,特别  相似文献   

13.
阳台栽养盆花,因为没有地气,比在地上栽花容易干枯,初学养花者常常担心花盆内缺水,天天浇水,常常把花浇死。现将阳台养花浇水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一品红为试验材料,分别从根系形态和生理指标2个方面研究了不同浇水频率和施肥量对一品红盆花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含水量为50%时浇水,每盆施肥量667 mg对一品红的生长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根系累计连接数、累计长度、累计表面积、累计体积和根系生理指标等显著优于其他处理。这一结果为深入研究一品红生长发育对水、肥的需求规律,实现一品红盆花生产精准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药渣和泥炭基质对一品红生长和盆花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不同的浇水方法和施肥条件下比较了中药渣和泥炭两种基质对一品红生长和盆花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药渣基质中一品红生长量增大,开花提前,冠幅、花径、苞片数显著增加,而株高降低,花色素积累增加而叶绿素含量降低,外观品质提高。基质成分显著影响一品红的物质分配。中药渣基质上一品红的苞片鲜质量、叶片鲜质量、地上干质量显著增加,其中以苞片鲜质量的增幅最大。中药渣基质吸水量较低,采用花盆底部浇水可以促进一品红生长,改善盆花品质。中药渣基质有效氮磷钾含量高,在控释肥用量减少50%时一品红的生长和盆花品质也不受影响。因此,可以用中药渣70%+珍珠岩20%+蛭石10%(体积比)组成的基质代替泥炭用花盆底部浇水技术栽培一品红。  相似文献   

16.
盆花叶片发黄在栽培中经常发生. 一、水黄每栽一种花要首先了解它对水的要求.在栽培过程中,如发现盆花新梢、顶尖萎缩、嫩叶淡黄,老叶逐渐暗黄,表明久湿积水,土壤缺氧;部分根腐烂,可能是平时浇水过量而盆土排水不畅,或连阴多雨,盆花久不经晒等原因造成的.应把盆花整坨由盆中移出,放在阴凉通风遮雨处,使其迅速透气散发水分,过三五天待植株复原,重新上盆养护.  相似文献   

17.
盆花蔬菜     
盆花蔬菜是种植在花盆内,可供观赏,又可食用的蔬菜花卉植物。秋冬季节在花盆中撒上菠菜、芫荽、红甜菜等种子,在温暖的居室内,经常浇水,在寒冬即可长成碧绿、丛油的茂盛植株。有些经营意识超前的饭店,把袖珍辣椒、彩色莴苣等盆花蔬菜,列入菜谱,把盆花冲洗干净,直接  相似文献   

18.
盆花叶片发黄在栽培中经常发生. 1、水黄.发生较多.每栽一种花要首先了解它对水的要求.在栽培过程中,如发现盆花新梢、顶尖萎缩,嫩叶淡黄,老叶逐渐暗黄,表明久湿积水,土壤缺氧;部分根腐烂,可能是平时浇水过量而盆土排水不畅,或连阴多雨,盆花久不经晒等原因造成的.应把盆花整坨由盆中移出,放在阴凉通风遮雨处,使其迅速透气散发水分.还可向叶面喷少量水,过三五天待植株复原,重新上盆养护.  相似文献   

19.
《农家参谋》2012,(12):20
盆花是很多家庭栽培植物的首选,要想枝叶茂盛,花硕姿艳,除注意浇水外,还要注意合理施肥。这合理性体现在以下"2、3、4、5"这四个数字上。2个观察一是观察长势,叶黄体瘦、芽前孕蕾、花凋谢后等皆应多施肥;叶绿茎壮、花硕芽长、新植待眠、病枯徒长等皆应少施  相似文献   

20.
花卉缺水 水分不足是造成盆花萎蔫的常见现象。表现为叶色变淡发黄,叶面起皱而无光泽,叶柄软瘪,叶子整片下垂、萎蔫。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对喜欢温暖而潮湿环境的花卉来讲,夏季来临时,由于空气过分干燥,水分蒸发量大,造成其不能获得所需要的水分供应而脱水。抢救办法是将盆花移置于通风、阴凉处,待盆土温度下降后再浇水,然后从第二天开始早、晚各浇水1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