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古典诗歌不喜浅露,讲究含蓄,每每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诗歌中的一些常用意象,在历代诗人的反复吟咏中,形成了特定的象征意义,寄托着特定的情感,能渲染特定的气氛。"鸿雁"是我国古典文学中一个很特别的文学意象,它在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较固定的抒情象征体系,对传统抒情文学和民族审美心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中国新诗的发展走过了一段艰难而曲折的路程。“五四”白话新诗运动 ,力举用白话写新诗 ,改革诗歌体载 ,从“摹写自然”到“表现自我” ,中国诗歌开始走向现代化。 2 0~ 30年代成功地对古今中外诗歌艺术进行整合 ,将中国传统诗歌的抒情艺术与西方象征主义的表现艺术相结合 ;之后又融艺术创新精神与历史使命于一炉 ,形成独具开放性品格的现实主义诗歌的格局 ;4 0年代又追求情性诗化和智性诗化 ,在现代化探索中实现新的超越。 5 0~ 70年代 ,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 ,诗艺单调 ,诗歌的现代化进程停滞不前。 80年代后进入大调整 ,大变革时期 ,复人性和自我 ,实现观念的一次更新 ,诗歌发展又重回正道 ,诗又回到诗本身。中国新诗的发展与时俱进 ,有待于我们去不断的开拓  相似文献   

3.
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学体裁,诗歌欣赏是对一种语言和一种文化最本质、最深刻的理解。而诗歌翻译则是各类文体翻译中最难的,不仅要兼顾诗歌的形式、韵律还要兼顾诗歌的意境,更要注意诗歌特有的语言结构、感情色彩和新颖的想象。这些都是诗歌翻译过程中译者要面临的藩篱。本文从歌德<游子夜歌>的六个中译本浅议诗歌翻译中"求真"与"求美"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感悟中的火花》是美国诗人肯尼斯·雷克斯罗斯的短诗佳作。本文通过对该诗歌的语言变异,语言的过分规则和意象的分析,揭示诗中具有"前景化"的语言现象,并诠释评价了这些语言现象是如何表现和深化诗歌主题的,从而加深读者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效果。  相似文献   

5.
自汉至清,历代封建王朝不仅继承了原始宗教教义,而且也继承了以诗事神的古老传统。他们信奉"感天地,动鬼神,莫近乎诗"的古训,坚持"放郑近雅",以《诗经》雅颂为典范,大力创制与使用儒教祭祀乐章,旨在借助诗歌"感鬼神而通教化"的作用,为国家统治服务。在儒者看来,诗歌的主要作用是祀奉神祗,教化民众。认为祭祀诗歌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诗歌,也是最有价值的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6.
<正>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为全面展示中国农资行业精神风貌,表达农资人对伟大祖国的深情祝福,将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推向前进,中华合作时报社、中国农资传媒隆重启动"我和我的祖国——中国农资行业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征文大赛"。大赛时间:2019年4月-8月大赛类别:文学、书画、摄影大赛要求:参赛作品立足"三农"、放眼国家,以饱含深情的笔墨与视角,展现中国巨变,展示祖国新貌,为"三农"事业为国家发展赋予正能量。1.文学作品体裁:诗歌、散文,诗歌长短不限,散文要求2000字以内。  相似文献   

7.
<正>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为全面展示中国农资行业精神风貌,表达农资人对伟大祖国的深情祝福,将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推向前进,中华合作时报社、中国农资传媒隆重启动"我和我的祖国——中国农资行业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征文大赛"。大赛时间:2019年4月—8月大赛类别:文学、书画、摄影大赛要求:参赛作品立足"三农"、放眼国家,以饱含深情的笔墨与视角,展现中国巨变,展示祖国新貌,为"三农"事业、为国家发展赋予正能量。1.文学作品体裁:诗歌、散文,诗歌长短不限,散文要求2000字以内。  相似文献   

8.
坤哥 《中国农资》2014,(40):4-4
<正>风俗,指长期相沿积久而成的风尚、习俗,是在特定区域特定人群沿革下来的风气,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的形成和人们生活的各种环境和历史时期有着密切联系,并且随着这些条件的改变而改变。生活中也有些风俗,不能传达正能量,而被称作"恶风陋俗",逐渐被人们遗弃。另外,还有很多风俗,人们沒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而是一味用"老风俗"来做一些不合时宜的事情。例如闹洞房闹出人命;朋友喝酒喝到另一个世界。  相似文献   

9.
“东西南北”四词,可谓平平常常,但在诗歌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经诗人妙笔,就会各呈异趣,产生一定的修辞效应:理性的指示功能和虚灵的指示功能,并由此开创出幽远深邃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璀璨的明珠,《蒹葭》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不朽的名篇,也是《诗经》中被称为"最的风人深至"的佳作,以《蒹葭》为例从意境之美、距离之美、朦胧之美、悲情之美、哲理之美五个方面解析中国古典诗歌之美,对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特质的探究具有重要意义,更对中国古典诗词的解读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大漠诗魂     
五月的一天,我和兵团作家韩天航一起,走进了位于新疆石河子市的艾青诗歌馆。艾青诗歌馆坐落在市中心广场的东南。是一幢L型的三层联体楼。整座楼房映在绿树与草坪中,采光的一面,镶嵌着玻璃幕墙,如一面巨大的镜子映出熙来攘往的人群,映出精彩纷呈的街景。向南一面墙上镌刻着"艾青诗歌馆"深褐色铜字,朴素端庄,肃穆凝重。  相似文献   

12.
艾米丽·狄金森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诗人之一。她对美国文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被赞誉为"自萨福以来西方最杰出的女诗人"。尽管国内外的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解读和分析了狄金森的诗歌,并且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是迄今为止研究狄金森诗歌中的生态思想和女性意识的发现却少之又少。本篇论文试图从生态女性的角度探讨狄金森诗歌中的生态思想和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3.
<正>5月12日,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时代文学》杂志社、《山东文学》杂志社在省农干院济南校区大礼堂,联合举办了大型诗歌朗诵会,以纪念"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采用诵诗与视频相结合的形式向灾区传递爱心,放飞希望。  相似文献   

14.
本文依据薛城区"城中村"改造实践,阐述薛城特定地域、社会环境中"城中村"存在的特征和改造困境;提出了薛城"城中村"形成的背景、改造措施和近期实施改造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齐己是唐末五代一位著名的湖湘诗僧 ,历来有关齐己的研究往往忽视了他作为一名沩仰宗禅僧的特定身份。本文即是对齐己与沩仰宗关系的专门研究 ,文章试图系统全面地揭示齐己与沩仰宗的深刻渊源 ,以及沩仰宗禅法对其思想、创作与诗歌理论的全方位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付先召 《农业考古》2012,(1):114-118,129
牡丹诗是牡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牡丹诗从多个侧面映射出牡丹文化的内涵。唐代是一个诗的国度,唐人给我们留下了大量有关牡丹的诗歌。这些诗歌或是唯美的"千片赤英霞烂烂,百枝绛点灯煌煌"(1);或是叙述的"三条九陌花时节,万户千车看牡丹"(2);或是担忧的"三代以还文胜质,人心重华不重实"(3);或是落寞的"他皆宴牡丹,独又出长安"(4)……这些诗歌从多个视角真实记载了唐代牡丹文化,值得我们深入其中,斟酌体味。  相似文献   

17.
欧阳修在宋初诗坛模仿唐人风气盛行之时,从微观创作实践的角度提出了"意新语工"的诗学观点,他注重诗歌艺术的创新,在选材、立意和构思等方面讲究匠心独运,对唐诗权威表现出一种挑战姿态,并创作出许多超越唐诗并独具风格的诗歌。  相似文献   

18.
谢玉明 《河南农业》2006,(13):61-62
2006年9月,诗人赵丽华的一些诗歌作品在网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随即在网易、新华网、天涯、猫扑等众多网站论坛被无数网友跟贴模仿,形成了一股诗歌创作热潮.这位曾担任过"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评委、得过一些奖的"著名女诗人"在网上可谓一夜成名.这就是赵丽华事件.  相似文献   

19.
从诗歌发展的视角,探析在诗歌与宗教的关系中,中、英两国的异同——一方面,中、英诗歌都宣扬了本国的宗教,宗教也丰富了本国的诗歌的内容;另一方面,宗教对中、英诗歌的影响在功用性和表现性方面也存在着个性差异。  相似文献   

20.
古诗文是中华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才情横溢的古代诗人们,用生花妙笔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篇."诗言志,歌永言"指出了诗歌抒情达意的功用."志"即诗人所要传达的内心情感,这是一首诗的灵魂.在教授高中学生鉴赏古诗时,应重在教会学生如何准确而深刻地领悟诗歌情感、揣摩诗人的本意.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魅力,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